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各位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学习。
今天我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究。
但是,受本人对信息技术、校本研修、专业知识及个人底蕴的制约,舛误之处或为难免,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融合,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中的一个部分。
它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语文——作为传统的基础性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将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使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会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进而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常用方法。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不论在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作文方面都会有一定的突破。
这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识字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单调的。
要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目的,就必须要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为作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运用多媒体 网
络 图文 声 像 并 茂 的优 势 , 抽 象的 事 物 变为 生动 逼真 的画 面 , 把
鲜空气和 时代气息。要解决 “ 之有物” 言 的问题 , 让学生做 “ 有 米之炊” 。首先得 找到 “ , 米 传统教学“ 来源于学生的 自身 米”
需 要 , 种 展 示 才 华 的机 会 , 种 不 断 学 习他 人 和 自我 挑 战 的 一 一
最佳 途 经 。
三 、 积 写作 素材 蓄
式, 显示出它得天独厚 的优势。多媒体的应用 , 不仅给语文教学
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更给作文教学捶上 了腾飞的翅膀。
根据我多年语 文教学来的观察 ,大概有一半 的学生对待 作 文的心境是消极 的, 他们或者不愿写 , 或者 写不出; 他们视
教学艺术 I
多媒体为作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河 北 省清 苑县 望 亭 中学 张红 霞
随着 信 息 技 术 日新 月 异 的发 展 , 媒体 已逐 步 走 入课 堂。 多
的批 改、 修订 对教师而言, 工作量 大且效果不佳。运用 电教媒 体 网络教学后 , 文的批 改、 作 修订就直观 、 简捷、 高效 了许 多。 学生把它当作 了学习上的好帮手。对于典型性问题 的作文 , 我
、
激 发 写 作兴 趣
孔 子 说 :知 之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知者 不 如 乐 之者 。 ” 趣 “ 好 兴 是最 好 的 老 师 。 捷 克著 名 教 育 家夸 美纽 斯说 过 :兴 趣 是创 造 “
一
感苦恼 的是 “ 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 。硬着头皮写成 的文字往往 言之无物 , 内容空洞, 没有时代感。其根 本原 因是学生没有走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 文 教 师 应 该 充 分 利 用 作 文评 语 这 个 载 体来 表 达 教 师
对 学 生 的尊 重 与认 同 ,来 激 发 学 生写 作 积极 性 。
参 考 文献 : [ ] 周 一 贯 . 面 “ 类 作 文 的 尴 尬 ” []. 学 语 文 教 1 直 另 J 小 学 , 20 ( ) . 07, 9
【 ]韩 清传 . 文教 学评 价 的 两个 新 思 路 【]. 2 作 J 当代 教 育
科 学 ,2 0 (2 . 0 6, 1 ) [ 】周 治 国 ,周 天兵 , 田 庆 锋 . 文 教 学 评 价 应 促 进 学 3 作 生全 面 发展 []. 学语 文 教 学 ,2 0 ( ) . J 小 0 7, 9
・语 文 教 学 研 究 ・
让信 息 技 术 为 语 文教 学插 上 腾 飞 的翅 膀
马建 农
【 摘
胡 文斌
要 】随 着新课 程 改革 的不 断推进 ,将信 息技 术 巧妙 地融入 到语 文教 学之 中 ,可 以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
趣 ,培 养 学 生的审 美情趣 ,发 展 学生 的思 维 ,提 高教 学效 果和 写作 能力 ,使 语 文课 堂教 学 变得 更加精 彩 。
提 高 语 文 教 学 效 率 ,减 轻 教 与 学 的负 担 ,培 养 学 生 自
主学 习 的 能 力 ,陶 冶 学 生 情 操 ,净 化 学 生 思 想 ,使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变 得 形 象 直 观 、生 动 活 泼 、愉 悦 精 彩 。那 么 ,怎 样 发 挥 信 息 技 术 的优 势 辅 助 语 文教 学 ,笔 者 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信息技术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信息技术手段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一扇充满惊喜的大门。
作为一名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那可是有不少心得体会。
先来说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吧。
就拿我之前教的一个班级来说,有一篇课文叫《美丽的小兴安岭》。
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在黑板上干巴巴地讲解,孩子们很难真正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
