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价值评估研究

g e s o v e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me t h o d s s i n c e i t c a n d e c r e a s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u n c e r t a i n t y a n d q u a n t i f y t h e c h a n g i n g t r e n d f o s t a n d a r d v lu a e wh i c h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o f s t a n d a r d l i c e n s e p ic r i n g f o r t e c h n o l o y g s t nd a a d r d e v e l o p e r .T h e r e f o r e,t h i s s t u d y h a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i n p r o mo t i n g t h e s u c c e s s f o t e c h n o l o g y s t a n d a r d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n h nc a i n g t h e c o mp e t i t i o n
St ud y o n Va l ue Ev a l ua t i o n o f Te c h no l o g y S t a n da r d Ba s e d o n I nn o v a t i o n Ec o s y s t e m o f Hi - Te c h En t e r pr i s e s
统 价 值 评 估 方 法存 在 的 不足 , 降 低 了价 值 评 估 中不 确 定 性 的 影 响 , 量化 了技 术标 准价 值 随 时 间 变化 的 趋 势 , 从而

技术标准设定中高技术企业技术兼容性选择及相关R&D活动研究

技术标准设定中高技术企业技术兼容性选择及相关R&D活动研究
内. 技术标准 和知识产权 的不 断融பைடு நூலகம் , 够促使技术 标 能
准 的 产权 性 质 逐 渐 由 公 权 向 私 权 演 化 , 术 标 准 已 成 技
我 国 高技 术 企 业 中 兴 通讯 为 例 , 讨 其 在 3 探 G技 术 标 准
设 定 中 的技 术 兼 容 性 决 策 与 R8D, 期 帮 助 高 技 术 企 L 以
选 择 及 R&D活 动 规 律 与 特 点 的 研 究 还 较 少 。本 文 旨
收 稿 日期 :0 20 -5 2 1 —21
企 业 在 信誉 、 络 外 部 性 和 安 装 基 础 等 方 面 体 现 网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l 学基金 项 目( 1 7 0 0 湖 南省社会 科 学基金 项 目( 1 A0 3 ; 南 大 学 2 1 然科 7 1 3 7 ); 1 YB 6 ) 湖 0 0中央 高校 基 本科研 业 务 费 专项 资
方 放 王 道 平 ,
( , 南大学 政 治与公 共 管理 学院 ;. 南大学 工商管理 学院 , 南 长 沙 4 0 8 ) 1湖 2湖 湖 1 O 2
摘 要 : 对技 术标 准设 定 中技 术 兼 容性 的 选择 已成 为 具 有 强 网络 外部 性 的 高技 术企 业 的 重要 竞争 战 略 。 在技 术 标准设 定 背景下 , 究 了影 响 高技 术企 业技 术 兼容 性 选择 的 主要 因素 以及 与 兼容 性选 择 相适 应 的 研
R&D活动 的 类型 与特 点 , 并对 中兴 通讯 公 司进行 了案例 分析 , 以期 帮助 从事 技 术标 准设 定 活动 的 高技 术
企业形 成正 确的技 术选择 与 开发战略 , 并有效 分配 R&D 资源 , 其成 功 完成 技 术标 准设 定 并 建立 市 场竞 使

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与技术标准联盟的互动机制研究

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与技术标准联盟的互动机制研究
a K i 2 0 )认 为现在 有一 种趋 势就 是 这两种 行 为的结 s e l( 0 2
因此 ,从协作研 发 网络和技 术标准 战 略的视 角 ,运 用
合 ,也就是市场上 几 个企业 结成联 盟 ,形 成标 准制定 机构
或者可以对标准 的制定 产生 巨大 的影 响 ,作 为正式标 准 的 制定者 ,即结成技术标 准联盟 。K t S ai 18 ), a— az h p r(9 5 o Fr r l Jsp e , oe h和 Slnr( 96)认 为 ,只有 实力相 当强 的企 l a e 18 o 业 才有可能利用 自身 的市场 实力 独 自创立 一个 可 以通 用的 技术标准 ,否则就会 选择 以显性 或 隐性 的方式 参与技 术标 准联 盟。Fr l al i(9 8 ar l ln 18 )认 为 ,在一 个 隐性 技 术标 e ,G i 准联 盟中 ,技 术标 准发 起企业 为了吸 引其 它企 业采用 自己 的技术标 准 ,会以低使 用 费或者零 使 用 费发放 专 门技 术特 许使 用权。Slnr( 9 0 aoe 19 )认 为 ,为 了发起 和确立 技 术标 准 ,许多企业越来 越热衷 于加 入一 个 或多 个技 术标 准战略
的 互动 机 制 。
关 键 词 :协 作 R &D 网络 ;技 术标 准联 盟 ;互 动机 制
中图分类号 :F0 , 277
文献标识码 :A 动创新 以及刺激 新型 市场 或业务 的 出现 ,因而加速 了整个
l 引言
随着网络经济 的兴起 ,全球 经济一 体化 及 国际市 场竞 争加剧 ,企业所 拥有 的专利技术 与研 发能力 已经 成为 最为 重要的核心竞争 能力 之一 ,这 就要求 企业在 寻求竞 争 力要 素时必须从 生 产 和市场 向技术 研发 和技 术标 准 领域 延 伸 ,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

