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同步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同步测试题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 我国科考队员把国旗插在南极点上,在大风中国旗应该飘向的方向是()A.正南B.正东C.正北D.正西2. 周一早晨学校升国旗,小红发现国旗朝东北方向飘扬,此时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3.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4. 如图图例中,不可能在山东地图上出现的是()A. B. C. D.5. 听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发生了冲突,王明想知道这两个地方的位置,最应该选择()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C.卫星影像图D.世界气候图6. 下列图例中,表示常年河、湖的是()A. B. C. D.7. 晴朗的早晨,太阳即将从地平线上升起,家住宁远的小李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准备观察太阳升起的过程.此刻小李右边的方向可能是()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8.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 B. C. D.9. 如图图例中表示运河的是()A. B. C. D.10. 下列图例中,不可能在湖南地图上出现的是()A. B. C. D.1 / 511. 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野外定向方法,错误的是()A.指南针的磁针指向南、北方向B.大树的年轮轮距宽的一侧是北方C.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D.北极星位于正北方12.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89米B.8999米C.8690米D.9000米13. 中国国家测绘局公布最新测得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而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93.43米 B.8999.43米 C.8789.43米 D.9000.57米14. 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表示()A.山地B.高原C.平原D.盆地15. 能最直观反映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是()A.地形剖面图B.等高线地图C.平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16. 在分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代表海洋的深度()A.越深B.越浅C.不深不浅D.没有什么特定含义17.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A.高原B.盆地C.海洋D.平原18. 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白色代表的是()A.高原B.平原C.积雪D.丘陵19. 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8448米B.8848米C.9248米D.400米20. 2005年10月9日,我国国家测绘局向世界公布了珠穆朗玛峰新的高度数据:8844.43米,这个数据是指珠穆朗玛峰的()A.一般高度B.海拔高度C.相对高度D.冰雪高度二、问答题21. 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22. 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23.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24. 将图例或名称填在下表中.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同步测试题图例名称图例名称③________ ⑥________ 长城①________ 国界⑨________④________ ⑦________ 水库②________ 公路⑩________⑤________ ⑧________ 沙漠25. 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示方法?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什么?3 / 5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同步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A5、B6、C7、B8、A9、B 10、A 11、B 12、B13、B 14、C15、A 16、A 17、D 18、C 19、C 20、B二、问答题21、地图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22、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输功能.23、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24、略25、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主要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线段式.1 / 5。
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1.3 民族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三节民族课堂巩固掌握基本技能▲民族构成1.(2019秋•福州期末)“那达慕大会”是以下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A.高山族B.壮族C.蒙古族D.朝鲜族2.(2019•秦安县模拟)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D.汉族在全国各地分布比较均匀▲民族风俗习惯3.藏族群众大多信仰( ) A.印度教B.喇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4.图中少数民族为朝鲜族的是:( ) A.B.C.D.▲民族分布特点5.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云南省D.吉林省6.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回族B.哈尼族C.藏族D.朝鲜族7.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布依族B.土家族C.高山族D.瑶族8.将下列相对应的五个自治区简称、轮廓与区内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名称用直线连起来||。
