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膏剂的制备技术_华学珍

合集下载

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煎膏剂的制备方法煎膏剂是常见的一种中药制剂,它是将中药材通过煎煮的方式制成的,具有温补和滋养作用。

下面将介绍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一、选择药材制备煎膏剂需要选择优质的药材。

药材的选择应根据药方的需要,药性特点以及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

药材的新鲜度、干燥程度和保存环境都会影响制剂的质量,因此在选择药材时要注意。

二、药材的处理将选择好的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表面污物。

然后,根据药方的需要,对药材进行处理。

如需要切片的药材,可以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如需要研粉的药材,可以将其研磨成粉末。

三、煎煮过程1. 配置煎药器具:将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调小火慢炖。

煎药锅的选择应根据药方的需要进行,一般常用的有煎药锅、煎药壶等。

2. 煎药时间控制:根据药方的要求和药材的性质,控制好煎药的时间。

一般而言,煎药时间较长的药材可以先放入锅中煮,煎药时间较短的药材可以稍后加入。

3. 煎药火候控制:根据药方的需要,控制好煎药的火候。

一般来说,火候过大会导致药液煮沸过快,丧失一些有效成分,火候过小则无法充分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4. 煎药水量控制:根据药方的需要和药材的性质,控制好煎药的水量。

一般来说,水量过大会导致药液稀释,水量过小则无法充分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5. 煎药过程监控:在煎药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药液的变化,注意控制火候和水量。

如果需要调整,可以适时进行。

四、煎药结束当药液煮沸一定时间后,根据药方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二次煎煮或者直接结束煎药过程。

煎药结束后,可以将药液过滤,去除药渣,得到纯净的煎膏剂。

五、包装保存将制得的煎膏剂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

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保证煎膏剂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煎膏剂的制备方法需要选择优质的药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控制好煎药的时间、火候和水量,最终得到纯净的煎膏剂。

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药方的要求进行,同时注意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条件,以保证煎膏剂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
中药熬成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它具有浓缩药效、易
于保存和服用的优点,广泛用于中医临床。

下面将介绍中药熬成膏
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料。

根据所需的中药熬成膏配方,
准备好各种中药材料,包括中药饮片、中药粉末等。

确保中药材料
的质量良好,没有霉变、虫蛀等情况。

接下来,准备好熬制中药熬成膏的器具。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
要准备砂锅、电磁炉或者煤气炉等熬制器具,确保器具的干净卫生,避免污染中药熬成膏。

然后,按照配方将中药材料放入砂锅中。

根据所选用的中药熬
成膏配方,按照比例将中药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使
中药材料浸泡。

接着,将砂锅放在火上,用文火慢慢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搅拌中药材料,以免糊锅或者煎煮不均。

注意掌握好火候,避免烧焦或者煮沸过度。

当中药熬成膏的煎煮时间到达后,根据配方要求进行过滤。

用细网过滤掉中药渣,保留下熬成的中药膏状物质。

过滤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烫伤或者污染中药熬成膏。

最后,将过滤后的中药熬成膏放置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待中药熬成膏完全干燥后,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包装保存或者使用。

以上就是中药熬成膏的制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火候和配方的准确性,确保制作出的中药熬成膏质量良好,药效稳定。

祝大家制作成功,谢谢!。

浸出制剂生产—煎膏剂制备(中药制剂技术课件)

浸出制剂生产—煎膏剂制备(中药制剂技术课件)

检查设备各紧固件是否松动,予以拧紧,整机是否清洁、消毒;
根据工艺要求调整通入加热蒸汽的流量;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
煎膏剂生产操作
2 生产操作
向煎煮锅内加入10倍益母草的纯化水,开通蒸汽管道,检查机器是否正常 工作;
把切碎的物料从加料口倒入煎煮锅内,开始煎煮,煎煮两次,第3二次加水 8倍量,每次煎煮2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2 罐浓缩至相对1.21~1.25(80℃)。 将清膏在紫铜锅内加入炼蜜或炼糖,浓缩至相对密度1.1 ~1.12,分装。
,分装即得。
煎膏剂生产操作
益 母 草 膏
益母草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 尿少,疮疡肿毒。
红糖功能与主治
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 化淤
纯化水
溶剂
煎膏剂生产操作
适用岗位
煎膏剂生产岗位
煎膏剂生产操作
生产工艺流程
图例 D级
原料
煎煮、浓缩 配制
煎膏剂认知
煎膏剂分类
糖膏
蜜膏
煎膏剂认知
二、煎膏剂的优缺点
稳定性好
优点
服用方便
用于某些 慢性疾病
煎膏剂认知
不易制成煎膏剂的药物
1 缺点
2
受热易变质的中药
易挥发性成分为主 的中药
煎膏剂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生产操作
煎膏剂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煎煮 浓缩
2~3次 每次 2 ~3h 澄清 35h
浓缩至 规定的 相对密 度
配制
加入炼 糖或炼 蜜不超 3倍量 返砂 加饮片 细粉
浓缩收膏
小火加热 搅拌、捞 泡沫 相对密度 1.40左右

