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攀枝花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的报告
攀枝花旅游局情况汇报(2)

攀枝花旅游局情况汇报(2)(二)政府主导强势有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攀枝花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议事协调、目标管理、督办问责、绩效考评制度,加大组织领导、综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目标督办的力度。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
相继出台《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的意见》、《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
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按每年20%的增幅增长,五年来共投入政府专项资金981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拓展、旅游发展规划的完善,推进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旅游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建设的吸引力。
(三)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着眼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走“旅游+”发展之路,融合养老、养生、医疗卫生、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业态,统筹城市建设、生态农业、文化创意、房地产、金融保险等领域,先后编制了《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规划》、《创建(中国)阳光康养试验区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从战略定位、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引领康养旅游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招大引强、沿链引进、集群发展,实现大旅游、大招商、大服务。
坚持项目包装、优选项目、优化环境、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邀请考察招商等。
2011—2017年,全攀枝花市旅游招商引资累计完成签约项目102个,签约总金额达到748.96亿元上,实际到位资金88.06亿元。
2017年,全市旅游招商引资完成项目签约项目24个,签约总金额达到146.4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48亿元。
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年度目标任务。
(五)全力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把重大康养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全市的“急难险重”任务目标进行考核,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套专门班子、一个奖惩制度的推进机制,形成了完整的项目建设管理服务链条,确保了康养旅游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攀枝花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对攀枝花进行旅游发展战略SWOT分析
优势:攀枝花旅游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周边城市的带动,可以分得一部分大理、丽江、西昌、昆明等地的旅游客流,而作为三线建设城市攀枝花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可以与成昆线上其他的自然资源形成互补。
劣势:攀枝花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工业文化开发不足,旅游项目较为单调,旅游景区景点分布不集中,大多数游客只是把攀枝花作为“歇脚的中转站”。
机遇:三线建设遗留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光热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基础,同时攀西地区具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特殊性和叠加性,是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首选地区。
挑战:一是现有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分散,旅游功能和产品比较单一;观光游览亮点不足,休闲度假项目不足;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迅速,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档次和效益偏低。
一日游多,过夜游少,“游、购、娱”所占游客消费比重较低;二是旅游景区(点)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交通通达性和舒适性不高,交通制约旅游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三是旅
游企业实力不够强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不够高。
战略选择:增长性战略。
攀枝花可以利用康养产业发展契机,促进生态改善和经济转型,加强森林城市建设和沿江景观打造,加快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成为中国康养产业示范区,由此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攀枝花特色旅游分析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攀枝花特色旅游分析]学生姓名:谭成儒学生学号: 200210304127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年级专业:2002级市场营销专业指导教师:刘鑫春老师二〇〇六年五月摘要如今社会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有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
可想而知现代文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量也举足轻重。
