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民生“政企社共建”模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

合集下载

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嘉模式”

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嘉模式”

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嘉模式”作者:孙贤龙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9年第22期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孙贤龙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加速产业兴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浙江省嘉兴市有着7000 年稻作文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良好。

近年来,嘉兴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的嘱托,咬定目标、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城乡一体化”向“城乡融合”快速迈进。

2018 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79 元,连续15 年居浙江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76 : 1,农业现代化指数居浙江省第三位。

“破旧立新”,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嘉模式”着眼供给侧,政策引导调优结构。

制定《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地的意见》,统领全市乡村振兴工作,配套出台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产业用地保障等文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粮油为战略产业,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和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结构,七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70%。

加速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推广稻渔(虾)共生、稻姜轮作等“万元钱千斤粮”模式,开展“五优联动”试点,构建“优种+优购+优储+优加+优销”的优质粮油全产业链,打开了“浙北粮仓有好米”的新局面。

突破旧思维,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创新采用“二产理念、三产思维”发展农业,加快“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聚力建设农业经济开发区,全市7 个县(市、区)各建成一个农业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超过100 平方公里,已落实涉农投资总额13 亿元,累计引进项目79 个、合同投资83 亿元、实际投资10 亿元,落实建设用地160 亩。

嘉言民生“政企社共建”模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

嘉言民生“政企社共建”模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

嘉言民生“政企社共建”模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作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5年第07期浙江省遂昌嘉言民生公司作为浙江省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运营企业,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建设益农信息社,依托政府部门与通信、保险、金融等商业性团体的平台、资源、渠道及队伍优势,全面整合社会力量与政府职能,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运营”三位一体的“政企社共建”模式。

该模式实施“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渠道共用”,合力推进“行政服务、市场服务、公益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政企社共建”益农信息社的可持续运营模式嘉言民生公司以“公益微盈利机构”作为企业定位,以“先服务后业务”、“以中心养中心”为企业发展理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供给碎片化资源和需求碎片化资源,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农村群众的商业心理需求。

主要资金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资金投入;二是企业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佣金支出;三是自主经营的三农产业的投资实体。

“政企社共建”模式既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确保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安全性的积极探索。

“政企社共建”益农信息社立足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资源,对接专业服务商,依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技术,采用“羊毛出在牛身上”利益置换模式,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直销团购”等商业运作技巧,彻底解决益农信息社经费来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另外,采用“专员直管”、“监管合作”、“邻村辐射”三种推进方法相结合,确保不因特殊因素导致条件不具备的行政村群众享受不到便捷服务。

同时,建立完备的运营机构和服务事项入驻的准入机制,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及工作指导团,有效强化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联合监管力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使偏远、贫困乡村享受与城市同等服务,有效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公信力。

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老化、农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培养和吸引优秀师资来到乡村,改善教育硬件设施,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同时,应鼓励农民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优质教育的覆盖。

二、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农村医疗是乡村振兴的另一重要方面。

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人均医疗服务水平较低。

政府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机构,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农民的医疗待遇。

此外,应加强农民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素质。

三、农村交通体系建设农村交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加强农村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应注重公路建设和农村公交体系的完善。

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改善农村公路的质量和通行条件,提高农民的出行便利度。

同时,建立农村公交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方便农民的日常出行和物资流通。

四、农村文化体系建设农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政府要鼓励农民自主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加强农村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此外,要弘扬农村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元素。

五、农村体育体系建设农村体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中心,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丰富农民的体育休闲生活。

同时,要加强农村体育人才培养,鼓励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乡村生活质量。

六、农村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于健全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方案

关于健全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方案

关于健全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方案
关于健全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方案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新时代中国的重视,如何能够有效投入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成为新时代重要的课题。

为了健全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尤其是利用行政财政投入,不仅要实施财政补助、税收减免等政策,还要专门设立乡村振兴投入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同时,可以利用公益基金、企业集体福利基金、个人捐赠、金融机构投资等方式,对乡村振兴工作和乡村振兴事业进行投资和支持,发挥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上的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利用各种非财政投入资源。

