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编队超视距攻击协同优势评估

合集下载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编队协同对地攻击总体作战效能评估

编队协同对地攻击总体作战效能评估

编队协同对地攻击总体作战效能评估吴静;王琪【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2(021)003【摘要】根据编队协同作战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编队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重点研究了影响编队总体作战效能的因素,如突防能力、攻击能力、协同能力和指挥决策能力等并建立其评估模型,之后深入分析了影响每个因素的条件且计算了准则层中各因素的权重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论证有效证明了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编队协同对地攻击的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aborative combat formation,appling to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puts forward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key of the researches a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formation,such as the penetration ability,attackability,interoperability and command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The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conditions of each factor and calculate the standard layer in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 of various factors. Final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ationality effectively by examples of demonstration. For the collaborative attacking formation of assessment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provides the effective theory basis.【总页数】4页(P83-86)【作者】吴静;王琪【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33006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有人机/UCAV编队对地攻击指挥控制系统总体研究 [J], 刘跃峰;陈哨东;赵振宇;张安2.贝叶斯网络的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 [J], 穆中林;廖俊;于雷3.协同满意度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J], 陈国生;刘钢;李赟;王石4.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J], 穆中林;于雷;廖俊;罗寰5.UCAV编队对地攻击智能决策系统总体结构 [J], 史志富;何为超;张安;刘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视距空战的威胁估计

超视距空战的威胁估计
, 1 (D) =
2 评估参数的模糊化
参数的模糊化过程,即设计隶属度函数,是模 糊推理的基础和关键工作,也是一个模糊推理系统 成败的关键。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过程还没有得 到有效的解决,多数情况下的设计工作都是因人而
「 1
几 举m ~ 如<D‘ .一知 尺 .
<D‘ 凡幽
< D‘ 目 血 尺NS、NM、NB 隶属度曲线的设计与 PS、PM 、
和 参 法 参 法 的 非 量 。 量 典型 如Bay : 法 , 种 e 5 1 这 方
法要求知道目 标的特征概率分布,以我方平均概率 风险最小为原则, 进行运算, 计算量大, 且比 较复
杂饭 非参量法主要根据战术几何信息、 ; l , 武器装备
性能数据等,用公式进行定量判断。这种方法简明 实用,便于实时计算,因而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
但突破了编队空战的局限: 参战飞机之间长、僚机
之分淡化, 各机之间地位平等。在此情况下, 如何 根据战场态势, 科学进行 目 标的威胁评估,明确参 战飞机之间的目 标分配、攻击排序就成了多机协同 空战中 避免重复攻击、 提高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花 ’ o j 威胁估计是多机协同攻击多 目 标空战中目 标分 配、攻击排序的基础,是数据融合领域比较新的概 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一种普遍认同 的 理论或方法来完成这一工作【1 目 训 。 前常用参量法
异。本文经多次模拟并参考专家意见,按如下方式 将评估参数进行模糊化。
。 (1)
2.,距离及距离变化率的模糊化
距离对优势指数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雷达发现概
率和导弹的杀伤概率上。 对于一定 RCS 的目 雷 标, 达发现概率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因而,在雷达搜索 区内,其优势指数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对于导 弹杀伤概率,由于公式的复杂性和误差的随机性,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针对空中编队作战的算法,其核
心思想是通过多机协同,提高作战效率与战斗力。

该算法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成果,可有效应对现代高技术条件
下的空中战斗挑战。

算法流程如下:
1.目标识别与跟踪:通过雷达、光电等装备获取目标信息,实现目标
识别与跟踪。

2.目标分配:基于目标信息,对编队中的飞机进行目标分配,确保每
个飞机都有一个目标攻击。

3.路径规划:根据编队任务和目标分配结果,设定编队成员的任务及
路径,通过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使各成员飞机能够尽快到达指定位置,配合作战。

4.指挥与控制:通过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把各成员飞机的控制信息
汇集到一个决策中心,进行指挥控制,实现多机协同行动。

5.战术规划:基于现有的信息,通过各种战术规划算法,制定作战方案,并指示各飞机执行任务。

6.执行与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评估执行效果,调整算法参数,
优化算法,提高作战效率。

该算法的优点包括:
1.提高作战效率,增强战斗力:通过多机协同,可实现高效率执行作
战任务,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率。

2.减小人员伤亡和战斗损失:不仅提高了参战人员的生存几率,还可减小航空器损失,降低作战成本。

3.具有高灵活性: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该算法具备高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作战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4.应对复杂环境:该算法具有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以在高度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挑战。

改进遗传算法的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目标分配方法

改进遗传算法的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目标分配方法
张 林, 马 良 , 万新 龙
1 1 6 0 1 8 )
(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辽 宁 大连
摘要: 针对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中的 目标分 配问题 , 依据协同空战攻 击决策 的度量 指标 , 构 建交战优势矩 阵 , 建立 整 体 优势 函数 ; 在此基础上 , 考虑 目标分配整体均衡 策略 , 引入 目标 分配密集 度和 目标 分配均匀度 两个指标 用于 目标
均衡 和任务均衡分配 , 改进整体优 势函数 , 从而合理利用作战资源 ; 考虑传统 遗传算法解算 速率不高 的缺点 , 提 出了