攀枝花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在开采利用资源、创造了工业奇迹之后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升级产业结构。
在资源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引下,长期以来,攀枝花都在地下挖掘丰富的矿产资源。
靠丰富的矿产资源,攀枝花从不毛之地崛起了一座现代化钢城,但是也被扣上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
所以,靠开采资源来支撑一个地方发展,这是短视的思路,没有持续发展的张力。
攀枝花下一阶段的发展必须寻求一条新的路子,使产业结构升级、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拼弃陈旧的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以竞争优势理论指导攀枝花发展,形成持续的地区竞争优势。
这样搞活第三产业、搞活旅游业,让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使攀枝花成为一座具有厚重底蕴的精神钢城。
从地理上看,攀枝花脚踏金雅二江、手牵川滇两省。
凭借着云南民族风情主题旅游的东风;依托着两江流域这被历史遗忘的古老文明和现代钢城的崛起史话;再加上充分的统筹、整合规划,攀枝花会是一个以“古老历史遗产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具有无限的内在张力。
关键词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主题旅游ABSTRACTThe now society evaluates a nation or prosperous degree in regions, having a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 sign is the third industry occupies the GDP percentage.Can imagine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insid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ird industry. Travel the industry conduct and actio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ird industry constitutes the part, it of the weight is prominent too.The Panzhihua is used as a new industry city,want to keep on developping and then must keep up with the ages step and promote to higher 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fter mining the exploitation resources and creates industry miracle.For long time, the Panzhihua spends to all scoop out in the underground abundant of mineral resources, however the Panzhiha spends to travel the resources also is similar and big with mineral resources. If speak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brings us the ocean building, car, spacious street, modern civilized material steel city, So the Panzhihua a flower travel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and trav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s a modern civilization to arrange the combination with history inheritance afresh, will bring us a spirit for having decorous bottom most steel city.See from the geography, the Panzhihua feet steps the gold sand the river, the river of Yalongjiang two river, lead long Sichuan, Yunnan two province.Rely on the east breeze that borrow the race romantic feeling topic of Yunnan visit;Rely on two river river valley this drive the ancient old civilization that history forget with the rising history words of the modern steel city; Plus well of orchestration, integrate programming, a with" ancient old history inheritanc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perfect combination" for the topic travels the divine spot will soon regard infinite tension as eight square guests emerges in at present.Key words: the third industry, race romantic feeling, travel the resources, GDP, travel the industry, the corpus travels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绪论 (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3)1、研究背景 (3)2、研究意义 (3)(二)论文总体思路 (4)一、相关理论分析 (5)(一)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5)1、资源比较优势的定义 (5)2、资源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5)(二)竞争优势理论 (6)1、竞争优势理论的定义 (6)2、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 (6)(三)可持续的发展理论 (7)二、攀枝花特色旅游设计 (9)(一)区域旅游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9)1、陕西人文文化游 (9)2、云南民族风情游 (9)3、对攀枝花旅游发展的启示 (10)(二)攀枝花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0)1、城市环境方面 (11)2、乡村旅游发展方面 (11)(三)攀枝花特色旅游可行性分析 (11)1、从地理角度看市场可行性 (11)2、从攀枝花以及周围宏观环境看可行性 (11)3、从可挖掘的特色旅游产品可比性看可行性 (12)4、攀枝花特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13)(四)攀枝花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14)1、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方面 (14)2、特色餐饮口留余香 (14)3、特色宝藏 (15)4、古老而被遗忘的神秘文化 (15)5、象牙微雕呈现眼前 (15)6、冬日暖阳养人心 (15)7、穷山恶水开始了福山碧水的征程 (16)8、挖掘人文文化,为地方旅游发展垫上厚实的地毯 (16)(五)攀枝花特色旅游发展的资源整合思路 (16)(六)攀枝花特色旅游景区构想 (17)1、格萨拉及辐射区 (17)2、迤沙拉及辐射区 (19)3、二滩高峡平湖区 (20)4、红格阳光游、特色生态农业游、移民新居游 (20)5、象牙微雕——钢城游 (21)三、结论 (23)古老的历史遗产和现代文明完美握手 (23)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攀枝花是一个潜在旅游价值非常大的地方,但是由于过去经济和观念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而一直处于被人遗忘的状态。
攀枝花文化旅游调研报告

攀枝花文化旅游调研报告攀枝花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通过对攀枝花的文化旅游调研,提供有关该地区的必要信息和建议。
攀枝花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闻名。
首先,攀枝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滇池文化和永昌古道。
这些古代文化遗址给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历史的机会。
此外,攀枝花还有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包括红岩群峰、平山湖和攀枝花湿地公园等。
攀枝花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文化景观相结合,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众多游客的心仪之地。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攀枝花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交通不便,酒店和餐馆的数量也有限。
这给旅游者带来了不便,并限制了他们在攀枝花停留的时间。
其次,攀枝花的旅游推广工作不够到位,目前对外宣传的力度有限,许多潜在游客对攀枝花并不了解,这造成了旅游业发展的局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大对攀枝花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交通和住宿条件,增加餐馆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其次,增加对攀枝花的旅游推广活动,包括在国内外媒体上做广告、参加旅游展览、举办文化活动等。
通过更好地宣传攀枝花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我们还建议加强对攀枝花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如在古代建筑和历史遗迹中加强维护和保养,同时加强文物展览和文化教育的开展,以提高游客对攀枝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我们认为政府和旅游部门应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行业支持和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攀枝花的旅游业中来。
总之,通过对攀枝花文化旅游的调研,我们认为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推广工作,保护文化遗产,我们相信攀枝花的旅游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呼吁政府和旅游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为攀枝花的文化旅游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浅析攀枝花旅游的发展

二、 攀枝花旅游发 展存在的 问题分 析 攀 枝花市提 出的战略 目标 是 :0 0年 , 21 把攀枝 花建成 中国西 部 阳光 生态旅游 目的地 , 争创全 国最佳旅 游城市 。 委 、 市 市政府提 出的这一宏 伟 目标 , 具有科 学性 和可行性 , 市人们 经过努力 既 全
城市面貌 日新月异 , 为旅游业 的发展创造了必要 的条 件。 》 2 0 0 8年 第 7卷 第 1 ( 期 总第 8 0期 1
浅析攀枝 花 旅游 的发 展
邓 霞
( 攀枝 花 市规 划和建设局 ,四川攀枝花 6 7 0 ) 10 0
摘 要: 分析 了目前攀枝 花旅 游在思 想认 识、 品开发 、 产 管理规 划等方面存在 的问题 ,提 出了攀枝 花的旅游特 色化 、 规模 化、 品牌
攀枝花 市位 于川 西南 、 滇西 北结 合部 , 金沙 江 、 雅砻 江交 汇
处 ,是全国唯一 以花命 名的城市 ,也是 中国西部重要 的钢铁 、 钒 钛、 能源基地 。 经过 4 的艰苦 创业 , O年 城市建设 已初 具规模 。 近几 年 ,攀枝花市通过加 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道 路交 通改造力 度 ,
发现准确识别客观评价合理处置信贷风险的科学体系份制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能准确评价科学处置各种信贷风险逐步建立并推行风险管理各职能中心运作模式行信用审查中心放款中心包括信贷档案管理事后监督中心包括风险预警风险应急处理信用责任追究中心和非信用业务风险控制中心对各项业务风险进行管理监控的运作模式
腹地 型旅游 中心。 旅游业 的发展 状况将对攀枝花 的经济起到 巨大
的制约作用 , 必须加 以关 注和重视 。
一
尤其是旅游 资源 自身品位很高 的地 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 式 , 而应 该结合 自身特 点 , 更加 注重 工业 资源型城 市特 性对旅游 资源开发
攀枝花市生态旅游探讨

31 5 千米, 是四川省通往华南、 东南亚沿边 、 沿海 口
岸的最近点 , 南方丝绸之路 ” 为“ 上重要的交 通枢
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
件使其不仅具有丰富的矿产 、 水能资源 , 同时还有 异 常丰 富的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具 开 发 生 态 旅 游 的 极
3 5
第
