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中考满分作文-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合集下载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3_高三读后感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3_高三读后感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3古人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读了《毀树容易沖树雅》,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极易生长的杨树,如果有人毀它,也难以得生、更何况人才呢?世无伯乐,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倘若要存心毀坏人才,那是极容易的事。

所以,我们干万不要毁坏人才!我们知道,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牛,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比种一棵树不知道要难上多少倍。

袓国的“四化”建设,需要许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专长的又红又专的人才。

如果毀掉一个人才,那将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啊!因此,我们应当爱惜人才,为人才的成长铺路。

杨树从树苗到大栩,需要经过种树人不断的浇水、修枝,精心管理,才能成为栎梁之材。

种树可谓难矣!培养一个人才- 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一步步深造,茌这漫长的过程中,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凝聚着老师和家长多少心血,更不用说攻读者所忖出的巨大代价了。

可见种树难,树人更难、? 32 十年动乱中,万恶的“四人帮”毁坏了多少人才呀丨他们为了込到自己的罪恶目的,用“白专”的帽子到处整人。

甚至为了剪除异己,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冤案,置人于死地。

比如遇罗克就是一个典型。

他是一个有志气、有才识的青年。

他热爱祖国,相信党,莒头脑〖有胆识,敢子向邪恶作斗争,然而“四人帮”却给他硬加上反革命的罪各,并残酷地杀害了他。

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这样的事数以千万计。

可见,毁掉人才是多么容易。

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才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今天,在我们国家里,不仅大批人习巳经有了用武之地,而且II茌造就一枇枇新人。

我们这些有志为祖国“四化”建设出力,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青年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生而逢时,应该大有作为。

我们明明知道拳登科学高峰有无数艰辛,但决心知难而进,向着顶峰冲刺,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0袓国的“四化”事业需要人才,振兴中华需要人才,国家在花大力气培汽人。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作文(初中初三800字).doc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作文(初中初三800字).doc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作文(初中初三800字)“毁树比种树容易”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真理,令人深思。

垂直种植的杨树、倒挂、折断后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但十个人不能忍受被一个人摧毁,这难道不奇怪吗?奇怪吗?难怪,因为“毁树比种树容易”。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类似于包含这个真理。

唐太宗李世民曾问官员创业难还是成功难。

有人说创业很难,也有人说继续下去很难。

哪个更难?-创业很难,保持创业更难。

不是吗?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打了数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

尽管有挫折,有时只剩下几十个人,他最终推翻了统治XXXX的明朝。

然而,进入北京后,他被胜利、内部不和和松懈的军事纪律冲昏了头脑。

仅仅过了40天,他匆忙穿上刚刚卸下的盔甲,匆忙投入战斗。

最后,他被吴三桂打败,引起后人的哀叹。

为什么李自成这么快就失败了?最重要的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做生意更难。

他不知道未来的日子会更长,道路会更艰难。

结果,原本手持迅雷、并手持迅雷的他,在金色宫殿中变得目光短浅且不稳定。

回顾建国的历程,陈毅同志写道:创业难,打仗多。

无数英雄英雄流下他们的血,用他们的生命战斗。

XXXX花了几年时间才推翻了成群结队的恶魔和乱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黑暗世界,建立了一个光明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加快了经济建设,治愈了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但是,有些领导人在胜利面前开始粗心大意,致使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一伙利用,造成十年的大灾难,使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破坏了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壮丽景观。

这就是“植树”和“毁树”。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植树”在创办和维持企业中的困难,以及当政权、国家崩溃时“毁树”的容易。

我们应该从“毁树”的轻松中吸取教训,不要重复“重复汽车”的做法。

胜利之前我们应该小心谨慎。

既然“毁树”比“种树”容易,我们就应该尽力“种树”,用“栅栏”或“派人看守”把“树”围起来,不让“毁树”的人碰“树”,让“树”茁壮成长。

毁林与造林—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关于1981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_高中生

毁林与造林—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关于1981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_高中生

毁林与造林—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关于1981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树木,是人类最好的伙伴。

它吐出氧气供人呼吸,它阻挡风沙使人不受侵袭,它能保持水土,让人类耕耘播种,繁衍生息,无怪乎人们把亚马逊平原的森林,说成是“人类的肺”,把大兴安岭的森林,誉为“天然的水库”了。

