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怎样护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怎样护理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怎样护理1.高热的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38.5oC以上时应对症治疗,采用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如头部冷湿敷、枕冰袋,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或用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

也可以用25%安乃近溶液滴鼻或口服退热剂。

注意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

及时更换汗湿衣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2.提高患儿的舒适度①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完成。

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②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高病室温度,使其维持在60%左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改善血液循环,对减轻呼吸道症状有明显效果。

③鼻塞的护理:鼻塞严重时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素液滴鼻,每天2~3次,每次1~2滴,对因鼻塞而妨碍吸吮的婴儿,宜在哺乳前15分钟滴鼻,使鼻腔通畅,保证吸吮。

④咽部护理:注意观察咽部充血、水肿、化脓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3.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鼓励患儿多喝水,给予易消化高营养饮食,宜少食多餐并经常变换食物种类,一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抽搐的发生。

在护理患儿时应经常检查口腔粘膜及皮肤有无皮疹,注意咳嗽的性质及神经系统症状等,以便能早期发现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病。

在疑有咽后壁脓肿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要注意防止脓肿破溃后脓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5.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知识,懂得相应的应对技巧;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应早期隔离患儿,如有流行趋势,可用食醋蒸蒸法将居室消毒;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穿衣要适当,以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另外要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遇到小儿感冒有发烧咳嗽时,不要一上来就服抗生素,应该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中药为主,如果合并了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肺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尤其是体温、咽痛、咳嗽等变化。

2、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无缓解,有无耳鸣、耳痛等中耳炎症状。

3、观察患者恢复期有无胸闷、心悸、眼睑浮肿、腰酸或关节疼痛等。

二、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症状较轻者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良好的休息可增加机体修复和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

3、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发热患者增加液体的摄入,以补充体液的消耗,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生活规律,适当体育活动。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的气体,避免受凉、过度劳累等感染诱发因素,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隔离患者,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指导患者咳嗽或打喷嘘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按规定及时消毒,加强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1、患病期间做好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疾病传播。

2、患病期间遵医嘱用药,如出现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气管-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诊。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尤其是体温、咽痛、咳嗽等变化。

2、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无缓解,有无耳鸣、耳痛等中耳炎症状。

3、观察患者恢复期有无胸闷、心悸、眼睑浮肿、腰酸或关节疼痛等。

二、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症状较轻者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良好的休息可增加机体修复和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

3、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发热患者增加液体的摄入,以补充体液的消耗,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生活规律,适当体育活动。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的气体,避免受凉、过度劳累等感染诱发因素,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隔离患者,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指导患者咳嗽
或打喷嘘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按规定及时消毒,加强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
1、患病期间做好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疾病传播。

