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

合集下载

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
利用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 ,构建黑箱模型,实现对分离 过程的预测和优化。
混合建模
结合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 的优势,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泛 化能力。
优化算法
应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 智能优化算法,对分离过程进
行参数优化和操作优化。
先进控制技术应用
预测控制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技术, 实现对分离过程的实时优化和控制。
化工分离工程
汇报人:XX
目 录
• 分离工程概述 • 化工分离原理与方法 • 化工分离设备与技术 • 化工分离过程优化与控制 • 典型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分离工程概述
分离工程定义与重要性
分离工程定义
利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 ,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 、提纯或富集的过程。
重要性
膜分离法
01
02
03
原理
利用特定膜材料的选择性 透过性,使混合物中的某 些组分能够透过膜而实现 分离。
分类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 透等。
应用
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气 体分离等。
03
化工分离设备与技术
塔设备
蒸馏塔
用于多组分溶液的分离, 通过加热使不同组分在不 同温度下挥发,从而实现 分离。
吸收塔
用于气体吸收操作,将气 体中的某一组分通过液体 吸收剂吸收到液体中。
通过化工分离技术,将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提取 出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环保型分离剂的开发
研发环保型的分离剂,如生物可降解的分离剂、 无毒无害的分离剂等,以降低化工分离过程对环 境的污染。
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化工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和成本压力。同时,新兴技术 的不断涌现也给传统化工行业带来了竞争压力。

化工分离工程01

化工分离工程01

化工分离工程 011. 引言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物质的分离、净化和纯化等工艺过程。

本文将介绍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工艺流程以及一些常用的分离技术。

2. 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离工程是指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者两者的组合,将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过程。

分离工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混合物中目标组分的纯度,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分离效率。

3. 分离工程的分类分离工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离工程可以分为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物理分离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包括蒸馏、吸附、萃取等技术;化学分离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如化学反应、化学析出等技术。

4. 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4.1 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化工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离工程,可以将原材料中的有用组分与杂质分离开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通过蒸馏工艺可以将原油中的轻质烃类和重质烃类分离出来,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4.2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离工程也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等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清水进行分离,从而净化废水,保护环境。

4.3 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化工分离工程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离工程将混合物中的有效药物分离出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5. 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分离工程一般包括前处理、主分离和后处理等环节。

前处理是指对混合物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调整溶剂比例等;主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组分与杂质分离开来;后处理是指对分离后的产物进行处理,如晶体过滤、溶剂回收等。

不同的分离工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具体的流程可以根据混合物的特性和目标要求进行设计。

6. 常用的分离技术6.1 蒸馏蒸馏是一种基于组分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

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

用于稀土萃取分离的混和澄清槽
浸取
用水与溶剂浸取矿 物质和天然植物中的有 效成分,已有悠久的历 史。现在湿法冶金、湿 法磷酸、蔗糖生产、植 物油生产都采用浸取操 作。
结晶
人们早已利用太阳能蒸发海 水,使食盐结晶。现在结晶 已成为从不纯溶液中制取纯 净固体产品的有效且经济的 操作方式。许多化学产品, 如染料、涂料、医药以及各 种盐类都用结晶制取,制得 的产品不仅有一定的纯度, 而且外观美观,便于包装、 运输、贮存和应用。
吸附
用活性炭、硅胶、硅藻 土脱色,脱臭,早已在工 业中使用。20世纪吸附技 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空气分离、异构体分离、 废水废气处理都采用新型 的吸附技术,吸附剂也发 展到分子筛、活性氧化铝、 合成树脂等物质。
离子交换
虽然人们早就发现土壤吸 收铵盐的离子交换现象,但离 子交换作为一种单元操作是在 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离子交 换树脂以后。目前离子交换主 要用于水的软化和纯化,溶液 的精制与脱色,工业废水中回 收贵重金属等过程。
早期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分离过程
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已利用各种分离方 法制作许多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需要的物 质: 利用日光蒸发海水结晶制盐; 农产品的干燥; 从矿石中提炼铜、铁、金、银等金属; 火药原料硫磺和木炭的制造; 从植物中提取药物; 酿造葡萄酒时用布袋过滤葡萄汁; 制造蒸馏酒等等。 这些早期的人类生产活动都是以分散的 手工业方式进行的,主要依靠世代相传的经 验和技艺,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分离操作是怎么实现的?
平衡分离过程:根据当体系 处于平衡时物质在不同相态 (气液、气固、液液、液固 等)中浓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如蒸馏、吸收、萃取、吸附、 结晶等 速率分离过程:根据物质分 子在外力作用下迁移速率不 同而实现分离,如膜分离、 电泳等 重力和离心分离:根据物体 密度不同而实现分离,如重 力沉降、旋风分离等 机械分离过程:根据物体颗 粒大小不同而实现分离,如 筛分和过滤等 其他分离过程

