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偏低【养生小知识】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T2DM)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例明确诊断T2DM患者(T2DM组)及60例健康者(健康组),进行FBG、HbA1c和GSP测定,FBG采用氧化酶法、HbA1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GSP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2DM组FBG、HbA1c、GS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T2DM组中仅FBG升高有67例(占33.5%),仅HbA1c升高有7例(占3.5%),FBG、HbA1c升高45例(占22.5%),FBG、GSP升高1例(占0.5%),HbA1c、GSP升高6例(占3.0%),FBG、HbA1c、GSP升高74例(占37.0%)。
结论三项联合检测互为补充,对早期诊断治疗减少T2DM并发症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2型糖尿病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生物作用受损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或衰竭。
在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就达4000多万人,T2DM占糖尿病97%以上[1],预防和降低T2DM发病率,防止并发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研究有针对性选择200例确诊为T2DM患者和60例健康者进行FBG、HbA1c、GSP检查,探讨三项指标与T2DM关系及联合检测对诊断T2DM及用药控制情况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WHO (1999)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的T2DM患者200例(T2DM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0.2岁。
健康者60例(健康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5.5~75.0岁,平均年龄51.0岁。
糖化血清清蛋白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疗 2周 后 Hb c仅 从 1 . 降 至 1 . , GA 水 平 从 Al 09 00 而 3 . 显 著 降 至 2 . [] 提 示 GA 比 Hb c更 能 反 映 56 50 1。 4 Al D 治 疗 初 始 阶段 和 因 治 疗 方 案 调 整 而 导 致 的 短 期 内 血 糖 水 M 平 的降 低 。 GA 也 能 比 Hb c 好 、 及 时 地 反 映 短 期 血 糖 水 平 升 Al 更 更 高 的程 度 。胰 岛 8 胞 功 能 的 快 速 损 伤 可 在 极 短 时 间 内 导 致 细 爆 发 型 1 糖 尿 病 (y e1daee ltsTI M )并 导致 高 型 tp ib ts lu , D me i , 血 糖 症 和 酮 症 酸 中毒 , 此 时 患 者 Hb c的 水 平 仍 保 持 正 常 而 Al 或 仅 轻 度 增 高 。有 研 究 显 示 , 于爆 发 型 TI 对 DM 患 者 而 言 , 虽 然 Hb l 与 GA水 平 呈 正 相 关 , 由 于 此 类 患 者 血 糖 水 平 Ac 但
・
2 0 ・ 49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1 年 1 01 2月第 3 2卷第 2 期 1
It a dD cmbr21,o.2N .1 n L bMe ,ee e 01V 1 ,o2 J 3
・
综
述 ・
糖 化 血 清 清 蛋 白 临 床 应 用 意 义 分 析
黄 余 清 ( 重庆 市奉 节县人 民 医院检 验 科
化 蛋 白 质 中 , 化 血 红 蛋 白 ( lctdh mo lbnHb l ) 为 糖 gy ae e go i A c作
判 断 DM 患 者 血 糖 控 制 水 平 的 金 标 准 , 床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 临 。。 有 研 究 表 明 , 血 Hb c 平 控 制 在 7 0 以 下 有 利 于 控 制 全 Al 水 .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论文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与gsp (糖化血清蛋白)以及fbg(空腹血糖)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回顾分析2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予以hba1c与gsp以及fbg等检测,同时检查眼底。
将其分为ndr组(正常眼底组)共102例,与dr组(视网膜病变)共98例。
结果其中dr 组的hba1c与gsp值同ndr组相较,差异显著(p<0.01),但dr组的fbg水平同ndr组相较,不具差异(p>0.05)。
结论 gsp以及hba1c 目前能够被作为发现多数患者dr的重要指标,同时将两者结果结合考虑则能够辅助临床早期发现dr。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即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情况时比较普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与此同时,由于dr大多呈进行性发展,多数为不可逆趋势,因此早起发现并予以早期的治疗系预防患者致盲最重要的措施。
本文回顾分析2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旨在研究糖尿病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与gsp (糖化血清蛋白)以及fbg(空腹血糖)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联性。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患者年龄最大82岁,最小27岁;其病程最长为30a,最短为1a。
1.2 方法1.2.1 分组全部患者均予以眼底检测,首先确定是否为dr并予以分组,将其分为ndr组(正常眼底组)共102例,与dr组(视网膜病变)共98例。
1.2.2 仪器再分别对患者hba1c与gsp以及fbg进行,其仪器为120tba的全自动分析血生化仪,其试剂选择(申索佑福上海试剂盒),以及配套产品。
