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3月零模理科综合试卷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数学3月零模试卷 理

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数学3月零模试卷 理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3月零模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1z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0,1- B .()0,1 C .()1,0- D .()1,02、sin3的取值所在的范围是( )A .2,12⎛⎫ ⎪ ⎪⎝⎭B .20,2⎛⎫ ⎪ ⎪⎝⎭C .2,02⎛⎫- ⎪ ⎪⎝⎭D .21,2⎛⎫-- ⎪ ⎪⎝⎭ 3、在极坐标系中,圆2cos ρθ=的半径为( )A .12B .1C .2D .4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n 的值为( )A .1B .2C .3D .45、已知直线1:l 1ax y +=和直线2:l 42x ay +=,则“20a +=”是“12//l l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且12n n n a a +=,则数列{}n a 的前20项的和为( )A .11323⨯-B .11321⨯-C .10322⨯-D .10323⨯-7、已知向量a ,b 是夹角为60的单位向量.当实数1λ≤-时,向量a 与向量a b λ+的夹角范围是( ) A .)0,60⎡⎣ B .)60,120⎡⎣C .)120,180⎡⎣D .)60,180⎡⎣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各面中互相垂直的面的对数是( )A .2B .4C .6D .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双曲线C :2213y x -=的离心率为 . 10、已知()5234501234521x a a x a x a x a x a x +=+++++,则01a a += . 11、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D B 与C A 相交于点E ,且C OE ⊥A .若3D 3BE =E =,则C A 的长为 . 12、某门选修课共有9名学生参加,其中男生3人,教师上课时想把9人平均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若要求每个小组中既有男生也有女生,则符合要求的分组方案共有 种.13、已知函数x y ae =(其中0a >)经过不等式组010x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两个电流瞬时值的函数表达式唯爱()1sin t t I =,()()2sin t t ϕI =+,2πϕ<,它们合成后的电流瞬时值的函数()()()12t t t I =I +I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t I = ,ϕ=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在锐角三角形C AB 中,2AB =,点D 在C B 边上,且D 6A =,DC 135∠A =.()I 求角B 的大小;()II 若C 7A =,求边C B 的长.16、(本小题满分13分)在某地区的足球比赛中,记甲、乙、丙、丁为同一小组的四支队伍,比赛采用单循环制(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并规定小组积分前两名的队出线,其中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在经过三场比赛后,目前的积分状况如下:甲队积7分,乙队积1分,丙和丁队各积0分.根据以往的比赛情况统计,乙队胜或平丙队的概率均为14,乙队胜、平、负丁队的概率均为13,且四个队之间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I 求在整个小组赛中,乙队最后积4分的概率;()II 设随机变量X 为整个小组比赛结束后乙队的积分,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III 在目前的积分情况下,M 同学认为:乙队至少积4分才能确保出线,N 同学认为:乙队至少积5分才能确保出线.你认为谁的观点对?或是两者都不对?(直接写结果,不需证明)17、(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AB 是以C A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111C C 2B A =B =B B =A =.()I 求证:平面1C B A ⊥底面C AB ;()II 求1C B 与平面11ABB A 所成角的正弦值;()III 若E ,F 分别是线段11C A ,1C C 的中点,问在线段1F B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EP 平面11ABB A .18、(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ln f x x a x =-.()I 若直线y x b =+与()f x 在1x =处相切,求实数a ,b 的值;()II 若0a >,求证:()f x 存在唯一极小值.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1C 过点2,12⎛⎫⎪ ⎪⎝⎭,且其右顶点与椭圆2C :2224x y +=的右焦点重合.()I 求椭圆1C 的标准方程; ()II 设O 为原点,若点A 在椭圆1C 上,点B 在椭圆2C 上,且OA ⊥OB ,试判断直线AB 与圆221x y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无穷整数数集{}123,,,,,n a a a a A =⋅⋅⋅⋅⋅⋅(123n a a a a <<<⋅⋅⋅<<⋅⋅⋅)具有性质P :对任意互不相等的正整数i ,j ,k ,总有i k j a a a +-∈A .()I 若{}1,21⊆A 且5∉A ,判断13是否属于A ,并说明理由;()II 求证:1a ,2a ,3a ,⋅⋅⋅,n a ,⋅⋅⋅是等差数列;()III 已知x ,y ∈N 且0y x >>,记M 是满足{}0,,x y ⊆A 的数集A 中的一个,且是满足{}0,,x y ⊆A 的所有数集A 的子集,求证:x ,y 互质是M =N 的充要条件.。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数学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U=R ,集合{}{}04|,0|2≤-∈=>=x Z x B x x 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1,2--=⋂B A C UB. ()]0,(-∞=⋃B A C UC. (){}2,1=⋂B A C UD. ()∞+=⋃,0B A2. 双曲线()301362222<<=--m m y m x 的焦距为 A. 6 B. 12 C. 36 D. 22362m -3. 设二项式43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A ,则A=A. -6B. -4C. 4D. 64.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表示求算式“179532⨯⨯⨯⨯”之值,则判断框内不能填入A. 17≤k ?B. 23≤kC. 28≤k ?D.33≤k ?5. 已知()a x x f x ++=24有唯一的零点,则实数a 的值为A. 0B. -1C. -2D. -3 6. 设CB A c b a ,,,,,为非零常数,则“2>++c bx ax 与02>++C Bx Ax 解集相同”是“CcB b A a ==”的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充分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7. 设集合()∅≠⎪⎭⎪⎬⎫⎪⎩⎪⎨⎧⎪⎩⎪⎨⎧>-<+>+-=0,0,012,m y m x y x y x P ,集合(){}22|,<-=y x y x Q ,若Q P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 ⎝⎛∞-31,B. ⎪⎭⎫⎝⎛∞+-,32 C. )31,32[- D.),32[∞+- 8. 已知()⎪⎩⎪⎨⎧>+--≤+-=0,32,0,3422x x x x x x x f 不等式()()x a f a x f ->+2在[]1,+a a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0,2-B. ()0,∞-C. ()2,0D.()2,-∞-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有关热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有间隙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因为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度D.