装配式建筑重点任务分解表
全国装配建筑政策文件列表

浙L
舟山
小计 11
8
皖A 合肥(省会)(8)
皖B
芜湖
皖C
皖D 皖E 皖F 皖G 皖H
安徽 皖J 皖K 皖L
皖M
皖N 皖P 皖R
蚌埠(1)
淮南(1) 马鞍山
淮北(1) 铜陵
安庆(1)
黄山 阜阳(1) 宿州(1)
滁州(0)
六安 宣城 池州
皖S
毫州
小计 16
16
0
赣A 南昌(省会)(2)
江西 赣E
上饶(1)
1、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扬府发 〔2014〕101号 2、区政府关于我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扬邗政发[2017]135号 3、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信委 省环保厅 省质监局关于在新建建筑 中加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的通知(扬建科[2017]39号) 1、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镇政发〔2015〕20号) 2、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15〕63号) 1、宿迁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宿政发 〔2015〕89号)
1、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嘉政办发〔 2017〕61号)
1、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 2、金华住建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金政办发[2016]5号) 1、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衢政办发〔2016〕79号) 1、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台政办发〔 2017〕49号) 1、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丽水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试行) 丽政办发〔2016〕29号 1、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舟政办发 [2018]33号) 2、舟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舟山市规划局 舟山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明确在我市本岛区域范 围内实施装配式建筑 具体要求的通知 1、关于合肥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 2、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合政秘〔2014〕85号) 3、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秘〔2014〕163号) 1、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芜政办秘〔2017〕173号) 2、芜湖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蚌政办秘〔2016〕58号)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度计划安排 (2)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度计划安排一、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装配式建筑,又称预制式建筑,是指将构件在工厂或现场进行加工、制作和装配,然后再进行运输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安排。
二、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要性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和时间节点,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2. 控制项目进展:进度计划是对整个项目进行细致规划和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项目管理团队把握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3. 保证质量与安全:合理的进度计划能够确保各个施工节点按时完成,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推动项目向前发展。
4. 组织协调资源:通过编制进度计划,可以清楚了解所需资源及其使用频率,从而更好地组织和协调施工人员、设备等资源。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基本步骤1. 项目目标确定: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细化目标,包括时间要求、质量要求等,为进度计划的编制提供基础。
2. 施工工序划分:根据项目特点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工序,每个工序包含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任务。
3. 时间估算与制定关键路径:通过对每个任务所需时间的估算,并考虑前后任务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形成整体上能够实现最短完成时间的关键路径。
4. 优化调整与资源分配:根据预估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行合理优化调整,并有效地分派人力、物力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5. 制定进度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对进度计划进行模拟和可行性分析,评估所制定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提出修改意见。
6. 编制详细计划表:按照任务名称、开始与结束日期以及所需资源等要素,将整个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化,并形成详细的计划表。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计划的注意事项1. 合理考虑制约因素: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如气候、交通等,以避免对计划执行造成过大影响。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25•【字号】京政办发〔2022〕16号•【施行日期】2022.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升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装配式建筑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切实提高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水平,加快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5%,基本建成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高水平技能队伍。
(三)实施范围1.新立项政府投资的地上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其中单体地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应采用钢结构建筑。
新建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安置房,下同)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2.通过招拍挂文件等方式设定相关要求,商品房开发项目、新建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工业用地上的新建厂房和仓库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度计划安排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度计划安排一、背景介绍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其通过离散生产、现场组装的方式实现快速建造,并具有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然而,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有效的进度计划安排对于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按时交付至关重要。
二、整体项目计划在开始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制定一个整体项目计划,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协调一致。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期分析:对于不同规模和复杂性的项目,需要根据经验数据和专业知识来估算合理的工期,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延迟因素。
2. 里程碑设定:确定关键节点和里程碑事件,例如结构搭建完成、供水电系统投入使用等。
这些事件将有助于监控和评估项目进展。
3. 资源分配:根据每个施工阶段所需资源(人力、材料、设备等)以及供应商交货周期等因素,合理分配资源并确保供应链畅通。
4. 人员管理:确定项目团队的组成和角色分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确保每个人员明确任务,并按时完成。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计划1. 建设筹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主要任务的安排:- 进行场地勘察和测量。
- 制定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
-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 确定现场交通与安全措施。
2. 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支撑部分,合理计划基础施工阶段可以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地基处理和土方开挖。
- 基础预制件的生产与安装。
- 基础验收及质量检查。
3. 站台搭建和模块化组装阶段站台是进行模块化组装的重要平台,在此阶段应安排以下任务:- 搭建起各个站台,并确保其稳固可靠。
- 准备并按顺序进行模块化组装。
- 实施现场质量检查,以确保模块质量符合要求。
4. 结构封闭和内部装饰阶段在经过模块化组装后,将进行结构封闭和内部装饰的工作。
在此阶段应安排以下任务:- 完成墙体、屋面等结构的封闭工作。
- 进行室内隔断、地板铺设等内装工作。
- 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并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装配式建筑重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装配式建筑重点任务分解表序号重点任务责任单位配合单位1 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制定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细化阶段发展目标。
