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的资料(三)

合集下载

关于兵马俑的知识简介

关于兵马俑的知识简介

关于兵马俑的知识简介
兵马俑,又称秦始皇兵马俑、秦兵马俑,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重要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东南部,由三个坑分别命名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规模宏大。

其中一号坑发掘最早且保存最完整,包含许多士兵和马匹的雕像。

这些兵马俑身着战服,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军事力量的真实写照。

兵马俑建于公元前210年左右,是秦朝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这些雕像被埋藏数千年,在1974年由农民偶然发现,随后引起了国内外历史、考古界的广泛关注。

兵马俑的发现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精湛技艺,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兵马俑的出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秦朝的军事制度、武器装备、服饰制作、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况。

它们的精细工艺和巧妙设计让人惊叹,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

兵马俑的发现和保护工作至今仍在持续进行中,多次修复和研究使其更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兵马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的目光和脚步,也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

秦始皇兵马俑详细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详细介绍
二、兵马俑的规模
秦始皇兵马俑共分为三坑,分别是壶口遗址、坑中遗址和坑外遗址。其中坑中遗址是规模最大的一块,包含数千个精美绝伦的陶俑,代表着秦代的军事力量和陵墓建筑技术。这些陶俑栩栩如生,造型逼真,体现了古代中国的陶俑雕塑艺术水平。
三、兵马俑的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陕西省农民在地下打井时偶然发现的。此后,历经数年的严格考古挖掘,使得这一伟大的古代文化遗产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兵马俑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六、兵马俑的旅游价值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传统的陶俑艺术,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探寻古代帝王陵墓的秘密,感受历史的厚重。兵马俑周边建有完善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七、兵马俑的未来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镇国之宝”,将继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增添新的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始皇兵马俑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继续为世人所瞩目和传颂。
秦始皇兵马俑详细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陶俑群,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该项建筑规模宏大,历经两千多年仍保存完好,堪称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巅峰之作。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遗址之一。
一、兵马俑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研究,秦始皇兵马俑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始建于前221年至前208年时数十年。兵马俑作为秦始皇陵的守护者,在当时被用来驱逐邪恶、保护陵墓,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
四、兵马俑的价值
秦始皇兵马俑不仅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不仅展示了秦代的军事装备和战争方式,更反映了古代中国封建帝制的政治形态和统治制度。因此,兵马俑被誉为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代表作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军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秦兵马俑的历史资料

秦兵马俑的历史资料

秦兵马俑的历史资料秦始皇兵马俑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朝皇帝XXX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 6.3公里。

XXX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

随后,XXX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

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平方米,内含陶俑、XXX6000件。

1978年,法国前XXX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在人们初次见到兵俑时,兵俑衣着、武器的颜色还十分鲜艳,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但是在考古学家挖出土时,受空气氧化影响,数分钟内即渐渐剥落消失,只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陶土色。

从兵俑和所配备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结论是,秦军的弓箭部队配备多种箭矢,以应对复杂的战况。

秦军兵俑不戴头盔。

有专家说,“不戴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出勇敢的气势,能够压倒仇敌。

2024年秦兵马俑简介秦兵马俑的具体资料七篇(优质)

2024年秦兵马俑简介秦兵马俑的具体资料七篇(优质)

2024年秦兵马俑简介秦兵马俑的详细资料七篇(优质)秦兵马俑简介秦兵马俑的详细资料篇一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兵马俑坑了。

你看这里的兵马俑一排排一列列,排列整齐,形态庄严,非常生动的表现出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宏伟壮观的场景。

如今请大家跟我往里走,我们如今看到的三尊兵马俑,他们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和骑兵俑。

每一尊兵俑都形象鲜明,表情生动。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型匀称,他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足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前面还有跪射俑,军士俑,立射俑,驭手俑等,大家可以自由参观,理解每一尊兵俑的介绍。

我们20分钟后在下个路口集合。

俑坑中不仅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俑,还有陶马呢!你看,它的体格是多么强健,肌肉是多么的饱满啊!看那英姿勃勃、跃跃欲试的样子,肯定是哪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的坐骑!参观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兵马俑,我相信大家如今一定感受到了古都西安深沉的人文底蕴和秦始皇的伟大!今天的游览到此完毕,如今我们返回宾馆休息一下。

秦兵马俑简介秦兵马俑的详细资料篇二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一下西安临潼出土、举世无双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它是中国的名胜古迹,与秦始皇一起于1978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进入兵马俑博物馆,我们要参观的是一号俑坑。

一号俑坑是最大的俑坑,也是兵马俑最多的一个俑坑。

在一号俑坑,里面的兵马俑大部分是武士俑。

它们的目光炯炯有神。

大家别看它们灰头土脸的,其实当年秦兵马俑都有鲜艳的颜色呢!参观完一号俑坑,前方迎接我们的是二号俑坑。

在这个俑坑里面,有很多的铜车马。

每一辆铜车马前面的陶马都和真马一般大小。

还有一些兵马俑手持弓箭,好似随时准备上马冲杀!这真是叫人拍手叫绝啊!大家别着急,还有三号俑坑等着我们呢!三号俑坑是兵马俑最少的俑坑,只有一百来个兵马俑。

可是这一百来个俑士都是兵马俑中的大将。

三号坑的兵马俑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俑士。

所以才说三号坑的俑士是全部兵马俑的“王”!在三号坑里面,大部分都是将军俑。

兵马俑简介及人文精神特征

兵马俑简介及人文精神特征

兵马俑简介及人文精神特征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一项伟大工艺,并显示出千年文明背后的人文精神特征。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兵马俑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兵马俑的背景、特点以及展示的人文精神特征。