1.3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17.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处理,将χ±s用作表示数据,其p值选择0.05以下具统计学差异。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孙建斌【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糖尿病(DM)患者临床检测期间发挥的作用,验证其可行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5例DM患者(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参与体检的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动态血糖均值以及糖尿定量等指标。
结果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糖化血清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动态血糖均值以及糖尿定量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结果对DM患者诊治方案的编制起到导向作用,在DM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7(006)004【总页数】2页(P728-729)【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可行性分析【作者】孙建斌【作者单位】北医三院检验科,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检测血糖含量为DM患者临床诊断中必需步骤之一,它在患者临床治疗计划制定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嘘的。
有效管控血糖含量可以拖延DM的发展进程,改善患者各项症状[1]。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在控制DM患者血糖水平方面体现一定的价值,本文现做出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5例DM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都满足WHO专家咨询报告编制的标准均确诊是DM,且都不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以及他类严重病史,符合入组的基本条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9-76(62.4±5.21)岁。
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6-78(62.7±4.89)岁。
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对本研究内容与目的均知情,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彭湘杭;杨锐;艾雅琴;陈宏;陈容平;张桦;蔡德鸿【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1(32)7【摘要】目的比较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新增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糖尿病(DM)诊断标准和2003年ADA 空腹血糖(FPG)≥7.0 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用于糖尿病诊断的效果,探讨HbA1c作为诊断标准的可行性.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568名无糖尿病史的常住居民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PG 2 h≥11.1 mmol/L为金标准,评价HbA1c和FPG诊断DM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根据2010年ADA中HbA1c≥6.5%的标准,诊断DM的检出率为6.34%,2003年ADA标准中FPG≥7.0 mmol/L诊断DM的检出率为7.8%.HbA1c≥6.5%和FPG≥7.0 mmol/L的敏感度分别为35.0%和37.3%,特异度分别为99%和98%.HbA1c和FPG两种诊断方法的吻合系数为K=0.57.结论HbA1c≥6.5%与FPG≥7.0 mmol/L吻合度较好.作为诊断标准,HbA1c与FPG无明显差别.【总页数】3页(P863-865)【作者】彭湘杭;杨锐;艾雅琴;陈宏;陈容平;张桦;蔡德鸿【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28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效果 [J], 梁栋2.血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缺铁性贫血的性能比较 [J], 陈权新;邹跃玲;王晨3.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价值的比较 [J], 李军;张震;周婷;李思源;吴媛媛4.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诊断效果评价 [J], 何敏怡5.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诊断效果评价 [J], 张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三联检测中单项糖化血清蛋白升高的结果分析

糖 三联 检测 中单 项 糖 化 血 清 蛋 白升 高 的 结 果 分 析
浓度 成正 比。因此 , A c测 定 能反 映前 1—2个月 内平 均 Hb I 血糖 水平 。F MN半寿 期短 , 但能有效 地反 映患者过 去1— 2周 内平均血 糖的水 平 。且 该试 验 不受 临 时血 糖 浓度 的影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选取 20 0 9年 9月 ~ 0 1年 1 , 21 O月 笔者所在 医院住院 的非糖尿病患 者的糖三 联检测 中单项 F MN升 高 的 9 6例作 为研 究对 象 。其 中男 5 5例 , 4 女 1例 , 龄 3 年 7—6 0 岁, 平均 4 . 25岁。 12 检测方法 . 抽取 清晨 空腹 血 2份 , 1份是 非抗凝 血 , 在 4h 内分 离血清作 G U和 F L MN测 定 , L G U用 氧化 酶法 , MN F
测结果进行整理 、 分析 , 报道 如下。
3 讨 论
血糖 的根 本来源是 食物 , 它是 人 体细 胞 的能 源 , 常情 正 况下, 受神经 系统 和激 素 的 调节 而 保持 相 对稳 定 。 当这些 调 节失 去 原 有 的 相 对 平 衡 时 , 出 现 高 血 糖 或 低 血 糖 。 则 H AI b c是血 糖 和 血 红 蛋 白结 合 成 , 成 过 程 缓 慢 , 不 可 合 且 逆 , 续存在 于红细胞 10d的生命 中 , 合成 速 率与 血糖 持 2 其
果糖胺 法 。另外 1份用 E T D A—K 2抗凝 的全血 , 4h内测 在 Hb l, 法为免疫法 。试剂 : L A c方 G U和 F MN用上 海科 华生 物 工程 提供 的生化仪专用试剂 。Hb I 用 B C M N代理的 日 Ac EK A 本生 产 的 生 化 仪 专 用 试 剂 。仪 器 : 国 B c MA D 60 美 E K N x0 。 三项 检测均在该全 自动 生化 分析仪上完成 。 13 实 验 室 诊 断 标 准 本 室 的 正 常 参 考 值 : 腹 血 糖 . 空 (L G U)38 6 1 o L, 化 血 红蛋 白 ( b I )35 . 9— . 1mm l 糖 / H A c . 58 , . % 糖化血清蛋 白( MN . O~ .0mm lL F )0 8 2 1 o 。 /
