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4页)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34页)语文八年级上册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解读
龟虽寿
腾蛇:传说中一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竟里:指终死结去,。这 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骏马,好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写作背景
自曹丕上位后,曹植被贬到贫困的边地,看到 了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三国乱世,人民有家不能 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有感而发, 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诗歌解读
八方:东、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试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如何表现的?
诗人以“老骥”自比,表明自己即使步入暮年,但仍 然要像烈士一样,老当益壮、奋发进取。(他的“志” 就是要统一全国,建功立业。)
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奋发进取的雄心壮志。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枥:马槽。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雄心壮志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
保持心情愉快。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永年:长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诗人借神龟的长寿和腾蛇的通灵告诉了我们什么?
即使是像神龟、腾蛇这样的神物也会有终结 的一天,作者以神龟、腾蛇为喻,表明人类以 及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新人教版

在地行走。
其简陋。
古诗今译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内这里有雨那里刮 风。艰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之中。妻 子儿女像禽兽一样,奔波在山林险阻之地。简陋的 房屋多么萧条,狐狸、兔子在房屋里自在地行走。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写了海边人民的困苦生活,表现 了底层百姓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他们内心的恐 惧与凄楚,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最后两句实际上是女主人无可奈何而说出的 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发情思,通 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转之 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龟 虽 寿曹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梁 甫 行
曹 植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 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 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诗内容广泛, 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赞其“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 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 言诗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 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词 课 ?龟虽寿?/曹操
题 总
?赠从弟〔其二〕?/刘桢
览 ?梁甫行?/曹植



?
奇古

诗 十

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共33张PPT)

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共33张PPT)
历时很久.
诗词翻译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
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
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
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
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诗词赏析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
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龟虽寿
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 元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XX 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 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 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 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 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 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 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 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 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 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 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但他还要 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他认为统一全国 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紧接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 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 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 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最后再谈到人在自 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共1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共14张PPT)

诵读这四首古体诗,再认真阅读这四首诗歌的注释与鉴赏文字, 在此基础上来完成下面各题。 (一)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诗歌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
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 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得以升华。
2.这首诗在借景抒情的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
【答案】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
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②以乐 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 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 代。 《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 多。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因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而得名,其句中字数不定,最 短仅有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 为多。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凡是 以情致或气势胜的诗人,对于杂言诗都有极大的偏爱。李白的《蜀道 难》就是一首典型的杂言诗。
1.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 什么作用?
【答案】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窜 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 人们的恐惧和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习题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一1
2
3
二1
2
3
4
5
6
7
8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1.《古诗十九首》是一组__五__言____古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 统主持编选的《___文__选_________》。
2.曹操是__东__汉____末年著名的__政___治___家、__军__事____家、诗人。 3.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摆,狐狸、兔子在 屋檐下跑来跑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海边人们生 活环境的荒蛮以及海边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课外古诗词诵读
8.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
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 表现手法之一, 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 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本诗运用了简练的文字勾画出了边海 人民的生活环境,反应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生活图景,表 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运用的正是“白描”的手法。
5.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一何”的意思是“多么”。作用:加重了感情色彩。
所以第三句的“一何”突出了山谷中风声的迅猛;第四句 中的“一何”突出青松的挺拔。此题主要是根据”盛” “劲”的意义,来表现“一何”各自表达的内容。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悍,第二个 “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课外古诗词诵读
曹操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能因 年暮就低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 追求和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新人教版

6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以千里马自比,表达了诗人
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 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而不虚度年华。
7
(1)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 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
(3)《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 现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__剧__哉__边__海__民___, __寄__身__于__草__野___。
(4)《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 全诗主题的句子是:_此__物__何__足__贵___?__但__感__别__经__时__。
5.阅读《庭中有奇树》,完成题目。 (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赏析。 “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 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 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 的思念。 (2)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可贵还是不可贵?请分析诗歌结尾 的内涵。
不可贵。此花虽美,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思念 之苦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 点明了全诗怀念相思的主题。
6.阅读《龟虽寿》,完成题目。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以千里马自比,表达了诗 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5)岂不罹凝寒___遭__受_____ (6)千里·殊风雨___不__同_____ (7)剧哉·边海民___艰__难_____
·
2.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 A.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B.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C.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D.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八年级上册(部编)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4张幻灯片)

八年级上册(部编)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4张幻灯片)

赏析
•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 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 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 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 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 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 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 遇的象征。
梁甫行
曹植
作者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诞生于东阳武 (今山东莘县,一说甄诚),是曹操与武宣卞 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 “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 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巨不幸中, 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泰山梁甫 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应了边海农村的残 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但:仅, 只。 养怡:保养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永:长 久。 •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 • 真是荣幸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 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冰与霜正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 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赏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 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 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