一、背景介绍兵马俑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一处规模庞大的陪葬墓地,与秦始皇帝同时代。

秦始皇帝统一了中国,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着手规划建造自己的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兵马俑。

二、兵马俑的特点1. 规模庞大:兵马俑坑位于秦陵东侧平台内,占地面积达2.13万平方米,分为3个主要坑道,包含了大约8000个陶制兵马俑。

2. 壮丽的雕塑艺术:兵马俑栩栩如生,细腻的雕琢和精湛的技艺让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俑身高度从1.8米到2米不等,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兵士的装备、服饰和战斗姿态。

3. 不同的明显表情:兵马俑们的面部表情各异,有愤怒、恐惧、平静等不同情绪。

这些明显的表情塑造让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真实感受。

4. 实用主义精神:兵马俑的制作注重实用性,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秦始皇帝的陵墓。

每个兵马俑都有真实的武器装备,包括剑、箭以及战车等。

这种实用主义精神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务实思想。

三、兵马俑的人文精神特征1. 尊重历史:兵马俑的发现和保护体现了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通过仔细研究兵马俑的制作和布局,学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秦朝当时的社会制度、军事战争以及文化艺术。

2. 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兵马俑的规模之巨大和数量之众多,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精神。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整个阵势中的一员,无论是战车中的马匹,还是步兵和射手,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3. 精湛的工艺传统: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需要技术精湛的陶工进行数月甚至数年的工作。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中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4. 君主威严和国家意识:作为一项陪葬品,兵马俑体现了当时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帝的君主威严和国家意识。

兵马俑相关简介

兵马俑相关简介

兵马俑相关简介兵马俑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以下是对兵马俑旅游景点相关情况的分点说明:1.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兵马俑始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的秦朝时期,是秦始皇为了保卫自己的陵墓而下令制作的。

兵马俑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宏大、造型逼真,它们都是按照古代士兵和战马的真实比例制作而成的,每个兵马俑都有不同的表情、服饰和武器,展现了古代军事文化的丰富内涵。

2.兵马俑的展览和参观方式兵马俑博物馆分为三个坑道,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是最大的坑道,也是最为著名的一部分。

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兵马俑的展览来了解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通过听讲解员的介绍和解说来深入了解兵马俑的制作和保存情况。

3.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兵马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兵马俑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4.兵马俑的保护和修复兵马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风化和人为破坏,兵马俑的保存状况一度受到了威胁。

为了保护和修复兵马俑,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兵马俑的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限制参观人数、加强科学研究等,以确保兵马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保存。

5.兵马俑旅游的发展和前景兵马俑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兵马俑旅游的不断升级,兵马俑旅游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兵马俑旅游的不断升级,兵马俑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将不断提高。

关于秦陵兵马俑的资料(文档6篇)

关于秦陵兵马俑的资料(文档6篇)

关于秦陵兵马俑的资料(文档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秦陵兵马俑的资料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第一篇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世界经度109.2733,纬度34.3853,中国陕西西安临潼以东30多千米。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马字形排列。

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

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这外的士兵。

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

车左俑身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

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

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

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

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

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

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一、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文物,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内,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的珍品之一。

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为了保卫自己的陵墓而建造的,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湛、历史意义之深远,使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二、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1. 发现时间1974年3月29日,当时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杨家村挖井时,一群农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砖块和土块。

经过考古专家的勘探和挖掘,这些砖块和土块被证实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一个部分。

2. 发现地点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内。

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适合建造大型工程。

三、秦始皇兵马俑的规模1. 兵马俑的数量秦始皇兵马俑的数量非常庞大,据考古专家估计,总共有8000多个陶俑。

其中,战士陶俑约有6000多个,官员、车马、乐舞等各种类型的陶俑则有2000多个。

2. 兵马俑的尺寸秦始皇兵马俑的尺寸不一,从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高的小兵到最大的高达1.8米的将军都有。

其中,战士陶俑平均身高为1.8米左右。

四、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工艺1. 制作材料秦始皇兵马俑是用黏土制成的。

这些黏土来自于当地临潼区周边地区,经过筛选、搅拌、加水等工序后制成。

2. 制作工艺秦始皇兵马俑是采用分块组装法制作而成。

首先将黏土按照人体比例分块,然后再逐步雕刻出各个部位的细节。

最后再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并进行彩绘和烧制等处理。

五、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意义1. 艺术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雕刻细节非常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

2. 历史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它们也为后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和线索。

3. 旅游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兵马俑的资料(四)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

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

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

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

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

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

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

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
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

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

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

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

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

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

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

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

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

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

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

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

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秦兵马俑博物
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

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

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

每列8乘,共有8列。

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

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

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

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
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

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

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

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

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

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

”《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

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

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

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
的气势。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

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

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

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

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

有些文字有待破解。

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

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

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

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过去不少人
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回答者:C555557 - 助理二级4-15 19:35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

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士俑.车兵俑.(驭手,兵士)弓弩俑,马俑等。

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
皇大型彩绘铜车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