然而,就是这样宝贵的资源,有人却不懂得珍惜它,爱护它。

毁林开荒,就是一种最愚昧、最可憎、最令人愤怒的举动。

森林,保持水土,调节了气候,这样,人类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

但是,前几年一些地方片面理解“以粮为纲”,结果滥砍、滥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请看,内蒙古草原上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色早已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片沼泽、沙丘,使得风沙闯过张家口,直逼北京城。

北京,我们祖国的首都,已经处在风沙的威胁之下。

西双版纳的森林,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它里面的珍贵物种,珍禽异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是,就是这样的宝贵资源,也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仅蒙海、蒙腊两个县,就烧毁了上万亩的森林,并美其名曰:发展粮食生产。

现在的西双版纳,迷人的大雾少了,珍贵的动物难得见到了,就是经常跑到树边嬉戏的猴子,现在也看不见了,更不用提由此造成了生态平衡破坏的严重后果了。

杨树,容易成活,但是栽种了以后,也还是需要人们爱护,才能正常地生长,如果人们有意去毁坏它,它也是难以生存下来的。

但是那些珍贵树种,如水杉、银杏等等,都是不那么容易成活下来的啊,更何况那些成片的珍贵树种群落呢?再者,那些像绿色海洋一样的森林,它的形成,总要经过上百年的过程吧。

更何况,遗留到今天的森林,只是古代那遍布各地的森林的很少一部分。

解放初期,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到今天,已经发展到百分之五左右,但是,这样的比例,在世界上还是落后的呢。

况且,这样的成绩的取得,也是极其不易的呢。

我们用飞机造林,动员生产建设兵团去造林,……种树难,造林更不易啊!一个人,就可以毁坏十个人种的杨树,那么,如果我国上亿的农民,还没有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大作用,仍旧有上百上万的人去破坏森林,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呀。

1981年高考满分作文: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一)_高中生

1981年高考满分作文: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一)_高中生

1981年高考满分作文: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我曾经在枝叶婆娑的杨树林中漫步,以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晒;我亦曾在杨花飘飘的季节低吟着“春城无处不飞花”,然而,我却从未思考过杨树的“毁”与“种”的道理。

今天,一篇寥寥数语的短文促我沉思起这个似乎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来了。

不错,“毁树容易种树难”。

记得有这么一篇报道,一位勤恳的农民,花费了10年之久,把家乡的荒山秃岭换上了绿装,然而,一场浩劫却使得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毁于一炬,老人痛哭流涕。

尽管“四人帮”粉碎后,他又栽下株株幼苗,若要成林,却又需10年之久。

人生能有几个10年!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国古代在封建统治的桎梏下扼杀的人才何止千万!“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可谓才华盖世,然而却终生郁郁不得志,遍访九州,报国无门,终于客死他乡。

不然,他的成就不止是在诗文上了。

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岳飞,这位有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气概的铮铮铁汉,竟被“莫须有”的罪名轻轻断送了性命。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统览历史,封建制度便是窒息人才的罪魁!龚自珍曾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那个时代,他的话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因为即使人才经过严师砥砺和自己的奋斗,饱受磨难而终于脱颖而出,又哪里禁得住封建统治者的大棒的砍杀呢!林彪、“四人帮”不仅为自己黄袍加身不择手段,在对待人才上也忠实地继承了封建统治者的衣钵。

在他们的淫威下,张志新们在枝青叶绿的青春年华中倒下去了;陈景润们正当生命力旺盛的时期,亦被折磨得伤痕累累,贻误了大好春光。

至于那些先天不足的在大跃进年代出生又恰逢文化大革命的风刀霜剑的青年人,又有谁不是被他们“培养”得枝残叶损?!不错,毁树容易种树难!我们常常在艺苑、文苑、科学的百花园中流连忘返,惊叹于满腹锦绣才,一身绝妙艺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横溢的才华、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却很少想到他们在结出硕果前所经历的以艰辛,以及园丁剪枝、浇水的苦心培育,也更少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的厄运。

五年级说明文作文:读《毁树容易种树难》_750字

五年级说明文作文:读《毁树容易种树难》_750字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_750字我不曾研究过达尔文的《进化论》,但凭着一般的常识我知道,生物体之所以存活是因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不,从这段短文的第一段中我知道了杨树的生命力是如此的旺盛,居然横种、倒种、折断再种都可以活。