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小于该种金属的极限频率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3.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轨道半径可以不同B.角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同C.加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同D.质量可以不同4.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C.在其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D.在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一个交流电源上,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线圈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B.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C.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5 VD.流过副线圈的电流是1 A7.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楔块的斜面与水平的夹角为θ;③和④为垫板;弹簧a和弹簧b质量不计;楔块与弹簧盒、垫板之间均有摩擦,在车厢互相撞击使垫板③向盒里压进的过程中( )A.弹簧a与弹簧b的压缩量之比是cotθB.弹簧a与弹簧b的压缩量之比是2tanθC.当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时候,楔块①的速度一定为零D.当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时候,垫板③的速度一定为零8.已知存在以下几种使物体带电的办法: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③静电感应;④电介质的极化其中前三种方式是同学们熟悉的,对第④种方式的简介如下、一些电介质(绝缘体)的分子在受到外电场的作用时,在跟外电场垂直的两个表面上会出现等量的正、负电荷,这种电荷不能离开电介质,也不能在电介质内部自由移动,叫做束缚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碎纸屑,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玻璃棒会吸引纸屑,这是因为纸屑通过第①种方式带了电B.有些纸屑会粘在玻璃棒上,这是因为纸屑通过第④种方式带了电C.有些纸屑被玻璃棒吸引,吸上后又马上弹开,整个过程只包含第②种带电方式D.有些纸屑被玻璃棒吸引,吸上后又马上弹开,整个过程包括第②和第③两种带电方式二、非选择题9.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①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x1=2.190mm,对准第4条亮纹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x2=__________ 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x=__________ mm.②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_;求得的波长值是__________nm.10.某同学要通过实验测定一根柱状金属丝的阻值,这根金属丝长约为20cm.横截面积约为1mm,金属丝的电阻率是5×10Ω•m.现有电动势为4.5V的电源,另有如下器材供选择: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1Ω的电流表B.量程为0~1A,内阻约为10Ω的电流表C.量程为0~6V,内阻约为4kΩ的电压表D.量程为0~10V,内阻约为50kΩ的电压表E.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1A的滑动变阻器F.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1A的滑动变阻器①以上器材应选用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②出实验电路图(图1)③图2所示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④何实验都存在误差,依据你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在所有测量仪器都已校准的情况下,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的内阻的影响.11.(16分)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相切,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求:(1)小球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F B、F C各是多大?12.(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两导轨间距为L,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不计.(1)若要使导体棒ab静止于导轨上,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取何值;(2)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取为零,由静止释放导体棒ab,求释放瞬间导体棒ab的加速度;(3)求第(2)问所示情况中导体棒ab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的大小.13.生活中有许多实例可以近似看作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如用锤打桩、杂技中“胸口碎石”的表演等.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认识这些碰撞过程、用锤打桩是利用锤与桩碰撞后锤与桩的动能使桩钻入土层,这种情况希望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越少越好;而“胸口碎石”表演时,要求碰撞后锤与石块的动能越小越好,利用碰撞过程损失的动能使石块形变.请你以质量为m1的物体以初速度v0与质量为m2的静止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为例,计算碰撞过程损失的动能,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系统损失的动能更多.14.如图,一根水平杆上等距离地穿着n个半径相同的珠子,珠子可以在杆上无摩擦移动,珠子的质量依次为m,km,k2m,k3m…,k k﹣1m,其中是的取值范围是≤k≤2.使第一颗珠子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初速度v0,之后每当珠子之间发生碰撞时都会粘在一起.a.分析并说明当k取何值时,碰撞全部结束后系统的总动能最大;k取何值时,碰撞全部结束后系统的总动能最小.b.求出碰撞结束后系统相应的最小总动能和最大总动能的比值.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有关热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有间隙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因为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度D.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解答:解:A、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作用.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因为吸收了热量,故B 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果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可能不变,则温度不变.故C错误;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要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小于该种金属的极限频率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光电效应.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根据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判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原因.