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药物治疗很关键

合集下载

临床药物治疗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临床药物治疗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一测试1.临床药物治疗是研究合理选用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

()A:对B:错答案:A2.药物治疗的关键是制定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A:对B:错答案:A3.临床药物治疗首要任务是研究影响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A:错B:对答案:A项目二测试1.为患者开具书写清楚、格式规范的处方在药物治疗基本过程的()A:治疗过程阶段B:治疗评估和干预阶段C:制定治疗方案阶段D:明确诊断阶段E:确定治疗目标阶段答案:A2.处方正文内容不包括()A:规格B:剂型C:数量D:药名.E:金额答案:E3.每天给药1次药物的半衰期一般为()A:16h-24hB:30min-8hC:> 24hD:8h-16hE:< 30min答案:C4.医师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防用药所开具的处方()A:临床处方B:医师处方C:协定处方D:会诊处方E:法定处方答案:B5.正确治疗的开始是()A:确定治疗目标B:书写处方C:制订给药方案D:评估患者E:正确诊断答案:E6.处方中临床诊断属于()A:处方后记B:处方正文C:处方签名D:处方头E:处方前记答案:E7.关于处方的书写,正确的是()A:书写错误时只要改正即可B:药物名称应当使用大家熟悉的商品名C:开写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时应使用专用处方笺D:西药和中药饮片可开具一张处方E:每位患者一次只能开一张处方答案:C8.药物疗程的确定可依据()A:疾病B:病原体C:治疗目标D:病情E:治疗反应答案:ABCDE9.药物选择原则包括()A:经济性B:单一性C:有效性D:适当性E:安全性答案:ACDE10.给药方案是指确定()A:疗程B:药物剂型C:给药途径D:给药时间E:药物剂量答案:ABCDE项目三测试1.B型不良反应是指()。

A:发生机制不清B:量效关系不密切型C:与剂量和体质均相关D:剂量依赖型E:量效关系密切型答案:B2.与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特点是()。

刘真应用膏方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刘真应用膏方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刘真应用膏方治疗帕金森病经验刘晓艳;曹焕敏【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3(035)006【总页数】2页(P808-809)【关键词】帕金森病;名医经验;刘真【作者】刘晓艳;曹焕敏【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705.311 病因病机帕金森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

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

目前的治疗手段只在改善症状而难以阻止病情进展,所以如何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的关键。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颤证、颤振、振掉等病症的描述相似。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掉”,即指颤振,说明此疾患属风,与肝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谓“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描述了本病的主要症状,与肾有关;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一)注:“掉,摇也……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

”历来医家普遍认为该病病位在肝、肾,其主要病机属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属本虚标实之证。

刘老师在总结前人医理并结合临床实践,指出颤证病位不仅在肝、肾,还在心、脾。

《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脑为元神之府,心经有热则热扰神明,神明失司亦可导致肢体失用出现震颤。

《云笈七签·元气论》所述:“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

”故而在调补肝肾之时,强调运脾清心,脾气健、则肌肉丰,心神清则神明利。

清·高鼓峰著《医宗己任篇》论颤证“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故主张“须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或加味人参养荣汤;若身摇不得眠者,十味温胆汤倍加人参,或加味温胆汤”。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疗法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疗法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目前尚无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药物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具有多方面的益处。

首先,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的症状。

通过有针对性的肌肉训练,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身体的运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其次,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

帕金森病患者常因肌肉紧张和运动减少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关节的正常功能。

此外,运动还能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姿势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平衡障碍容易摔倒,而通过平衡训练和姿势调整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那么,适合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疗法有哪些呢?一种常见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力。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非常重要。

开始时可以从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例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随着身体适应,可以逐渐延长至 1 小时。

力量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使用哑铃、弹力带等简单的器材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力量练习。

比如,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腿部蹲起动作,每个动作重复 10 15 次,进行 2 3 组。

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如穿衣、拿东西等。

平衡训练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目站立、走直线等练习来提高平衡能力。

开始时可以在有支撑的情况下进行,如手扶墙壁或桌椅,逐渐减少支撑,增加难度。

此外,太极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

太极的动作缓慢、流畅,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够有效地锻炼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和平衡感。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特殊问题――EMEA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介摘要:本指导原则于1998年6月发布,主要就临床试验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之外,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的一些特殊点进行了讨论,强调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目标适应症的不同,对试验的入选人群、试验设计策略、有效性评价指标以及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关注点进行调整。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临床试验1. 临床研究的设计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研究受以下因素的困扰:疾病的长病程和疾病的缓慢进展过程,疾病的变异性,症状和体征的种族差异,药物和其它合并治疗的时间所导致的一天中症状严重程度的循环变化,以及错误诊断、共患病和合并治疗等。