但是,当我运用信息技术,给他们展示了小兴安岭四季的视频,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啦!春天,冰雪融化,小溪潺潺流淌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夏天,郁郁葱葱的森林,满眼的绿色让人陶醉;秋天,五彩斑斓的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孩子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嘴里不停地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能够让课文里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那怎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呢?首先,多媒体课件可是个好帮手。
比如说,在讲解古诗的时候,不再是简单地让孩子们背诵和理解诗意。
而是通过精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甚至是配上动画,让孩子们仿佛穿越回古代,亲眼看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就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配上一幅宁静的山间秋景图,再加上缓缓流淌的泉水声,孩子们一下子就能体会到那种清新、幽静的氛围,对诗句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还有在线学习平台,这也是个宝贝。
现在有很多专门为小学生设计的语文学习网站和 APP ,里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
比如有声读物、趣味游戏、在线测试等等。
有一次,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在一个在线学习平台上完成一篇阅读理解,并和其他同学在线交流自己的想法。
结果,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不仅认真完成了任务,还在交流中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火花。
他们发现,原来学习语文可以这么有趣,不再是枯燥的做题和背诵。
另外,网络资源的利用也不能忽视。
让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 信 息 技 术 为 学 科 教 学 插 上 腾 飞 的 翅 膀
◆王 辉
( 江苏省淮安市第 六中学 )
【 摘要】随着教 育信息化进程的 日益加快 , 用信 息技 术开展课 堂教 学 已是 大势所趋。如何 充分利 用信息技 术的特 点激发 学生学 习兴 采 趣、 优化课 堂教 学、 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所有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 重要课 题 , 提 笔者试对信息技 术与学科整合进行分析和探讨 。 【 关键词l信 息技术 学科教 学 素质教育
与认 识 。
t vs? 时 , o i t》 先让大家在多媒体 网络教室通过虚拟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 尝试用 英语进行简单对话。此 日 学 寸 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 通过 网络平 台 , 师可 以实现 生的学 习兴 趣 被 充 分 的 调动 起 来 , Wecm o B On ! “ c o m e 教 “ lo e t eig ’ Ni t et ' e 教育资源共享让学生针对某一学习主题进行合作探 究, 而增强学生参 与 yu ” I a p a nlh ” 从 o . “ nsekE gs . 等英文脱 口而出 , c i 让学生们找到 了学 习英语 的
参考文献 :
[] 1 王惠芳. 漫谈信 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0 0 ( ) 2 1 ,6 . [] 2 魏华. 浅谈信 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日科苑,0 0, 1 . 今 2 1 (O) [ ] 莉. 3钟 浅析新课 改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园,0 0 4 . 学 2 1 ( )
三 、 源 共享 . 作 探 究 资 合
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 , 在讲解七 年级语 文朱 自清先 生的传世佳作 乐趣 。 《 春>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不 同作 者对 同一事 物的不 同写作手法 , 以搜集 可 实践证 明,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 的整合 能够 有效提 高课 堂教 学效率 , 帮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年 的 漫 长 时 间 变化 缩 短 至 几 分 、 几 秒 展 现 在 学 生 面前 ,把 威 武 的 事 物 的 感 受 和情 感 体 验 越 深 刻 ,对 事 物 的感 知理 解便 越 深 入 ,思
众 多 、个 性 鲜 明 ,还 让 学生 了解 了 中 国古 代 劳 动 人 民 的智 慧 。我 们 正 是 利 用 了信 息 资源 ,将 信 息技 术 融合 到 小 学语 文教 学 中 ,使
生语文素养的熏 陶。
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 学渗 透情感的整合
人 的情 感是 在一 定 的 情 境 之 中 产 生 的 。借 助 图像 烘 托 、音 乐 的情 感 自然 而 然 地 与 作 者 的 情 感 交 融 在 一 起 ,入 境生 情 。 学 生 对 考分析也越 透彻。
俑 离 学生 的知 识 基 威 和 生活 实 际 都 比 较 远 。在 教 学 中 ,我 们 通 过 渲 染等 手 段 促 使 学 生 进 入 教 材 所 描 写 的特 定 情 境 中 ,这 能 使 学 生
学 生 的 内心 体 验 ,从 而 使 其 兴 趣 盎 然 地 实 现 作 文 教 学 目标 。怎 样
运用 “ 多媒 体 ”指 导 学 生 轻 松 、愉 快 地 写 好 作 文 呢 ?