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低血糖(hypoglycemia)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过低。
低血糖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原因:
1. 错误的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和胰岛素释放促进剂)可以导致血糖水平过低,特别是在剂量或使用时间不当的情况下。
2. 长时间未进食:长时间不进食或饥饿状态会耗尽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3. 酒精摄入过量:酒精会干扰肝脏释放和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导致低血糖情况。
4. 肥胖手术后:肥胖手术后,消化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饭后低血糖。
5. 肝脏疾病:肝脏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某些肝脏疾病会干扰这个过程,导致低血糖。
处理低血糖的方法包括:
1. 葡萄糖补充:饮用含糖饮料、进食含有快速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汁、葡萄糖片等),可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 进食平衡饮食:平时要保证膳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不进食。
3. 定期监测血糖:如有低血糖的症状,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 调整药物剂量:如果低血糖是由于胰岛素或其他药物引起的,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时间。
5. 注意酒精摄入:限制酒精的消费,以免干扰血糖调节的过程。
6.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低血糖症状严重或反复发生,应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低血糖情况可能会需要紧急处理,如使用葡萄糖凝胶、皮下注射葡萄糖或其他急救措施,应尽快就医处理。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初步分析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初步分析发表时间:2016-09-05T10:56:39.5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作者:陈世军[导读]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对象均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并记录在EXCEL表格中,采取统计学SPSS18.0软件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应用于糖尿病诊断中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相等的价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意义,值得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意义糖尿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而我国近几年老龄化加剧,造成本病发生率有所上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属于糖尿病诊断金标准,但随着研究增多认为糖化血红蛋白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少,采血更自由,诊断更准确,受到广泛关注。
当然,空腹血糖也是诊断糖尿病最为常用的指标,但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近期一些研究[1]指出采取糖化血清白蛋白诊断糖尿病也有不错价值。
为了提高糖尿病诊断符合率,尽早治疗,改善预后,我院展开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纳入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确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标准,两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61.7±5.6岁(42~74岁)。
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2.6±5.8岁(45~76岁);病程6.7±1.3年(1~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化血清蛋白偏低
文章导读
血糖是否正常,可以用糖化血清蛋白去进行检验,糖化血清蛋白偏低,可考虑
为低血糖。
此类情况建议多放注意力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等等,
日常运动也要加强。
被检查者在进行相关调理之后,最好还需要去医院检查相关指标有没
有恢复正常。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
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
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
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
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
(1)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
(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
木僵,昏迷和癫痫。
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
低血糖常见的原因有:
1、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
2、因神经调节失常,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3、胃肠手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入空肠,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
分泌过量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