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最新小学数学教师入编考试试题.doc
教师招聘小学数学面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逻辑推理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A. 举例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重复练习法3.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A. 正方形B. 三角形C. 圆形D. 矩形4. 下列哪个数学概念不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A. 分数B. 小数C. 百分比D. 比例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成绩评价B. 过程评价C. 课堂表现评价D. 自我评价6. 下列哪个数学公式在小学阶段不会学习?A. 圆的面积公式B.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C.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D.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7. 下列哪个数学概念不属于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函数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A. 举例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实物操作法9. 下列哪个数学问题属于小学数学中的实际问题?A. 2+3=?B. 3x4=?C. 5-2=?D. 12÷3=?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A. 举例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观察法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5.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15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案例: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方法:1.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分数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师入编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维度。
2.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______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3.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数学教学设计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5.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维度?A. 数学思考B. 解决问题C. 情感与态度D. 科学素养2.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A. 席地式B. 双翼式C. 半圆式D. 教室布局3.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A. 教学内容B. 教学手段C. 教学评价D. 教学活动4.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的性质?A. 基础性B. 普及性C. 发展性D. 创新性5.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A. 动手实践B. 自主探索C. 合作交流D. 课堂讨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维度及其含义。
2. 简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答案:一、填空题1.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2. 第二3. 席地式、双翼式、半圆式、秧田式4.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5.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二、选择题1. D2. D3. C4. D5. D三、简答题1. 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维度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笔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3.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5. 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在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A. 演示法B. 讨论法C. 练习法D. 实验法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 严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D.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4. 在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A. 分组讨论B. 课堂提问C. 个人自学D. 课堂竞赛5.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教学评价的方式?()A. 课堂观察B. 作业批改C. 考试D. 学生自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2. 简述数学教学评价的方式。
3.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论述题(10分)试述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填空题答案:1. 数量关系、空间形式2.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3. 师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4.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5. 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二、选择题答案:1. C2. A3. D4. A5. D三、简答题答案:1. 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编制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包含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及专业知识等共九套)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编制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答案:数量关系、空间形式)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和。
(答案: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答案:全面、持续、和谐发展)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答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答案:主体;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领域。
(答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四大方面。
(答案: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的和的过程。
(答案: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 除外,、与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答案:接受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过程。
(答案:计算、验证)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答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两能”包括、。
(答案: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的关系、合情推理与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的关系。
(答案:生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演绎推理、教学手段多样化)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5套)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5套)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1)503469007读作( 五亿零三百四十六万九千零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5亿 )。
(2)814 的分数单位是( 1/14),再加上(20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3)2.4时=(2)时(24)分 1米5分米=( 1.5)米 5.2立方分米=( 5.2)升 1.4平方米=(140 )平方分米(4)有一个数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5.21,原来的这个数是( 0.521)(5)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5 : 4)。
(6)2008年元月30日是星期三,这年的3月6日是星期(四 )。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根据角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钝角)三角形。
(8)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厘米,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6.28 )厘米,体积是(9.42 )立方厘米。
(9)如果甲数为a,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5,那么乙数是(2a+5 )。
(1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5。
这三个自然数中,最小的是(34 ),最大的是(36 )。
(11)A=2×3×7,B=2×2×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14 ),最小公倍数是(84 )。
(12)△+□+□=44,△+△+△+□+□=64那么□=(17 ),△=(10 )。
(13)1、1、2、6、24、120,按照这6个数的排列规律,第7个数应该是( 720)。
(14)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2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1600000)。
(15)一个数增加它的30%是5.2,这个数是(4 )。
(16)陈老师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为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他能取回利息(89.6 )元。