A.宁a①蒙古族B.新b②壮族C.内蒙古c③回族D.藏d④维吾尔族E.桂e⑤藏族9.读我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F六省区境内||,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少数民族名称是:A BC DE F(2)图中可以看出||,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等三个边疆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这种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的方面是10.(2019秋•钦南区期中)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和地区.(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交错杂居”的特点.(3)写出图中A、B、C、D各处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A.||,B.||,C.||,D.(4)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制度||,设置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区域.▲民族政策A11.有关我国民族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为了经济发展和文化需要||,国家规定废除各民族文字||,统一使用汉语||,讲普通话D.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截一个几何体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1.3 截一个几何体同步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立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是()A.三角形B.四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2. 用一平面截下面的几何体,无法得到长方形截面的是()A.正方体B.长方体C.圆锥D.圆柱3. 用平面截下列几何体,相应的截面形状是()A. B. C.4. 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如截面为长方形,则几何体不可能是()A.圆柱B.圆锥C.长方体D.正方体5. 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是四边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球体B.圆柱C.圆锥D.以上都不对6. 如图,用平面去截圆柱,截面形状是()A. B. C. D.7.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余下的几何体最多有()个面.A.4B.5C.6D.78. 如下图,一正方体截去一角后,剩下的几何体面的个数和棱的条数分别为()A.6,14B.7,14C.7,15D.6,159. 在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三棱柱中,能截出圆的几何体有()A.5个B.4个C.3个D.2个10. 把正方体的八个角切去一个角后,余下的图形有()条棱.A.12或15B.12或13C.13或14D.12或13或14或15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1. 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最多是________边形.12. 用一个平面去截某一个立体图形,无论如何截,它的截面都是一个圆,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________.13.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这个正方体,截面形状不可能是选项中的________(填序号)14. 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能是________.15. 在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这些几何体中,截面中有圆形的几何体是________.16.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始终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截去正方体一角变成一个新的多面体,这个多面体有________个面.18. 一个立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个三棱锥后,剩余几何体的顶点个数为________.19. 一块方形蛋糕,一刀切成相等的两块,两刀最多切成4块,试问:五刀最多可切成________块相等体积的蛋糕,十刀最多可切成________块(要求:竖切,不移动蛋糕).剪下,则截下的几何体为20. 如下图,将正方体沿面′??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共计60分,)21. 如图所示,用四个不同的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请根据截面的形状填空:(1)截面的形状是________;(2)截面的形状是________;(3)截面的形状是________;(4)截面的形状是________.22. 在手工课上,需要将一个四棱柱形的橡皮泥变成两块棱柱,要求只切一刀.这两个棱柱可能是几棱柱呢?23. 把一个正方体用刀切去一块,能否还得到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四棱柱、五棱柱呢?24. 如图所示的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6.(1)想一想:该圆柱体的截面有几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2)议一议:你能截出截面最大的长方形吗?(3)算一算:截得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多少?25. 将如图中几何体的截面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形状.26. 如图,有一个立方体,它的表面涂满了红色,在它每个面上切两刀,得到27个小立方体,而且凡是切面都是白色.问:(1)小立方体中三面红的有几块?两面红的呢?一面红的呢?没有红色的面呢?(2)如果每面切三刀,情况又怎样呢?(3)每面切??刀呢?。
语文:1.3《荷花淀》测试(沪教版第五册)

《荷花淀》同步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凉爽.(shuǎnɡ)虾篓.(lǒu)气喘.吁吁(tuǎn)B.惦.记(diàn)吮.吸(sǔn)娓.娓道来(wěi)C.蛮横.(hēnɡ)凫.水(fú)真挚.多情(zhī)D.哨.兵(shào)菱.角(línɡ)满腔热忱.(ché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梭鱼春风和煦有志者事竞成B.掂记铜墙铁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淀粉聚精会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凫水藕断丝联慌手慌脚3.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出头来。
(2)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进了荷花淀。
(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出一个人来。