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

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

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究院——体系核心机构。

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

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

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

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

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与技术标准联盟契合动因分析

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与技术标准联盟契合动因分析
协作 R &D 网 络 对 技 术 标 准 联 盟 的 推 动 作 用 , 以 及 技 术 标
协作R &D网络
准联盟 对协作 R &D网络 的拉动作 用 两方 面 。由于市 场需 求 不 断变 化 , 新速 度 越来 越快 , 术标 准 联盟 处 于 动态 创 技 变 化 之 中 ,要求 更 高更 新 的技 术 来支 撑 技术 标 准体 系构 建 。因此 , 需要 协作 R D 网络的合 作 , 得技 术专 利许 它 & 获
高技术企业协作R &D网络 与技术标准 联盟契合 动因分析
曾德 明 , 方 卉 , 彭 盾
( 南大 学 工 商管理 学院 , 南 长 沙 4 0 8 ) 湖 湖 10 2
摘 要: 网络 外 部 一 Y境 下 , 术 标 准是 企 业 制 胜 的 关 键 。 协 作 R t ,  ̄s 技 &D网 络 与 技 术 标 准 联 盟 形 成 有 效 契 合 已
借 鉴 意 义 、
关键 词 : 协作R &D网络 ; 术标 准联 盟 ; 技 契合动 因; 易费 用; 源共 享 : 织 学习能 力 交 资.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4 (0 8 0 — 0 5 0 10 — 3 8 2 0 ) 1 0 7 — 3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迅 猛 发 展 . 术 标 准 已 成 为 企 业 制 技
先动 优势 , 获得 垄 断利润 , 现 了协作 R D 网络对 技术 标 体 & 准联 盟 的推动 作用 。 时 , 同 协作 R &D网络 为 了获 得市场 占 有率 , 积极 加 入技 术 标准 联 盟 , 献 出 自 己的专 利技 术共 贡
可 . 升 标 准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 而 在 网 络 效 应 下 产 生 强 大 提 从

技术标准设定动因下的高技术企业专利开发研究

技术标准设定动因下的高技术企业专利开发研究

为, 专 利 是 进 行 标 准 战 争 的 关 键 资产 之 一 , 能 控 制 有 价 值 的新 技 术 或 界 面 的 专 利 权 , 帮 助企业获得有 利地位 。 S h a p i r o _ 3 结合 业 界 多 个 案 例 , 分 析 了 技 术 标 准 设 定 中
共性在于均覆 盖到普 遍性 的专利 化 问题 , 如 需 考 虑 技 术侵权 、 技术重复 开发 、 技术 市场 化 价值 等问 题 , 涉 及
中图分 类号 : F 2 7 6 . 4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3 4 8 ( 2 0 1 3 ) 0 7 — 0 0 7 8 — 0 6
0 引 言
在 网 络 外部 性 显 著 的 高 技 术 产 业 内 , 技 术 标 准 已 经 由作 为 实施 技 术 连 接 和 技 术 规 范 的 工 具 上 升 为 产 业 竞争的制高点 , 技 术 标 准 设 定 成 为 高 技 术 企 业 建 立 竞 争 优 势 的 重要 战 略 工 具 。技 术 标 准 之 所 以 能 够 成 就 企 业竞争力 , 实 质 上是 技 术 标 准 与 知 识 产 权 日益 融 合 , 企 业通过标准 中的专利 权获得 高额 垄 断利润 , 并 加 强 对 其 它 企 业 的 控 制权 及 提 升 自身 与 其 它 企 业 协 作 或 对 垒 的话 语 权 。因 此 , 为 了 追 逐 巨 大 的 经 济 利 益 与 掌 控 市 场主导权 , 具 有 技 术 标 准 设 定 能 力 的 高 技 术 企 业 纷 纷 投 人 技 术 专 利化 、 专 利 标 准 化 的 活 动 中 。然 而 , 实 践 中 屡 现 因专 利 开 发 战 略 不 当 , 导 致 技 术 标 准 设 定 延 滞 或 失 败 以及 技 术标 准 知识 产 权 纠 纷 事 件 。 与一般专利 开发相 比, 技 术 标 准 设 定 背 景 下 的 高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基础原理及产生的效益(DOC)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基础原理及产生的效益(DOC)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基础原理及产生的效益1.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创新理论自提出( Joseph Schumpeter,1912)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较完善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理论体系。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最终目的是市场成功.自主创新的方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技术和资源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引进技术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发展的推动因素和技术标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同发展。

