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布线示意图
宿舍楼综合布线设计.ppt

六个子系统图
一二楼平面图
三楼平面图
四楼平面图
五楼平面图
网络拓扑图
网络拓扑设计
从网络设计策略。网络核心技术设计及其安全设计等 策略等方面对我院宿舍楼校园网的合理科学规划与设 计进行研究。
了危险
4内部用户对Internet的非法访问 5 校园网内管理人员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管
理制度不健全,带来校园网的威胁
根据校园网的结构特点及面临的安全隐患,我们在广 泛征集各方意见,细心比较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以下 措施
宿舍楼综合布线设计
1. 背景 2. 设计标准 3. 需求分析 4. 综合布线的设计 5. 平面图 6. 网络拓扑图 7. 设备选型 8. 预算明细 9. 测试 10.网络安全体系 11. 售后服务
背景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 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 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 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 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 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 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 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 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性
1 开放性 2 可拓充性 3 源自管理性 4 安全性 5 易用性 6 兼容性
综合布线的组成
1 工作区(WORK AREA)子系统 2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3 水平子系统(HRIZONTAL 4 主干线(RISER; BACKBONE)子系统 5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细版)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细版)施工总平面布置(详细版)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周边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现有施工现场的场地和布置,做好总平面布置规划,满足生产、文明施工要求。
2)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和功能分区,对现有临建及管线进行调整。
3)加强现场平面布置的分阶段调整,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提高劳动效率。
4)加强平面施工的检查及监督整改,保证场内施工道路通畅。
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
2场地整体规划2.1施工现场划分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将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各场地的用途对施工现场进行划分。
施工现场设置材料加工、堆放场、材料库、标养室、现场办公室及员工宿舍和食堂。
2.2大门与道路的布置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在现场西面和南面设大门做为资料及职员出入口。
大门为钢管-薄铁板组合大门,门外侧在凸显位置设立一个名板,用于书写工程、业主、工程垂问、设想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的名称,书写的格式、标牌的款式和尺寸、设立的位置报送业主审批,文字将约请优等标记绘制职员书写,并在工程举行期间不时从头油漆和书写。
现场四周新建临时道路做为材料运输道路,道路设置为双通道,路宽6m,采用100厚C20现浇混凝土硬化,并按2%的坡度做好排水。
2.3排水设施的布置充分利用前期土方阶段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排水设施,在门路一侧增长宽300mm、深350mm的排水沟;按照排污口位置设置2000mm×1000mm×1000mm的沉淀池,举行有组织排水,坡度0.2%,排至排污口。
同时在大门入口处设置洗车槽,配备高压冲洗水枪,以免车辆出入带泥,引起扬尘污染。
2.4办公区临建的布置利用北侧空地做为现场临建布置场地,布置1栋2层的办公用房,主要包孕业主、监理及办理职员办公室、集会室等,共567m2.办公室为简易彩板房,门窗为铝合金门窗,地面为400mm×400mm地板砖,吊顶为600mm×600mm矿棉板吊顶。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实例

地面线槽铺设施工图
在地面线槽铺设布线方式中,把长方形的线槽打在地面垫层 中,每隔4~8cm设置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直到信息出口的 接线盒。分线盒与过线盒有两槽和三槽两类,均为正方形, 每面可接两根或三根地面线槽,这样分线盒与过线盒能起到 将2~3路分支线缆汇成一个主路的功能或起到90度转弯的功 能。 要注意的是,地面线槽布线方式不适合于楼板较薄或楼板为 石质地面或楼层中信息点特别多的场合。一般来说,地面线 槽布线方式的造价比吊顶内线槽布线方式要贵3~5倍,目前 主要应用在资金充裕的金融业或高档会议室等建筑物中。 注意:在活动地板下敷设缆线时,地板内净空应为150~ 300mm。若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则地板内净高应为300~ 500mm。
ø20PVC管
2500 楼 道 1300 2000
ø16PVC管
卫 生 间
300
墙面暗埋管线施工图
注意: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 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 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外径不宜 超过100mm。
墙面明装线槽施工图