(4)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出来。
A.露窜冒钻B.露驶钻冒C.钻冲冒露D.钻窜冒钻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5.“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
”这个句子是从下面一段话中抽出来的,还原到何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
②一家人送他出了门。
③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
④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A.句①前B.句②前C.句③前D.句④前6.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鸡叫的时候,水生便回来。
女人才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B.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虽然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C.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测试: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法(解析版)

1.3 有理数的加法测试1. 小磊解题时,将式子(−16)+(−7)+56+(−4)先变成[(−16+56]+[(−7)+(−4)]再计算结果,则小磊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B.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C. 加法结合律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将式子(−16)+(−7)+56+(−4)先变成[(−16)+56]+[(−7)+(−4)]再计算结果,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故选B.2. 下列变形,运用运算律正确的是( )A. 2+(−1)=1+2B. 3+(−2)+5=(−2)+3+5C. [6+(−3)]+5=[6+(−5)]+3D. 13+(−2)+(+2323)=(1313+2323)+(+2)【答案】B【解析】A. 2+(−1)=(−1)+2,错误;B. 3+(−2)+5=(−2)+3+5,正确;C. [6+(−3)]+5=(6+5)+(−3),错误;D. 13+(−2)+(+23)=(13+23)+(−2),错误,故选B.3. 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错误的是( )A. 30+(−20)=(−20)+30B. (−5)+(−13)=(−13)+(−5)C. (−37)+16=16+(−37)D. 10+(−20)=20+(−10) 【答案】D【解析】A. 30+(−20)=(−20)+30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B. (−5)+(−13)=(−13)+(−5)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C. (−37)+16=16+(−37)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D. 10+(−20)=(−20)+10,原来的变形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D.4. 计算(+1317)+(−3.5)+(−6)+(+2.5)+(+6)+(+417)的结果是( )A. 12B. −12C.317D. 0【答案】D 【解析】原式=(1317+417)+(−3.5+2.5)+(−6+6)=1−1+0=0,故选D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b>0,则a>0,b>0B. 若a+b<0,则a<0,b<0C. 若a+b>a,则a+b>bD. 若|a|=|b|,则a=b或a+b=0 【答案】D 【解析】A. 如果a=−3,b=5,那么a+b=2>0,但是a<0,故本选项错误;B. 如果a=3,b=−5,那么a+b=−2<0,但是a>0,故本选项错误;C. 如果a=−3,b=5,那么a+b=2>−3=a,但是a+b=2<5=b,故本选项错误;D. 若|a|=|b|,则a=b或a+b=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绝对值的定义与性质,本题属于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6.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的点在表示–2的点的左边,则a+2( )A. 一定是正数B. 一定是负数C. 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D. 等于0【答案】B【解析】∵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的点在表示−2的点的左边,∴a<−2∴a+2<0,故选B.点睛:根据题意可知a与2异号,根据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即可作出选择.7.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等于它本身,另一个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两个数的和为( )A. –2B. –1C. 0D. 1【答案】B【解析】∵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为0,而最大的负整数为−1,∴这两个数的和为−1.故选B.8. 一个数是10,另一个数比10的相反数大2,则这两个数的和为()-A. 18 B. 2- C. 2 D. 1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另一个数,相加即可得到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得:10+(−10+2)=10−10+2=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相反数的性质进行求解9. –13与+25的和的相反数可以列式为( )A. –13+25B. –(13–25)C. –(–13+25)D. 13+25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13+25).故选C10. 已知|m|=5,|n|=2,且n<0,则m+n的值是( )A.–7B. +3C. –7或–3D. –7或3 【答案】D 【解析】因为|m|=5,|n|=2,∴m=±5,n=±2,又∵n<0,∴n=-2, 当m=5,n=-2时,m+n=3; 当m=-5,n=-2时,m+n= -7.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1. 已知3,2x y==,且x y>,则x y+的值为()A. 5B. -1C. -5或-1D. 5或1 【答案】D【解析】∵|x|=3,|y|=2,∴x=±3,y=±2,又∵x>y,∴x=3,y=2,x+y=5;或x=3,y=−2,x+y=1.故选D.a b的值为12. 若a=2,b=3,则A. 5B. -5C. ±5D. ±1或±5 【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推出a、b的值,即a=±2,b=±3,然后分情况进行代入求值即可.