帕金森氏病临床试验的设计决定于研究的目的,新药物是否作为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以及纳入的病人是早期病人还是进展期病人。

要区别以下研究目标:(1)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缓解早期病人的症状。

(2)缓解已经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的症状,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亚组情况:用左旋多巴不能有效控制运动症状的病人。

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出现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用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人出现非剂量依赖的运动波动。

(3)以减缓疾病进展为目标的治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治疗目标为延缓非剂量相关的运动波动。

神经保护治疗。

1.1在左旋多巴治疗之前,缓解早期病人的症状。

通过治疗延长生命、减缓帕金森氏病的进展、以及减缓发生耐受性的可能性,以此为治疗目标的临床研究,在早期病人仅进行3个月时间的研究太短了。

推荐进行至少6个月(不包括剂量滴定期)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以建立有效性,同时,安全性也得以保证。

主要的有效性指标应该是核心症状的改善,例如运动症状。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二支或三支临床试验优于没有安慰剂的二支的比较研究。

一般而言,运动症状是高度变异的和波动的,帕金森氏病的运动症状也不例外。

症状轻微的早期病人尤其是这样。

在早期帕金森氏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组可以区分真正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波动。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

2021年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论文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以5万例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PD患者及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显著增加。

美国约有50万PD患者,而中国则有接近200万PD患者,并且每年仍有20万新人群发病。

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晚期往往全身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系统观所谓系统是指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科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整体过程,全面的把握和控制,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1]。

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每一个系统的存在的整体性、层次性及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

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开放系统。

这一系统本身就由各个子系统(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并非独立存在,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大系统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借以维持自身的稳态,达到功能的最优化,即生存质量最佳化。

所以有学者认为: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仅仅在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各种要素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考察疾病的本质,必须把注意和焦点放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上[2]。

上述说法就是从系统水平进行考察,而不同局限于单个细胞或基因的功能行为。

西医理论认为年龄、吸烟、环境因素、杀虫剂、遗传因素、免疫、自由基是帕金森病的六大致病要素。

细胞的“快递员”

细胞的“快递员”

细胞的“快递员”作者:杨先碧来源:《科学24小时》2014年第01期在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递员在各地的大街小巷中穿梭,把包裹快递到各家。

在我们身体内,也有不少“快递员”在忙忙碌碌地输送着各种物质,有的是营养物,有的是垃圾,有的甚至是毒素。

其中有一类“快递员”是专门帮助细胞运输物质的,这个“快递员”的名字叫囊泡。

囊泡究竟是怎样运输物质的呢?三位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因此获得了201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

细胞内的运输系统生物体内的细胞也像一个个小小的工厂,它们不但会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而且也会生成人体所需的有益化学物质,同时产生一些废弃物。

血液就像人体内的长途运输公司,可把细胞产生的一些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

然而,这些物质不能直接从细胞内到达血液中,它们得靠囊泡这个“快递员”来帮忙运送。

这些小小的囊泡十分机动灵活,可以随意地和细胞膜融合或分离。

因此,也可以说囊泡是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钥匙”。

囊泡为真核细胞中十分常见的膜泡结构。

它不像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这些细胞器那样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细胞内固有结构存在,但仍然是细胞内膜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结构组分。

承担细胞内物质定向运输的囊泡类型至少有10种以上。

囊泡运输的物质包括胰岛素、激素、生物酶、神经递质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假如囊泡运输系统发生病变,细胞运输机制便随即不能正常运转,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以及免疫紊乱等严重后果。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

”揭示囊泡的秘密长期以来,囊泡一直被视为细胞运输系统的关键部分,但囊泡是如何到达正确的目的地、与细胞器或细胞膜融合以传递分子货物的,似乎一直很神秘。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获奖者,正是发现了这些囊泡运输物质的关键秘密:它们会把物质在正确的时间传递到正确的地点。

