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院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模版

合集下载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模板(精选10篇)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模板(精选10篇)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模板(精选10篇)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篇1调查人:地铺三小502班章诺溪调查指导:家长调查对象:社区,行人,校园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目的:在我们身边,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生活垃圾从车窗、住房、店铺、摊点向外乱抛;乱占道、乱搭建、乱开垦、乱挖、乱扔、乱焚烧。

四抛六乱,一团乱麻。

这些,在明亮整洁的城市里看上去格外扎眼。

针对这一现状,对在社区,村,街道,学校周边等地方开展四抛,六乱现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生活周边的文明情况,找出不文明的现象,针对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进行改进。

争做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丽学生!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帮助我了解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让人们意识到文明就在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通过调查找出增强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社会上不文明行为现象1、生活垃圾从车窗、住房、店铺、摊点向外乱抛;这些行为对人们来说是最方便的习惯,往往自以为这是小事,无伤大雅。

但这种行为实质上是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意识不强,忽视他人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可见,树立人们环保意识的工作我任重而道远。

2,地铺中心菜场为人口密集体、横街窄巷多、马路规模不大,且马路两旁店铺密布的街道。

每天人流量在3万左右,节假日高达10万人左右,商业氛围非常浓厚,巨大的商业利益,吸引了大量无证商贩聚集。

据了解,聚集在该菜场的流动商贩多数为外来人口,文化水平低,多数没有一技之长,缺乏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没有保障。

在城管监测他们的时候实施反监测,出现了城管进,走鬼退;城管走,走鬼进的现象。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社会公德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态度以及实践情况,从而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调查背景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本次调查针对全国各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对重要价值观的认同、对公共资源的使用习惯以及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1. 社会公德理解情况在调查中,9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7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社会公德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然而,只有56%的受访大学生能够准确回答社会公德的具体内涵,表明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2. 重要价值观认同情况在调查中,爱国主义、诚信、敬业、互助等被普遍认为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82%的受访大学生认同爱国主义,88%的受访大学生认同诚信。

然而,仅有62%的受访大学生对互助精神表示认同,这表明一部分大学生在重要价值观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3. 公共资源使用情况在调查中,56%的受访大学生承认有不文明使用公共资源的行为,如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

此外,45%的受访大学生存在占用公共场所座位却不使用的情况。

这些现象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在公共资源使用方面存在着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问题。

4. 道德行为情况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表示会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传播谣言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

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考试作弊、抄袭等不端行为的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社会公德的教育和引导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1. 教育引导不足当前大学生的一些社会公德问题与教育引导不足有关。

建议高校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将社会公德理念渗透到课堂教育、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2. 培养重要价值观推动大学生培养正确的重要价值观是提升社会公德水平的关键。

社会公德实践报告

社会公德实践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班级:*****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程专业10级012班****寝调查组“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背景与意义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

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程序主要程序是:第一阶段:资料准备。

第二阶段:调查问卷的编写。

第三阶段:实施调查。

第四阶段:分析与报告撰写,形成调查报告。

三、当前大学生公德现状分析(一)、文明、礼貌、礼仪、诚信方面礼、诚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到长辈、老师、领导打招呼应该是一种礼貌的体现,65%的同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3%的同学不愿意上前问好,仍然有32%的同学出于内向没有上前问好,也就是97%的人是很懂得礼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那32%的同学归到不懂礼貌的人群中。

在文明礼貌方面同学们做得还是可以的。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公德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遵守和执行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基础。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公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调查,旨在了解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行为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学院、年级和性别的学生。

问卷包括社会公德意识、社交礼仪、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选项进行选择和陈述部分补充意见。

三、调查结果分析1. 社会公德意识大部分受访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认为社会公德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社会公德意识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对于具体的社会公德规范了解不深或存在误解。

2. 社交礼仪在社交礼仪方面,受访大学生普遍认同给予他人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

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会主动问候他人、注重礼貌用语和礼仪行为。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不文明言行,如不尊重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等问题。