水平子系统明装线槽安装时要保持线槽的水平, 必须确定统一的高度。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实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墙面暗埋管线施工图 墙面明装线槽施工图 地面线槽铺设施工图 吊顶上架空线槽布线施工图 楼道桥架布线示意图
墙面暗埋管线施工图
在设计水平子系统的埋管图时,一定要根据设计信 息点的数量,从而确定埋管规格。如图所示。每 个房间安装2个信息插座,每侧墙面上安装2个信 息插座。
吊顶上架空线槽布线施工图
吊顶上架空线槽布线由楼层管理间引出来的线缆先走吊顶内的线槽, 到各房间后,经分支线槽从槽梁式电缆管道分叉后将电缆穿过一段支 管引向墙壁,沿墙而下到房内信息插座的布线方式
地面布线示意图

地面布线概述:地面布线产品,为现代化智能建筑水平布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它是由地面线槽、分线盒、分线箱、出线口以及各种连接件、密封件、线槽安装附件和电源插座、信息模块等组合而成,使用灵活方便,在您的脚下,随时随地都能打开精致的盖板,接上您所需的电源和信息,不用时关上盖板与地面平齐,不影响室内的其它布置和人员的通道。
地面插座有多种规格,用户可根据各自不同工程的需要进行选择,也可根据您的需要进行特殊产品的加工。
适用于大开间自动化办公室、机场、展览厅、阅览室、实验室、商场、宾馆、网吧、生产线、学校的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等场所,尤其适用于移动墙,轻隔断墙随意布局的建筑物。
暗敷于现浇混凝土地面,楼板或楼板垫层内。
地面线槽,管线布线设计要求及步骤:1.根据装修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槽数,根据穿线的情形确定线槽的规格系列,一般按容量的40%布线;2.与建筑专业研究构造方案;(1)参照建筑图中的《工程做法》某建筑土建工程做法如下:楼1: 20厚花岗岩铺实拍平,素水泥浆擦缝3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素水泥(找平层,垫层)钢筋砼楼板由于钢筋砼楼板(预制楼板)是预先浇注的,在完工后不允许再动,地线槽必须在30厚的垫层内,分线盒,出线口,地面插座(包括四周突起螺丝,约15mm)高度要在垫层(30厚)和花岗岩(20厚),共50厚的高度内。
3.强、弱电线路应分槽敷设,在分线盒内均应采用金属分离隔板隔开;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管槽之间距离要符合以下要求:类别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近距(mm)380V电力电缆<与缆线平行敷设13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7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0380V电力电缆2 ~与缆线平行敷设3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80380V电力电缆 >与缆线平行敷设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4.双线槽(强,弱电各一)设计,可以改为单线槽(弱电)。
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

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是在每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 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 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 各种主机设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子系统 的电话、数据、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宜 集中设在一个房间内。必要时,可以分别设置,但程 控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房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 远。
5 设备间子系统
设计设备间时应注意
设备间应设在位于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 应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 设备间应在服务电梯附近,便于装运笨重设备。 设备间内要注意: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
;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 的消防系统; 使用防火门,墙壁使用阻燃漆 。
防止可能的水害(如暴雨成灾、自来水管爆裂等)带来的灾害。 防止易燃易爆物的接近和电磁场的干扰。 设备间空间(从地面到天花板)应保持2.55m高度的无障碍空间, 门高为2.1m,宽为90m,地板承重压力不能低于500kg/m2。
课程安排
❖ 六大子系统
1 工作区子系统 2 水平干线子系统 3 管理间子系统 4 垂直干线子系统 5 设备间子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1课时
学习对象
+ 希望了解综合布线六大子系统的学生 和专业技术人群
学习目标
+ 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您应该能够: 全面的了解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 通过不同的方式介绍综合布线中的六大子系统
4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对光纤的要求
光纤电缆: 光纤电缆敷设时不应该绞结。 光纤电缆在室内布线时要走线槽。 光纤电缆在地下管道中穿过时要用PVC管。 光纤电缆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0cm。 光纤电缆的室外裸露部分要加铁管保护,铁管要固定牢固。 光纤电缆不要拉得太紧或太松,并要有一定的膨胀收缩余量。 光纤电缆埋地时,要加铁管保护。
(完整)综合布线方案

综合布线方案目录1。
概述 (3)2.系统设计方案 (4)2.1。
工作区布线 (4)2。
2. 水平布线 (4)2.2。
1. 水平布线路由 (5)2。
2.2. 水平布线设计 (5)2.2.3. 水平布线器件 (6)2。
3。
................................................................ 主干布线82.3.1. 主干布线路由 (8)2.3.2。
