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河南省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深度点拨 (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深度点拨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要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这就是我国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2)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且根据精确测量,证明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例题1】在海边观察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时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图中所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一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点拨: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的海面也不是平面的,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它的桅杆,随着距离的缩短,地球表面开始接近平面,最后才看到船身。

答案:B要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

2.作用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这样,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3.要素:经纬线、南北极点和地轴等。

4.地轴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它是人们假想的轴,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

5.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和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是循序渐进的,感受人类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计算生活事物与地球尺寸的对比,感知地球之大小。

3.通过动手亲自制作地球仪,掌握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学生感知到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用数字说明地球的大小。

2.会观察、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1.每两人一个小地球仪、一个大地球仪。

2.学生收集地球形状的证据。

3.每组准备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地球美景”升空的视频。

师: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如此美丽,那大家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生:球体。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在古代科技极端落后的年代,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经历以下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习新课板书:1.认识地球的形状活动一角色扮演-认识地球形状角色1:天圆地方;角色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角色3:麦哲伦;角色4:加加林。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训练(解析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训练(解析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纬线只有一条的是()A. 回归线B. 赤道C. 极圈D. 40°纬线2.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 60°EB. 60°WC. 120°WD. 20°W3.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河山飞快跑.”的谜底是()A. 地球B. 地球卫星照片C. 地图D. 地球仪4.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着北方,应当说,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A. 北极点B.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C. 南极点D. 赤道和180°经线交叉点上5.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 经线和纬线都是圆C.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D.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6.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以下给图中四点标注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 ①(20°N,20°W)B. ②(60°N,40°E)C. ③(20°S,0°)D. ④(40°N,20°W) (2)图中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据图判断①在③的()A. 东南方向B. 东北方向C. 西南方向D. 西北方向7.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是()A. 麦哲伦B. 哥伦布C. 魏格纳D. 布鲁诺8.地球仪上0°经线和0°纬线相比()A. 正好相等B. 0°纬线稍长C. 0°经线稍长D. 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二倍9.下列地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A. (20°S,50°E)B. (82°S,160°W)C. (70°N,120°W)D. (78°N,110°E )10.读经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基本知识过关训练选择题1、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A.因为地球是球体B.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C.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D.高处视野好答案:A分析:本题属于地球的形状这一知识点,需要掌握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材料中图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

故选择A答案。

小提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2、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峻的地形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盆地答案:B分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低得多.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根据题意.故选B.3、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所有经线长度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答案:B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赤道最长,两极点最短。

教育最新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育最新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3(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习题
1、与18°正好相对的经线是( )
A、90°
B、162°W
C、162°S
D、170°W
2、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 )
A、两个不相等的半球
B、两个相等的半球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4、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方向是( )
A、都是正南
B、都是正北
C、都是正东
D、都是正西
5、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方向是( )
A、都是正南
B、都是正北
C、都是正东
D、都是正西
6、本初子午线是( )
A、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7、看图辨认东西经。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同步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同步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同步训练:1.1地球和地球仪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思路解析:地球的半径有从极点到地心的极半径,也有从赤道上某一点到地心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是一个计算结果,并不具体指某一点到地心的距离答案:6 3712.地球的最大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_千米。

思路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长度就是地球的最大周长。

答案:4万3.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线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

()(3)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4)率队完成环球壮举的是哥伦布。

()思路解析:(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指示南北方向。

(2)纬线虽然互相平行,但越向南北两极方向,其半径越小,所以长度并不相等。

(3)中国位于赤道以北,经度范围在东半球,可以通过读图得出正确结论。

(4)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完成环球壮举的是麦哲伦。

答案:(1)×(2)×(3)√(4)×4.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思路解析:经纬网是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任何一个点的位置都对应着唯一的一条经线和纬线(极点除外),所以可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经纬网是在人们已经真正认识地球形状以后规定的。

而半球的划分和经纬线长短的变化都是经纬网设置后的一些规定或人们的习惯用法,不是设置经纬网的目的所在。

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度最大值为90°B.经度最大值为180°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思路解析:经度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180°,所以最大值为180°,而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最高到90°。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专项训练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专项训练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专项训练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B.海面凹凸不平C.港口的水面高D.地球绕太阳公转答案:A由图可知,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A对;不能证明海面的形状,港口的水面、地球的公转等,BCD错。

故选A。

2、下列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B.C.D.答案: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线,所以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西经20°以东到东经160°是东半球。

由此判断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所以根据题意选A。

小提示:3、小明非常喜欢地理,下课后,他总是爱看教室内挂着的两幅一样大的地图:山东省地图和中国地图。

小明发现山东省地图中德州的某些信息,在中国地图中却没有记载,这是因为山东省地图比中国地图()①比例尺大②比例尺小③承载的信息更简略④承载的信息更详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在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山东省的范围比中国小,两幅一样大的地图,山东省地图和中国地图相比,山东省地图使用的比例尺大,内容详细。

故正确的是B。

小提示:4、因疫情影响,日本东京奥运会推迟举办。

想知道东京的位置,最适合查找的地图是()A.世界气候图B.世界地形图C.中国政区图D.世界政区图答案:D世界气候图主要描述的是世界的主要气候及其分布,没有东京的位置,A错误;世界地形图主要描述的是世界的主要地形及其分布,没有东京的位置,B错误;中国政区图描述的是中国的相关信息,C错误;世界政区图描述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位置信息,D正确。

