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58例疗效分析

急性 脑梗 死的 M m分析 [ ] 国组织工程研究和临床康 复 , e J .中
2 1 ,5 7 :20 0 1 1 ( ) 19 .
低分 子右旋糖 酐与异丙 嗪联合应 用的疗效 。 目 医疗 资源相 前
对紧张 , 病房与急诊科 留观病床不足 , 本疗法 临床效果好且 快 速 , 良反应 小 , 不 明显 缩 短 了病程 , 加快 了病 床使 用 , 法 简 方
患者 , 中女 1 其 8例 , 4 男 o例 ; 龄 5 年 7—8 O岁 , 均 ( 9 2± 平 5. 79 岁 ; . ) 病程从 1 O一3 O年不等 , 平均 (2 5土 . ) 2 . 4 2 年。将 5 8 例患 者平均 随机分 为两组 , 两组 患者在性 别构成 比、 年龄 、 职 业、 文化程度 以及家庭经 济收入状 况上均无 显著性 差异 ( P>
碍… 。
除有明显精神障碍或者疾病的患者 ; 所有患者 意识清楚 , 自愿 参加研究 , 签署 知情 同意书。 并 13 方法 : 照组 和研究 组 的患 者都 针对 病情 给 予基 础 治 . 对 疗, 包括祛痰 , 解痉平喘 , 抗感染 , 吸氧 以及纠正水 电解质 和酸 碱平衡 , 必要时还可 以给予支持治疗 , 对于 呼吸抑制 的患 者要 给予 可拉 明静 脉滴 注或者无创 通气治疗 。研究 组患者在 基础 治疗 基础上 , 再予纳洛酮葡萄糖 溶 液( 洛酮含 0 0 g m ) 纳 . m/ 1 4 静脉滴 注 , 直到呼吸平稳后 5 h可停药 。所有 患者严密监 测其 意识 状态 , 吸状况 , 压以及 血气 分析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 呼 血
呼吸衰竭患者的 临床疗效 。
[ 关键词] 纳洛酮 ; 性阻塞性肺疾病 ; 慢 呼吸衰竭
纳诺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状改善有效 率为 9 4 . 7 %, 与对 照组 7 8 . 6 %相 比 , 差异有 统 计
[ 收稿 日 期: 2 0 1 2 — 1 2 — 2 8 编校 : 王丽娜 ]
纳 诺 酮 联 合 无创 通 气 治 疗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合 并 Ⅱ型 呼 衰 的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酰胆碱 的释放 , 从 而增加 胃肠 道运 , 促 进 胃排空 , 有利于 防止 胃内容 物反 流。与大 脑突触 上的 多 巴胺 D 2 、 5一t I T 。和 5一 H T 2 受体无 亲和力 , 故无明显 的锥体外 系毒副用 J 。 本研究结果表明 , 莫 沙必利合用兰索拉唑治疗 R E临床症
广。
4 参 考 文 献
作用 , 导致患者食 管下端括 约肌 屏障受 损。食 管抗 反流屏 障
的削弱和反 流物对黏膜的损害是反流性食管 炎发病 的主要环
节。因此 , 在治疗 R E时 , 抑酸和促进 胃排 空、 增强 胃肠动力是
药物治疗 常用 的方法 。
兰索拉 唑是一 种新型 质子泵 抑制剂 , 特异 性作 用于 胃壁 细胞的分泌小 管 , 与微 管 中质子 泵 一A T P酶的巯基 不可逆 结 合, 阻断壁细胞 中的 H 向胃中转运 , 其抑酸作用强且持久 , 从 [ 1 ] 中华 医学会消化 内镜学分 会 .反流性 食管炎诊 断及 治 疗指南 ( 2 0 0 3 ) [ J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2 0 0 4, 2 1 ( 4 ) : 2 2 1 . [ 2 ] 陈 曲波 , 朱 宝勤 .反流性 食管炎 的 6 9例临床分 析[ J ] .