气候、 土壤 和地 形 的 多样 性 , 生 物 提供 了赖 以生 月 三及 苗 族 的绷 鼓 节 等 。 攀 枝 花 历 史悠 久 , 在 为 早 存 的复杂多样 的生境 条件 , 因此 动植 物 资源 十分 丰 “ 元谋 人 ” 时代 就有 人类 活动 。境 内发 现的 “ 回龙 湾 富。全市共 有 :、 等植 物 29科 83属 24 1高 1 3 16种 ; 智人 洞穴 ” 和大量 的文物 , 就是 新石 器 时代 文化 遗 野生脊椎动 物 55种 , 1 哺乳 动物 6 4种 , 鸟类 3 5种 , 迹的佐证。另外还有建于 17 2 36年 的土 司古衙门、
潜力 。 生 态旅游 是 指 以 生态 学 原 则 为 指 标 , 生 态 以
攀西裂谷 : 两亿 五千多万年 以前 , 地球板块漂移。
蔚为壮观的喜马拉 雅造 山运动 , 在中国西南川滇
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 向, 开展 的一种既能 获得社 会经济效益 , 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的边 缘性生 态业和旅行活动…。它强调以欣赏和研究 自然景 观、 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 的文化 特色为前提 , 以经 济效益为依据 , 以社会效益为 目标 , 力求达到三者 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 实现旅 游 目的地和旅游 业持续发展 。通过保护区筹集资金 、 为地方居民
发与管理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 和建议 , 以促进攀枝花市生 态、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攀枝花生态旅游健康发展潜力分析

普及( 世界遗产) 重点项目“世界遗产文旅融合促进农业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 编号: SCYC19 - 02) 与四川省社会 科学( 旅游) 项目“西南山地旅游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编号: LYC18 - 08) 及乐山师范学院启动项目“小凉山民族 区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与旅游扶贫绩效耦合研究”( 编号: XJR18003) 成果。 【作者简介】武克军( 1978 ~ ) ,男,宁夏中卫人;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博士; 研究方向: 旅游生态修复与生态健康 刘正梅,四川攀枝花人;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耦合协调发展理论 分析,对旅游产 业 的 发 展,有 了 基 本 的 认 识。 推 动 旅 游 产 业 持续化发展,要充分发挥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 具体实践中,结合 当 前 旅 游 消 费 者 的 需 求,积 极 完 善 旅 游 供 给,带动旅游产业持续化发展。
必须构建完善的 旅 游 服 务 体 系,同 时 加 大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设。 从当前实际来说,基 础 设 施 还 不 够 完 善,难 以 满 足 旅 游 业 发 展的需求。
三、基于需求和供给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江西旅游业发展
建议
( 一) 放松行政管制,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旅游业发展角 度来说,放松行政管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激发经济增长 的活力,充分调动 公 众 参 与 的 积 极 性 以 及 创 造 性,利 用 市 场 作用,带动经济 持 续 化 发 展。 实 行 放 松 行 政 管 制 的 模 式,可 有效吸引民 间 资 本,助 力 旅 游 产 业 的 持 续 化 发 展。 除 此 之 外,政府要加大优 惠 以 及 刺 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 策 的 支 持 力 度 ,积 极 鼓 励 民 间资本以及企业等良性竞争,带动旅游业的发展[5]。
攀枝花旅游局情况汇报(3)

攀枝花旅游局情况汇报(3)(八)积极发展冬季阳光康养度假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外地老年人来攀过冬康养度假总人数10万人次,其中11月底至2017年3月中旬,接待外地老年人来攀过冬康养度假总人数突破8万人次。
很多交通便利、住宿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度假酒店、乡村酒店、旅游新村、农家乐早在上年11月前就预订满员。
春节期间,因康养老人大多未返乡过节,还吸引了一大批康养老人的子女、亲属来攀与康养老人一同过节、度假。
冬季阳光康养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九)努力筹办好各类重大节庆活动以各类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增强影响力。
先后多次举办了攀枝花欢乐阳光节及系列活动、迷昜灯会、格萨拉索玛花节、金芒果节、石榴节、迎春庙会等重大活动。
2017年举办了四川省百镇建设暨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工作现场会,2017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2017年举办了第六节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
重大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招徕了人气,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极大提升了“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十)不断提高旅游品质一是旅游设施不断健全。
已建成国家2a级以上景区18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各1个,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各1个,国家级竞训基地2个。
全市现有星级宾馆18家,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51家,接待床位近3万张,国内国际旅行社26家,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15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2.3万余人。
二是旅游商品长足发展。
我市依托资源,积极开发旅游特色商品。
苴却砚、国胜茶、钒钛旅游纪念品、攀西阳光葡萄酒以及特色水果、土特产品享有盛名。
全年攀枝花的优质芒果、石榴等特色水果均可通过快递物流销往省内和全国各地,增加了旅游收入。
三是智慧旅游城市基本建设。