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1.1概述1.1.1 分离过程的发展与分类随着世界工业的技术革命与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但生产过程的设备往往都可以认为是由反应器、分离设备和通用的机、泵、换热器等构成。

其中离不开两类关键操作:一是反应器,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为化工生产的核心;-其中离不开两类关键操作:一是反应器,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为化工生产的核心;-于是研究化学工业中具有共同性的过程和设备的规律,并将之运用于生产的“化学工程”这一学科应运而生。

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机械分离过程的对象都是两相或两相以上的非均相混合物,只要用简单的机械方法就可将两相分离,而两相间并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相间传质,可以在均相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相中进行。

传统的单元操作中,蒸发、蒸馏、吸收、吸附、萃取、浸取、干燥、结晶等单元操作大多在两相中进行。

依据处于热力学平衡的两相组成不相等的原理,以每一级都处于平衡态为手段,把其他影响参数均归纳于效率之中,使其更符合实际。

它的另一种工程处理方法则是把现状和达到平衡之间的浓度梯度或压力梯度作为过程的推动力,而把其他影响参数都归纳于阻力之中,传递速率就成为推动力与阻力的商了。

上述两种工程处理方法所描述的过程,都称作平衡级分离过程。

分离行为在单级中进行时,往往着眼于气相或液相中粒子、离子、分子以及分子微团等在场的作用下迁移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分离。

热扩散、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及电泳等分离过程都属此类,称速率控制分离过程,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分离方法。

综上所述,分离过程得以进行的基础是在“场”的存在下,利用分离组分间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并采用工程手段使之达到分离。

显然,构思新颖、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高效节能的分离设备将是分离过程得以实施乃至完成的保证。

1.1.2 分离过程的地位广泛的应用、科技的发展、环境的需要都说明分离过程在国计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并展示了分离过程的广阔前景:现代社会离不开分离技术,分离技术发展于现社会。

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知识点

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知识点

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知识点化工原理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物质的分离、提纯和纯化等工艺。

分离工程的目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开,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的知识点。

1.分离工程的分类:-相平衡分离工程:利用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等)不同的物质在相平衡时的差异进行分离,包括蒸馏、萃取、结晶、吸附等。

-膜分离工程:利用半透膜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包括逆渗透、超滤、气体渗透等。

-色谱分离工程:利用分子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与解吸作用的不同,进行分离,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离子交换分离工程:利用离子交换剂对混合物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和解吸,包括离子交换层析、电渗析等。

-超临界流体分离工程: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混合物进行溶解和脱溶,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疏水液相色谱等。

2.蒸馏:-原理: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不同沸点差异,将其在不同温度下从液相转变为蒸汽相,再通过冷凝收集纯净的成分。