建立健全《国家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社会办学、社会办医、社会办公益事业等非财政投入资源,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凝聚社会的共同力量,有效降低乡村振兴的资金压力。

当前,应深化乡村振兴体制改革,以财政为主导,社会资源为依托,加强公益投入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完善乡村振兴投入绩效考核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加强。

同时,要不断优化完善乡村振兴投入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的投入环境,激发投入活力,保证乡村振兴投入资金更加有效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主体参与与合作共赢

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主体参与与合作共赢

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主体参与与合作共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的目标,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共赢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四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经济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农业企业和非农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多元主体。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他们通过劳动创造农业产品,为农村发展提供动力。

农业企业则注重生产力的提升和规模化的经营,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新的活力。

非农企业则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这三者之间的合作共赢,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社会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社会建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农民工、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多元主体。

政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到规划、组织、引导的作用,为各方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民工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务工支持着家庭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教育机构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社会组织则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农村社区提供服务,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共赢,使乡村社会秩序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建设,还要关注文化传承和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机构、文化创意企业和社区居民是不可或缺的多元主体。

文化机构通过举办展览、文化交流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文化创意企业则通过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社区居民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和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工作。

这些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共赢,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生态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乡村生态的修复和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环保机构和科研院所是不可或缺的多元主体。

辽阳市实现城乡共建主体多元化

辽阳市实现城乡共建主体多元化

辽阳市实现城乡共建主体多元化
廖文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辽阳市在推进城乡共建工作中,采取以点带面、试点先行的办法,在全市确定了32个城乡共建试点村,为发挥试点村示范作用,不断创新共建形式,实现城乡共建主体多元化。

【总页数】1页(P29)
【作者】廖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
【相关文献】
1.共建共享和谐社会重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J], 郝玉宾;王玉琴
2.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 [J], 林章悦;刘忠璐;魏鹏;杜强
3.个体再嵌入: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新思路 [J], 柳青;柴晋芳
4.古村落发展如何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早一一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保护与开发调查 [J], 方彬
5.城乡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设计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开放大学建设 [J], 吕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与产业联动模式

构建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与产业联动模式

构建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与产业联动模式近年来,乡村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资源荒化、产业萎缩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乡村治理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合作与产业联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多元主体合作的重要性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是指政府、企业、农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一种模式。

多元主体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形成合力,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难题。

首先,多元主体合作能够整合资源,提高治理效果。

政府作为主导者,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企业可以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农民可以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社会组织可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各方的合作与协作,能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多元主体合作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单一主体的力量往往有限。

通过多元主体的合作,可以形成产业联动,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企业可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农民可以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培训和服务支持。

各方的合作与协作,能够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多元主体合作与产业联动的路径构建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合作与产业联动模式,需要从政策、机制、资金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和推进。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方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

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各方的合作与协作,推动乡村治理的改革和创新。

其次,建立多元主体合作的机制。

政府、企业、农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当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明确各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

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合作基金等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各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再次,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乡村治理的资金投入,为各方的合作提供资金支持。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回忆版)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回忆版)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回忆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消息,()B星正式接替A星,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A.风云四号B.风云五号C.星云四号D.风云三号【答案】:A2.2024年5月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在山东青岛离港启运。

A.水木一号B.水星一号C.海星一号D.海葵一号【答案】:D3.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1月26日在北京举行。

A.推动国际传播,提升城市形象B.数字时代的国际城市创新传播C.新城市叙事,提升国传效能D.互通互融互鉴传播提质增效【答案】:D4.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B.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C.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1/ 15D.推广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实施教师"轮岗制度"改革【答案】:D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举措包括()。

①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④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⑤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A.①②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答案】:C6.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A.谁主张谁举证B.第三人C.原告D.被告【答案】:D7.成语“草木皆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A8.下列文学作品和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鹿原》——路遥B.《活着》——余华C.《边城》——钱钟书D.《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答案】:B9.下列建筑名称与古代天文相关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