3. 志愿服务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包括支教、义卖等。

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他人,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

然而,仍有一些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和参与度不足,需要更多的宣传和鼓励。

4. 环境保护关于环境保护,大部分受访学生表示有意识地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等。

他们对环境问题存在较高的认识,并通过自己行动投入到环境保护中。

但仍有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社会公德意识教育不足: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规范了解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教育课程和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德观念。

2. 社交礼仪需进一步规范:个别学生在社交场合存在不文明行为,需要加强校园礼仪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社交礼仪水平。

2010级思想道德修养课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2010级思想道德修养课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XXXXXXXX专业XXX班2011年5月25日近年来,伴随着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高校校园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校大学生拥有了比以往更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中的各种不文明行为也日渐增多。

在校领导和学生处领导的关怀之下,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工作处作为学校主抓学生工作的行政机构,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行为举止文明)一直倾入了大量的心血。

现在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龙子湖校区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作一汇总和分析。

总的来说,目前我校学生存在的不文明行为按照地点来分,可以分为五大类,即:校园、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其它。

下面分别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校园1、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影响其他人,尤其是在教室办公场所;2、随地吐痰,随地丢弃废弃物、烟头等;3、不经允许胡乱张贴小广告,包括各种招生广告、兼职广告、考研广告以及老乡会;4、打热水时不排队,故意拥挤,尤其是冬天,是一个比较大的安全隐患;5、男女同学在公共场合过分亲昵,举止不得体;6、往开水房水池里倒剩饭、茶叶等物造成堵塞;7、错拿别人的暖瓶,知道后也不返还;8、自行车乱停乱放,造成他人不便;9、践踏草坪;10、向人工湖丢弃杂物;二、教室(图书馆)1、上课或学习期间不关闭手机或者调成震动;2、迟到或早退,并且动作、声响较大,影响老师授课,也影响其他学生听课;3、上自习提前占座位,但并不去学习,造成其他学生无法正常自习,学习资源严重浪费,尤其是考前学生意见相当大;4、不注意教学楼内部卫生,楼道内乱丢垃圾、吐痰,不尊重为上保洁人员的工作;5、衣冠不整,尤其是夏天男生穿短裤、背心、拖鞋,女生穿超短裙进入教室;6、离开教室后不自觉关闭多媒体、电棒、电扇等;7、在课桌上、墙壁上乱写、乱画、乱刻;8、开水房节水不排队,也不请老师优先接水;9、无意或者故意损坏教学楼内公共设施;10、在教室内吃东西,留下垃圾不收拾;11、厕所如厕后不及时用水冲;12、使用水龙头后不及时关闭;13、损坏图书、报刊等;14、长期借书不归还;15、借阅图书随意摆放;三、食堂1、插队;2、故意拥挤,借机钻空子买饭;3、购买吃不完的饭菜,浪费粮食;4、不合口味的饭菜随意乱丢,影响环境卫生;5、与食堂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时不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高声争吵;6、买饭前提前占座位,久久不来使用;7、多拿筷子或勺子,造成其他同学无法使用;7、用餐完毕后不把餐具带走送给餐具回收处;8、用餐完毕后桌子上残留饭菜不收拾;四、宿舍1、在宿舍内或在走廊内大声喧哗,打闹,影响他人休息;2、便后不冲厕所,宿舍内制造垃圾不收拾;3、值日时不及时打扫宿舍卫生;4、无意或有意浪费水、电;5、随意向窗外扔东西;6、楼道内或宿舍内随地吐痰;7、在楼道内踢足球或打篮球,影响他人休息;8、在他人休息时,在宿舍内长时间打电话;9、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乱扔鞋袜等;10、休息时大声的放音乐,影响他人休息;11、不经允许乱拿乱用其他人的物品;12、带异性人员进入宿舍,甚至留宿;13、在不经楼管允许的情况下,男生强行进女生宿舍,或者女生强行进男生宿舍;14、宿舍内领养宠物;15、长时间逗留他人寝室,影响寝室人员休息;16、寝室内从事过于影响他人的工作,如:通宵打牌,高声喧哗;17、寝室内抽烟,酗酒,打麻将;五、其它除了上述这些比较集中的校园不文明行为外,还有其他,例如:1、学生有时有事需要搭乘校车返回老区,不注意提前跟司机师傅沟通,而是强行上车、大声争吵,造成老师乘车不便,且影响校车正常运行秩序;2、学生到老师办公的地方办事,例如到学生处办公室办理一些证明,很不懂礼貌,具体表现有:进门不敲门、态度比较硬、事情办完后不说谢谢、离开也不知道把门关上等,这些都是小事情,不能反映什么大问题,但确实是一个学生内在修养的问题;3、与保安、楼管、门卫等发生冲突,主要是不注意举止言语,不体谅工作人员的工作,甚至还会发生更大的不愉快,影响相关的工作;4、在寝室内撒播不健康信息,如有关淫秽,色情,暴力等的视频,书籍等;以上,我们结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龙子湖校区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作一汇总,在这些为数不少的学生不文明行为中,有些是学生不注意,或者无意而为的,但有些确实反映了部分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准则和道德规范。