2、患病期间遵医嘱用药,如出现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气管-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诊。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课件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课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如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 常,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等。
02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评估
体温
监测患儿的体温,观察其变化情况 ,正常值为36-37.2摄氏度。
呼吸频率
注意患儿的呼吸频率,正常值为2030次/分。
心率
监测患儿的心率,正常值为80-120 次/分。
建议饮食调整
建议家长在患儿患病期间,适当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 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油腻 、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注意补充水分
提醒家长注意让患儿多饮水,以 补充体内水分,利于排痰和康复 。
运动与锻炼建议
避免剧烈运动
建议患儿在患病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体力 消耗,利于康复。
进行轻度锻炼
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可进行一些轻度的锻炼, 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
家庭背景
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 成员结构等。
教育背景
了解患儿的教育背景,包括入学情况、学习成绩 等。
社交能力
评估患儿的社交能力,观察其是否能够与同龄儿 童正常交往。
03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护理
确保正确用药
根据医生的处方,确保患儿正 确使用药物,包括用药时间和
剂量。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儿在使用药物后的反 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并报告医生。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是病毒感染,常见的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由 细菌感染引起,如溶血性链球菌等。
病理
炎症累及鼻、咽、喉部黏膜,导致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出现鼻塞、流 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7 健康教育
a 儿童居室应宽敞、整洁、采光好、室内经常开窗通气,成 人应避免在儿童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 b 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加强体 格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提高呼吸系 统的抵抗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c 合理喂养儿童,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换 乳期食物,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 养平衡,纠正偏食
癔症性神游:不仅记忆丧失,且从原地出走,当发现 则否认全部经历,甚至否认其身份
自我意识障碍:又叫身份识别障碍:交替人格、“双 重人格”,多重人格。
人格解体障碍:一种对自己和对周围现实的陌生感和 不现实感。好像与自己隔离了开来、或像机器人一样、 象做梦一样。对周围则有非真实感等。
2.情感爆发:常在精神刺激后急起,表现以尽情发泄 为特点,如嚎啕大哭,或大笑不止,大吵大闹,或声 嘶力竭吐露愤怒。甚至扯头发、撕衣服、捶胸顿足、 以头撞墙,或在地上打滚。发作时间长短可受周围劝 慰而发生变化。
3.癔症性耳聋:在强烈的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失去 听力,缺乏器质性耳聋的证据。
4.癔症性抽搐:常因心理因素引起,发作时常突然倒地, 全身僵直,角弓反张,四肢不规则抖动,呼吸急促、 呼之不应,有时扯头发、撕胸衣,表情痛苦,双目噙 泪,一般发作可达10~20分钟或1~2小时,随周围的暗 示而变化,发作结束后呈昏睡,双目紧闭,如强行睁 开眼睛,可见眼球向上或左右转动,发作可一日多次, 但发作时无咬伤唇舌,无跌伤,无大小便失禁。
7.其他转换型障碍:如癔症性震颤,表现为粗 大的、不规则的全身抖动。注意力集中时, 或别人看到时明显加剧,相反,分散注意力 时则减轻。
三、治疗:
1.支持疗法
2.心理疗法(催眠、精神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范本模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范本模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鼻、鼻烟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

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温水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2)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3)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给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并适度保暖,避免因受凉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2、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如患儿病情加重,体温持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需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

如病程中出现皮疹,应区别是否为某种传染病的早期征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促进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在18—22度,湿度50%-60%;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鼻塞严重时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

5%麻黄碱液滴鼻,每次1—2滴。

对因鼻塞而妨碍吸允的婴幼儿,应在哺乳前10—15分钟滴鼻,是鼻腔通畅,保证吸允;注意观察咽部充水肿等情况,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片或行雾化吸入.4、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个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护理要点,懂得相应的应对技巧,如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机体抵抗力,但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气候变化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

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如有伤感流行趋势,应早期隔离患儿,室内用食醋熏蒸法消毒.支气管炎(急性)的护理【疾病概述】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后为一些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可称为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以减少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利于排痰。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有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常见的疾病。

二、疾病诊断
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
3、胸部X线、病原学及外周血象等检查结果
三、主要症状
1.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的等。

2.局部症状与体征主要是鼻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等,多于3-4天自然痊愈。

新生儿和小婴儿可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及拒乳。

四、观察要点
1.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观察患儿咳嗽的性质,口腔粘膜的改变等症状。

3.观察患儿有无流脓涕、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

4.观察患儿有无高热、咽后壁脓肿等症状。

5.了解患儿家属有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五、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需要随时巡视病房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巡视一次,密
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

2.促进患儿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呼吸道隔离,
患儿与其他病人分开居住,嘱患儿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3.发热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备记录。

如体温过高必须
30-60分钟测量一次,并及时告诉医生,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处理后每30分钟复测体温,注意保暖。

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

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有呼吸困难者,应少量多餐。

5.用药的护理使用解热剂后应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心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心得