这也是我从前所不知的,而今却知了,于是我的智囊中便又存了一“得”。

再往下读,便是得而有感了:十人种之,一人毁之足矣! 真是“毁树容易种树难”呀! 俗语说: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们常用种树来说明“育人”的道理,这“育人”,我以为还应该引申到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方面。

人才是需要重用的,否则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是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之才也要埋没于茅屋之中了。

又如肖何追韩信,周总理知遇朱老总,熊庆来发现华罗庚等等例子都说明:没有伯乐就难以识别“千里马”。

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多。

识别千里马需慧眼独具,识别人才如同种树一样难。

人有了知识还须实践,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他成材的过程,否则他又怎么能成材呢? 毁树当然是一种容易发现的破坏活动,而毁掉一个人才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发现的事。

在今天我们当然不会看见一个弹钢琴的艺术家,被断其十指,从而绝了他的艺术生涯,但我们却常常可以看见或听说,一个曾经是研究自然科学的,被调到社会科学部门工作,用非所学,这难道不是断了他本可能成材的路吗?人的生命又是有限的,你让他在新的工作中再有所作为,时间又不允许了。

毁掉人才有其隐蔽性,而人才本身也是有其隐蔽性的。

也许他自己一旦被重用便可成材,而他自己不被重用前却不知。

正因为如此,所以毁灭人才容易而发现人才却难了。

当前,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正在为实现四化而奋斗着,我们社会更应该注意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这段短文不仅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多植树造林,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而且使我更深地理解到另一层含义,便是要“爱护好人才”。

树难去易读后感怎么写

树难去易读后感怎么写

树难去易读后感怎么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树人比树木更难,因此,我们应珍惜人才,爱护人才,这是我读《毁树容易种树难》的体会。

先说种树难。

种活一棵树是比较困难的。

天旱了需浇水;地薄了需施肥;刮大风得做支架,使树木不致被刮倒;又需经常剪枝、除虫,这才能使它成为壮树。

培养一个人更不容易,需要很多人施肥、耕耘,无数人的呕心沥血,才能培养出一个人才。

就拿培养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来说吧,如果没有中学代课老师的启发诱导,王炳南的知人善任,把他从中学调到大学工作,后华罗庚教授把他调到数学研究所,他是很难成为数学家的。

如果没有许多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许多人的关心,他也是很难成为数学家的。

我们正从事着我们的前人从未干过的。

伟大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多方面的人才是不行的。

“四人帮”给中国造成的最大灾难就是他们摧残、扼杀了大批人才。

再说毁树易。

毁树是容易的,“四人帮”横行时,有多少党和国家的老于部、老教授,有才华的青年人被他们整死了。

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去培养人才而不应摧残人才、阻碍人才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也有肤浅的体会。

我有个同学,脑子灵,思路快,初中时是尖子生,在家受父母喜爱。

进人重点高中后,父母倍加宠爱,他变得非常骄傲,学习也不求上进了,常常耍小聪明捉弄人。

同学们告诉他家长,他家长偏祖他,使他越发有恃无恐。

最后因和别人打架而受到处分,学习也一落千丈。

这样一个很有希望的人才就此夭折了,多可惜!现在我国正需大批人才,社会、学校、家庭都应为培养人才创造条件,不应阻碍人才的发展。

大批人才涌现之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

这便是我读《毁树容易种树难》的体会。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_读后感作文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_读后感作文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文,短小精悍,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了发人深省。

杨树竖着种、倒着种、折断后再处都能活,可是十个人种树却抵不住一个人毁,岂不怪哉?怪么?不怪,因为“毁树容易种树难”。

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包含这道理相仿的事。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问他的臣子们创业与守成孰难。

有的说创业艰难,有的说守成艰难,到底哪个更难?---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不是吗?明末农民领袖闯王李自成身经大小几百战,虽然其间有过挫折,有时甚至只剩下几十人,终于推翻了统治了200多年的明王朝。

可是进入北京城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内部不和,军纪涣散,只有40余天,就又匆忙披上刚刚卸下的战甲,仓促应战,最后竟败于吴三桂手里,叫后人扼腕长叹。

李自成为什么会那么快就失败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不懂得守业更难的道理,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更长,道路更艰难,以致他这个本来握霹雳、挟雷霆,高瞻远瞩的人,变得目光短浅,坐不稳金銮殿。