赵 燕 ( 四川省凉 山州第一人 民医院呼吸科 , 四川 西 昌 6 1 5 0 0 0 )
盐酸纳洛酮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盐酸纳洛酮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中国解放军第251医院急救中心河北张家口075000)Ⅱ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肺性脑病及低氧血症所导致多器官损害的最主要死亡原因。
盐酸纳洛酮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有呼吸兴奋作用,提高PaO2,降低PaCO2,促进自主呼吸,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
我科自2005年以来,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共116例(男54例,女50例),年龄13岁至68岁,平均40.5岁,均患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中慢支合并肺气肿6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支肺气肿29例,并发肺性脑病23例。
呼衰按病理、生理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符合型呼衰(即PaO2<8kPa,PaCO2>6167kPa),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临床分级、血气分析和其他临床资料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平喘、祛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浓度吸氧(<35%),并且每日给予可拉明1.0~3.0g加5%葡萄糖250ml,持续静脉滴注,1次/天,对于pH<7.20严重酸中毒患者,给予5%碳酸氢钠60~100ml静推;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2-8mg加入5%GS250ml中静滴,疗程为7天。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7天后均作血气分析检测对比、并作统计学处理。
1.3 疗效判断标准有效:治疗结束后,呼吸困难减轻,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PaO2增值大于3.0kPa以上,PaCO2下降值大于2.1kPa;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测定值无改善。
[1]1.4 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及等级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2.1 治疗组57例患者中,15例患者于用药3h后,出现明显平喘、解痉效果,12例合并肺性脑病(谵妄、不安、躁动、昏迷)的患者在用药后3~15h,意识改善或清醒,疗效优于对照组。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的发 生发 展过程 , 呼吸衰 竭患者 血液 中 内啡肽含 量 明显升
高L 。 内啡肽是 内源性 吗啡样 物质 , 2 ] 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和垂 体 。 内啡肽抑制 呼吸中枢 , 减少呼 吸冲动 , 导致 呼吸困难 , 通 酸 血 症 , 病 情 进 一 步 恶 加 致
数理 医药学杂志 文章编号 :0 44 3 ( 02 0 —0 50 1 0—3 7 2 1 ) 10 4 —2 中图分类号 : 9 . 2 R1 7 3 3 文献标识码 :A
21 0 2年第 2 卷 第 1 5 期 ・ 临床科研分析 ・
纳洛酮治疗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 Ⅱ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3 讨 论
临床研究 已证 实 , 在机体发生 呼吸衰竭时 , 内的 内啡 体 肽含 量明显升高 , 且与病情轻重呈 正相关 , 它参与 了呼吸衰竭
年 , 均( 0 ) 。两组病例 在性别 、 平 1 ±4 年 年龄 、 病程 上差异 无统 计学意义 ( >O 0 ) P . 5 。所有病例 均符合 国内” 性阻 塞性肺病 慢 诊治指南 ”并排 除低 渗性脑 病 、 血管病 、 性脑 病 、 , 脑 肝 肾性脑 病 、 中毒等 。 碱 1 2 治疗 方法 . 两组均予积极控 制感 染 、 续低 流量 吸 氧、 痉 平喘 、 持 解 化
・
杜
鹏
( 江航 运 总 医院 ・ 长 武汉 脑科 医 院呼 吸 内科
摘
武 汉 40 1 ) 3 00
‘
要 : 目的 : 观察纳洛酮治疗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并 发 Ⅱ型呼吸衰竭 的临床疗效 。方法 :4 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 组和对 照组 , 6例