能否得到早期治疗与护理是 降低硬肿症 患儿死亡的关键 。
维生素 E是一种天然的脂 溶性抗氧化剂 , 能消除人体脂肪组织 中的危 险 自由基 , 中止脂质过 氧化连锁 反应 , 保护机体 细胞免
受 自由基 的危害 , 防止血小板过 度凝集 , 增进 红细胞膜 的稳定
性, 促进红细胞生 成 , 减 少细胞耗 氧量 ; 改善血液循 环 , 保 护组 织, 提高机体免疫力 , 使皮肤保持润泽 、 柔软、 有弹性。维生素 E
遍存在 患者多 , 床位紧张 、 拥挤 , 通风不 良 , 空气浑浊 、 交 叉感染 等一 系列 问题 。我们 通过 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 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 有效预防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症 的发生 , 缩短了病程, 提高了治愈率 , 现将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2年 1 月—2 0 1 3年 1 月我院 收治急性
有统计学意义 。
2Hale Waihona Puke 结果计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 P < O . 0 5为 差异
见表 1 。
表1 2组 总有效率 比较
【 l 】 王圣美 , 孙利方 , 王怀兰. 药物配合治疗新生儿 硬肿症 2 7 例护理体
会叨.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0 7 , 1 3 ( 1 9 ) : 5 5 . [ 2 ] 张玲玲 , 刘志 晶, 张爱平 . 浓缩鱼肝 油局部按摩佐 治新生儿硬 肿症
属油性制剂 , 通过按摩 , 使硬肿部位皮肤温度 升高 , 毛细血管扩
张, 血液循环改 善 , 从 而促进硬肿 的吸收 和消退 。酚妥拉 明是 仅受体 阻断剂 , 能 显著降低外 周血管 阻力 , 增加 血容 量 , 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9 1 . 3 % ( 舒 适4 2 例 、不舒适4 例 ),满意率 为9 7 . 8 % ( 满意4 5 例 ,不 满意 1 例 );对 照组 舒适率为5 9 . 1 % ( 舒适2 9 例 、不舒适2 0 例 ),满 意
[ 2 ] 张秋 兰. 慢 性 阻塞性 肺气 肿患者 的护 理[ J ] . 基层 医学 论坛 , 2 0 1 0 , 1 4
每 个组 别各 3 0例 。对 照组 惠 儿在 经过 常规 治疗后 进 行 简单 的护 理 方 法 ,实验 组 惠 儿则在 常规 治 疗 的基础 上 采 用循证 护理 进 行干 预 。通 过 对 比和 分析 两个 组别 的 临床护 理 效 果 ,总结 小 儿急 性上 呼吸 道 感 染 的护 理 方 法。结 果 两个 组别 在经 过 相应 的护 理 治疗后 ,实验 组惠 儿的 总 有效率 为 9 3 . 3 %,对照 组 惠 儿的总 有 效率 为 8 0 % ,两个 组别 在 治疗 护理 效果 对 比上 ,差 异具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结 论 经过 此 次的
护 理前后均对 患者进 行常规 的检 查 ,并结合相应 的疗效判 断标准
对 比分析 。其 中治疗 痊愈患者 咳嗽 、胸 闷、气短等症 状 明显 改善 ,生
命体征恢复 正常 ;治疗有效 患者咳嗽 、胸闷 、气短 等症状有 所好转 ; 治疗无效患者 咳嗽 、咳痰 、气短 等临床症状及体征 无改善或加重 [ 5 ] 。
慢性 阻塞性肺疾 病属于慢 性呼吸 系统疾病 ,其并发 人群 主要 以老
究[ D ]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 0 1 0 , 1 2 ( 5 ) : 1 1 4 — 1 1 7 .
d x J L 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 的护理
黄 曼芬
( 广东省揭 阳市 中医 院,广东 揭 阳 5 2 2 0 0 0 )
( 1 ) : 1 5 2 — 1 5 3 .