【详解】∵|a|=2,|b|=3,∴a=±2,b=±3,∴当a=2,b=3时,a+b=5,当a=2,b=−3时,a+b=−1,当a=−2,b=3时,a+b=1,当a=−2,b=−3时,a+b=−5,∴a+b的值为±1或±5.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绝对值的性质.13. 已知x<0,y>0,且|x|>|y|,则x+y的值是( )A. 非负数B. 负数C. 正数D. 0【答案】B【解析】∵|x|>|y|,∴x+y的符号与x的符号一致.∵x<0,∴x+y<0.故选B.14. 若两个非零有理数a,b,满足|a|=a,|b|=﹣b,a+b<0,则a,b的取值符合题意的是()A. a=2,b=﹣1B. a=﹣2,b=1C. a=1,b=﹣2D. a=﹣1,b=﹣2 【答案】C【解析】∵|a|=a,|b|=−b,a+b<0,∴a>0,b<0,且|a|<|b|,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和绝对值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发现a>0,b<0,且|a|<|b|.15. 如果a>0,b<0,且a、b两数的和为正数,那么( )A. |a|≥|b|B. |a|≤|b|C. |a|>|b|D. |a|<|b|【答案】C【解析】∵a>0,b<0,且a、b两数的和为正数,∴|a|>|b|.故选C.16. 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计算:(1)3+(−1)+(−3)+1+(−4) (2)(−9)+4+(−5)+8(3)(−36.35)+(−7.25)+26.35+(+1 74)(4) 59+516+49+(−2)(5)(− 32)+(−512)+52+(−712)(6)(− 13)+(+25)+(+35)+(−123)【答案】−4;−2;−10;56;0;-1.【解析】分析:(1)(2)先化简再相加即可求解;(3)(4)(5)(6)先根据加法交换律把同分母分数交换,再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本题解析:解:(1)3+(−1)+(−3)+1+(−4)=[3+(−3)]+[(−1)+1]+(−4)=0+0+(−4)=−4;(2)(−9)+4+(−5)+8=[(−9)+(−5)]+(4+8)=−14+12=−2;(3)(−36.35)+(−7.25)+26.35+(+714)=(−36.35+26.35)+(−7.25+714)=−10+0=−10;(4)59+156+49+(−2)=(59+49)[+156(−2)]=1+(−16)=56;(5)(−32)+(−512)+52+(−712)=[(−32)+52]+[(−712)+(−512)]=1+(−1)=0;(6)(−13)+(+25)+(+35)+(−123)=[(−13)+(−123)]+[(+25)+(+35)]=−2+1=−1.17. 计算:(−2)+4+(−6)+8+…+(−98)+100=___________【答案】50【解析】分析:观察式子,可发现:每相邻的两个数字相加为2,且有25对.本题解析:(−2)+4+(−6)+8+…+(−98)+100=25×2=50.故答案为50.18. 当x=__________时,|x+1|+2取得最小值【答案】-1【解析】∵|x+1|⩾0,∴当|x+1|=0时,|x+1|+2的值最小;即当x=−1时,|x+1|+2取得最小值,故答案为-1.19. 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则a+|a|=___________.【答案】0或6【解析】∵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所以a=3或a=−3.当a=3时,a+|a|=3+3=6;当a=−3时,a+|a|=−3+3=0.∴a+|a|=0或6,故答案为0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数轴,由于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那么a应有两个点,记为a1,a2,分别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3和3,分情况讨论即可求出a+|a|的值.20. 若x 的相反数是3,y =5,则x y +的值为_________.【答案】2或-8【解析】【分析】【详解】因为x 的相反数是3,所以3x =-, 因为5y =,所以5y =±,所以x y +的值为2或-8,故答案2或-8.21. 若|a |=4,–b =3,则a +b =___________.【答案】1或–7【解析】根据题意得:a=4或−4,b=−3,当a=4时,a+b=4−3=1;当a=−4时,a+b=−4−3=−7.故答案为1或−7.22. 已知25x y ==,,且x y >,则x y +=______.【答案】-3或-7.【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即可求出值.【详解】解:∵|x|=2,|y|=5,且x >y ,∴x=2,y=-5或x=-2,y=-5,则x+y=-3或-7.故答案为-3或-7.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3. 已知x 、y 都是有理数,|x |=2,|y |=4,且x <y ,则x +y =___________.【答案】2或6【解析】根据题意得:x=2,y=4;x=−2,y=4,则x+y=2或6.故答案为2或6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 已知|x–2|与|y–7|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答案】5.【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再求出-x+y的值即可.本题解析:∵|x−2|与|y-7|互为相反数,∴|x−2|+|y-7|=0,∴x−2=0,y-7=0,解得x=2,y=7,所以-x+y=-2+7=5,故答案为5.。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同步测试1.3《小猫钓鱼》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同步测试1.3《小猫钓鱼》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2分)下图的桃子个数可以用“0”表示的是()。
A.B.C.2.(2分)一个都没有写作().A.10B.1C.03.(2分)一个蘑菇也没采到的是()。
A.B.C.D.4.(2分)□里应填()。
A.1B.2C.0二、填空题(共5题;共38分)5.(10分)数一数,写一写6.(2分)上课了,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用表示。
7.(10分)花盆里各有几朵花?数一数,写一写。
8.(8分)数一数,每个圆圈里有几朵花?9.(8分)数一数。
只个只朵三、解决问题(共5题;共25分) 10.(5分)数一数,填一填。
11.(5分)照样子,画一画。
12.(5分)照样子画△。
351204 13.(5分)填一填14.(5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桃子个数是3;B:桃子个数是1;C:桃子个数是0。
故答案为:C。
【分析】有几个桃子就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注意“0”表示一个桃子也没有。
2.【答案】C【解析】【解答】一个都没有写作0。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0的认识,0表示一个数也没有,据此解答。
3.【答案】D【解析】解答:的篮子里一个蘑菇也没有。
故选:D分析:仔细看图,即可解答。