这 种 方 式适 应 了 儿 童 喜 欢 自主 参 与 、探 索 体 验 的心 理特 征 。 它 有
运用 声像 媒体 ,创设 良好 的习作情 境 ,让学生 在愉 快的情 效 地 调 动 了 学 生 的 内 在 需 求 。加 之 软 件 提 供 的生 动 的 多 媒 体 反 馈 绪 下 写 作 , 激 发 学 生 “ 写 ” 兴 趣 , 破 习作 时 “ 话 可 说 ~ 无 能 爱 的 突 无 信 息 ,又 不 断 刺 激 学 生 对 新 信 息 的 搜 索 与 提 取 过 程 ,使 学 生 始 终 事 可 写 ”的 难 点 。掌 握 写 作 技 巧 ,是 紧 张 的 智 力劳 动 ,可 以根 据
多媒体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 指导 观 察 , 丰 富想 象 能 力 观察 有 序 是 观察 最 基本 的 品质 , 只有 观 察 有顺 序 , 作 文 时 ‘ 能 言之有序 作文教学 L { J 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 , 都是 认 识生 活 、 获 取 作 文 材 料 的 常 用方 法 存指 导 观察 的 同时 也
教学的实践 中 , 它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作 中的“ 无米 之忧” , 又能提高学生各方而的能力 , 从 而提高作文教学质 量 . 我相 信, 小学作文教学凭借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 一定 能捕 腾飞
的翅 膀 。 ( 作 者 单位 : 江 苏省 宝 应县 西安 丰 镇 中 心 小 学 )
用等, 按 照 老 师 的指 导 集 体评 i 仑, 各抒 已见 , 在这一过程 中 , 要紧扣 重点 训练项 日, 体会为仆 么这样写 的道 理 , 深入 领悟 什么样 的文章是符合要求 的,对小 切合或背离训 练要 求的 常见病症 , 老师要做指导 , 整 个过 程 都 让 学 生 参 与 , 学 生 眼 手脑 并 用 , 增 加 了兴 趣 , 提 高 了写 作 修 改 的 能力 。例 如 : 在写 《 校吲一角》 时, 虽然校 的每一 角落 , 学生 们已很 熟悉 , 但 要描写出校园景色的美 , 突 其 特 色 , 则有一定 的难度 . .大 部 分学 生写 的文 章 空 洞 乏味 , 只 把 看 到 的景 物 罗 列 来 , 于 足 ,我找 l 叶 J 一篇写的有特 色的文 章供大 家评 析 ,他这 样写 道: “ 山石黑 白相问 , 形状各异 , 左边 的山峰像一 只大乌龟慢 慢地爬行 , 右边的 山峰特高 , 求 虻 像一把 利剑 直插 青 天 , 曲 座 山峰 之 间 有 一 座 小 拱 桥 , 碧 绿 的水 从 桥 下 流 过 , 浇 灌 着 山 下 l 埘棵 小 松树 。” 经 过 学生 们 的 评 析 , 得 这 样 的 沦 , 认为 后 者 突 了校 L } J 假 山 的奇 特 , 抓 住 了特 点 , 用 洲准确 . .通 过 欣赏这样有创作性的文章 , 学生 存相关 因素的启 发下 , 会队 J 现 灵感 , 构 思 新 的 形象 ,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写 作 心 理 , 捉高了 认识 , 从 而 捉 高 他们 的 写 作能 力 . 运 用多媒体教学 已经是现代教 育的必然手段 ,存作 文
让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摘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让学生养成“我手写我心”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文教学翅膀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界。
师生对它提不起兴趣,甚至对它避而远之,使得原本可以是欢畅的“心灵对话”变成了缺少生气的“一潭死水”。