解答:解: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故A错误;B、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C、根据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掌握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知道半衰期的特点,对一些物理学史要加强记忆.,C正确;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裂变与聚变、α粒子散射实验、光电效应以及波尔理论,重点掌握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对一些物理学史要加强记忆.3.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B.角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同C.加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同D.质量可以不同考点:同步卫星.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轨道平面的中心.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过已知量确定未知量.解答:解:AB、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上方同一轨道上,因为同步卫星要和地球自转同步,即这些卫星ω相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ω2r,因为ω一定,所以r 必须固定.故AB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a,因为r一定,所以这些卫星加速度的大小相等.故C错误.D、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质量可以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地球质量一定、自转速度一定,同步卫星要与地球的自转实现同步,就必须要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这就决定了它的轨道高度和线速度.4.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C.在其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D.在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由图读出波长.根据波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x=2m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解答:解:由图λ=4m,坐标x=2m的质点的振动情况与波源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则x=2m的质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中波源与x=2m的质点是反相点,与波源反相的点坐标通项式是x=(n+)λ=(4n+2)m,n=0,1,2,﹣﹣﹣﹣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和路端电压如何变化,即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由欧姆定律分析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判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答:解: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变阻器R0与R2并联电阻R并增大,则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I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U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并联部分电压U并=E﹣I(R1+r),I减小,E、R1、r均不变,则U并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电路的动态变化分析问题,首先确定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再按局部到整体,再到部分的思路进行分析.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一个交流电源上,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线圈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B.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C.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5 VD.流过副线圈的电流是1 A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所以f=50Hz,所以A错误;B、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所以输入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1=V=22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电压为55V,故C正确;D、根据I=可得电流I==5A,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变压器的知识,要能对变压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彻底理解7.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楔块的斜面与水平的夹角为θ;③和④为垫板;弹簧a和弹簧b质量不计;楔块与弹簧盒、垫板之间均有摩擦,在车厢互相撞击使垫板③向盒里压进的过程中( )A.弹簧a与弹簧b的压缩量之比是cotθB.弹簧a与弹簧b的压缩量之比是2tanθC.当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时候,楔块①的速度一定为零D.当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时候,垫板③的速度一定为零考点:胡克定律;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以弹簧盒为参考系,①向右下方运动,分解为水平向右的分运动和竖直向下的分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两个分位移的比值.解答:解:AB、以弹簧盒为参考系,①向右下方运动,为合运动,分解为水平向右的分运动和竖直向下的分运动,故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的比值为:x1:x2=tanθ,由于①③相互靠近,故弹簧a的压缩量为2x1,故弹簧a与弹簧b的压缩量之比是2tanθ;故A错误,B正确;CD、火车不一定静止,故楔块①和③的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减震原理,找出分运动和合运动,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析,不难.8.已知存在以下几种使物体带电的办法: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③静电感应;④电介质的极化其中前三种方式是同学们熟悉的,对第④种方式的简介如下、一些电介质(绝缘体)的分子在受到外电场的作用时,在跟外电场垂直的两个表面上会出现等量的正、负电荷,这种电荷不能离开电介质,也不能在电介质内部自由移动,叫做束缚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碎纸屑,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玻璃棒会吸引纸屑,这是因为纸屑通过第①种方式带了电B.有些纸屑会粘在玻璃棒上,这是因为纸屑通过第④种方式带了电C.有些纸屑被玻璃棒吸引,吸上后又马上弹开,整个过程只包含第②种带电方式D.有些纸屑被玻璃棒吸引,吸上后又马上弹开,整个过程包括第②和第③两种带电方式考点:电荷守恒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A、有些纸屑会粘在玻璃棒上,这是因为纸屑通过第④种方式带了电,故A 错误,B正确;C、碎纸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跳开”,是因为这些纸屑带上和玻璃棒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缘故.