煎膏剂的制备浸出制剂

煎膏剂的制备浸出制剂

•手捻甚粘,两指张开 有长白丝,滴水成珠
(3)糖的炼制
目的:使糖的晶粒熔融;净化杂质和杀死微生物。炼糖时
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还可防止煎膏剂在贮存中析出结晶 (产生“返砂”现象)
返砂:煎膏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糖的结晶析出的现象称为“返砂”

原因:(1)总糖量过高,过饱和度大,糖结晶析出,总糖
量控制到85%(g/ml)以下为好。 (2)糖的转化率过低 或过高:一般认为以40%~50%为好
热后易转化水解生成转化糖(葡萄糖与果糖)。
• 此两种单糖在糖浆剂中都随加热时间的长短而或多或少的存在 。转化糖具有还原性,可延缓某些易氧化药物的氧化变质。
• 但转化糖过多对糖浆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 故有的药典规定转化糖不得超过0.3%适当浓度的乙醇、甘油、 挥发油(兼矫味)有一定的防腐效能。
• 中药糖浆含糖及其它营养成分,极易被微生物污染,霉变 。

方法:

加50%水 30min
• 蔗糖
煮沸
加入0.1%酒石酸
微沸
炼糖
冷却
70℃
• 加Na2CO3中和
备用 转化率60%,含水量22%以下)
• 冰糖含水分较少,炼制时间宜短,应在开始时加 适量水以免烧焦;饴糖含水量较多,可不加水, 炼制时间较长。
• 质量要求:
• 1、药粉应为细粉。糖量不超过清膏量的三倍。 • 2、外观:稠厚的的半流体制剂,稠度适宜,无焦臭,异
• 2.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具有治疗作用。
• 3. 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用作矫味剂。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特点:
• 含糖或芳香剂(香料),掩盖药物不适气味,口感好,儿童尤宜 。

煎膏剂的一般制备流程(一)

煎膏剂的一般制备流程(一)

煎膏剂的一般制备流程(一)煎膏剂的一般制备流程简介煎膏剂是中药制剂中常见的一种剂型。

它采用特定药材通过一系列的制备过程,将药性提取并浓缩入膏状物中,以方便患者服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煎膏剂的一般制备流程。

材料准备制备煎膏剂需要以下材料: - 中药材:根据方剂需要的药材准备合适的种类和数量。

- 热水:准备适量的热水用于溶解药材。

制备步骤1.材料处理:–将所需的中药材按照方剂的配方要求进行准备。

包括清洗、切割、晒干等处理。

–所有中药材应当严格按照生药质量要求进行选择,保证药性的纯正与安全。

2.加水浸泡:–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中药锅中,添加适量的热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使药性充分溶解。

–液位应该稍高于中药材的表面,以保证药材能够充分吸取水分。

3.煮沸炮制:–在中药锅上点火煮沸,保持沸腾状态。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煮沸时间有所不同,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

–在煮沸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药材粘锅糊底。

4.过滤获得药液:–熬煮完成后,关闭火源,待冷却至适当温度。

–使用纱布等滤网进行过滤,将煮沸后的药液滤出。

5.进一步加热蒸发:–将药液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再次进行加热蒸发。

–通过适当的火力,使药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使药液逐渐浓缩成膏状物。

–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定期搅拌均匀,避免结块。

6.冷却与保存:–煎膏剂制备完成后,将其冷却至室温。

–将煎膏剂装入密封容器中,避光、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制备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药液煮沸过度或过短,影响药性的提取。