种改进的遗传算法 , 该方法能快速9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0 7 0 7 ( 2 0 1 3 ) 1 0— 0 0 2 0—0 5
r e a l — t i me r e q ui r e me n t s . Ke y wo r ds: o v e r - t h e — h o r i z o n c o o p e r a t i v e a i r c o mb a t ;t a r g e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a r a d v a n t a g e ma t ix; o r v e r a l l
Abs t r ac t:F o r mu l t i p l e a i r c r a f t o v e r - t h e — h o iz r o n t a r g e t a s s i g n me n t p r o b l e m i n c o o p e r a t i v e a i r c o mb a t ,a n d o n t h e ba s i s o f c o o r d i n a t e d a i r c o mb a t a t t a c k d e c i s i o n — ma ki n g me t r i c s,t hi s p a pe r b u i l t t h e wa r r i n g a d v a n — t a g e ma t r i x,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o v e r a l l a d v a n t a g e f u n c t i o n . On t hi s b a s i s,we c o ns i d e r e d t h e t a r g e t d i s t r i b u — t i o n o v e r a l l b a l a n c e d s t r a t e g y,a n d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t a r g e t d i s t ib r u t i o n d e n s i t y a n d t h e d i s t ibu r t i o n un i f o r mi t y o f t wo i n di c a t o r s f o r t h e t a r g e t e qu i l i b r i u m a n d e qu i l i b r i um a l l o c a t i o n,wh i c h i mp r o v e d t h e o v e r a l l s u p e io r r — i t y f u n c t i o n,a n d r a t i o n a l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r e s o u r c e s .Co n s i d e in r g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g e n e t i c a l g o it r hm s o l v i n g r a t e n o t hi g h f a u l t s ,we p u t f o r wa r d a n i mp r o v e d g e n e t i c a l g o it r h m.Th i s me t h o d’ S f a s t o p t i mi z a t i o n me e t s t h e

编队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方法

编队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方法

Abta tM o tt —tpa jdct n a o a d l drcl o r w f s—h tp o a it d l src : s wo se du i i i cmb tmo es i t b ro i ts o rb bl y mo e ao r e y r i
c lu ai g mo e ffrts o r b b l y a d a mo e d t i d efc ie e se au tn ac lt n d lo is— h t p o a i t n — i r e al fe tv n s — v l a ig mo e f g o p e — d lo r u
引 言
随着 高 技术 的 发展 及 其 在 军 用飞 机 上 的应 用 ,
往 的空 战解 析模 型多 注重 于 空 战 结 果 的 分析 , 没 而
有 详 细地 讨 论 空 战模 型 的计 算 过 程 , 其 是 没 有具 尤 体 给 出作 战飞机 及其 武 器 的性 能参 数 对先敌 发 射概 率 的影 响 , 因此 有必 要对 此 做进 一 步 的研究 。
fo wh c so h a eo u n r b l y o ica t Ho v r v le a i t far r f c n o e g te r m ih i n t e b s fv le a i t far r f. i we e , u n r b l yo ic a t a n tb o t n i f r a ay ia o m n ltc lmo e , whc e u e h v i bl y o h dl ih r d c s t e a al it f t e mo e. B s d o h xs ig s u y o i a i d 1 a e n t e e it t d f ar n

超视距协同空战信息协同效果评估模型

超视距协同空战信息协同效果评估模型

超视距协同空战信息协同效果评估模型
曹万平;张华宇
【期刊名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为解决超视距协同空战中的信息协同效果评估问题,结合信息协同度的概念以信息协同范围、协同信息强度和协同信息质量3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建立了信息协同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超视距协同空战特点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基于该指标体系建立信息协同评估模型,具体以预警机指挥引导下超视距协同空战感知网络的信息协同度量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式指挥结构较树型指挥结构更能体现信息协同效果。

【总页数】6页(P443-448)
【作者】曹万平;张华宇
【作者单位】海军专项工程综合办公室,北京,100071;海军专项工程综合办公室,北京,1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1.4;E926
【相关文献】
1.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静态特性研究 [J], 陈正;刘卫东;张扬
2.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力学模型研究 [J], 陈正;李田科
3.基于协同学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模型研究 [J], 陈正;于乐
4.超视距协同空战传感器、武器协同控制决策模型 [J], 陈正;张扬;李田科
5.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表现评价模型 [J], 陈正;李恒;王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视距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研究

