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普法知识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材料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材料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青少年是家庭的寄托,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渐突出,校园伤害事件和青少年侵权案件时有发生,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

今天我很高兴接受学校领导的邀请,到咱们学校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有关的法律常识,通过结合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大家认识一些社会现象,提高自我防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

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什么是,什么是犯罪,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运用法律来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犯罪。

其次,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了解,我们享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

比如: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中华人民国的公民,就要受到中华人民国的法律保护,就享有法律赋予我们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受保护权,受教育权,继承权等权利,只有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律,更好地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活动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保护自身健康成长,我们青少年就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制观念。

同学们,我们青少年就象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

因此,我们青少年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2024小学生普法教育ppt课件全新

2024小学生普法教育ppt课件全新

《数据保护法》
保护个人数据信息安全,规范数据处 理活动,促进数据合理利用。
文明上网行为规范引导
遵守网络道德
尊重他人,不发表攻击性、侮辱性言论,不参与网络 暴力行为。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不滥用网络资源,不进行非法下载和传播 活动。
倡导健康网络文化
实际运用。
输标02入题
普法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德育、智育的结合,培养小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01
03
普法教育将更加注重与社会、家庭的合作,形成学校 、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普法教育网络,共同为小学
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04
普法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针对不同年级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学生,开展有针对性 的普法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如法律概念、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等,帮助小学生初步建立法律意识和 法治观念。
通过互动环节和游戏设计,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法 律知识。
小学生普法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普法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模拟法庭 、法律实践等活动,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 最高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
法律效力等级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 等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及相关法律概念
宪法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原则
宪法遵循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和权 力制约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02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小学生法律常识资料

小学生法律常识资料

小学生法律常识资料小学生法律常识资料一、接受法律知识教育,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学习掌握:(一) 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二) 懂法:就是要明白自己与那些法律有更多的关系,明确遵纪守法跟青少年自身有什么关系?(三) 守法: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主要合法权利 1、生命健康权。

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

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姓名权。

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4、肖像权。

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5、名誉权。

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

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

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8、财产继承权。

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9、著作权。

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0、专利权。

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1、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12、取得国家赔偿权。

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13、宗教信仰自由权。

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4、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

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1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小学生法律常识大全

小学生法律常识大全

小学生法律常识大全标题:小学生法律常识大全导言:法律是一套社会规范和制度,它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即使是小学生,也应该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以保障自身权益并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本文将为小学生讲解一些法律常识,帮助他们成为更懂法律的好公民。

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权利: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应该平等。

小学生也享有表达意见、接受教育、享受社会保障等权利。

2. 公民的义务:尊重他人、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是小学生的基本义务。

第二章:安全保护1. 安全教育:小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如如何避免火灾、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等。

2. 个人隐私保护:小学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不随意透露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3. 网络安全:小学生在互联网上要注意防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

第三章:知识产权保护1. 著作权:小学生要尊重他人的著作权,不随意复制、转载他人的作品。

2. 商标权:小学生要学会保护商标权,不买假冒伪劣商品,尊重品牌。

3. 专利权:小学生要理解并尊重他人的专利权,不随意模仿、抄袭他人的发明创造。

第四章:社会公共秩序1. 公共场所规则:小学生要懂得在公共场所要保持秩序,如排队、不大声喧哗等。

2. 爱护公共财物:小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

3. 不干涉他人:小学生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不随意干涉他人的个人权益。

第五章:争议解决和法律援助1. 和平解决争议:小学生要学会通过沟通和妥协解决争议,避免使用暴力。

2. 法律援助:小学生要知道如果碰到法律问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如向老师、家长或公民法院寻求帮助。

结语:了解法律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很重要。

通过学习法律常识,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遵守社会规范,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员。

希望本文对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培养一个懂法的、有责任心的新一代。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内容资料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内容资料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内容资料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内容资料一、法律的概念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有约束力的规则,用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以及调节国家、社会、民族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制度。