-分类: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精馏、萃取蒸馏等。

-应用:石油分馏、酒精提纯、药物合成等。

-原理:利用两个不相溶液体相之间的互溶性差异,将所需组分从一个相转移到另一个相中,实现分离和纯化。

-分类:液液萃取、固液萃取、溶剂萃取等。

-应用:食用油提取、天然产物提纯、有机物合成等。

4.结晶:-原理:利用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变化,在适当的条件下使溶质以晶体形式析出,实现分离和纯化。

-分类:汽提结晶、真空结晶、冷结晶等。

-应用:糖类、盐类、有机物的制备和纯化等。

5.吸附:-原理:利用固体表面对一些组分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实现分离和纯化。

-分类:气相吸附、液相吸附、离子交换等。

-应用:含油气分离、环保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等。

6.膜分离:-原理:利用半透膜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使其中的一些组分通过膜而其他组分被截留。

-分类:逆渗透、超滤、气体渗透等。

-应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

《化工分离工程》题集

《化工分离工程》题集

《化工分离工程》题集说明: 本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工分离工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请认真作答,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哪项不是化工分离工程的主要任务?A. 物质的纯化B. 混合物的分离C. 化学反应的催化D. 产品的精制2.在蒸馏过程中,提高塔顶温度会导致:A. 塔底产品纯度提高B. 塔顶产品纯度降低C. 塔底产品产量增加D. 塔顶产品产量减少3.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A. 对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B. 易于与溶质分离C. 挥发性高D. 成本低,无毒害4.下列哪种分离方法基于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A. 萃取B. 结晶C. 过滤D. 离心5.在膜分离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分离:A. 胶体与溶液B. 气体混合物C. 固体颗粒D. 离子6.下列哪项不是离心分离的应用?A. 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分离B. 乳浊液的分离C. 气体中尘粒的去除D. 溶液中离子的分离7.吸附分离过程中,常用的吸附剂是:A. 活性炭B. 石英砂C. 玻璃珠D. 金属网8.蒸发操作中,提高加热蒸汽压力会:A. 降低蒸发速率B. 提高溶液的沸点C. 减少能耗D. 增加二次蒸汽量9.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的水分首先以何种形式去除?A. 结合水B. 非结合水C. 毛细管水D. 内部水10.萃取塔的设计中,为了提高萃取效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塔高B. 减小塔径C. 增大萃取剂流量D. 降低操作温度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精馏塔中,______是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关键部件。

2.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用量需保证有足够的______以吸收溶质。

3.萃取分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______是提高分离效率的关键。

4.离心分离是基于不同组分在旋转场中受到的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的。

5.蒸发操作中,溶液的沸点随压力的______而升高。

6.干燥速率曲线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任务是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的纯度、品质和收率,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化工分离工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分离原理在化工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分离原理包括蒸馏、结晶、吸附、萃取、膜分离、离子交换等。

其中,蒸馏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离方法,它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

结晶则是通过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吸附而实现分离。

萃取是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

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将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则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混合物中的离子进行分离。

2.蒸馏工程蒸馏是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

在蒸馏工程中,常见的设备包括塔式蒸馏塔、板式蒸馏塔、换热器、冷凝器等。

蒸馏工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技术成熟、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对物质纯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3.结晶工程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通过结晶过程沉淀出来的分离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温度变化或添加结晶剂来控制溶质的溶解度,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

在结晶工程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包括结晶槽、结晶釜、过滤机等。

结晶工程的优点是生产操作简单、设备投资较小、适用于对纯度和晶体形态要求较高的情况。

4.吸附工程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吸附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作用将目标成分从混合物中吸附出来。

在吸附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包括吸附塔、吸附柱、吸附剂等。

吸附工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对成分含量要求较高的情况。

5.膜分离工程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将混合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分子大小、形状、电荷等特性使得不同的成分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从而实现分离。