各市州政府2 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为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市州政府3 政府投资或主导的文化、教育、办公、卫生、体育等公共建筑,以及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综合管廊等项目要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
鼓励商品住宅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造。
大跨度、大空间、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市政桥梁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积极推广应用钢结构。
各市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4 鼓励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
扶持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企业和有一定影响的建筑材料及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发展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龙头企业。
省工信委省建设厅省政府国资委省科技厅5 抓好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总结适宜我省的装配式建筑工艺、技术,探索形成我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标准和监管体系,加快形成产业体系。
省建设厅各市州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省质监局6 加大相关单位科研攻关支持力度,重点研究开发装配式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体系、填充体系、部品体系及其新型墙体材料、一体化装修设备及材料。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设计、施工等企业,围绕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装修的先进适用技术、工法工艺和产品开展科研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材料、关键节点连接、钢结构防火防腐、抗震等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水平。
省建设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7 大力发展适用于内外墙的集保温、隔热、隔音、承重一体化复合多功能墙材,提高技术集成水平。
省工信委省建设厅省科技厅8 大力推广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加强对可循环利用绿色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构建我省绿色建材选用机制,不断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和比例。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任务划分与协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任务划分与协调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工程化生产与现场施工相结合的建筑模式。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任务划分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项目管理、任务划分与协调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任务划分与协调。
一、项目管理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规划和组织施工任务可以提高效率并确保质量。
1.确定目标:在开始任何装配式建筑项目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定义所需的功能、性能和质量标准。
2.制定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该计划应考虑到装配件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等各个阶段,并合理安排时间表。
3.资源配置: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来完成各项任务。
同时,要考虑供应链管理,及时获取所需材料和设备。
二、任务划分与协调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任务划分与协调是实现高效施工的关键。
1.分解施工任务:将整个施工过程分解为更小的任务单元,明确每个任务单元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
例如,可以将装配件生产、运输、现场安装等划分为不同的任务。
2.制定时间表:根据不同任务单元的工作量和所需资源,合理安排完成每个任务单元所需的时间。
同时,要考虑各个任务单元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协调顺利进行。
3.沟通协调: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不同参与方之间需要密切沟通和协调。
这包括设计师、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家、物流公司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等。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并提高整体效率。
三、质量控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范进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严格质检标准:制定严格的质检标准,对每个任务环节进行细致检查。
这涉及到装配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精度、产品饱满度以及现场安装的垂直度、平整度等方面。
2.培训和监督: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质检标准并能正确操作。
同时,进行现场监督和抽查,确保任务按照要求完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顺序与任务安排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顺序与任务安排一、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以其高效、节能和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成为当今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顺序与任务安排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质量可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顺序与任务安排,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二、施工顺序1. 地基与基础准备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始前,地基与基础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需要对场地地质进行勘察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然后进行地基平整和基础浇筑准备工作,确保之后的安装可以稳定可靠。
2. 主体结构组装主体结构组装是整个项目进展的核心部分。
按照设计图纸和构造要求,将各个预制组件精确连接起来。
这其中包括檩条、墙板、楼层板等各种构件。
同时,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节点的精确度和连接牢固性。
3. 外墙装饰外墙装饰是提升装配式建筑整体美观性的重要一环。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外墙材料的选择和安装。
常见的外墙材料包括涂料、瓷砖、玻璃幕墙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隔热、防水和保温等功能的实现。
4. 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室内装修是为了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室内地板、天花板、隔断、门窗等的安装与布置。
同时,还需要完成电气线路、空调系统、通风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设置和调试工作。
5. 检验与试运行在完成所有施工后,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其质量达标。
这包括结构强度测试、防水检查、消防系统测试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需要进行建筑物设备和功能的试运行,验证其性能可靠性。
三、任务安排1. 组织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合理的任务安排是成功完成项目的关键所在。
通过科学规划,确定每个施工阶段的起止时间和工作内容。
同时,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个团队之间的无缝配合和信息传递。
2. 人员配备合理的人员配置对于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周期,确定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和劳动力数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作业分解与协调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作业分解与协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绿色、环保建筑的需求,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具有时间短、质量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必须进行合理的施工作业分解与协调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作业分解与协调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施工作业分解装配式建筑涉及多个组件、零部件拼接和安装过程,需要科学合理地对整个施工作业进行分解。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总体图纸或设计图纸按照各阶段进行细化划分,并明确每个作业的执行人员和责任部门。
首先要确定整个项目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然后根据目标将大的施工任务进一步细化为小组成部分。
这种逐层细化的方式能够使得每一个作业任务明确,便于管理和协调。
二、施工作业协调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不同工种人员的合作,并需要与供应商、设计师等各方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