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知道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对解决此类题目很关键.二、非选择题9.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①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x1=2.190mm,对准第4条亮纹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x2=7.868 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x=1.893 mm.②计算波长的公式λ=;求得的波长值是676nm.考点: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专题:实验题.分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需要估读,从而根据,即可求解;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推导出波长的表达式,并求出波长的大小.解答:解:①图丙中,对准第4条亮纹时固定刻度读数为7.5mm,可动读数为0.01×36.8=0.368mm,所以最终读数为7.868mm.再根据,解得:△x==1.893mm;②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得:λ===6.76×10﹣7m=676nm.故答案为:①7.868,1.893;②,676.点评: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不需估读;同时关键掌握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以及知道为了减小实验的测量误差,量出n个条纹间的距离去求相邻条纹的间距.10.某同学要通过实验测定一根柱状金属丝的阻值,这根金属丝长约为20cm.横截面积约为1mm,金属丝的电阻率是5×10Ω•m.现有电动势为4.5V的电源,另有如下器材供选择: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1Ω的电流表B.量程为0~1A,内阻约为10Ω的电流表C.量程为0~6V,内阻约为4kΩ的电压表D.量程为0~10V,内阻约为50kΩ的电压表E.阻值为0~20Ω,额定电流为1A的滑动变阻器F.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1A的滑动变阻器①以上器材应选用A、C、E.(填写器材前的字母)②出实验电路图(图1)③图2所示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④何实验都存在误差,依据你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在所有测量仪器都已校准的情况下,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考点:伏安法测电阻.分析:(1)根据电源电动势选择电压表;由电阻定律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由欧姆定律求出电路最大电流,根据该电流选择电流表;根据安全性原则与方便操作原则选择滑动变阻器;(2)根据金属丝电阻与电表内阻间的关系确定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3)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作出实验电路图.(4)根据电压表的分流分析误差的来源;解答:解:(1)电源电动势是4.5V,因此电压表选量程为0~6V,内阻约为4kΩ的电压表C;金属丝的电阻约为:R=ρ=5×10﹣5Ω•m×=10Ω,电路最大电流:I==0.45A电流表选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1Ω的电流表A;电路电流可以达到0.45A>0.1A,为保证电路安全,同时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选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1A的滑动变阻器E;(2)电阻丝电阻是10Ω,电流表内阻是1Ω,电压表内阻是4k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电阻丝阻值,因此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3)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阻丝、串连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丝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4)何实验都存在误差,依据你所画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在所有测量仪器都已校准的情况下,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电阻的实际电流,所以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偏小,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故答案为:(1)A、C、E;(2)如图;(3)如图所示.(4)偏小;电压表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电路的设计,熟练应用电阻定律、知道电流表采用内外接法的选择原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16分)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相切,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求:(1)小球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F B、F C各是多大?考点:动能定理;向心力.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B点的支持力大小,在C点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解答:解:(1)小球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选BC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则:①则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小球在B点时,有:N﹣mg=m,②解①②得:N B=3mg在C点:N c=mg.答:(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 B、N C各是3mg、mg.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运用,以及掌握圆周运动靠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支持力的大小12.(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两导轨间距为L,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不计.(1)若要使导体棒ab静止于导轨上,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取何值;(2)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取为零,由静止释放导体棒ab,求释放瞬间导体棒ab的加速度;(3)求第(2)问所示情况中导体棒ab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的大小.考点: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1)导体棒静止于导轨上,受重力、支持力和安培力处于平衡,根据安培力大小公式、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共点力平衡求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流的大小,从而得出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释放导体棒ab的加速度.(3)当重力下滑分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导体棒ab达到最大速度,根据平衡求出最大速度.解答:解:(1)若要使导体棒ab静止于导轨上,则要求导体棒ab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安培力三力平衡,导体棒在沿斜面方向的受力满足:mgsinθ=F安,其中F安=BIL,设导体棒ab静止时变阻器的阻值为R,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2015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综合能力试题