化学工程中的分离工程

化学工程中的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的重要性
分离工程在化学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各 种化学物质的制备、提纯和精制,是实现物质分离与纯化的 关键环节。分离工程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 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
相平衡理论
相平衡理论是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研究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平衡分配 关系。通过相平衡理论,可以了解物质在两相之间的溶解度、分配比等参数,为 实现物质的分离提供理论依据。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分离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离子液体在分离工程中主要应用于萃取、吸附、精馏等领域。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可以有效地分离不同种类的物 质,同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分离效果。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和纯化。
人工智能在分离工程中的应用
然气分离、油品精制等方面。分离工程技术用于将石油和天然气中的不
同组分进行有效的分离和提纯。
02
制药工业
制药工业中,分离工程技术用于药物的制备、提纯和质量控制。通过分
离工程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成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性。
03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中,分离工程技术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环保性原则
在设计和实施分离过程时,应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可靠性原则
分离过程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和稳定性,以确保生产过程的
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分离过程的优化方法
数学模拟与优化
实验设计与优化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分离 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1.1概述1.1.1 分离过程的发展与分类随着世界工业的技术革命与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但生产过程的设备往往都可以认为是由反应器、分离设备和通用的机、泵、换热器等构成。

其中离不开两类关键操作:一是反应器,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为化工生产的核心;-其中离不开两类关键操作:一是反应器,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为化工生产的核心;-于是研究化学工业中具有共同性的过程和设备的规律,并将之运用于生产的“化学工程”这一学科应运而生。

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机械分离过程的对象都是两相或两相以上的非均相混合物,只要用简单的机械方法就可将两相分离,而两相间并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相间传质,可以在均相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相中进行。

传统的单元操作中,蒸发、蒸馏、吸收、吸附、萃取、浸取、干燥、结晶等单元操作大多在两相中进行。

依据处于热力学平衡的两相组成不相等的原理,以每一级都处于平衡态为手段,把其他影响参数均归纳于效率之中,使其更符合实际。

它的另一种工程处理方法则是把现状和达到平衡之间的浓度梯度或压力梯度作为过程的推动力,而把其他影响参数都归纳于阻力之中,传递速率就成为推动力与阻力的商了。

上述两种工程处理方法所描述的过程,都称作平衡级分离过程。

分离行为在单级中进行时,往往着眼于气相或液相中粒子、离子、分子以及分子微团等在场的作用下迁移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分离。

热扩散、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及电泳等分离过程都属此类,称速率控制分离过程,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分离方法。

综上所述,分离过程得以进行的基础是在“场”的存在下,利用分离组分间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并采用工程手段使之达到分离。

显然,构思新颖、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高效节能的分离设备将是分离过程得以实施乃至完成的保证。

1.1.2 分离过程的地位广泛的应用、科技的发展、环境的需要都说明分离过程在国计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并展示了分离过程的广阔前景:现代社会离不开分离技术,分离技术发展于现社会。

1.2 分离分子组分i和J的通用分高因一fαl11为二组分在严品l中的摩尔分率的比値除以在产品2中的比值。

显然,,r的单位可以用组分的质量分率、摩尔流量或质量流量,其所得的分离因子值不变。

1.3过程开发及方法(1)开发基础研究:针对项目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和工艺特征研究,以实验室研究为主体(2)过程研究:进行工艺、产品、设备等的工程放大试验,包括模型试验、徽型中试、中间试验、原型装置试验及工业试验的全部过程或部分过程。

(3)工程研究:包括技术经济评价、概念设计、数学模型、放大技术及基础设计等所以,化工新技术开发不外乎三个关键环节:概念形成到课题的选定、技术与经济论证(可行性)和放大技术。

其中,放大技术是研究开发的核心。

1.逐级经验放大其基本步骤是:进行小试,确定操作条件和设备形式,以及可望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确定的依据是最终产品质量、产量和成本,并不考虑过程的机理。