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解决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对此,笔者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让学生养成“我手写我心”的作文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让信息技术弥补写作的“粮仓”如果作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无缝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思如泉涌”“话犹繁星”;反之,作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那不就为难我们的学生了吗?如何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空,让他们接触、体验生活,捕捉鲜活的生活素材。
如果我们引进信息技术,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诸多便捷。
苏教版六年级上习作四“选一幅自己感兴趣的剪纸,仔细观察,并加以想象,完成一篇习作”的教学,如果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剪纸,可能一时半会儿选不到,或是有人对剪纸根本不感兴趣,让他选择就成了一句空话,那教师该如何处理呢?我做了如下一番努力:⑴在生活中和网络上精心选择图案美观、画面情节便于想象的剪纸,制作成ppt,让学生一一欣赏。
⑵在欣赏时,为了便于学生对画面整体把握,一方面慢慢播放画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楚,另一方面让学生观察述说画面意思,教师作适当补充,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思维方向。
⑶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剪纸,当场打印给学生,以便学生写作之用。
分析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我们为学生做好了搭桥引路的作用,学生的困难教师了然于胸,用我们的挚诚和努力为他们精心选材,这样节省学生的时间,减小学生选择的坡度,并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打印给学生,让学生占有资料,在写作时亲近对象,抛弃了“无话可说”的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L 行 云 流 水 , 情 随 笔 出 。 - _ J I
乌申斯基说: “ 儿童是用形象、
声音 、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 而信息 技术集文字、音频、图形 、视频等信息 于一身 ,能再现生活画面,既可轻易让 学生入情入境 ,多角度调 动学生情绪 , 激发兴趣 ,调动其积极 性,又 能弥补学 生认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把缤纷 的社 会生活融汇于五彩的画面之 中,在短 时
学生一提起作 文就犯愁 ,尤其是高年级 的学生 。 在 多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更好地把
组成部分 。让 学生乐于在作文 中尽情表
达 自己内心世界 的独特感受 ,写 出一篇 篇 文笔优美 的好文章 ,这是一项重要而
先进的媒体优势与传统 的作文教学相结 合,创建新型
作文教学模式,值得语文教师进行深度探讨 。
有几株在一起争奇斗艳 的, 有傲 雪开放 的…… 品种 多样 ,
- > 7 作 ,写 “ 我喜欢 的一种动物” ,笔者 利用 多媒体 ,让学 生一边欣 赏儿歌 《 小 猪小猪肥嘟嘟 》,一边观看动 画中小猪 吃东西 、睡觉 、走路 时可爱 的样子 ,使
学生对小猪 的喜爱油然 而生。那动 听的
CE T E教学园地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3 . 1 4 . 0 6 8
为作 文教 学插上腾 飞的翅膀
— —
信息技 术与小 学作 文教 学的整合
■ 关蓓