两组在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 抗感 染、 解痉平 喘、 化痰 、 畅气道及 营养支持等综合 治疗基础上 , 通 治疗组纳 洛酮 1mg加入 0 9 . Z氯化 钠注射 液 2ml 0 静注 , 然后以 2mg纳洛酮加 入 0 9 氯化钠 注射液 20 静滴 ,2h 次。结果 : . 5ml 1 / 治疗 组患者血气分 析、 醒时间及呼 促 吸、 心率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 <O 0 ) P . 5 。结论 : 纳洛酮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 安全 。 关键词 : 纳洛酮 ; Ⅱ型呼吸衰竭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岁 ;病程 3—1 . 15年,平均 1 . 0 2年 ;合并 症 :高 血压 7例 , 糖尿病 5例 ,肺心病 l ,肺 性脑病 1 。两组 患者性 别 、 3例 5例 年龄 、病程 、合并症等方面具有可 比性 。 12 治疗方法 .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 :吸氧、卧床休 息 、 抗感染 、解痉 、祛痰 、平 喘、维持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营养 支持 ,对呼吸抑制者视情 况加用可拉明 、洛贝林治疗 和 ( 或) 呼吸机治疗 。在 此基础 上 ,观察 组给 予 0 8 g纳 洛酮 +1% .m 0 葡萄糖液 2 m 静脉推注 ,然后用 纳洛 酮 12 g %葡萄糖液 0l . m +5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 5 ‘ 0 0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血气分析 比较 比较 ( ±s mH ) ,m g
Ta e2 Co aio fs reid x sb t e wogo p bl mp rsn o ot n e e ewen t ru s i
20 l 0 4~ . m / 5 m 以 . 0 8  ̄ h静滴 ,直 至患者 呼吸平 稳 ,节律 正常
P 2 C 2[( 6 2 ± .3 m g 7 . 6±1.5 O 、P O 4 . 1 9 2 )m H 、(0 4 0 2 )m H ]与对照组 [ (6 3 9 3 )m H 、(0 5 m g 4 .3± . 8 m g 7 .2±1.6 02 )
mm g 比较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 两组 P 2[ (7 1 H] O 8 . 1±1 .3 1 1 )mm g ( 12 H 、 6 . 4±1.3 mH ] 均显著升 高,P O 0 4 )m g C [ (7 2 3 . 2±1.0 mH 、( 5 1 ±1. 8 3 2 )m g 5 . l 17 )mm g H ]均显著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 更显著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纳络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观察评价纳络酮治疗 Ⅱ型呼吸 衰竭肺性脑病 临床 疗效及安 全性 。方 法
脑病 患 者 随机 分 为 治疗 组 3 和 对 照 组 3 0例 5例 。 两 组 均 予 积 极 控 制 感 染 、 续低 流 量 吸 氧 、 持 解痉 平 喘 、 咳 化 痰 、 持 气 止 保
维普资讯
临床和 实验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 8月 第7卷 第8 期
・ 9・ 8
纳 络 酮 治 疗 Ⅱ型 呼 吸 衰竭 肺 性脑 病 的疗 效 和 安 全 性 评 价
胡德 柱 ( 资兴市 市立 医院 内科
【 要】 目的 摘
湖 南 资兴 4 3 0 ) 240
未 出现 明显 不 良反 应 。结 论 纳 络 酮 治 疗 Ⅱ型 呼 吸 衰竭 肺 性 脑 病 临床 疗 效确 切 , 全 性 好 。 安
【 关键词 】 纳络酮 Ⅱ型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Biblioteka 疗效 肺心病Ⅱ 型呼吸衰竭所 引起 的肺性脑病是 以肺 、 、 为主的 照组治疗后 P O 、 a O 心 脑 a P C 改变 明显 , 差异均有显著性 。见表 1 。 全身多系统器官受损 的临床 综合 征 , 病人 由于严 重的缺氧 和二氧
Ⅱ型呼吸衰竭因肺通气功 能障碍 引起其 发生 的机制是 多方
面的 , 其中主要是呼吸动力和呼吸 阻力 的不 平衡 。临床研究 已证 年 。对 照组 3 5例 , 性 2 男 4例 , 女性 1 , 1例 年龄 6 3~8 5岁 , 均 实 , 平 在机体发生 Ⅱ型呼吸衰竭时 , 体内的 1一内啡肽含量升高 J 3 , (3 2 5 3 ) ; 程 4~2 7 .34 . 6 岁 病 - 0年 , 均 ( .043 8 ) 。两 组 1一内啡肽能抑制 呼吸 中枢 , 少呼吸 冲动 , 呼吸动 力进 一步 平 9 8 . 1 年 - 3 减 使 病例均符合 Ⅱ型呼吸衰竭诊 断标 准 及肺性 脑病诊 断和 临床分 不足 , 导致呼吸困难 ,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留更为严重 , 使 形成恶性 级标准 。两组病例 在性别 、 龄 、 程上差 异无显著 性 ( > 年 病 P 循环 。而缺氧 和二 氧化碳潴 留加重心 、 、 肺 脑及循 环功 能损害 , 3 1 0 0 ) 两组病例 治疗 前均 有明显 的咳、 、 .5 , 痰 喘及意识 障碍 , 动脉血
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36例临床分析

慢性 阻塞性肺 疾病
纳洛酮临床应用范 围较广 , 常用 于镇静安 眠药 中 示 , 组问均 数采 用 t 验 两 检 计数 资料 采用 x 检验 。
毒、 急性脑 卒 中伴 意识 障碍 , 急性酒 精 中毒 、 毒及 抢救 2 结果 戒
. 有机 磷 农 药 中毒 等 。为 观 察 其 对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2 1 两组 临床 疗效 对 比
指南》 诊断标准 , 且血气分析符合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岁, 平均病程 2 5年。两组在年龄 、 性别构成 比、 临床表 现及血气 分析 等 方 面均无 显 著性 差 异 (P > .5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 )
12 治疗 方法 .