小试之后进行规模稍大的中试,以确定设备尺寸放大后的影响(放大效应),然后才能放大到工业规模的大型装置。

2.数学模型方法此法基于对过程本质的深刻理解,将复杂过程分解为多个较简单的子过程,再根据研究的目的进行合理简化,得出物理模型。

1.4分离方法的选择1可行性要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首先应考查它的可行性。

也就是说,应用该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所期望的结果。

通过可行性判断,可以筛选合适的分离方法。

第二章精馏蒸馏(Distillation):借助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

简单蒸馏(simple distillation):混合液受热部分汽化,产生的蒸汽进入冷凝器种冷凝,分批收集不同组成的馏出液产品。

平衡蒸馏(equilibrium distillation):釜内液体混合物被部分汽化,使气相与液相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将气相与液相分开,是一种单级蒸馏操作。

精馏(rectification):液体混合物多次进行部分冷凝或部分汽化后,最终可以在气相中得到较纯的易挥发组分,而在液相中得到较纯的难挥发组分。

精馏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相平衡关系计算方法:双组份常用图解法;多组分常用简捷法、严格计算法普通精馏不适用下列物料的分离:(1)待分离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很接近于1。

此时,它们的分离需要很多理论板数和很大的回流比,因此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很大,不经济。

一般认为,当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大于100时,精馏已不适用。

(2)待分离组分形成恒沸物,此时相对挥发度等于1,平衡的汽液两相组成一样,普通精馏无法实现分离。

(3)待分离物料是热敏性的,或是在高温下易发生聚合、结垢、分解等不良反应的。

(4)待回收的组分是难挥发组分,且在料液中含量很低。

此时能量消耗太大,不经济。

理论板、板效率和填料的理论板当量高度 理论板:进入该板的不平衡的物流发生了充分的接触传质,离开了两相的物流间达到了平衡;在该板上发生传质接触的汽液两相各自完全混合,板上各点的汽相和液相浓度各自一样;该板上充分接触后的汽液两相实现了机械上的完全分离,离开该板的汽流中不夹带雾滴,液流中不夹带气泡,也不存在漏液。

板效率: 1*1++--=j j j j MV y y y y E式中,分子为汽相经实际板接触传质后的增浓值;分母则为经理论板后的增浓值;效率为两者之比值。

点效率、莫夫里板效率(干板效率)、湿板效率、总板效率 理论板数只与相平衡关系、规定的分离要求和精馏操作参数(进料热状况、回流比和液气比)有关,表征物料达到规定分离要求的难易。

系统物性对板效率的影响液相粘度:粘度高产生的气泡大,两相接触差,液相扩散系数小,效率低;相对挥发度:相对挥发度大则气相溶解度低,液相阻力大,板效率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对板效率影响相当小。

二元精馏计算图解法:在x -y 图上作出平衡线和操作线、对角线和曲,精馏段在 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画得的梯级即为精馏段的理论板数,在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画出的梯级数为提馏段的理论板数。

汽液平衡关系;相邻两板之间汽液两相组成的操作关系;原料液的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分离程度精馏段各组分的摩尔汽化焓相等; 气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的显热可以忽略不计;塔的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操作线方程 D x R x R R y )11()1(+++=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B B B B x V x V V y )1()1(-+= Feed stage considerations冷液进料、饱和液体、气液混合进料、饱和蒸汽进料、过热蒸汽进料进料热状态参数q :和液体的摩尔焓饱和蒸汽的摩尔焓-饱料的摩尔焓饱和蒸汽的摩尔焓-原=q q 线方程:)1()1(---=q z x q q y F 平衡级与进料板位置的确定精馏的简捷计算(多组分精馏) 关键组分:进料中按要求选取的两个组分(大多是挥发度相邻的两个组分它们对物料的分离起控制作用。

挥发度大的称为轻关键组分(LK ),它在塔釜中的浓度必须加以控制,不能大于某个规定值;两组分中挥发度大的称为重关键组分(HK ),为达到分离要求,它在塔顶产品中的含量必须加以控制。