因此,施工作业协调是确保整个项目进展顺利的关键环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进行施工作业的协调:1. 制定详细计划:在开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以及里程碑节点。
通过合理地安排时间和资源来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
2.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参与方,为了保证信息畅通,可以建立一个沟通平台或会议制度。
及时传达各种需求、反馈和决策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3. 分析和解决问题:期间必然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或突发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施工团队要快速响应并分析解决。
可以设立专门小组负责问题识别、解决方案制定和优化施工过程。
三、施工作业分解与协调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作业分解与协调是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有以下几个重要性体现:1. 提高效率:通过合理的施工作业分解,可以将大任务拆分为小任务,使得每个环节专人负责,提高了效率。
良好的协调机制能够确保各方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装配式建筑重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重点任务责任单位配合单位
1 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制定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细化
阶段发展目标。
各市州政府
2 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为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出台具有可操作性
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市州政府
3 政府投资或主导的文化、教育、办公、卫生、体育等公共建筑,
以及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综合管廊等项目要率先采用装
配式建筑。
鼓励商品住宅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造。
大跨度、大
空间、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市政桥梁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
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积极推广应用钢结构。
各市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4 鼓励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创新能力
强、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集设计、生产、
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
扶持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建
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企业和有一定影响的建筑材料及
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发展成为装配
式建筑产业龙头企业。
省工信委
省建设厅
省政府国资委
省科技厅
5 抓好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总结适宜我省的装配式建筑工艺、
技术,探索形成我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标准和监管体系,
加快形成产业体系。
省建设厅
各市州政府
省发展改革委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省工信委
省质监局
6 加大相关单位科研攻关支持力度,重点研究开发装配式结构体系、
围护结构体系、填充体系、部品体系及其新型墙体材料、一体化
装修设备及材料。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设计、施工等企
业,围绕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装修的先进适用技术、
工法工艺和产品开展科研攻关,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材料、关键节
点连接、钢结构防火防腐、抗震等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
升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水平。
省建设厅
省科技厅
省工信委
7 大力发展适用于内外墙的集保温、隔热、隔音、承重一体化复合
多功能墙材,提高技术集成水平。
省工信委
省建设厅
省科技厅
8 大力推广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加强对可循
环利用绿色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构建我省绿色建材选用机制,不
断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和比例。
各市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9 推动绿色建筑,提升建筑品质,推行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
方法、新材料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各市州政府
省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信委
10 完善装配式建筑地方技术标准体系和工程定额计价依据,鼓励企
业和团体编制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装配
省建设厅省质监局
式建筑发展。
11 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规格品种,促进标准化、专业化、
规模化、信息化清洁生产,优化物流管理,合理组织配送。
积极
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
性加工技术水平。
省工信委
省质监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公安厅
12 引导企业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信息化应用,选用装配式
方式建造的项目应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各市州政府省建设厅
13 推动装配式建筑实行全装修,逐步实现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施工。
省建设厅
14 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
工程
总承包企业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负总责,政府投资工
程应带头采用工程总承包。
引导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
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
省建设厅
省公共资源
交易局
15 开展多层次装配式建筑知识培训,培养适用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
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省人社厅
省教育厅
省建设厅
16 支持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及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适用于装配式
建筑的部品部件,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提高服务型制造的能力。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省工信委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17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对购买装配式商品住房和成品住
房的,按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给予支持。
省建设厅
省政府金融办
人行兰州
中心支行
18 对引进的省外装配式建筑骨干企业,积极协调落实招商引资优惠
政策。
省商务厅各市州政府
19 对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项目,优先支持评奖评优评先。
省建设厅各市州政府
20 对运输超大、超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钢筋加工制
品等的运输车辆,在物流运输、交通畅通方面给予支持。
省交通运输厅
省公安厅
省财政厅
21 各市州政府应积极整合资金,创新投入方式,支持装配式建筑发
展,对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示范项目、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通
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各市州政府
省财政厅
省建设厅
22 发挥建设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提供企业
名录等多种形式向金融机构推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信贷支
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省政府
金融办
人行兰州
中心支行
23 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装配式成品住房发生的实际装修成本按
规定在税前扣除。
企业为开发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条件的除可以在税前列支外,并享
受相关优惠加计扣除政策。
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转让、开发、
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24 符合《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资源综合
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税收优惠目录》的墙体材料和部品部件生
产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省工信委
25 对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企业,符合条件的,认定为高
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省科技厅
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26 要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项目立项、土地出让等环节进行
改革。
对装配式建筑开辟绿色通道,依法提供审批、审核、审查、
许可。
各市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