4.【答案】C【解析】【解答】直尺的最左端的刻度是0刻度。
故答案选:C。
【分析】0既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又可以表示“起点”,在直尺的最左端是0刻度。
5.【答案】5;2;0;3;4【解析】【解答】5;2;0;3;4。
故答案为:5;2;0;3;4。
【分析】根据5以内数的认识填空即可。
6.【答案】0【解析】【解答】解:上课了,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用0表示。
故答案为:0。
【分析】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7.【答案】1;0;5;4;2【解析】【解答】第一个:1;第二个:0;第三个:5;第四个:4;第五个:2。
故答案为:1;0;5;4;2。
【分析】数出每个花盆中花的朵数,并写出相应的数字即可。
2022-2023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3二次根式的运算》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3二次根式的运算》同步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8分)1.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3.计算:﹣=()A.﹣B.C.D.04.已知x=﹣2,y=+2,则+的值为()A.2B.﹣4C.4D.﹣25.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A.B.C.D.6.计算式子(﹣2)2021(+2)2020的结果是()A.﹣1B.﹣2C.2﹣D.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无重叠放入面积分别为16cm2和12cm2的两张正方形纸片,则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cm2.A.16﹣8B.﹣12+8C.8﹣4D.4﹣2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8.化简,结果得.9.计算:(3+)÷=.10.若最简二次根式与可以合并,则a+b=.11.若x=2﹣,则代数式x2﹣4x﹣3的值为.12.规定a⊗b=•+,则(2⊗4)⊗=.13.已知,则=.14.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其面积S可用公式来求,其中p=(a+b+c),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用上述公式可求得其面积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5.计算:.16.计算:(﹣3)÷2.17.计算或化简:(1);(2).18.如图,在Rt△ABC中,∠ABC=90°,BD是高,AB=,AC=,BC=.(1)求△ABC的周长;(2)求BD的长度.19.在学习二次根式的过程中,小腾发现有一些特殊无理数之间具有互为倒数的关系例如:由(+1)(﹣1)=1,可得+1与﹣1互为倒数,即=﹣1,=+1,类似地,=﹣,=+;….根据小腾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n为正整数)(2)若=2﹣m,求m的值;(3)计算:.20.小明在解决问题:已知a=,求2a2﹣8a+1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的:∵a===2﹣,∴a﹣2=﹣,∴(a﹣2)2=3,a2﹣4a+4=3∴a2﹣4a=﹣1,∴2a2﹣8a+1=2(a2﹣4a)+1=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1)化简+++…+(2)若a=,①求4a2﹣8a+1的值;②直接写出代数式的值a3﹣3a2+a+1=;2a2﹣5a++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8分)1.解:A.==2,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B.是最简二次根式,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C.=x,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D.=,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解:A.,故选项A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B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C.,故选项C计算正确,符合题意;D.,故选项B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3.解:﹣==0,故选:D.4.解:+=,当x=﹣2,y=+2时,x+y=﹣2++2=2,xy=(﹣2)(+2)=3﹣4=﹣1,∴原式==﹣2.故选:D.5.解:A、=2,能与合并,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2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与合并,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4,能与合并,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6,能与合并,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解:(﹣2)2021(+2)2020=[(﹣2)×(+2)]2020×(﹣2)=(﹣1)2020×(﹣2)=1×(﹣2)=﹣2,故选:B.7.解:∵两张正方形纸片的面积分别为16cm2和12cm2,∴它们的边长分别为=4cm,=2cm,∴AB=4cm,BC=(2+4)cm,∴空白部分的面积=(2+4)×4﹣12﹣16,=8+16﹣12﹣16,=(﹣12+8)cm2.故选:B.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8.解:=﹣()=2﹣.故答案为:2﹣.9.解:原式=3÷+÷=+1.故答案为:+1.10.解:∵最简二次根式与可以合并,∴a﹣11=2﹣b,∴a+b=13.故答案为13.11.解:x2﹣4x﹣3=x2﹣4x+4﹣7=(x﹣2)2﹣7,当x=2﹣时,原式=(2﹣﹣2)2﹣7=5﹣7=﹣2,故答案为:﹣2.12.解:由题意可得:(×+)⊗=(2+)⊗=⊗=+=+.故答案为:+.13.解:设=a,=b,则a2=5+x2,b2=1+x2,∴a2﹣b2=(5+x2)﹣(1+x2)=4,∴(a+b)(a﹣b)=4,∵﹣=1,∴a﹣b=1,∴(a+b)×1=4,∴a+b=4,∴∵+=4,故答案为:4.14.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p=(a+b+c),∴p=×(2+3+4)=,∵面积S可用公式来求,∴S===,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4分)15.解:=3﹣1﹣+=3﹣1﹣+2=4﹣.16.解:原式=(3﹣)×﹣(4+4+5)=2×2﹣4﹣4﹣5=4﹣4﹣4﹣5=﹣9.17.解:(1)==;(2)===﹣.18.解:(1)△ABC的周长为++=3+2+5=8+2;(2)∵△ABC是直角三角形,∴AB•BC=AC•BD,∴BD===.19.解:(1)=﹣,=﹣,故答案为:﹣,﹣;(2)∵=2﹣m,∴(2+m)(2﹣m)=1,∴8﹣m2=1,∴m2=7,∴m=;(3)=﹣1+﹣+﹣+•+﹣=﹣1=10﹣1=9.20.解:(1)原式=×(+++…+)=×(﹣1)=10=5;(2)①∵a=,∴4a2﹣8a+1=4×﹣8×(1)+1=5;②a3﹣3a2+a+1=﹣3+()+1=7+5﹣(9)++1+1=0;2a2﹣5a++2=2×++2=2;故答案为:0,2.。