2015高考模拟试题汇编_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综合能力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A.A newspaper.B.A magazine.C.A book.答案是A。

1.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A.At7:15.B.At7:30.C.At8:00.2.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A.Write an essay.B.Go to see a movie.C.Take a rest.3.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A.Go to a party.B.Wear black clothes.C.Change his shirt.4.Which button is intended for the banking hours?A.1.B.2.C.3.5.Which place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A.The conference center.B.The gas station.C.The Star Hotel.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北京市东城区 2015学年三模综合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 2015学年三模综合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三)1.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包括A. 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 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质不同C. 二者表达的遗传基因不同D. 二者所产生的mRNA不同2.人体脑内的一种跨膜蛋白(APP)经代谢途径产生的αAPPs 等物质能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研究发现APP经β、γ分泌酶的连续催化会生成淀粉样蛋白(Aβ),Aβ蛋白会损伤神经元从而引发病变,使患者表现出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症状。

下图为APP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分析可知A. 合成粉样蛋白(Aβ)的底物是物质SB. γ分泌酶的出现是AD病产生的主要原因C. 早老素基因pS2使α分泌酶转变成γ分泌酶D. AD的发生程度和发生的时间受多种基因影响3.为研究植物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影响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无细胞体系的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通过测定仪中的氧电极测量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

下列分析分析正确的是A. 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B. 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 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D. 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4. 在亚洲丛林中有一种雉鸡,其雄性个体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对于该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色彩艳丽的羽毛是雉鸡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是对环境的适应B.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C.色彩艳丽的羽毛使雉鸡更容易相互识别,避免与其他物种遭遇时的潜在危险D.雌性个体对具有色彩艳丽羽毛的雄性的选择,导致雌雄个体共同进化5.研究人员为探究“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促成熟因子)”,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是实验组,实验二是对照组 B.早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促成熟因子C.推测“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本质是孕酮 D.孕酮具有诱导合成“促成熟因子”的作用29.赤霉素(GA)是调控水稻株高的重要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三模试题_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三模试题_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10. 已知
4 3
B. 2
C.
8 3
D.
16 2 3


A.
2 3 3
B. 3 1
C.
5 2
D. 5
12.对于函数 f x ,若对于任意的 x1 , x2 , x3 R
, f x1 , f x2 , f x3 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
则称 f x 为“可构成三角形的函数”。已知函数 f x 取值范围是( A. , 2 2 )
x2 y 2 1 ( a ﹥ 0 , b ﹥ 0 ) 的 离 心 率 为 a 2 b2

3 ,则其渐近线方程

14.已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a1 1, S n 为其前 n 项和,若 a1 , a2 , a5 成等比数列,则 S8
·2·
15. 已 知 函 数 f x log a
2