帕金森综合征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治疗效果

帕金森综合征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治疗效果

帕金森综合征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治疗效果周晓晖【摘要】目的:观察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科以帕金森综合征收治入院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多巴丝肼胶囊常规治疗,起始剂量为0.45~1.00 g/d,随后根据病情加重增加平均药量0.75 mg/d;实验组21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再加全蝎、僵蚕、水蛭3种虫类药材,每日1剂,一两2次温服,观察对比3个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4%)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综合征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05【总页数】3页(P646-648)【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多巴丝肼;中药方剂;疗效【作者】周晓晖【作者单位】海南省中医院脑病科,海南海口 570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综合征是好发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形疾病[1]。

美国APDA将40岁以下患者称为帕金森病。

中医称为震颤,认为通常由于患者体质肝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患者四肢肢体运动失控。

其病因有虚实之分,主要是由于脑髓、肝脾肾等脏器受损而发生病变,关键为髓海失充、经脉失荣、肢体失控。

帕金森综合征通常于60岁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步态障碍等。

临床治疗方式有保护性治疗及对症性治疗,多巴丝肼为临床常用抗震颤麻痹药。

近年研究还发现,中医滋补肝肾方剂具有一定疗效。

此次我院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观察疗效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根据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选取参与研究患者:1)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症状、体征不对称、步态障碍;2)血、脑脊液常规检查、MRI等无异常;3)对多巴胺替代治疗敏感;4)排除老年性震颤和家族性震颤等。

帕金森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麻醉处理叶军明;郭锐【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3)006【总页数】3页(P963-964,968)【关键词】帕金森病;麻醉【作者】叶军明;郭锐【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麻醉系,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麻醉系,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的总人数高达200万以上(2010年)。

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不少并发PD,今后将会更多的PD患者面临临床手术麻醉。

有效合理的麻醉管理对于PD患者围术期安全非常关键。

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少关于PD患者麻醉的研究报道,本文回顾新近国内外文献,总结性阐述PD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为临床上PD患者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

1 概述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和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故又称帕金森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疾病晚期常出现痴呆[1]。

PD患者临床突出的三个表现是:运动障碍、震颤和强直。

关于P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普遍认为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

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导致纹状体多巴胺(DA)合成减少,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DA为纹状体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乙酰胆碱的作用则相反,即属纹状体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正常情况二者在纹状体中起主导作用并处于动态平衡,但帕金森氏病时这对神经递质处于失衡状态,表现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相对增强从而导致了“震颤麻痹”。

PD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药物治疗很关键,早发现早治疗
帕金森的表现症状震颤、运动少、身体僵直、扑克脸等,影响患者的日常。

帕金森药物治疗很关键要早发现早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时常会出现焦虑、激怒、消沉、易激动等表现,患者常常情绪不稳,因一点小事或稍不满意而激动、发怒、悲伤、哭泣。

所以家属扮演了很大的角色,要病人积极服用森福罗等帕金森药物,还要稳定帕金森病人的情绪,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接收治疗,才能对帕金森不能够有一个好的治疗效果。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该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在早起出现的一些症状未引起市民足够重视,不少患者病而不治或把某些早期症状视为老年人正常现象,错过了治疗时机。

帕金森病及早治疗效果好
目前市民对帕金森病及其危害、治疗的认识仍远远不够,不少患者病而不治或把某些早期症状视为老年人正常现象,错过了治疗时机。

据帕金森医生介绍,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一是运动障碍。

即进行随意运动时启动困难;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

二是手脚震颤。

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

三是身体失去柔韧性。

即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

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

帕金森医生说:“由于帕金森病的症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出现的,不少老人竟误以为这是正常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患者得病后仍拒绝治疗。


帕金森医生告诉记者,帕金森病及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不但可以将药物剂量控制在较少范围,也可以有效缓解该病引起的各种症状,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反,如未能及时治疗,不但症状难以缓解,还可能危害患者生命。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原则。


常写字能预防帕金森病
据了解,帕金森病一旦发生,病情一般不会自然缓解,有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月或数年内便会出现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症状。

医生认为,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及早预防。

医生说:“帕金森病的预防应从中年开始,重点是勤用脑,勤用手,如练健身球,常写字,常吃补脑、补肾食物,如核桃、枸杞、鱼、虾、动物肾脏等。

”在日常生活中,不抽烟或少抽烟,对于预防帕金森病也有一定作用。

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病,常采用抗胆碱药物,但有副作用。

如能配合康复训练和食料,不仅可缓解副作用,还有助于康复。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步行训练、起床训练、坐下起立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面部动作训练和语言训练等,针对不同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