作为大学生,他们既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因此,他们的社会公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表现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0份,回收率达90%。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认知、行为表现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4%的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有28%的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有较为深入的认知。

这说明大学校园对社会公德的教育还需加强。

2. 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友善待人方面表现良好,有78%的人表示愿意主动帮助他人。

然而,在公共场合文明行为方面,只有47%的大学生能够自觉排队,有22%的大学生存在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这说明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社会公德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3.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重视个人价值实现,忽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66%的大学生更关注个人前途发展,仅有3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需要进一步调整,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三、问题分析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社会公德意义的认知。

其次,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表现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不文明行为,需要加强教育引导。

再者,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实现,对社会责任关注不足。

四、解决办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办法:1.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大学应在课程中增加对社会公德的教育内容,并且通过举办讲座、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 加强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的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行为守则,向学生普及公共场合文明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素养。

社会公德调查实践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实践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实践报告社会公德调查实践报告第一章调查背景在当今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道德观念。

为了了解公众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看法,本次实践调查旨在探究社会公德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和建议。

第二章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1.了解公众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2.探究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社会公德问题。

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改善和建议。

第三章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________通过设计问卷,对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2.实地观察:________通过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观察,记录公众的行为表现,以及是否存在公德问题。

3.访谈:________与一些相关人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社会公德的看法和对改善的建议。

第四章调查结果与分析1.公众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________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认知,并认为它对社会和个人有重要影响。

然而,也存在一些受访者对社会公德认知不足,仍存在不重视的情况。

2.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社会公德问题:________受访者普遍指出,在公共场所存在一些人不守队伍、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行为。

在交通工具上,一些人不让座、不排队等问题。

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存在言辞恶劣、人身攻击等行为。

3.问题分析与建议:________1. 缺乏公德教育:________一些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公德教育不够,应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公德教育的开展,从小培养公德意识。

2. 规范制度建设:________加强公共场所的规范管理,增加宣传教育力度,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章制度,对不守公德的行为进行处罚。

3. 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________各界媒体应加强舆论引导,倡导社会公德,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和批评。

附件:________调查问卷、实地观察记录、访谈记录。

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范文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应具备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公德的情况,本次调查旨在探讨社会公德的现状和问题,为提升社会公德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

样本选择方面,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三、调查结果1.社会公德认知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9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公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97%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公德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很大。

2.社会公德表现情况(1)守法意识方面,85%的受访者表示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但仍有15%的受访者表示在一些情况下会逃避执法。

(2)公共场所行为方面,70%的受访者表示在公共场所会注意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30%的受访者表示对公共场所的行为要求不太在意。

(3)环境保护方面,80%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但仍有20%的受访者表示对环保问题不太重视。

(4)互助关爱方面,60%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帮助他人,30%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帮助他人,但10%的受访者表示对他人的需求不太关心。