超视距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研究

范洪达(1941-),男, 辽宁昌图人, 博导, 研究方向为火控与指控、计算机
控制与应用、导航制导与控制等。
1.1 自主优先权和协同优先权
1.1.1 自主优先权 在 BVR 多机空战中,每架战斗机驾驶员有若干机载武
器,需从中选择武器对付多个目标,因而要确定自主优先权。 自主优先权即是指在空战中不与其他友机进行协同、没有友
(3)
考虑蓝机 i 的位置角:当 ⎢⎣ϕij ⎥⎦ =0 时,红机 j 在蓝机 i 正 前方,该位置对蓝机 i 最有利,Pija=1;当 ⎢⎣ϕij ⎥⎦ =π 时,蓝机
i 在红机 j 正前方,该位置对蓝机 i 最不利,Pija= -1。红机进
入角 qij 可类似考虑。
(2)速度优先值 Pijv
⎧0 .1
配给 m 架蓝机的情况,再根据某一目标被我编队战机确
定为攻击对象后该目标相对于我编队战机的优势下降的
“优势下降准则”和“均衡原则”进行调配,并根据编队战
机的单多目标攻击能力分配目标号或目标系列给各单架
战机。
图 2 给出了 2:4 典型 BVR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算
法的流程图。
1.3 BVR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算法的神经网络 实现
qij
V rj
Vbi
Rj
ϕ ij
D ij Bi
图 1 双方作战战机相对态势图
其中:Dij 为双机目标线:蓝机 i 到红机 j 的连线;ϕ ij 为
本机位置角:目标线 Dij 偏离蓝机 i 速度 Vbj 方向的角度; qij 为目标进入角:红机 j 速度 Vrj 方向偏离目标线 Dij 延 长线的角度。本文规定上面两角度右偏为正,左偏为负,
Abstract: Firstly, self-determined priority and cooperative priority was used in beyond visual range multi-fighter cooperation and multi-target attack system, and a scheme of grouping the whole fighters was introduced. Based on BP neutral network, target assignment was achieved, and based on SOFM neutral network, sequencing attack was accomplished. The decision-making algorithm was derived based on neutral network and the decision-making system was simulated. Secondly, missile-attacking area was computed under initial conditions. Then the attacking of missile was realized by the proportion guidance. Finally, a whole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system includes airfight decision-making, estimation of missile attack area and calculation of missile attack procedure. The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airfight decision-making algorithm is correct, and is a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multi-target attack; self-determined priority; cooperative priority; cooperative airfigh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s t a b l i s h e d ; f i n a l l y t h e me t h o d s f o r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a s s e s s me n t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ma t i o n s t a t u s a n d mo d e l e d f or t h e m.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i s a l g o it r h mi c mo d e 1 c a n mo r e a c c u r a t e l y a s s e s s t h e f o r ma t i o n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i n B VR a i r c o mb a t . Ke y wo r d s : BVR,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 a s s e s s me n t , o p e r a t i o n a l s t a t u s
双机编队超视距攻击协同优势评估
康志 强 , 寇 英信 , 李 战武 , 罗卫 平
(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西安 7 1 0 0 3 8 )
摘 要: 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双机协 同超视距 攻击 中的态势评估和协 同优势评估 ,提出了基 于编 队状态 的协 同优势评估方法 。
首先分析并将 编队完成超视距攻击的过程划分为 4个状态 阶段 ; 其次建立 了基本的超视距攻击态势评估模 型; 最后 讨论 了编队不同状 态下 的协 同优势评估方法并建 立了模 型。仿真结果表明 , 该算法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双机编
队在超视距攻击中的协 同优势 。 关键词 : 超视距空战 , 协 同优势 , 评估 , 作 战状态 中图分类号 : V 2 7 1 . 4 文献标识 码 : A
C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d v a n t a g e As s e s s me n t f o r Two - i f g h t e r Fo r ma t i o n i n
6 g h t e r c o o p e r a t i v e B V R a i r c o m b a t ,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m e t h o d f o r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a s s e s s m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f o r ma t i o n s t a t u s i n c o mb a t .F i r s t l y , t h e f o r ma t i o n B VR a i r c o mb a t i n t o f o u r
s t a t us i S a n a l y z e d a nd d i v i d e d: t h e n t h e f u n d a me n t a l mo d e l f o r BVR a i r c o mb a t s i t u a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 t i S
BVR Ai r Co m ba t
KANG Z h i - q i a n g ,KOU Yi n g - x i n, L I Z h a n — WU, L UO We i - p i n g
(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 a n d A s t r o n a u t i c s , A i r F o r c e E n i g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 n a 7 1 0 0 3 8 , C h i n a )
Vo1 . 4 0. No . 7
火 力 与 指 挥 控 制
Fi r e Co nt r o l & Co m ma nd Co n t r o l
第4 0卷
第7 期
J u l , 2 01 5
2 0 1 5年 7月
文章编号 : 1 0 0 2 — 0 6 4 0 ( 2 0 1 5) 0 7 — 0 0 4 7 — 0 4
0 引 言
现代空战任务[ 1 ] 按照过程分为超视距空 战和 视 距 内空 战 。 随着 预警 发 现能 力 、 数 据链 分 析 处 理 能力和超视距空战能力等作战性能的发展 , 超视 距 空战 成 为主 流 军事 强 国追 求 的空 战 主要 模 式 I 3 ] 。 然而, 考 虑 到 超视 距 空 战与 近距 空 战 在态 势 评 估 上 的差异 , 比如近距空战体现在飞机武器攻击能力和 机 动能 力 , 而 超视 距 空 战 中取决 于 机 载雷 达 探 测 能
Ab s t r a c t : C o n s i d e i r n g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 t a n d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a s s e s s me n t i n t wo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