•在熬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粘底或糊锅现象的发生。

•操作时要注意防烫,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烫伤。

以上是煎膏剂的一般制备流程。

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以提取并浓缩,形成易于服用的膏状剂型。

在严格掌握制备流程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中药煎膏剂的高效而正确制备。

质量控制在制备煎膏剂的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1.中药材的质量检查:–选择符合标准的中药材,确保其来源可靠、品质合格。

简述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简述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简述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煎膏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 煎煮:首先将处方中的药材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放入煎煮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中药药剂学:煎膏剂的制法

中药药剂学:煎膏剂的制法

除炼糖和炼蜜外,其⼯艺流程为:煎煮→浓缩→收膏→分装等。

(1)煎煮:根据⽅中药材性质,将其切成⽚、段或粉碎成粉末,加⽔煎煮2~3次,每次2~3⼩时,滤取煎液,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适宜的滤器滤净。

若为新鲜果类,则宜洗净后榨取果汁,其渣加⽔煎煮,合并果汁与⽔煎液备⽤。

(2)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规定的相对密度,或以搅棒趁热蘸取浓缩液滴于桑⽪纸上,以液滴的周围⽆渗出⽔迹时为度,即得“清膏”。

(3)收膏:取清膏,加规定量的炼糖或炼蜜。

除另有规定外,⼀般加⼊糖或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收膏时随着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相应降低,并需不断搅拌和除去液⾯上的浮沫。

收膏稠度视品种⽽定,⼀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

实际⽣产中,判断正在加热的清膏及成品膏是否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

通常⽤波美计测量、因膏的稠度⼤,波美计的刻度不易看准,同时,波美计的标准温度为20℃,所以,⽤波美计测“收膏”的相对密度⽅法如下:
准确量取15℃~30℃的⽔400ml置500ml量筒中,滴加正在浓缩的稠膏⾄500ml,搅匀后,⽤波美计测其相对密度数值,按下式求得稠膏的相对密度:
d=(D-1)×N+1
例如,上述稀释⾄5倍的稠膏,测得波美度为10.7,则此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40.
(4)分装:待煎膏充分冷却后,再分装于洗净(或灭菌)⼲燥的⼤⼝径容器中,盖严,以免长霉变质。

中药煎膏剂的制作方法

中药煎膏剂的制作方法

中药煎膏剂的制作方法中药煎膏剂的制作方法煎膏剂系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的浸出制剂。

煎膏剂是中药传统的剂型之一,因其药性滋润,故又名膏滋。

本剂型因系经浓缩并含较多的糖或蜂蜜等辅料而制成的,故具有浓度高、体积小、有良好的保存性,便于服用等优点。

活血通经、滋补性及抗衰老药剂等多采用本剂型制备,适用于慢性疾病。

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査一遍,把胶类药拣出另放。

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cm左右,浸泡24h。

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

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小时,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巳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

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人参要先蒸10分钟左右,取出切片,放进一个小砂锅里,煎煮30分钟,取汁备用。

肉桂、桂枝等非常容易挥发的药物,最好单独煎15分钟取汁,等到收膏的时候再加入。

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中药,需要先打碎,加入开水或黄酒,用“隔水炖”的方式使其溶化。

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人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或用棒挑起呈片状落下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收膏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或另取与清膏等重量或倍量的中蜜(炼蜜)或炼糖、炒糖加入清膏中,搅拌混匀,微炼,除沫,装无菌瓶中密封即得。

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却后,装人清洁干净的瓷质容器内,先不加盖,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却后,再加盖,放入阴凉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制备#
煎膏剂的制备技术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226500) 华学珍
煎膏剂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稠厚的半流体制剂,以供内服,多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是中医用于强身健体、防衰老、治疗慢性疾病的传统剂型之一。

1 工艺过程
1.1 药物的处理:将处方中的药料洗净切成适宜片、段或粉碎成粗粉,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新鲜药物及果品如桂圆肉、大枣等应洗净切细或砸扁,用纱布浆挤出汁或加适量水煎以后用纱布挤净汁水,过60~80目筛,待膏汁浓缩至一定程度时加入;贵重的细料药物如人参等应单独煎取药汁,待收膏前加入;川贝母、蛤蚧、紫河车等应研细末收膏时加入;核桃仁、黑芝麻等应置锅内加热至香气溢出,簸净皮壳及砂粒,研成细粉兑入膏中。

1.2 煎煮:将药材置提取锅中,加适量的水润湿一定的时间后,再加水至适宜的高度,先文火加热,逐渐加大火力至沸腾时开始计时,每次2h,一般2~3次,至煎液气味淡薄为度,过滤后药渣压榨收集压榨液,过滤,与煎液合并,静置2h(夏季静置时间稍短)。