按照一年建设、两年完善、五年运维的工作思路,2017年攀枝花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投资277.16万元,已完成主要的硬件建设,建设了应急平台中心机房、改造了旅游应急指挥大厅、铺设了基础100公里网络光纤、对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和提升,三大基本功能(智慧管理体系、智慧旅游体验、智慧营销体系)初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攀枝花市概况攀枝花市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
攀枝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
1965年因“大三线建设”而建市,下辖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
全市国土面积744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万人,少数民族14万人。
经过近四十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现已成为中国西部以钢铁、钒钛、能源、旅游等开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川滇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年来,攀枝花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明确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六大支柱产业”,以打造“中国西部阳光温泉度假之旅”、“大三线工业探秘之旅”、“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和“川滇民族风情之旅”四大旅游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旅游业作为培育壮大的第六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确定。
二、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一)旅游资源攀枝花不仅矿产资源富甲天下,匹配天成,而且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得天独厚。
从自然到人文,从峡谷到高山,从工业到农业,从矿山到工厂,从平和到惊险,从和煦阳光到皑皑白雪,从少数民族文化到“熔炉文化”,从远古文明到现代文明等,可谓丰富多彩,形成了现代工业气息和农村古朴乡风交相辉映的资源画卷。
1、自然资源富集攀枝花市地处横断山系,是大雪山脉与大凉山脉的南延部分。
区内的自然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组合配套较好。
森林茂密,水能丰富,有成片的“植物活化石”——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的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和白坡山原始森林等。
同时,攀西大裂谷享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地质景观丰富。
区内多喀斯特地貌、天坑地漏群和温泉、溶洞、石林等景观,极具游览和观赏价值。
2、人文资源丰富攀枝花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方之一,西区“回龙洞”发现的骨针等,证明早在新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是三国时代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孟获”的地方;是古“南丝绸之路”陆上通道的重要驿站之一。
攀枝花也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以“象牙微雕钢城”和“亚洲第一高坝”闻名于世的攀钢和二滩水电站,以及有“小小联合国”之称的“欧方营地”等景点都吸引了众多的旅游参观者。
3、气候资源优越攀枝花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和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与同纬度相比,冬季偏暖,夏季偏凉,是我国少见的阳光地带。
因此有人概括为“攀枝花有北方的阳光,南方的温度,印度洋的气候”。
特别是当北国滴水成冰,南国也在寒风中瑟缩时,攀枝花这座“天然温室”却处处是姹紫嫣红、郁郁葱葱,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是旅游避寒、寻找阳光的好地方。
游人冬季来此,有如瑞典、英国、德国人冬季去西班牙南部的阳光海岸度假。
4、民族风情浓郁攀枝花拥有43个民族,两县三区共78个乡镇中,有23个彝族乡,2个傈僳族乡,1个苗族乡,另有39个民族村分布在其他乡镇中,汇集了以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7个民族为主的42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婚礼和苗族的歌舞等,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仁和区境内的彝族“经调”音乐与云南纳西族的“洞经”音乐同根同源。
辅以丰富的民间传说、歌舞、习俗和丰富多彩的特色美食等,都为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熔炉”文化独特攀枝花市由于建设的特殊性,城市人口99%以上是移民,因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城。
和世界其它移民城市一样,这里没有历史的积弊,处处充满着进取和朝气。
1965年春,当建设者们从四面八方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这里还是狼群出没、荒草裹膝的处女地。
亿万人的支持,一代人的献身,血与汗的壮歌,铁与火的豪情,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壮丽画卷。
当初,那些勇敢的拓荒者、了不起的“移民”们,荟萃了祖国东西南北的聪明智慧,在开发建设攀枝花的同时,也荟萃了祖国东西南北人的气质特征和风俗心性。
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地方文化和不同地方风情互相碰撞、影响、融合,最终兼容并蓄,衍生成了移民城自己独特的韵味。
随着第一代移民的兼容并蓄,第二代移民的呱呱坠地,在兴旺发展时渐次长成,于是更为移民城增添了新的特色——攀枝花人美!新一代的攀枝花人既有南方人的水灵鲜嫩,又有北方人的高挑豪爽,更有川西坝子中人的聪慧机敏。
外形上,他们几乎就是中华民族的全息缩影。
(二)区位优势攀枝花市在四川省旅游分区中属川西南旅游区,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成昆铁路和川云西线108国道纵贯全境,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货物资集散地。
1、区位优势明显攀枝花其南有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北有“富林人”,西有“丽江人”的足迹,并与乐山、峨眉、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区”等世界级名胜景区毗邻。
