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复习助学单模板
整理与复习1助学单

整理与练习
同学们,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今天我们将要完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计算天天练
坚持每日一练,宝贝潜力无限!
1.直接写出得数。
78÷3= 4×360 = 900-258= 46×50= 489+356= 2000÷30= 17×60= 25×6×7= 30×280= 16÷4×16÷4= 2.竖式计算,打*要验算。
504÷43 83×92 *5600÷240
◆任务二:课中随堂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2.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练习。
有困难的可以借助视频学习呢!
(1)完成数位顺序表。
(2)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十位数是(),它们相差()。
(3)5489000862由()亿、()个万和()个一组成,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3.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大家都有什么收获?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任务三:课后巩固练
完成《补充习题》第18页,做到仔细读题、书写认真、不涂改。
一年级下册助学单

第一单元《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你准备怎么样算13-9 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我会创造你能自己编一道用十几减9 解决的实际问题吗第二课时练习一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9+()=12 12-9=()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十几减9 的算式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整理的第三课时十几减8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你准备怎么样算15-8 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我会创造你能自己编一道用十几减8 解决的实际问题吗第四课时练习二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8+()=12 12-8=()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十几减8 的算式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整理的第五课时十几减6、5、4、3、2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思考仔细观察课本P9 页的图,你能说一说图意并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我能发现你有什么发现第六课时练习三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十几减6、5、4、3、2 的算式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整理的我会创造你能自己编一道用十几减6、5、4、3、2 解决的问题吗第七课时复习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评价 ______________ 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这个单元的减法算式表吗我能发现观察自己整理的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一试,相信我能行借助身边的物体分别画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助学单的六种基本样式

助学单的六种基本样式一般说来,助学单需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要能凸显教学的核心内容;二是要能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上发挥作用;三是要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评价,四是要能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风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助学单并没有统一的格式规范,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对预习的侧重点会产生影响,这就是形式服从于内容的缘故。
小学数学的课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新授类的、练习类的、复习类的、练习讲评类的等,针对不同的内容和课型,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
围绕不同的课型,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几种不同的助学单样式。
探学式:“探”,是避免把预习等同于看书自学的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
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让学生的探索贯穿预习的始终。
“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的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
比如,围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助学单:“探学式”适合用于探究性味儿较强的新授内容,这样的助学单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前移至课前,学生可以在尝试—自学—反思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做学式:数学不总是“想”出来的,好多数学内容,需要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亲历,比如1千克有多重?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1平方米有多大?等等,都需要学生“做中学”才能获得。
比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的助学单:“做学式”助学单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这不仅是在量的认识、形体的认识等知识中需要大量“做”的活动,还因为“课标”修改以后,数学学习更重视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做数学”日趋成为我们急迫思考的话题。
助学单

比的意义预学1、六(5)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共学二、探索新知(一)理解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
(二)比的各部分名称。
(自学课本49页,完成①②两题,再在小组交流。
)①15比10 记作:()10:15 读作:()②比的各部分的名称15 :10 ≒( )÷( )≒( )()()()( ) (三)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思考:比的后项能为0吗?延学1、填空。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
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
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的练习本数之比是()︰(),比值是();花的钱数之比是()︰(),比值是()。
2、 3︰()=24 ()︰8=0.53、选一选。
4支钢笔12元,钢笔的总价和数量之间的比是().① 4:12 ②12:4 ③4、判断。
①小明今年10岁,他的爸爸今年37岁。
父亲和儿子的年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龄比是10:37。
()②大圆的半径是4厘米,小圆的半径是1厘米,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半径比是4。
()③一项工程甲单独做7天完成,乙单独9天完成。
甲、乙工作效率比是7:9 。
()5、按要求画一画。
①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比为2:1 。
已知圆:○○○○画三角形:②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比为2:1 。
已知三角形:△△△△画圆:③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比为2:3 。
已知圆:○○○○画三角形:。
三年级上册助学单