C. 0, 2
D. 2, 4
9.已知直线 l 过抛物线 C : x 4 y 的焦点,且与 y 轴垂直,则直线 l 与抛物线 C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 积为( ) A.
3 ) , 2 ,满足 tan 2 tan 0 ,则 tan 的最小值是( 2 2 2 3 2 3 2 A. B. C. D. 4 4 4 4 2 2 x y 11.设 F1 , F2 分别是双曲线 2 2 1 ( a ﹥ 0 , b ﹥ 0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一点 P , a b 使得 OP OF 2 F2 P 0 ,其中 O 为坐标原点,且 PF1 2 PF2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 4.已知 a1 1 , an 1 B. 5 C. 2 2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综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综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理科综合能力生物测试2015.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可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B.细胞核中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C.线粒体中可独立完成葡萄糖氧化分解D.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3.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细胞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每个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C.每个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D.每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4.下列与基因相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C.存在生殖隔离的生物彼此之间基因不能进行自由交流D.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5.以下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粗提取DNA分子时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B.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29. (14分)褪黑素(MLT)是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生殖产生一定影响。

(1)机体内的MLT由腺体分泌后,经运输到下丘脑,对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垂体细胞对催乳素(PRL)和促黄体素(LH)等相关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1.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内,从而降低了Na+对细胞质中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该载体的作用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下降C.该载体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D. 该机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研究表明,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中存在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B.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变化C.吸烟和环境污染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细胞容易转移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颜色无变化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移植使伞藻的形态结构发生重建,是核内基因重组与表达的结果B.低氧会导致人体内正常红细胞变为镰刀形,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5.哺乳动物体内,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细胞,该过程A.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B.细胞内有还原氢和氧气的产生与利用C.核仁、核膜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D.受某脂质的调控并存在基因的复制与表达6.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5届高三3月零模理综试卷本试卷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Mn 55 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细胞内ATP转化为ADP的过程不包括...A. 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B. 睾丸酮与细胞内受体的结合C. 叶绿体基质中C3转化成C5D.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2.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①剧烈运动时,血糖含量降低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②炎热环境中,神经系统调控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③红灯刹车时,司机腿部肌肉中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性递质分泌增加;④病毒入侵时,巨噬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激活B淋巴细胞A. 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3. 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

用两个无法产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无法..判断杂交F1F2突变株1×野生型有氰酸240无氰酸,780有氰酸突变株2×野生型无氰酸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突变株1×突变株2 无氰酸1220无氰酸,280有氰酸A. 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B. 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C. 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催化氰酸合成D. 不足以推测两品系突变基因的功能4. 一种捕食鱼类的芋螺向水中释放芋螺毒液,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

芋螺毒液中除了神经毒素外,还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类似鱼胰岛素。

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芋螺毒液的加工和释放B. 低血糖可能导致鱼类运动能力降低而被捕食C. 鱼类的神经系统功能可被特化型胰岛素阻断D. 芋螺神经毒素与鱼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功能5. 下列实验操作最合理的是A. 轻敲载玻片上的盖玻片,以使洋葱根尖细胞分散更均匀B. 向DNA粗提取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以析出DNAC. 低温、无菌条件下暗培养胡萝卜外植体以获得愈伤组织D. 新鲜葡萄进行发酵的初期加入适量蔗糖以增加果酒的甜度6. 下列标志的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其中一种单体与其他三种单体均不是..同系物的是7. 下列物质递变规律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非金属性:C>SiB. 碱性:NaOH>Mg(OH)2C. 酸性:H2SO3>H2CO3D. 还原性:HI>HBrNO,下列有关该溶液中还存在的物质叙述正确的8. 已知某强酸性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3是AlO的形式存在A. 铝元素能以Al3+或-2B. 铁元素能以Fe2+和Fe3+的形式共存SO的形式存在C. 硫元素主要以-24D. 氯元素能以Cl-或ClO-的形式存在9. 向BaCl2溶液依次通入气体X和Y,下列各组不会..出现沉淀的是选项X YA NH3CO2B Cl2CO2C SO2NO2D Cl2SO210.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KSCN 可用来检验+3Fe 用KSCN 溶液检验FeSO 4是否变质 B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加热可提高盐的水解反应速率 CH 2O 2有氧化性 H 2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D 3)OH (Al 是两性氢氧化物 3)OH (Al 可溶于过量浓氨水中11. 某温度下,向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 3OH ,发生反应2CH 。