3.社会公德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社会公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守法意识不强:部分受访者在特殊情况下逃避执法,缺乏全面遵循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2)公共场所行为不文明:个别受访者在公共场所对行为习惯要求不太在意,如吸烟、乱扔垃圾等。

(3)环境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受访者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较低,对环境的破坏问题缺乏自觉性。

(4)互助关爱缺失:部分受访者对他人的需求缺乏关心和帮助,在人际关系中存在一定的冷漠现象。

四、解决方案针对社会公德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全民守法自觉性,加强执法力度,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课题组组长丁凯学号 201109001课题组成员太严青学号 201109002方辉 201109003聂晓文 201109026张炎明 201109031 所在院系班电力学院热动90班2012-05-17论文摘要: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

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层面所出现的几点现象,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龙子湖校区,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抽象总结其中蕴含的深层问题,浅析其成因,提出了基本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华水,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

华北水院龙子湖校区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问卷1.请选择您的性别A.男B.女2.您认为社会公德有哪些内容?(多选题)A 文明礼貌B 明礼诚信 C敬业奉献D助人为乐 E 保护环境 F遵纪守法3.您认为社会公德心重要吗?A不重要 B`有点重要 C重要D很重要 E非常重要4.您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吗?A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5.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是,您会主动让座吗?A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6.您如何看待“课桌文化”?A支持 B坚决反对 C无所谓7,您生气的时候会砸电话亭,踢安全指示灯发泄吗?A即使情绪不好也绝对不会 B可能会 C视情况而定8.对于图书馆的图书,您有污损、丢失、叠书籍,甚至撕页,不归还的行为吗?A 有 B从来没有 C不知道9.您如何看待在公共场所涂鸦?A很好,能展现自我风采 B不好,是在破坏环境 C无所谓10.您如何对待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A 我不会这样做 B我会把垃圾拾起来 C看心情11.您如何看待踩踏草坪的行为?A会踩上去,认为自己玩耍是最重要的,小草被踩一下无所谓B视自己心情而定 C坚决不会踩踏草坪12.您如何看待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A 违反学校规定,应该严惩 B考试作弊是小错误教训一下就行C考试作弊现象很正常13.您认为捡到贵重物品,应该如何处理?A主动交公 B视情况而定 C不交,捡到就是自己的14.您会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心招募活动吗?A 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 C从不参加15.您如何让看待乞讨的人群?A同情并给与帮助 B视情况而定 C鄙视,觉得肯定是个骗子16.您认为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注意个人形象A 很不重要 B不重要 C 一般重要D 重要E 非常重要17.您认为是什么使一些人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心呢?(多选题)A 自私自利 B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 憎恶这个社会 D其它18.您认为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社会环境 B家庭陶冶 C学校教育D成人表率 E舆论导向 F影视作品19.若你的朋友要去做的事是你认为不对的,有违背社会公德,你是否会阻止?A会,不过只是说说而已 B会,会多次提醒她、他不要做C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做就行 D认为他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必要瞎掺和20.“社会公德心”在您身上有哪些体现?(多选题)A 及时制止不文明的现象B为社会不文明现象而愤怒,但出于种种原因无采取行动C对于不文明的现象无动于衷谢谢您的参与!以上为问卷调查表的全部内容,该问卷调查共发出100份,有效回收98份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如下:第4,5小题属于文明礼貌方面,在这方面,在被调查人员中81%的大学生能做到尊敬师长,尤其是女生, 92%的女生都表示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

但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被调查者会主动让座56%的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尤其是男生,占42%的男生选择视情况而定。

这说明大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知程度还算高,但要付诸行动却有些困难。

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语也有云“不学礼,无以立”。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上,让世界人民领略“礼仪之邦”的魅力。

第6,7,8小题属于爱护公物方面,在这一方面,约52%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态度仍不坚定,是否爱护公物还要视情况而定。

比如,在对“课桌文化”的看法上,48%的同学认为那无所谓。

只有29%的同学坚决反对“课桌文化”。

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爱护电话亭和指示灯的,56%的同学即使情绪不好也绝对不会通过砸电话亭,踢安全指示灯来发泄。