[ 3 】 武梦妹 , 房立琴 慢性 阻 塞性 肺 气 肿患者 的舒 适 护理 【 J 】 . 中国医药 指南, 2 0 1 1 , 1 8 ( 1 5 ) : 2 7 7 - 2 7 8 .
率为4 4 . 8 % ( 满意2 2 例 ,不满意 2 7 例 ) ,对 比发现观察 组实施 护理后
5 6 4 ・临 床 护 理 ・
其 通常 会 出现 咳嗽 、胸 闷 、气短 等症状 ,而且 在住 院期 问需 长期 卧
u c[ ooer U1 ,VOI . 11,N 0. JU
年人为 主 ,老年 人 自身免疫 系统功 能较低 ,易 遭受病菌 的感 染 ,而呼 吸系统 更是感染 的高发部位 。老年慢性 阻塞性肺疾 病具有 发病隐 匿且 病情复 杂的特 点,患者病 发后如果不进 行及 时有 效的治疗 ,还会 引起 其他的一 些并发症 ,进而严 重的影响到其生存 的质量 。 同时 ,老 年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的治疗 需要较 长的时间 ,治疗期 间 患者承受 着身体及 心理上 的痛苦和压力 ,对此 ,还 需在治疗 过程 中给 予 有效 的护理 干预 ,尤其 是加 强舒 适护 理 。舒适 护理 从 患者住 院环
2结 果 从 治疗疗 效情 况来看 ,观察 组4 6 例患 者 中治疗 痊 愈8 例 ,有效 3 2
治疗 具有积极 意义 ,有 助于提高 患者治疗的满 意度 ,同事提高其 生存
的质量 ,预后恢复 良 好 ,值 得在临床上进 行有 效的推广和应用 。 参 考文 献 [ 1 ] 亢 惠兰. 慢性 阻塞 性肺 气肿患 者 的整体 护理 【 J 】 . 护理研 究 , 2 0 0 9 , 1 9
效果优于对 照组。 3讨 论
[ 4 ] 刘 利芳. 舒适 护理 在 Ⅱ 型 呼吸 衰竭患 者 中的应 用[ J 】 _ 中国社 区医师
( 医学 专业) , 2 0 1 1 , 2 3 ( 8 ) : 1 5 4 — 1 5 8 .
【 5 ] 张 红. 慢 性阻 塞性 肺疾 病 患者 自我护理 行为状 况及 影 响因素 的研
【 摘要 】 目的 通过 此 次 的临床 研 究 ,对小 儿急 性上 呼吸 道 感染 的 临床 护理 干 预进 行 分析和 探 讨 。方法 此 次 临床研 究主 要 以我 院在 2 0 1 1 年
2月至 2 01 2年 3月接 诊 的 6 0例 急性 上 呼 吸 道 感染 患 儿为研 究对 象,采 用 随机 分 配的 方 法 ,将 6 0例 患 儿 分成 实验 组和 对 照 组 两个 组别 ,
境 、治疗 配合 以及心理 引导 等多个 方面人手 ,以患者为 中心实施优质 化 的护 理服务 ,从 而减少 其身 心 的痛苦 ,消除一 系列 不 良的 影响 因 素 ,确 保患者 以舒适 、轻松 、 自信 的状 态来应对 治疗 ,进 而提高治疗
床 ,这给患者 的 日 常生 活带来 了极 大的痛苦 。对此 ,护理人员 需知道 患者 通过 正确 的方法 咳嗽 ,必要 的时候通过 拍背等方 式协助其将 痰液
分析 ,其 中调 查采用 问卷评分 的方式进行 ,有患者结 合实 际护 理工作
如实的、客观 的填 写。
1 . 3疗效判断标 准
的有 效率和护理 的满意度 。本次研 究中 ,我们对选 取 的9 5 例患者分 别 给予 常规护理 和舒适护理 ,结果发 现舒适护理 组在治疗有 效率 、舒 适
度 以及 满意度上 均好于常 规护理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干 预对患者 的
( 1 2 ) : 7 4 3 — 7 4 4 .
例 ,无效6 例 ,治疗有效 率为8 7 %; 对 照组4 9 例患者 中治疗痊 愈6 例, 有效2 9 例 ,无效 1 7 例 ,治疗 有效率 7 1 . 4 %,组 间结果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 )。在舒适度 以及满意度 调查统计 中,观察组舒适率
排 除。同时 ,可对患者进 行常规 的体位按摩 ,帮助其做 一些简 易的运
动 ,如打太极 、深吸呼 吸运动等 。治疗过程 中严密观察 患者病情 ,做 好患 者脉搏 、血压 、呼吸等生命体 征的监测 记录 ,出现异常情 况及 时
上 报主治医师” 】 。
同时 ,两组患 者在实 施护理后均 进行护理 舒适度 、满意度 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