疗外 , 加用纳洛酮治疗, 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1 资 料与方 法
塑型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 % ) 例( ]
塑
3 6
3 6
塑
查塑
塾
:查 垦整
3 ( 8 9 28. )
2 ( 11 26. )
11 一 般资料 .
所选 对 象 7 2例 Ⅱ型 呼 吸衰 竭 患 者 均
呼吸、 血压 、 心率及血气等变化。 觉、 知、 感 镇痛 和调节运 动性感 觉 等方 面起 作 用外 , 呼 在 13 疗 效判定 标 准 参 照 19 . 97年 全 国第 二 次 肺 心 病 吸衰 竭 、 性脑 病 中起 重要作 用 。 肺 会议制定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综合疗效判定标准评定 。 相关研 究表 明 .: 体发生 Ⅱ型呼吸 衰竭时 , 内 5机 J 体 ①显效 : 呼吸困难缓解 , 无发绀 , 精神神经症状 消除, 血 B一内啡肽的含量明显升高, 并产生一系列作用: 抑制前
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作者:马秀芬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20期[摘要]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07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病理学诊断为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以及纠正水电之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18 mg+0.9%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2次/d,连续使用4 d。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与治疗前后CI、肺动脉压力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明显小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两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前后CI、肺动脉压力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出现恶心、呕吐、无明显抽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治疗前后CI、肺动脉压力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纳洛酮;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63.9;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63-02Ⅱ型呼吸衰竭会导致严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等症状,严重地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属于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
纳洛酮(Naloxone)属于一种特异性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好的拮抗以及逆转β-内啡肽所导致的中枢性呼吸性抑制作用,从而改善了缺氧以及CO2潴留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功效[1]。
本文主要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o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 的基 础上再采用纳洛酮治疗 , 取得了不错 的效果 , 具体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以2 0 1 2年 1 月~ 2 0 1 3年 2月 间于本 院进行
治疗 的 1 2 0例性阻塞性肺疾并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
献
6 0例 纳 洛 酮 治 疗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并 Ⅱ型 呼 吸 衰 竭 的 疗 效 分 析
李沛琪
【 摘要 】 目的 探讨分析纳 洛酮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 Ⅱ 型呼吸衰竭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 0 1 2年 1 月~ 2 0 1 3年 2月 间于本 院进 行治疗 的 1 2 0例慢 性阻塞性肺 疾病并 Ⅱ型呼 吸衰 竭患者 的临 床记 录资料 。结果 治疗后 , 治疗组 的总有 效率为 9 1 . 6 7 %, 大 于对照组 的 7 8 . 3 3 %, 差异具 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治疗后 , 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 比较均有 明显好转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但治 疗组 的 P a C 0 2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a 0 2 、S a 0 2和 p H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 O . 0 1 ) 。结论 纳洛酮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并 I I 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 可明显增强肺功能 , 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疾病则要在病 情和条件许 可情况下 , 参照药敏试 验结果或本 地区细菌耐药监测 结果 给予 目标治疗 ; 并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