但是在爱护图书馆的书籍方面存在极大问题,竟然多至64%的同学存在不爱惜书的行为,比如污损、丢失、折叠书籍,甚至还存在撕页,不归还现象。

这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在爱护公物方面,女生比男生做得要好,66%的女生非常爱惜公物并且认为应当维护好公共设施,而男生在这方面还有些逊色。

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当从我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与每一个国民携起手来共同珍惜和爱护社会公共财产,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第9,10,11小题属于保护环境方面,在这一方面,有89%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作乱涂鸦是不好的,是在破坏环境,而其中女生占94%,男生占84%,而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更有极少部分人认为好,能展现自我风采。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而且在这方面,女生的社会公德一是要高于男生。

对于随手乱扔垃圾这一问题,有90%的大学生选择我不会样做,但是却只有5%的人会选择把它捡起来。

这说明在这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

但是在爱护草坪方面有53%的人会踩上去,认为自己玩耍时最重要的,小草被踩一下无所谓。

有7%的人会视自己心情而定,而只有10%的人不会踩上去。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而我们——大学生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个重担,保护环境,就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

第12,13小题属于遵纪守法方面,在这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加强。

例如: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一题中,68%的同学认为应该严惩,其中女生60%,男生76%。

认为考试作弊是小错误教训一下就行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3%,其中女生24%,男生22%。

仅有9%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很正常,其中女生占8%,男生占10%。

从上述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应该严惩,但仍有1/3的同学存在投机取巧,世故圆滑的意识,应当引起关注。

当问到见到贵重物品是否交公时,81%的同学认为该主动交公,其中82%的男生,80%的女生,男女生比例接近。

除此以外,有10%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9%的同学选择不交。

总体而言,在遵纪守法方面,男女学生都有较高的意识,但还存在部分同学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需要在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及纪律意识。

第14,15小题属于助人为乐方面,在这一方面,对于在学校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中,被调查的大学生有62%的同学选择“经常参加”,有26%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只有12%的同学选择“从不参加”。

但面对乞讨人群时,有37%的同学选择“同情并给与帮助”,54%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9%的同学选择“鄙视,觉得肯定是个骗子”。

这说明大学生总体上来说还是富有爱心的,但由于社会上种种不诚信因素比如乞讨者的真伪的影响。

大学生在奉献爱心时心里多了防备,怕上当受骗,让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

但不管怎样,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是炎黄子孙团结友爱的标志。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更应当乐于助人,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为祖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第2,3,16,17,18,19,20小题是考察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具体定义,以及对自身的社会公德的认识和评价,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及理解,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有49.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只有17.79%的人认为自己“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

”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

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总体情况乐观,积极向上,而且女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要稍强,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加强。

比如在公交车上面对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大学生会主动让座,大部分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

在爱护公物方面,面对校园内的课桌文化还有很多同学并不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这方便自己记东西。

图书馆的状况更是糟糕,书籍被破坏的程度很大,大部分同学只是方便自己阅读,随便折叠书本。

在保护坏境方面,大学生的意识还是较强,绝大部分同学反在公共场合乱涂鸦,大部分同学不会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但仍有一部分同学随意践踏草坪。

很可观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遵纪守法意识,都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都认为要严惩考试作弊行为。

对乐于助人方面也有半数的同学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上述行为虽然不能在总体上影响学生,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大学生,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势在必行。

我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况及原因和相关的建议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况(一)“公德认知”与“公德行为”分裂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大学生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守信、团结友善、遵纪守法五方面的公德认知是好的,但表现在公德行为方面却不那么尽如人意。

(二)“公德小事论”使得社会公德倍受忽略在调查中,许多同学认为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的公德是小事,不足以长篇大论,更不用造大声势。

的确,“公德”是“小事”,然而公德是“小处见大”的小事,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小事。

量变和质变的原理告诉我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善与恶的区分不是以其大小,而是以其性质,善不会因其小而成为恶,恶也不因其小而成为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