所以选D。

小提示: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在地图上可以获取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但是要掌握使用得图的方法,并选择合适的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单项选择1.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我们的家园是一个球体的是( )A. 月食的图片B. 日食的图片C. “神舟八号”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照片D. “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航2. 《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

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则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 )A. 40 000千米B. 5.1亿千米C.12 742千米 D. 6 371千米3.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八万里描述的是( )A. 地球极半径B. 地球平均半径C. 赤道周长D. 地球的表面积4. 仔细阅读经纬网图(如下图),对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 小兰所在的地方处于中纬度D. 小明所在的地方是北极5. 某同学把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8°N,102°E)的经纬度写成了(28°,102°E),地球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6、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B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C 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D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7、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A 一个方向B 两个方向C 三个方向D 四个方向8、表示东经的代号是()A EB WC ND S9、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经线和180°经线B 20°E,160°WC 0°经线和0°纬线D 20°W,160°E10、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区位于()A 160°E,纬度0°B 20°W,纬度0°C 160°W,纬度0°D 20°E,纬度0°二、综合题1、读图(1-4),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基础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A. 正球体
B.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平面
D. 透明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A. 5.1亿千米
B. 5.1亿平方千米
C. 5.1亿立方千米
D. 5.1平方千米
3. 人类利用卫星技术,精确测量出地球的赤道周长,其长度大约是()
A. 3万千米
B. 4万千米
C. 5万千米
D. 6万千米
4.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
B.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 经线和纬线的长度相等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5. 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
B. 北纬用“S”表示,南纬用“N”表示
C. 东经用“W”表示,西经用“E”表示
D. 18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6. 杰克和吉伦约好在某地(40°N,45°E)见面。

该地点应是下图中的()
0° °
°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读“经纬网图”,完成7~9题。

° °
°
°
7. 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 A. 20°S,150°WB. 20°S,150°E C. 20°N ,150°WD. 20°N ,150°E
8.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 A. 丙地和丁地 B. 乙地和丙地 C. 甲地和乙地D. 丁地和甲地
9.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二、综合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理课上,老师出示了如下素材:某“★”号客轮在太平洋海面A 处失火,船长马上发出呼救信号,并报告了船只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救援船只及时赶到,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材料二:经纬网图。

40° 20°

20° 40°
●● ●
● C B D (1)经纬网图中,AC 所在的线是线,指示方向;CD 所在的线是 线,指示 方向。

(2)与图中D 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另外一条经线是 。

(3)如果你是“★”号客轮的船长,请你报告船只出事地点A 的具体经纬度为 。

(4)假如经纬网图中,B.C.D 分别代表三艘救援船只,则距离“★”号客轮最近的是 ,它应向 方向航行,才能找到“★”号客轮。

真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宿迁)下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2.(2016湘西)地球是一个“巨人”,它的“腰围”——赤道周长约为( ) A. 4万千米 B. 8万千米 C. 6 371千米 D. 6 378千米
3. 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

解释原因正确的是( )
①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 ②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③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017无锡)读右边的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 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 )
A. (30°N, 90°W)
B. (30°N, 90°E)
C. (30°S, 90°W)
D. (30°S, 90°E)
5. 根据这幅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点位于东半球
B. D点位于南半球
C. M所在的经线和N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D. N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2016长沙)上海迪斯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园迎客。

右上图为全球6个迪斯尼乐园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上海位于巴黎(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7.有关6个迪斯尼乐园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东西半球各占一半
C.亚洲与欧洲各占一半
D.太平洋与大西洋沿岸各占一半
二、综合分析题。

8.读“经纬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B.C.D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位于西半球的是点,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位于东西半球分界上的点有。

(3)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位于中纬度的有。

(4)A点所在的纬线长度比B点所在的纬线长度(填“长”或“短”)。

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
1.B
2.B
3.B
4.B
5.A
6.B
7.B
8.A
9.A 10.D
11.(1)经南北纬东西
(2)30°E
(3)20°N,170°E
(4)C
真题演练
1.D 【解析】人类首先凭自己的直觉开始认识地球,先是看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而后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后人类进入太空,并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的大小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测量,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C 【解析】本题考查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线是指示南北方向的半圆,纬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圆圈,所以,要到东方去,驾车往西走,能到达目的地。

4.B
5. D
6.C 【解析】上海与巴黎均在东半球、北半球,上海经度的度数大、纬度的度数小,所以上海位于巴黎的东南,故选C。

7.A 【解析】根据地图可知,6个迪斯尼乐园城市均分布在北半球,故A叙述正确。

东半球是20°W~160°E,结合地图观察可知,巴黎、上海、香港、东京均在东半球,洛杉矶、奥兰多在西半球,故B叙述错误。

上海、香港和东京都位于亚洲,而巴黎位于欧洲,洛杉矶,奥兰多均位于北美洲,故C叙述错误。

上海、香港、东京、洛杉矶都位于太平洋沿岸,而奥兰多和巴黎分布在大西洋沿岸,故D叙述错误。

8.(1)20°W,40°N 20°W,20°S 40°E,40°N 60°W,0°
(2)D D A.B
(3)B.D A.C
(4)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