(利息税为20%)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7分)(1)比0.3大而比0.5小的数只有1个。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3、△+□+□=44 △+△+△+□+□=64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7、在y轴上的截距是l,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8、函数的间断点为()9、设函数,则()10、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为()二、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A.合数B.质数C.偶数D.奇数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1/20 B.1/16 C.1/15 D.1/14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A.2 B.4 C.6 D.8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208 B.221 C.416 D.442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 的()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8、()A.-2 B.0 C.1 D.2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教师招聘数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B. 0.33333(无限循环)C. 1/3D. 22/7答案:A2. 函数f(x) = 2x^2 + 3x - 5的顶点坐标是多少?A. (-3/4, -25/8)B. (-1/2, -7)C. (3/2, -5)D. (-3/2, -7/4)答案:A3. 一个圆的半径为5,其面积是多少?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答案:B4.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A. 23B. 21C. 19D. 17答案:A5. 以下哪个矩阵是可逆的?A. [1 2; 3 4]B. [2 0; 0 2]C. [1 0; 0 1]D. [1 1; 1 1]答案:C6. 一个正弦波函数y = sin(ωx + φ)的周期是多少?A. 2π/ωB. ωC. 2πD. π/ω答案:A7. 以下哪个是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A. (a + b)^nB. a^n + b^nC. a^n - b^nD. a^n / b^n答案:A8. 一个抛物线y = x^2 - 4x + 4的焦点坐标是什么?A. (2, 0)B. (-2, 0)C. (0, 2)D. (2, 4)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复数的共轭?A. z + z*B. z - z*C. z / z*D. z * z*答案:B10. 一个椭圆的长轴为10,短轴为6,求其离心率。
A. 2/3B. 3/2C. 4/3D. 3/4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其中r是________。
答案:半径12. 一个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的判别式是________。
答案:b^2 - 4ac13. 一个函数的导数表示该函数的________。
答案:变化率14. 一个向量的模长是其长度的________。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α是第四象限角,tanα=-512,则sinα=( )。
A. 15B. ―15C. 513D. -5132.三峡电站的总装机量是一千八百二十万千瓦,用科学记数法把它表示为( )。
A. 0.182某108千瓦B. 1.82某107千瓦C. 0.182某10-8千瓦D. 1.82某10-7千瓦3.若|x+2|+y-3=0,则xy的值为( )。
A. -8B. -6C. 5D. 64.表示a、b两个有理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ab>1B. abC. 1aD. b-a5.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2aB. aC. 32aD. 12a6.如图,BD=CD,AE∶DE=1∶2,延长BE交AC于F,且AF=5cm,则AC的长为( )。
A. 30cmB. 25cmC. 15cmD. 10cm7.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1n(n+1),则S5等于( )。
A. 1B. 56C. 16D. 1308.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这种测验属于( )。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 总结性测验9.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应是( )。
A.教育学知识B.教育心理学知识C.教学论知识D.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10.下列不属于小学中的德育方法的有( )。
A.说服法B.榜样法C.谈话法D.陶冶法11.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活动课时制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2.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根舍因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科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3. 180的23是( );90米比50米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试题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
2.“问题解决”的教学要增强学生与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乘法口诀有和两种,小学教材一般用后者,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4.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教学,以往《大纲》强调利用
解方程,现在《课标》提出利用解方程。
5.在“上、下、前、后、左、右”中,和是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
6.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主要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如果要表示连续量的变化,一般用统计图。
7.在抛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统计出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50.36%,这里的50.36%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在大量的重复实验中发现它在0.5左右摆动,这个0.5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
8.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古代叫做。
9.《墨经》中提到“一中,同长也”,小学教材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图形有
(写两种)。
10.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
一刀把这个长方体切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切面是一个长方形。
切面最大是c㎡。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分,每题2分)
1.小数乘法教学中最关键的是()。
A相同数位对齐B小数乘法的意义
C计算每个分步积D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教学“圆的面积”时,渗透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
A分类B集合
C极限D函数
3.“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豆子落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
”这个实验属于()。
A 古典概型
B 统计概型
C 几何概型
D 无法确定
4.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渗透的是()。
A 交集思想
B 并集思想
C 差集思想
D 补集思想
5.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了象棋比赛,并决出了一、二、三、四名。
已知:(1)甲比乙的名次靠前;(2)丙、丁都爱踢足球;(3)第一、三名在这次比赛时才认识;(4)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爱踢足球;(5)乙、丁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甲的名次是()。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第三名
D 第四名
三、解答题(30分,每题5分)
1.在一条长800m 的环形公路的两边安路灯,每隔25m 安一盏。
一共要安多少盏?
2.简便计算
12.6×9.3+53×0.93+0.21×931998+199.8+19.98+1.998
3.今有兔先走一百步,犬追之二百五十步,不及三十步而止。
问犬不止,复行几何步及之。
1)将以上文字翻译成小学生能读懂的数学问题。
兔子先出发100步,然后狗出发去追它,狗跑了250步后,距离兔子还有30步却停了下来。
问如果狗不停地跑,再跑多少步就能追到兔子?
2)解答。
4.用一根绳子测量井台到水面的深度。
把绳子对折一次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15米;把绳子对折两次后垂直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4米。
绳子长多少米?井台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米?
5.在一个长8dm ,宽6dm ,高10dm 的长方体内挖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画示意图)
6.有两条绳子。
一条长21m ,一条长13m ,把两条绳子都剪下同样长的一段以后,发现短绳子剩下的长度是长绳子剩下长度的13
8。
问剪下的一段有多长? 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40分)
一、分析题(10分,每题5分)
简要分析下列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在教学中应采取的预防或补救措施。
1.12能被0.4整除。
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a ,除以一个自然数b ,得到一个整数商c ,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 能被b 整除或b 能整除a 。
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是小数。
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
故错误。
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条件。
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
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的不同。
2.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成因:正比例的概念,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原因: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R 半径(S ÷R=∏×R ,圆面积公式变形),因为半径不一定(如果半径一定,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等式,涉及的几个量也就不是几个变化的量),所以“圆周率R 半径”不一定,也就是说“圆的面积÷半径”不一定,而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条件是“比值一定”,显然圆的面积和半径的比值不是一定的,所以不成正比例。
二、设计题(30分,1题10分,2题20分)
1.请你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设计一个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作为这节课的引入。
2. 请根据以下教材内容,写出例题部分的教学片断。
(注:本例题选自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第3
小节)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大九九小九九
4.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的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
5.上,下
6.条形,折线,扇形,折线
7.频率,概率
8.勾股定理
9.圆,球
10.25。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D
2.C
3.C
4.A
5.B
三、解答题(30分,每题5分)
1.64盏
2.186,2119.778
3.1077
1步(翻译2分,解答3分)4.44m ,7m
5.32π(100.48)dm ³(图2分,解答3分)
6.5
1m 第二部分(40分)
一、分析题(10分,每题5分,其中分析原因3分,提出措施2分)
1.要点:整除的概念,数的范围
2.要点:正比例的概念,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设计题(30分,1题10分,2题20分)
1.9~10分:数学问题有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语言生动。
7~8分:数学问题有现实性、趣味性;语言清楚。
5~6分:数学问题表述较完整。
5分以下:数学问题表述不清
2.18~20分:设计有新意,情景创设好,学习过程充分,注重方法提炼,语言表述清晰。
15~17分:情景创设较好,学习过程充分,语言表达清楚。
12~14分:教学层次清楚,体现教学过程。
12分以下:教学过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