回顾我国建国的历程,正如陈毅同志所写的:创业艰难百战多。

无数先烈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20多年漫长的岁月,才推翻群魔乱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黑暗世界,建立了光明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后,我们就加紧了经济建设,医治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某些领导在胜利面前开始不谨慎了,致使10年的“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一伙钻了空子,造成10年浩劫,国民经济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壮丽江山几乎毁于一旦。

这就是“种树”与“毁树”。

从这两个例子里,我们看到了创业与守业这“种树”的艰难,看到了政权、国家崩溃这“毁树”的容易。

我们应该从“毁树”的容易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车之辙”,在胜利的面前要慎之又慎。

既然“毁树”易而“种树”难,我们更要努力“种树”,并设法用“篱笆”把“树”围起来,或“派人守护”,莫让“毁树”者手触到“树”,让“树”茁壮成长。

我们青年人应该努力学习,为我们今天的“种树”出力,给“树”浇水、施肥、使“树”快快成长,扎下深深的根,永葆青春。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有感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有感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有感
《毁树容易种树难》是一部深刻的故事,充满着深邃的道理和真谛。

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重要的人生哲理:要有勇气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看到收获就想坐享其成。

书中的主人公——老马,以他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断努力,从地里挖出来一棵幼小的树苗,护理它终于长成了一棵大树。

但是此时老马却惊见有人在把他桃树砍伐,惊怒之下,他对熊猫说一句:“毁树容易,种树难!” 面对这种情况,老马仍然勇敢地表示了他的抗议,维护了自己的权利,终于逮住了那个小偷。

《毁树容易种树难》的故事不但揭示了人们应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也提醒了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别人的帮助就能找到我们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要自己努力实现目标,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从老马的故事中,我受到地励,感受到付出结果才会出现的道理,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曾经面对过各种困难,能够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也是老马的故事想表达的观念,只有努力,才能变梦想成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我曾经在枝叶婆娑的杨树林中漫步,以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晒;我亦曾在杨花飘飘的季节低吟着“春城无处不飞花”,然而,我却从未思考过杨树的“毁”与“种”的道理。

今天,一篇寥寥数语的短文促我沉思起这个似乎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来了。

不错,“毁树容易种树难”。

记得有这么一篇报道,一位勤恳的农民,花费了10年之久,把家乡的荒山秃岭换上了绿装,然而,一场浩劫却使得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毁于一炬,老人痛哭流涕。

尽管“四人帮”粉碎后,他又栽下株株幼苗,若要成林,却又需10年之久。

人生能有几个10年!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国古代在封建统治的桎梏下扼杀的人才何止千万!“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可谓才华盖世,然而却终生郁郁不得志,遍访九州,报国无门,终于客死他乡。

不然,他的成就不止是在诗文上了。

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岳飞,这位有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气概的铮铮铁汉,竟被“莫须有”的罪名轻轻断送了性命。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统览历史,封建制度便是窒息人才的罪魁!龚自珍曾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那个时代,他的话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因为即使人才经过严师砥砺和自己的奋斗,饱受磨难而终于脱颖而出,又哪里禁得住封建统治者的大棒的砍杀呢!
林彪、“四人帮”不仅为自己黄袍加身不择手段,在对待人才上也忠实地继承了封建统治者的衣钵。

在他们的淫威下,张志新们在枝青叶绿的青春年华中倒下去了;陈景润们正当生命力旺盛的时期,亦被折磨得伤痕累累,贻误了大好春光。

至于那些先天不足的在大跃进年代出生又恰逢文化大革命的风刀霜剑的青年人,又有谁不是被他们“培养”得枝残叶损?!
不错,毁树容易种树难!
我们常常在艺苑、文苑、科学的百花园中流连忘返,惊叹于满腹锦绣才,一身绝妙艺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横溢的才华、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却很少想到他们在结出硕果前所经历的以艰辛,以及园丁剪枝、浇水的苦心培育,也更少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的厄运。

实在的,居心叵测的“毁树人”远远没有绝迹,也许,有的人也清楚地懂得毁树容易种树难的道理,却仍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毁树人的角色。

不是吗,以学历、资历压人的教条主义,在人才归队的问题上的本位主义仍旧阴魂不散!
为了祖国的四化更早地来到,让“种树人”再多些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