区内的“二滩高坝飞瀑”、“象牙微雕钢城”、“桥梁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和亚热带风光花园城市等旅游资源与周边形成良好的补充和配套。
同时,攀枝花市还是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未来发展前景,在各地区中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由此可见,攀枝花起着北接南延、西接东连的川西南和滇西北的区域旅游枢纽城市的作用,其旅游发展区位十分优越。
2、城市依托力强攀枝花市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3.5%,居民整体素质较高,区域性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中心作用逐步增强,民用机场的建成通航,雅攀、攀昆高速公路的相继开工建设、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初见成效等,这些都为攀枝花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一)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攀枝花又被人们称作“地质博物馆”和“太阳城”,远古以来频繁的岩浆活动,新生代造山运动留给这里很多奇景,让人惊叹、震撼和浮想联翩。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攀枝花水系发达,生物资源繁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达2500多种),因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气候孕育出了攀枝花非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1、独特的立体气候资源攀枝花冬天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
气候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从海拔千米左右的河谷到三千米的高山,可以领略到从汕头到哈尔滨20多个纬度间的气候差异。
因此,本地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全区按河谷——高山区海拔分布,937米至4195.5米之间,气候可分为南亚热带(小于1400米),中亚热带(1400——1800米),北亚热带(1800——2100米),南温带(2100——2500米),温带(2500——3300米),北温带(3300——4195米);年平均温度为20.3℃,年日照总时数为2300——2700小时,年降雨量为761.6——1464.5毫米;海拔每上升100米,平均温度下降5.3度,平均年降雨量增加40毫米。
2、奇特的地文资源攀枝花独特的地质地貌造就出了独特的地文资源。
区内山脉相连,山势巍峨,多为溶蚀洼地地貌,山体多被森林覆盖,较出名的山脉为仁和宝兴山(2513米),仁和岩神山老盘营(2261米),大黑山风景区老鹰岩(2920米),二滩风景区白坡山(3447米),啊不浪当山(3447米),盐边西北龙头山(3453米)等。
岩溶地貌突出,如仁和大黑山和西区龙洞石林。
石林一般高数米或几十米,差异溶蚀风华明显,岩石斑纹独特;溶洞一般有数层,坡度大、水流急,瀑布发育好。
最典型的是米易龙潭溶洞。
该溶洞位于米易宁华乡龙潭沟,景点距米易县城20.3公里。
全洞长1100米,内有7厅9潭,4处瀑布,21处景点。
洞内存在大小不同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峭石插天,石笋丛集,奇形诡质,多呈异态,小的有10厘米长的石芽,大的有2——3米长的石塔,群体钟乳石形成漂亮的石帘、石山脉,单体有形状逼真的“石菊花”、“海豚”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龙潭沟群山相连,山上林木苍翠,山顶有云海景观,洞外有山泉飞瀑。
此外,在盐边县格萨拉一带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1000余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积较大的约4.5平方公里,最深处达450米,小的面积约400平方米,深度不一。
3、丰富的水资源我国地理地貌由西向东跌落,攀枝花正好处于跌落最大的第二台阶。
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三大水系经攀枝花的过流量及本地河流量共达1144.21亿立方米,比我国西北五省区的总合还多。
按每平方公里拥有水资源比较,攀枝花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倍,比世界水资源密度最大的瑞士还高3.6倍。
(1)地热温泉与冷泉资源温泉水温在25——45度之间,矿化度0.12——1.6克/升,流量大小不一,变化于6.32——80.01升/秒,如红格温泉为1.58升/秒。
经初步调查攀枝花境内共有温泉12处,总流量227升/秒。
冷泉主要有东区弄弄沟仙人洞内的龙潭泉,西区新庄的龙洞泉,大水井和盐边金河沟的瀑泉等,它们都具有饮用和观赏价值。
盐边红格温泉,米易半边街温泉等均具有较好的远景开发价值。
(2)江河湖泊和径流攀枝花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全区分布大小河流160多条,水域面积占幅员总面积的0.96%。
区内最大河流为金沙江,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安宁河由东北向西南经米易汇入金沙江,金沙江由云南省华坪县经攀枝花市福田乡入境,自西向东横贯市区,再折向南从仁和区平地乡出境,全长133公里,落差78米,坡降为0.6%,江面宽度100——300米。
金沙江的漂流河床,全长133公里,河面宽80——100米,水深约15——25米,洪枯水位差7.5米左右,多年平均流量约16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430立方米/秒,最小流速450米/秒,最低水温8℃,与雅砻江汇合后水量增加1倍,流速1——7.5米/秒,过境水占96.15%。
攀枝花境内的湖泊主要是修建大中型水库后形成的人工湖。
其中最大的是二滩水电站库区,水域面积101平方公里。
跃进水库、胜利水库、平地水库和米易县海塔水库、晃桥水库等形成的人工湖泊也具有较大规模。
此外,盐边县境内的箐河瀑布是攀枝花已开发的最大瀑布,与箐河仙人洞在同一地点。
箐河瀑布的水源为仙人洞内的地下水。
流水由仙人洞中河流跃岩形成。
瀑布落差80多米,雨季时宽60米左右,两帘齐下,苔藤相伴,气势壮观,与仙人洞、一线天、陡岩峭石、幽谷深山共同形成一处集险、雄、幽、秀于一体的绝好景观。
4、多彩的生物资源(1)森林植被由于攀枝花气候垂直分布,因此,森林植被也呈垂直分布。
主要分布于全区河谷——高山区,即:稀树草原(小于1500米),长绿阔叶林(1300——2600米),亚热带针叶林(1100——2900米),云南松栎类混交林(1500——2500米),高山栎林(大于2800米)。
区内分布丰富多彩的野生植物,区域植被类型及分布体现本地以南、以北的成分,可称为世界植物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