3 . 3 预防用药 品种选择 此 次调查 中 , 第1 代 头孢菌素 , 第 类 药物作为外科 围手术期预 防用 药。 2代头胞 菌素在 I 类 切 口手术中分别列第 1 位 和 2位 , 其他还
均数 ±标准差 ( ±s ) 的方式表示 , 其 间差异的 比较利用 f 检验 ,
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 对照组 6 0 例, 其 中男 3 7 例, 计数资料利用 检验 , P < 0 . 0 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女2 3例 ; 年龄 4 5 ~ 8 5岁 , 平均( 6 3 . 4 7±5 . 1 5 ) 岁。治疗组 6 o 2 结果
指标 的变化 。
的进行性疾病 。其患病率、致残率 以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 在 致死疾病 中居第 四位。当其病情恶化或急性发作 时 , 常常会引 起 Ⅱ型呼吸衰竭 , 出现高碳酸 与低 氧血症 , 并且反复发作 , 导 致机体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 严重增加 了社会的经济压力和影 响 了人类 的生活质量 , 甚至引起死 亡 ¨ J3 9 例, 女2 1 例; 年龄 5 0 ~ 8 8 岁, 平均 ( 6 4 . 2 6 ± 4 . 8 1 ) 2 . 1 两组 治疗 后 的疗 效 比较 治疗 后 ,比较两 组患 者的治 岁 。两组 患者在性别 、年龄等一般资 料方面差异无 统计学意 疗效果 , 见表 1 。 义( 尸 > o . o 5 ) , 具有一 定的可 比性 。 2 . 2 两组 治疗前 后 的观察指 标 比较 治疗 后 , 两组 的各项 1 . 2 治疗方法 对 照组给予吸氧 、 化痰止咳 、 平喘、 抗感染 、 观察 指标与治疗 前 比较均有 明显好转 ,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维持水 电平衡等 常规 的对症 支持治疗 , 如果需 要可给予 强心 ( P < 0 . 0 5 ) 。但 治 疗 组 的 P a C O 2 明显 低 于 对 照组 , P a O 2 、S a O 2 利尿 和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 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再静 脉注射 和 p H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 . o 1 ) 。具体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 0 . 4 m g × 1 m l x 5 支/ 盒( 北京华素制药股 数据见表 2 。 表 1 两组治疗后 的疗效 比较 n ( %)
参 考 文
有林 可霉素类 、青 霉素类 、喹诺 酮类 。 《 指导原则 》 及3 8 号 文件 规定 甲状腺 、 乳腺 、 斜疝手术 预防用药只能用一代 头孢 , [ 1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部 . 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 北京 : 青霉 素阳性时可选用 克林 霉素 。调 查 中只有 1 2 5例用了一代 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 , 2 0 0 4 : 3 . 头孢 。存在用 药档次 过高 , 抗菌谱 广 , 所 选药物 对易感 病原 [ 2 ] 周燕文 , 凌建 国 , 王峻 , 等. 3 3 6 7例清洁伤 口术预 防性 应用抗 菌株 的针 对性 不强 , 另外 在 3 8号文 件 中对氟 喹诺 酮类 药物 生素的调查 . 中国药房 , 1 9 9 9 , 1 0 ( 1 ) : 3 3 — 3 4 3 ] 黎沾 良 . 围手 术 期抗 菌 药 物 的预 防性 应 用 . 医学研 究 杂 志 , 的应用 进行 了详 细说 明 , 其经验 治疗可用 于肠道感染 、社 区 [ 2 0 0 7 , 3 6 ( 4 ) : 7 — 8 . 获得性 呼吸道感染和社 区获得性泌尿 系统感染 ; 其他 感染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3 年l O 月第 7 卷第 1 9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o l , O c t 2 0 1 3 , V 0 I . 7 。 N 0 . 1 9
・
1 3 5・
> 4 8 h 有3 6例 ( 1 5 . 6 5 。有 3 6 例 未达 到要求 , 在增加 了患者 的经济负担的 同时也加大 了产生耐药性 的可能 。
【 关键词 】 纳洛酮 ; 呼吸衰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 C O P D ) 是一种 以气流受 限为主要特征 份有限公司 , 国药 准字 H1 0 9 0 0 0 2 1 ) , 取0 . 8 n 1 g 加入 1 0 r n l 注射 用生理盐水 中静 脉注射 , 2 次, d 。 连续治疗 4 d , 比较两组疗效 , 观察并 比较两组 治疗前后 的 P a C O 2 、P a O 2 、S a O 2 、 p H等 观察
月~ 2 0 1 3 年 2月 间于佛 山市 南海 区第 九人 民医院进行治疗 的
1 . 3 疗 效评 价
疗效 评价分 为三个级 别 :当患 者的呼 吸困
难等症 状和体征均完 全消失或者 明显 改善 , 血气分析指标显 示正常 时为 显效 ; 当患者 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有所好 转 改善 , 血气分析 指标 有所好转 时为有效 ; 当患者的症状 和体 征均无变化 或者加重 , 血气分 析指标也无变 化时为无效 。总 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 1 .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 S P S S 1 7 . 0 软件处理数据 , 计量资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