一方面,标准和创新有对立性。

技术标准将对象通过规范等形式同定下来,是需要遵守的技术规则;技术创新则是超越固有技术、产品模式的行为过程,是对既有规则的突破.另一方面,标准与创新统一、不可分割。

技术创新要在技术标准基础之上完成;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社会积累.技术创新对技术标准的促进作用是:创新是形成技术标准的基础、促进技术标准升级和换代;集成创新有利于技术联盟促进标准化。

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技术标准是创新成果的载体和持续创新的知识基础;技术标准有利于整合系统和进行集成创新;标准化过程本身就是集成创新的过程;技术标准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扩散;专利标准化作为竞争手段提高了现代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技术创新对技术标准的消极作用表现在:技术发展过快破坏标准化周期;高技术壁垒影响标准化的效率;创新的技术差异导致不兼容,妨碍标准的应用。

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表现在:网络效应能使非先进的技术成为标准从而影响了技术创新的效果;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垄断的工具被少数发达企业利用.2.创新研究的关键要素及新型专利和标准的产生要实现技术创新,首先要开展创新研究(技术预研或产品预研).创新研究的基本规律是由需求、方案、专利、标准、规划、效益6要素构成的循环活动。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

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

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

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究院——体系核心机构。

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

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

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高技术企业是主导21世纪经济的生力军.而网络如今已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

网络使企业的协作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尤其是在高技术企业,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网络增强了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益,改进了社会福利。

与此同时,技术标准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正是选择这样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从已有研究看,近年来,创新网络成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网络经济等领域的重要主题,但对于其中的R&D协作、技术标准化合作等主要内容,各自的研究还处于相对分离、零散的状态。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切入,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案例)研究,以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体系与框架。

主要内容有:首先,提出并论证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框架。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是高技术企业以技术资源互补、技术创新与共同技术进步为目的的,涉及研究与开发、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以及技术标准产业化等主要内容的各种创新协作关系与制度安排,是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重组的重要组织形式,有着自己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其发展的权变因素和条件。

作为一种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的结网动力源于创造与分享合作剩余,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揭示了这一机理。

第二,提出并深入研究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即R&D协作网络化、技术标准化联盟和技术标准产业化。

具体包括:(1)高技术企业R&D协作网络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以企业之间的知识与技术共享为作用基础,以共同提高技术开发的速度与质量为目标组建的跨时间、空间和地域的研究与开发组织模式。

R&D协作网络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有多种具体的组织形式、动力、路径和条件;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这种动力和机理。

(2)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联盟是指多个企业或相关组织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发展一项技术标准。

现实中,这一过程发展为广泛的合作网络,有着众多的参与主体、特定的要素与内容;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技术标准化联盟中知识产权要素的所有权配置优化机理。

(3)技术标准产业化是技术标准的市场采用和技术
转移与扩散,形成虚拟网络,由此推动高技术企业集聚虚拟化发展,是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外延与扩展。

网络外部性是这种网络集聚的重要动力,构建质量互动模型,揭示了基于技术标准合作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机理;同时,高技术企业的技术特性、创新网络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等都共同促使这种集聚的虚拟化发展。

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虚拟集群有着自己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第三,研究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协调发展。

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各主要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互动关系;与此同时,许多外界因素也会作用于这种网络,技术创新网络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最后,通过GSM 产业标准网络案例,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GSM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一种网络兼容标准,其产生和创新、发展的背景、动力、过程及主要内容比较系统、完整地展现了当代以ICT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过程与机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其中,网络构成及其治理结构、知识产权和主导企业的战略作用等关键问题,对我国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标准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由此提出发展技术创新网络、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