主干布线设计 (8)2。
3。
3。
....................................................... 主干布线器件9 2.4. 配线间 (9)2。
4.1. 线缆路由 (10)2.4.2。
配线间器件清单 (10)3。
标签安装 (12)1.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
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网是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a)工作区子系统--—由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电缆组成。
常用设备是计算机(PC,工作站,中端,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设备。
b)管理子系统—-—由交叉连接、直接连接配线的(配线架)连接硬件等设备所组成。
实现配线管理,其设计很完善,使用颜色编码,很容易追踪和跳线,体积小比传统配线箱节省50%空间。
c)水平子系统--—由每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经水平布置一直到管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间(跳线架)的连接,常用三类和五类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
综合布线中的七大子系统

每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插座盒。对于难以再增加插座盒的 工作区,要至少安装两个分离的插座盒。
2 配线(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
是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 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由于智能大厦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需要把通信系统 设计成易于维护、更换和移动的配置结构,以适用通信系统及设备在未来 发展的需要。
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也称楼宇管理子系统。一个企业或某政府机关 可能分散在几幢相邻建筑物或不相邻建筑物内办公。彼此之间的 语音、数据、图像和监控等系统可用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 (硬件)连接在一起。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 设备(硬件)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各建筑物之间 的缆线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布线方法
1)架空电缆布线 2)直埋电缆布线 3)管道系统电缆布线 4)隧道内电缆布线
6 建筑群子系统
架空安装方法通常只用于现成电线杆,而且电缆的走法不是主 要考虑内容的场合,从电线杆至建筑物的架空进线距离不超过30m (100ft)为宜。建筑物的电缆入口可以是穿墙的电缆孔或管道。入 口管道的最小口径为50mm(2in)。建议另设一根同样口径的备用 管道,如果架空线的净空有问题,可以使用天线杆型的入口。该天 线的支架一般不应高于屋顶1200mm(4ft)。如果再高,就应使用 拉绳固定。
4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
由设备间(如机房)提供建筑中最重要的光纤等主干线路,是整 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一般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间 的连接路径
4 垂直干线子系统
设计时要考虑: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 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 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 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在敷设电缆时,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空气开关: 空气开关是控制电气回路的分合开关,若 以空气为灭弧介质的称空气开关。一般以 额定电流(负荷)选择,做为电气回路的 总开关使用。
• 漏电保护器:
当一个空气开关带有漏电保护功能时, 称之为漏电保护开关。如果是一个单单 用于漏电保护的电气装置,则称之为漏 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6、从第一级总漏电保护器引出相线 到多路分路隔离开关。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现以三路分三路为例, 详述总配电箱到分配电箱 的接法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1、从总配电 箱的分配电开 关分别引出黄、 绿、红(A、 B、C)三相 线,淡蓝色工 作零线从工作 零接线端引出, 黄绿双色PE保 护零线从PE端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隔离开关必须选用分断时有明显可 见分断点的开关。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3、淡蓝色中性接地线接入到第一级 漏电保护器上的接线端。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4、将中性接地线用导线引出到PE端 子作为保护零线。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5、从第一级漏电保护器“N”出线 端接引到工作零接线端。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导线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铜导 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 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五线之间架设的安全距离
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