作 文教 学可 称得 上 是语 文教 学 的 “ 半壁 江山”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
音乐 以及快乐活泼 的画面强 烈地冲击着
学生 的感 官,唤起 了他们心底对小动物
在学生眼前, 帮助学生再现生活, 打开思路, 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调动 习作情感 ,进 而快乐作文 、享受作文 。 如冀教版 四年级 下册 习作练 笔 “ 我在 画中游” , 由于每个 学生 的生活经历 、性格特 点 的不 同,表 达 的内容 肯定不 同,所 以题材要求相对广泛 ,可 以写游记,也 可写 一篇景点介绍文章, 还可写旅途 中的事 ,没有这种体 验的写品读或 赏景感受。开始 , 学生兴致 很高 ,一脸 喜色,觉得游 玩是 很经 常的事情;真提起 笔 ,却思维混乱、模糊 ,尤其细 节之处 ,更是难 以下笔。这 时,
自然现 象映入 学生的脑海 ,借 以丰富学生 的感 情经验 ,激发 学 生 的表达欲 望。”生活对每 个人来说 同样丰厚 ,发 现力强 的人
无言 ;二是对作文没有兴趣 ,觉得作文
不但枯燥 ,而且不易学好 ,费时费力 ,
情感世 界就丰 富多彩 ,而有 的学生却只能停 留在 事物表 面。小
学 生由于生活 阅历 浅,对于现 实生活处于无 意识注意状 态,造 成作 文时常感到 无话可说 ,无 事可写 ,产 生畏难心理。 因此, 作文教 学要遵循 学生生理 、心理特 点,运用现代信 息技术创 设
间内拉近课堂教 学与学生现 实生活的距
离。 同时在短时间 内为学生提供大量信
息 、背景材料 ,也就是写作所 需的 “ 柴”
2 0 ] 3 年5 月中 第l 4 期 ( 总第 3 O 8 期)
笔者运用 现代信 息技 术,重组记 忆碎 片,将一 幅幅风景名胜 图
片展现 在学 生眼前 ,有大 海、高 山、小溪 、幽谷、植物 园、名
制成 多媒体课件。课上 ,展 示图片,将菊花 的清丽淡雅 、 傲霜 斗雪 而傲 然不屈 、洒脱超然 不落俗套 的美 与傲 骨一 览 无余 地展 示给大 家,为学 生提 供 了写作 的源水 。学生 边观察边写作 , 写作时有序可循 、 有物可依 、 有 内容可写,
学 生再也不 用苦 思冥想 ,绞尽 脑 汁 了,而是文 思泉涌 ,
胜古迹 ……一下子 唤醒 了学பைடு நூலகம்的记忆 ,此 时,看 到的是不 同学
中国教 育技 术装备
一
6 8—
CE T E教 学 园 地
生从不 同角度展现 了不 一样 的精彩 ,他
提高 了课 堂效率。
们也收获 了不一样 的感动。他们有 “ 一
写为快” 的欲望 ,连没有 出过远 门的学
例 如,秋天到 了,菊花开 了,笔者让学生 以 《 秋菊 》
和 “ 米 ”,解决巧妇 之难。在 多媒体 环境下 ,可以将 以上难 题
一 一
化 解。所 以,充分发 挥信息技 术优 势 ,创建新 型作文教 学
模式 ,值 得教 师进行深度探讨。
1运用多媒体教学 。利于 “ 创作”
赞 可夫说 : “ 应该打 开窗 户,让 沸腾 的社会 生活、奇异 的
为题 写一篇 文章。有 的学生也认 真地观 察 了,可是 真动
生也写下 了 自己欣 赏图片之后 的内心感 触。学生有感而发 ,必然有话可说 ,兴 致盎然 ,快乐作文。
又 如 冀教版 四年级 下 册 的另 一篇
起笔 来 ,具体 的样子 又想不 真切 ,再 去观 察 ,已没有 时 间 了。那 么,多媒体教 学就 可以解决这 一 问题 。课前 , 笔者 搜集 了大量菊 花的 图片,有单株 的,有 一簇 簇 的,
缺乏写作 的热情和信心;三是从教 师指 导来看 ,作文指导方法机械 、呆板 、僵
化, 对学生语 言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训练 , 从而造成学生厌写作 文。
习作情境 ,突破 时空的限制 ,将人 、事 、物等生动形 象地展现
厂 l
利用信息技术适时 创 l
]
l设情境,学生就会触景 l I生情,写起文章来就如 I
有挑 战性 的教 学任务。然而在教 育教 学
中,学生一提起作文就犯愁 ,尤其是 高 年级的学生。 这正是:“ 作文难, 难作文 , 下笔无言难成文 ,头儿空,肚儿 空,空 来 空去 空对 空。”究其原因,一是 学生 平 时不注 意积累 ,词汇量不够丰富,或 是没有足够 的 “ 生活素材”垫底 ,肚 子 里没货 ,做 的是 “ 无米”之炊,故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