再过滤,取滤液。

1.3 浓缩:取上述滤液置适宜蒸发锅中,先以武火加热至沸并随时除去浮沫,待药液变浓时改用文火,浓缩成稠膏状时,沾取少许滴于滤纸上,检查,无渗润水迹为度;或用细棒挑起呈片状落下为度。

1.4 收膏:取与清膏1~3倍量的炼蜜或炼糖加入清膏中,如有人参汁等也应于此时加入,边加边搅拌并减弱火候,以防结底焦化;如有药材细粉,待膏汁冷却后加入;若用阿胶、龟板胶等胶类收膏,先将膏类烊化再兑入膏汁中,直接加入会沉底焦化。

收膏的稠度视温度、是否添加药材细粉而定,冬季稍稀,夏季稍稠;加药材细粉稍稀,不加则稍稠。

经验判断指标为:¹用细棒挑起夏天挂旗,冬天挂丝;º沾取少许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将膏汁夹于食指和拇指间,能拉出2cm 左右的白丝。

1.5 包装贮藏:将煎膏分装于洁净、干燥、灭菌后的大口容器内,待充分冷却后密塞、贴上标签,切勿在热时加盖,以免水蒸气冷凝回流于煎膏中,使膏面稀释,含水量高易产生霉变现象。

煎膏剂宜密封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2 赋形剂的处理及选择
为了增强口感或是滋补调理的需要,一般膏滋宜添加一定量的赋形剂。

煎膏剂的赋形剂有炼糖或炼蜜,就糖而言有冰糖、蔗糖、红糖、白糖、饴糖等,就蜜而言有槐花蜜、油菜花蜜、荞麦花蜜等,因为糖和蜜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杂菌及微生物等,处理不当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发酵变质,尤以饴糖为最,故在使用前都必须加以炼制;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处方治疗的需要选择炼糖或炼蜜。

2.1 蜂蜜的炼制:将蜂蜜置适宜锅内加热至沸,过筛除去死蜂、浮沫及杂质等,再继续加热至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黏性或产生浅黄色有光泽的泡,以手捏之有黏性,但两手指分开无白丝。

2.2 传统炒糖法:将蔗糖置适宜锅内,直火加热,不断炒拌,直到糖全部融化,色转黄至发泡及微有青白烟即可,此法劳动强度大,炒糖的标准不易掌握,容易造成焦糊。

2.3 转化糖法:取蔗糖置夹层锅内,加20%~50%水溶解,蒸汽加热煮沸015h,加入糖量011%酒石酸或013%枸橼酸搅拌均匀,保持温度110~115e ,2h 转化,至糖液金黄色,透明清亮,冷却至70e 加入0136%碳酸氢钠中和,此法操作容易掌握,糖又不易焦化,蔗糖转化率可达65168%。

3 煎膏剂的质量控制
3.1 返砂问题:煎膏剂在贮藏一定时期后常出现糖结晶颗粒,此称为返砂现象。

如果返砂严重,可将膏滋下层析出之糖分出,经重炒后再与药液相混;如量小,则可将盛有膏滋的容器隔水加热,使析出的糖溶解。

为防止膏滋返砂,炼糖时用转化糖法。

3.2 收膏标准的掌握:收膏标准因技术性强,不易掌握,目前药典尚无煎膏剂比重的统一规定,一般以1.40左右为宜,因此一般多凭经验判断。

实际上收膏标准的掌握与膏滋的防腐力和收得率有关,两者很难兼顾。

(收稿日期:2008-04-29)
作者简介:华学珍,女,1967年8月生,主管中药师,江苏省
如皋市中医院,226500洋参川芎醒脑胶囊的研制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21140) 刘 郁 刘连新
洋参川芎醒脑胶囊是由西洋参、川芎、当归、白芷、羌活等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之功效,是从2005年5中国药典6中川芎茶调散,按照中医理论加减而成。

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及微
细动脉,可降低血液黏度,防栓及溶栓的作用,还可以明显改善局部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

川芎为方中君药,其有效成分川芎嗪有改善血液循环、改变血流变,防止血栓形成[1]。

1 实验部分
#
850#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9月第37卷第9期 S hanxi M ed J,S eptember 2008,Vol 37,No.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