料液中比轻关键组分更易挥发的组分为轻非关键组分(LNK ),简称为轻组分;比重关键组分更难挥发的组分称为重非关键组分(HNK ),简称为重组分。

在多组分精馏中,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而在塔顶和塔釜均出现的组分则为分配组分。

LK 和HK 肯定同时在塔顶和塔釜出现,是当然的分配组分。

多组分精馏过程特性:对二组分精馏,设计变量值被确定后,很容易用物料衡算式,汽液平衡式和热量衡算式从塔的任何一端出发作逐板计算,无需进行试差。

但在多组分精馏中,由于不能指定馏出液和釜液的全部组成,要进行逐板计算,必须先假设一端的组成,然后通过反复试差求解。

精馏塔的分离要求通常有两个,它们可以是产品的纯度和流量(或回收率),但至少有一个应是纯度。

多组分精馏与二组分精馏在含量分布上的区别:在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的含量分布有极大值;非关键组分通常是非分配的,即重组分通常仅出现在釜液中,轻组分仅出现在馏出液中;重、轻非关键组分分别在进料板下、上形成几乎恒浓的区域;全部组分均存在于进料板上,但进料板含量不等于进料含量,塔内各组分的含量分布曲线在进料板处是不连续的。

在精馏塔中,温度分布主要反映物流的组成,而总的级间流量分布则主要反映了热量衡算的限制。

最小理论板数N min :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将塔顶蒸气全部冷凝,其凝液全部返回塔顶作为回流,称此操作为全回流 (total reflux),回流比R 为无穷大 (R=∞)。

此时通常不进料,塔顶、塔底不采出。

故精馏塔内气、液两相流量相等,L = V ,两操作线斜率均为1,并与对角线重合。

由于全回流操作时,使每块理论板分离能力达到最大,完成相同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并称其为最小理论板数N min 。

芬斯克方程最小回流比Rmin :e e e D x y y x R --=m in 恩特伍德方程(估算最小回流比):11--=-=-∑∑i iB Di iB m i iB Fi iB x R q x θααθαα 适宜回流比 吉利兰关联式:⎥⎥⎦⎤⎢⎢⎣⎡⎪⎭⎫ ⎝⎛+--=+-5668.0min min 1175.01R R R N N N多组分精馏的FUG简捷计算方法①首先用芬斯克方程计算最少理论板数;②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最小回流比;③应用吉利兰经验关联式估算所需理论板数。

FUG法适合于新塔的设计计算,习惯需要指定以下三个变量:实际回流流率与最小回流流率之比;参考组分(通常是重关键组分)的切割程度;另一组分(通常为轻关键组分)的切割程度。

精馏的简捷计算例题-见课件严格的多组分精馏计算精馏的定态数学模型MESH方程:组分物料衡算(M),相平衡关联(E),摩尔分率加和归一(S),热量衡算(H)组分物料衡算(M)方程: uij+wij+lij+vij-vi,j+1-li,j-1-fij=0 (i=1,…,c; j=1,…,N)相平衡关联(E方程): (i=1,…,c; j=1,…,N)摩尔分率加和归一(S)方程: (j=1,…,N)热量衡算(H)方程:(j=1,…,N)为进行精馏的严格计算,除MESH模型方程组外,K ij,h j和H j的关联式必须知道。

基于上述定态数学模型的操作型算法可归并为两大类:1)分块求解;2)联列解。

王-亨克(Wang-Henke)的三对角矩阵法属于分块解法。

王-亨克算法的计算框图泡点法(BP法)ASPEN PLUS大型流程模拟软件流程模拟的优越性第三章吸收吸收的定义吸收分离过程的用途:获得产品、分离气体混合物、气体的净化、回收有用组分吸收剂不需要解吸再生的吸收装置:如硫酸吸收SO3制H2SO4、水吸收HCl制盐酸、吸收甲醛制福尔马林、碱液吸收CO2或SO2制碳酸氢盐或硫酸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