“倍的熟悉”助学单一、同窗之间说一说关于“倍”你有了哪些了解?你能用“倍”说一句话吗?二、小组交流画一画若是小红有2块巧克力,小明的巧克力块数是小红的3倍,你能画出小红、小明的巧克力块数吗?先画一画,再和其他同窗交流一下,看看谁画得好?好在哪里?三、独立思考圈一圈下图中圆片的个数是五角星的几倍?你能圈一圈,令人一目了然吗?四、读懂问题算一算下图统计的是三年级(2)班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的类型人数:你能提出两个关于“倍”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问题1:列式:问题1:列式:想一想:如何求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多少倍?“两、三位数乘以一名数(一次进位)”助学单一、看你会不会?王明搜集了23张邮票,李军搜集的邮票张数是王明的2倍,李军搜集了多少张邮票?列式并用竖式计算:还可以怎么口算?想:()×()=(),()×()=(),()+()=()二、看你行不行?孙强搜集了26张邮票,陈刚搜集的邮票张数是孙强的2倍,陈刚搜集了多少张邮票?列式:你打算怎么计算?想:()×()=(),()×()=(),()+()=()三、看你懂不懂?“26×2”还可以列出竖式求出它的结果:在学习小组内和同窗讨论讨论:一、左侧的竖式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二、右边的竖式中一名数“2”乘以两位数十位上的“2”明明得“4”,为何最后写“5”?这个竖式和左侧的竖式相较,方便在哪里?四、看你会不会?你能用竖式计算“48×2”、“16×6”的得数吗?(可以任选一题)关于“一次进位乘”你还有什么需要提示其他同窗注意的?“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乘以一名数”助学单23一、口算30×5= 400×2=和同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试一试你能将上面的两道题计算进程用竖式计算的方式写出来吗?三、尝试改良在竖式计算时如何才能表现出口算时的想法?试着改良一下你的竖式:四、交流想法若是计算24000000×3,你更愿意如何写出竖式?五、讨论感受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如何写竖式比较好一些?“两、三位数乘以一名数温习课”助学单一、回顾与整理关于“两、三位数乘以一名数”,本单元学习了哪些不同的类型?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子算一算吗?二、提示与分享在竖式计算时,你感觉哪个问题容易犯错,请举例,并写出你的提示和其他的学生分享。
助学单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及古代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进而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感悟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具体内容安排如下:1.沏茶问题。
(例1)2.烙饼问题。
(例2)3.“田忌赛马”问题。
(例3)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3.凸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方面,为学生营造实践感悟的时空,实践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比较中寻求最优策略,体验中感悟优化思想,避免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或直接阐述数学思想而疏漏体验感悟的过程。
另一方面可利用图表将外化的“做”浓缩为内隐的“思”,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思维活动,将行为的感知升华为理性的思维认知,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沏茶问题:教材第10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良好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助学单

“解决问题的策略”助学单
姓名:
一、你一定会思考
小猴子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它第三天摘了多少个?(一)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意思是:
1.第二天比第()天多摘5个
2.第()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3.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
4. 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
……
二、你一定会解答
小青蛙第一天吃80只害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少吃8只害虫,他第4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一)你认为关键要理解哪句话的意思,请用线画出来。
(二)把你的理解说给父母(或同伴)听,再在横线上写算式。
(三)看图你一定会提问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助学单

数学学习助学单一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写在前面亲爱的一年级学生家长:你们好!一年级的小朋友才刚刚入学,估计还不明白预习是怎么一回事。
因此,一年级的预习作业更多的只是帮助孩子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具体说来就是以下几点:1、上课之前看一看数学课本,知道下一节课大概要学习什么。
2、尝试思考1-2个和下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
3、尝试提出1-2个和下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认识字,因此,这个学期助学单的完成需要家长们的密切配合。
具体包括:1、给孩子们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2、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画图)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有些时候,需要家长协助进行记录。
相信一旦孩子们养成了这样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数学老师第一单元数一数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阅读数学课本P1-2,试着数一数场景图上的各种物体和人分别有多少。
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选3-5种物体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再想一想,数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第二单元比一比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观察数学课本P3的场景图,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都看见了什么,你觉得哪些物体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找一找你身边的物体,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第三单元分一分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观察数学课本P8的场景图,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和爸爸妈妈逛一逛超市,观察一下超市货架上的物品,你发现它们都是怎样摆放的?第四单元认位置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观察数学课本P10的场景图,你能看着图这样说一说吗?小明在小红的左面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物体,用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