2、法律的作用:遵守法律是公民行为的重要标准,所有公民和组织都有义务遵守,而且遵守法律也给社会带来许多好处,有保障公民正当权利和自由的作用,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二、法律的重要性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尊重法律,建立安全意识,认知法律行为的正当性,提高安全素养;2、自觉性的提升:法律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的必要条件,让少年充分体会法律的实掌,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的正确信仰;3、提高文明礼仪:法律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文明礼仪,拒绝违法群体文化,增强文明礼仪意识,懂得尊重人,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三、法制安全教育方式1、熟悉法律条文:小学生可以熟读一些法律条文,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遵守法律,尊重法律;2、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小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自觉性,学会参与活动,参加法治实践活动。

3、让小学生参观法院:鼓励小学生参观法院,使他们了解法院的职能,对储备对法治的意识,更好地遵守法律;4、学会遵守和实施法律:鼓励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学会遵守法律,以便在日常行为中,树立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心态,提高法制安全教育水平。

四、法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增强安全意识:法制安全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守法、尊重法律;2、维护公民权利:法制安全教育能够维护小学生的公民权利,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3、预防违反法律行为:法制安全教育能够预防小学生违反法律习惯,让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预防违反法律行为;4、促进公民素质:法制安全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素质,让他们远离危险,促进尊重和理解他人,遵守规则,以及共同发展的能力。

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资料,以上就是我们要讲的内容,希望能够让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让法律成为一种即兴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小学生普法教育讲座【四篇】

小学生普法教育讲座【四篇】

【导语】为推进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开展,全社会都应当⾏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1.⼩学⽣普法教育讲座 什么叫遵纪守法呢?⼈们在社会⽣活中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

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由,讲⾃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圆。

⾃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

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由的;鱼在⽔中嬉游,它们是⾃由的。

但如果把鸟放⼊⽔中,让鱼离开了⽔,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由,⽽且很快就会死掉。

⼈⾛在马路上是⾃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的⾃由。

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由。

此外,纪律限制⾃由,⼜保护⾃由。

如当你⾛进阅览室,⾥⾯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偶尔翻书的沙沙声。

对于想看书的⼈来说,这⼀⽚宁静多么宝贵!因为⼈⼈都遵守阅览室规则,⼤家可以享受这静⼼阅读不受⼲扰的⾃由。

若有⼈不守纪律,⾼声谈笑,这⾃由就消失了。

我们⼩学⽣正担负着努⼒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社会都要求我们知法懂法、遵法守法。

在学校⾥,同学间总会有些⽭盾和摩擦,同学们要互相关⼼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

如在做什么事时意见不同、出现⽭盾,⼀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或他⼈。

我奉劝同学们遇事要冷静,要有法纪观念,不能做害⼈害已的事。

我们学校有着严肃的校纪和优良的校风,我们作为⼩学⽣,更应该与同学和睦相处,理智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让我们严格要求⾃⼰。

2.⼩学⽣普法教育讲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

对青少年进⾏法制宣传和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新中国成⽴以来,党和政府⾼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代⼜⼀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犯罪时有发⽣,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学法、知法、懂法。

小学生也不例外。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法律知识小常识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

其特征有四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即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1)、保卫国家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征有(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6、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盗窃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

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

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

小学生法律常识讲座--——《小学生应当了解哪些法律常识》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其次,学好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受教育权、继承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等权利受法律保护,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学好了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法律体现人民利益,违法就是违背人民利益,损害了人民利益,国家的法律靠全体人民来维护,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了法律,就知道那些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顺利进。

二、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作为在校学生,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在哪些法律中的什么样的年龄段应当负责什么法律责任,从而来了解我们中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哪几种法律常识.(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当寻求哪些保护.(二)14至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完全行为能力人。

《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罚法》(修改前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1条规定14周岁为治安处罚年龄,也就是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名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的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以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法制教育材料
三年级
一、接受法律知识教育,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学习掌握:
(一) 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二) 懂法:就是要明白自己与那些法律有更多的关系,明确遵纪守法跟青少年自身有什么关系?
(三) 守法: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主要合法权利
1、生命健康权。

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

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姓名权。

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4、肖像权。

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
5、名誉权。

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

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

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8、财产继承权。

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9、著作权。

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0、专利权。

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1、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12、取得国家赔偿权。

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13、宗教信仰自由权。

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4、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

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1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16、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青少年法定的主要义务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
5、依法服兵役和纳税;
6、计划生育、
7、赡养父母等。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A.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B.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
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