1.3运动的快慢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word解析版

1.3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D.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相等时间的情况下,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B. 在通过相等路程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小,其速度v越大C.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D.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3.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 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则平均速度越大C.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4.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200 m自由泳金牌。
以每50 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慢的赛段是()赛段一二三四时间/s24.4727.1127.2526.60A. 一B. 二C. 三D. 四5.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甲、乙两车都行驶前800 m时,乙车需要的时间多D. 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大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做变速直线运动B.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 第20 s时,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D. 0~20 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7.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A.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D. 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8.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2/3,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5︰6,则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5︰9B. 5︰4C. 4︰5D. 9︰59.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 经过4s,甲乙相距8m10.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m,乙仍在原起跑线,按各自原来的速度进行赛跑,则()A. 乙先到达终点B. 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D. 甲先到达终点11.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 只有②④正确1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A. 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B. 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C.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D. 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3.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学以致用
[基础过关]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
A.地球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都比其他季节少些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C.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比北半球多些
D.北半球正处于夏季,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2.我们欢度春节时,太阳直射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向北移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向南移动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北半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南半球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下列地点在开阔平地都建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札记
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南、北两楼距离最小的地点是() A.75ºW,40ºN B.59ºW,35ºS C.60ºE,58ºN D.120ºE,30ºN
4.关于E(20ºN)、F(20ºS)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E、F永远不能相等
B. E、F一年中只有一天相等
C.E>F的日期约达半年之久 D.在某一天E、F同时达到90º5.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6.北京地区10月份属于( )
A.我国传统季节划分中的夏季
B.欧美国家传统季节划分中的夏季
C.季节与气候相结合划分中的夏季
D.属于上述三种划分方法中的秋季
7. 7月21日太阳直射点大约在( )
A.20ºN
B.25ºN
C.15ºN
D.10ºN
8.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②昼长相同③地方时相同
④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能力提升]
9.读图1-7,若EDF表示
晨昏线,ED表示晨线,回答:图
中某地有一口井,此时阳光直
射井底,该井的地理坐标是:。
(2)这一天是否适宜在A地进
行地理考察?。
(3)此时北京时间是月
日时分。
(4)这一天F处昼长小时。
(5)若一架飞机从F地出发经D地到E地,飞机先向方向飞行,再
向方向飞行。
第三节
选择题:
1-5 CD D C D 6-8 D C C
综合题:
9.(1)23º26¹S;70ºE (2)不适宜(3)12月22日15时20分
(4)12小时(5)西北;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