OH (g ))g (OCH CH 33+H 2O (g ) ∆H =-25 kJ ·mol 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已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时间/minmol /)OH CH (n 3 mol /)OCH CH (n 33 0 2.050 1t0.6 2t0.05 A. 反应在t 2 min 时正v ≠逆vB.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50 kJC. 反应在t 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13t 0.6OH)v(CH =mol ·L 1-·min 1- D. 若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OH CH (c /)OCH CH (c 333变大12. 现有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 (H +)均为1×1110-mol /L 的4种溶液:①HCl 溶液;②CH 3COOH 溶液;③NaOH 溶液;④氨水。

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向等体积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 :③>④>②>①B. 等体积的①、②、③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 2的量①最小C. ②、③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 ①、④溶液混合若pH =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④>①13.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A. 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B. 汤姆逊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C.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D.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中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C.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内分子之间只有相互的斥力D.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5. 红光与紫光相比A. 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较对红光的大B. 红光的波长较小C. 在真空中传播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D. 在玻璃中传播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16.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通过理想电流表接在输出电压u =2202sin100πt V 的交流电源的两端,副线圈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及阻值R =50Ω的负载电阻。

已知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4.4 AB.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6WC. 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D. 通过电阻R 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17. 我国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在离地面数百公里高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考虑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神舟”飞船在运行过程中,其轨道半径将逐渐变小,但每一周仍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可近似看成是一系列半径不断减小的圆周运动。

在这一系列半径不断变小的圆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飞船运动的周期变大B. 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变大C. 飞船运动的速率变小D. 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变小18. 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10m/s ,在t =0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2所示,此时x =1.0m 处的质点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则A. 此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x =10 m 处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20sC. t =0时刻x =1.5m 处的质点具有最大速度D. 再经10 s ,m 5.1x =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0 m19. 如图3甲所示,平行纸面放一环形闭合导体线圈,线圈所在空间充满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

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B的正方向,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如要产生如图3乙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图象可能是图4中的20. 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木块滑行距离s后,子弹与木块以共同速度运动,此过程中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

为表示该过程,甲、乙两同学分别画出了如图5所示的示意图。

若子弹射入木块的时间极短,对于甲、乙两图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水平面光滑时甲图正确,当水平面粗糙时乙图正确B. 当子弹速度较大时甲图正确,当子弹速度较小时乙图正确C. 若水平面光滑,当M<m时,甲图正确,当M>m时乙图正确D. 不论水平面是否光滑,速度、质量大小关系如何,均是乙图正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 (18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圆片的厚度,示数如图6所示,则此金属片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mm。

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此金属圆片的直径,示数如图7所示,则此金属圆片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___cm。

(2)有一阻值在500Ω左右的定值电阻,额定功率为0.20W。

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它的阻值,备有如下器材:A. 电流表:量程0~30 mA,内阻约20ΩB. 电流表:量程0~300 mA,内阻约1ΩC. 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2.5 kΩD. 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20 kΩE. 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Ω,额定电流2 AF. 电源:输出电压12 V,内阻不计另有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测量时,为使被测电阻不被烧坏,实验中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应控制在__________V 以下,据此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

(用器材序号填写)②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并能方便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如图8所给的四种测量电路中,应选用③在操作、测量与计算均无误的情况下,若实验中选择了C所示的电路,测得的结果是488Ω,若选择了D所示的电路,测得的结果是519Ω,则A. 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519Ω,且应略小于519ΩB. 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519Ω,且应略大于519ΩC. 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488Ω,且应略大于488ΩD. 该电阻的真实阻值更接近488Ω,且应略小于488Ω④对于该待测电阻的I-U图线,理想情况下I-U图线用实线所示,若选择用图B进行实验,所绘制的I-U图线用虚线表示,则在如图9所示的几个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22. (16分)如图10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

P为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小滑块P能在圆弧轨道上某处静止,求其静止时所受轨道的支持力的大小。

(2)若将小滑块P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减为零。

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①滑块通过圆弧轨道末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所受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②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3. (18分)如图11所示,一长方体绝缘容器内部高为L、宽为H、垂直纸面方向的厚为d,左右两侧装有两根与容器内部连通、且上端开口的竖直细管a、b,上、下两端装有电极C和D,并经开关S与电源相连,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容器中注满能导电的液体,液体的密度为ρ,电阻率为ρ电。

将容器置于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当开关断开时,两竖直管a、b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开关S闭合后,a、b两管中液面将出现高度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