电缆线路
•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
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 电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布线概述:
地面布线产品,为现代化智能建筑水平布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它是由地面线槽、分线盒、分线箱、出线口以及各种连接件、密封件、线槽安装附件和电源插座、信息模块等组合而成,使用灵活方便,在您的脚下,随时随地都能打开精致的盖板,接上您所需的电源和信息,不用时关上盖板与地面平齐,不影响室内的其它布置和人员的通道。
地面插座有多种规格,用户可根据各自不同工程的需要进行选择,也可根据您的需要进行特殊产品的加工。
适用于大开间自动化办公室、机场、展览厅、阅览室、实验室、商场、宾馆、网吧、生产线、学校的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等场所,尤其适用于移动墙,轻隔断墙随意布局的建筑物。
暗敷于现浇混凝土地面,楼板或楼板垫层内。
地面线槽,管线布线设计要求及步骤:
1.根据装修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槽数,根据穿线的情形确定线槽的规格系列,一般按容量的40%布线;
2.与建筑专业研究构造方案;
(1)参照建筑图中的《工程做法》
某建筑土建工程做法如下:
楼1: 20厚花岗岩铺实拍平,素水泥浆擦缝
3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素水泥(找平层,垫层)钢筋砼楼板
由于钢筋砼楼板(预制楼板)是预先浇注的,在完工后不允许再动,地线槽必须在30厚的垫层内,分线盒,出线口,地面插座(包括四周突起螺丝,约15mm)高度要在垫层(30厚)和花岗岩(20厚),共50厚的高度内。
3. 强、弱电线路应分槽敷设,在分线盒内均应采用金属分离隔板隔开;
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管槽之间距离要符合以下要求:
4. 双线槽(强,弱电各一)设计,可以改为单线槽(弱电)。
强电部分由于所需穿线
容量小,改为铸铁出线口,出线口之间使用镀锌钢管SC25连接。
布线设计方案:
配线箱
分线盒 弱电插座盒
地面线槽
地面布线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A屏蔽分线盒F出线口
B贴面屏蔽分线盒G地板插座盒
C正方形插座盒H封闭式地面线槽
D长方形插座盒P配件
E圆形分线盒K易开式地面线槽
产品简介
1.地面敷设线槽采用优质钢板加工成型的全封闭高强度矩形钢管,外表通过镀锌处理,大
幅度地提高了抗腐蚀能力。
根据穿管的根数,横截面积确定线槽的规格和槽数。
槽数分为单槽,双槽,三槽。
标准长度为2m、3m。
4m和6m,分别为50和70,100系列, 或根据实际需要规格制造。
线槽间距一般为2-3.5m,零星分散的点可通过变形接头用钢管敷设。
2.分线盒:敷线平面中,用作导线的转弯、相接。
交叉是敷线的十字路回,可作不同管形的变换和一定范围的高度调整。
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6m时,宜加装分线盒。
双线槽线路的分线盒内部设有隔离板,以保证强、弱电之间的隔离和屏蔽。
敷线平面中出现强弱电交接
十分复杂时,线槽在水平位置采用加深分线盒,将水平方向的线槽交叉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各种线路走向。
在分支,转变角,电气箱连接附近应设置分线盒。
地面线槽内的各种配线仅允许在分线盒、出线口处接头。
屏蔽分线盒是由锌合金,铝合金铸造而成,盖板有铜,铝,不锈钢三种,盒高一般为40——80mm。
贴面屏蔽分线盒在盖板上可以贴大理石,木地板,地毯,根据地面采用的装饰面来进行配置,使整体美观协调。
3.插座盒:50和70,100系列带护罩式插座盒、电源。
电话、视频插座任意选择,兼有分线盒作用,为综合布线提供方便。
4.专用出线口:用于导线的引出,可根据需要用作电源、电话、视频插座或计算机终端出口。
距分线盒230mm设置第一个出线口,出线口之间标准间距为600mm。
如果为双线槽,两线槽邻近出线口中心距为1400mm。
5.连接支撑附件:连通器用于直通连接;圆管接头用于分线盒中圆管连接;变径接头用于线槽与圆管的连接;终端用于线槽终端封头;支架与调整螺栓用于线槽支撑及高度调整,线槽每隔1.0-1.5m处应以支架固定,其调整螺栓长度视施工条件而定,高度调整一般为30~50mm;S型加深专用接头用于纵横交叉或过梁处;平式弯通用于线槽的转角处;立式弯通用于线槽的上下连接口;其他线槽专用609密封胶,用于线槽与线槽,线槽与分线盒连接处,防止灰浆进入。
注:本示意图以三槽为例,单槽,双槽可参照本图施工。
施工需要的主要工具有:铅笔,卷尺、粉线袋、手锤、无齿锯、兆欧表和万用表
1.强电回路必须配有防漏电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应确保地面线槽接地的连续性。
2.在布线系统中,电缆的分支、拐弯和电器的连接都应设置分线盒,强、弱电共用分线盒
时,分线盒内应设置屏蔽隔板,强、弱电在分线盒内无论是交叉还是并行都必须用金属板隔离开来。
强、弱电同路由敷设时不得在同一槽中敷设,应分槽敷设,以免造成干扰。
3.线槽每隔1m-1.5m处应有固定支架及调节支撑。
分线盒、插座盒、出线口均设有调节支
撑,调节支撑的底板应跟结构层固定,防止土建施工时移动地面线槽的予定位置。
线槽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应达到20mm以上,多槽敷设表面混凝土保护层应达35mm,同时采用上敷铜丝网进行浇筑,否则地面易开裂。
4.连接器、分线盒、线槽接口处应有专用密封胶涂抹密封,防止土
5.建施工时泥浆渗入。
予埋分线盒、出线口时应安上塑料防护盒。
6.出线口、分线盒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纵横平直,确保室内整体效
7.果美观。
导线除分线盒、出线口可以有接头外其线槽内不得有任何接头。
8.分线盒、插座盒、出线口底座在安装时应低于完成地平面3-10mm,
9.以利于盖板的正常安装。
10.线槽及附件连接完成后,应对整体机构进行水平高度调整。
通过高度调整螺丝,出线口
升降套,使分线盒标识器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即地面)内。
11.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要求有可靠的接地连接。
12.参考《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电气工程—地面内暗装金属线槽敷设。
或图集《室内管
线安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