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演练: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课件: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②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 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 有文采。③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 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 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运用它可 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 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沙发]
句式一致
试题往往给出了范例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句
句式相同。这样,就使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
句式是否一致成了关键。有时候要仿写的是一个
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如例句是主
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板凳] 内容统一 仿造语句在内容上要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 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叙述层次或论述结 构。它往往要求仿句与所给语句思想一致,内容 贯通,往往还涉及感情一致、风格一致等问题。 如果所给语句文采飞扬,充满褒奖之情,那么所 仿写语句也应与之一致,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 不统一。
第二节
语言பைடு நூலகம்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诗海探珠
有美堂暴雨 苏 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 倒倾鲛室泻琼瑰。
【赏析】 此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有美 堂位于西湖东南的吴山之上。诗写暴雨,在古人 诗中甚为少见。这首诗开头写雷起脚下,顽云满 座,是诗人站在吴山绝顶上的真实见闻。一声疾 雷,先声夺人,预示暴风雨来势之猛。三、四句 写暴雨中的奇观。由于狂风在乌云翻滚之际呼啸 而至,诗人感到风也是“黑”色的;大雨倾泻, 江水汹涌,使诗人产生了江海起立的神奇幻觉。 第五句写江水汹涌,如同斟满的酒凸出了杯面。 第六句写雨声震天,又像千锤急下敲击着羯鼓。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教师用书: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白酒)[知识·梳理][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本节着重学习几种常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
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 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起的画面。
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做这类题要通过仔细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另外还需要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答案】 (示例)一抹恬淡的微笑,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
一次鼻尖的轻触,更像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
那稚嫩的臂膀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只弱小的兔子,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亲密无间。
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
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
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2020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训练含解析语言文字应用

2020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新人教版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2020·高考江苏卷)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以下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题干设置了“线上成人仪式〞这一情境,点赞、留言、相互勉励的对象为同学。
A项,出自《尚书·君陈》,意为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B项,出自李白的《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后两句是“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诗人借兰、松这两个意象竭力赞美了高洁傲岸的节操。
C项,出自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勉励年轻人少年时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面对易逝的光阴不要放松懈怠。
D项,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与题干情境不符。
应选D。
2.以下对修辞手法定义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A.比喻只要有两个有某些相像之处的事物就可以构成。
如:他的眼睛长得像他母亲的眼睛。
B.借代可以分局部代整体、特征代本体、专称代通称、具体代抽象四种情况。
C.比较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
这种方法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
D.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而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
【解析】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是不同性质的。
例句中“他的眼睛〞和“他母亲的眼睛〞属于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3.以下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B )A.宽容而智慧,大度而自信,在维护自尊的同时也保护学生的尊严,不让人难堪,他在学生心田里种下良善的种子,必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课后练习(有答案)

课后练习(一)知识巩固1.判断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顺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她对自已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狱||。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答案:B2.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形式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
请看看下面这些成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格||,分析一下修辞格对于成语表达的作用||。
大笔如椽味同嚼蜡枪林弹雨字字珠玑冰消瓦解鳞次栉比排山倒海羊肠小道大动干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答案:大笔如椽(比喻/明喻)味同嚼蜡(比喻/明喻)枪林弹雨(比喻/暗喻)字字珠玑(比喻/暗喻)冰消瓦解(比喻/借喻)鳞次栉比(比喻/借喻)排山倒海(夸张)羊肠小道(夸张)大动干戈(借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偶、比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偶、比喻)3.下面是两副地名联||,第①副出自抗日战争胜利时的报刊||,第②副出自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
请你说说这两副对联在表意和修辞上有什么精妙之处||。
①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②天山南北乌鲁木齐||,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练习62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含解析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解析:B项,前一个“巴金”指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巴金本人。
答案:B2.对下列各广告词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③雕牌洗洁精: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④义务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A.①对偶②拟人③比喻④双关B.①对偶②双关③拟人④比喻C.①反复②拟人③双关④比喻D.①反复②双关③比喻④拟人解析:①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②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③属于拟人,“盘子会唱歌”让人倍感亲切;④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答案:B3.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只有敬亭山。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 !梅子黄时雨,满城风絮,一川烟草?试问闲情都几许B.——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习重点 1.认识、理解修辞的特点和类别。
2.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格。
思考:引子引用钱钟书的婉言拒绝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修辞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单调乏味的陈述变得异常吸引人,它可以让抽象的事理形象化,甚至可以以恰当的修辞来解决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阅读“广告修辞大擂台”,思考以下问题:1.修辞在广告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广告成了各种传媒中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其自身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广告语之所以丰富多彩,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修辞手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广告语看修辞:当你看到“晶晶亮,透心凉”“万家乐,乐万家”等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时,是否感到很亲切呢?想必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亲切而难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广告语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
它能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运用了修辞格的广告语形象、生动,让人过目、过耳均不忘。
广告语主要采用的修辞格有:双关、顶真、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
2.在广告中运用修辞应注意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写广告语时,一定要注意创新,不能总是生搬硬套,人云亦云,这样的广告只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而不会留下好的印象。
广告中的修辞运用得恰如其分,广告便会脍炙人口,反之,则会成为“败笔”。
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修辞。
写广告时,在认识到修辞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了解修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修辞的目的是更有效地传达和沟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教学案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明代林文斌六岁时游庙,和尚见他梳着三条小辫,就说:“三叉似鼓架。
”林文斌随
口对答:“一秃似锣槌。
”和尚又惊又气,马上出上联让他对:“三尊大佛坐象坐虎坐莲花。
”林文斌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秃驴偷鱼偷肉偷酒菜。
”
母亲在一边听见后批评他太不文明了。
他说:“我
说的是‘一个书生攀龙攀凤攀桂枝’。
”后来又有一次,他改梳两条小辫到庙里去玩,和尚又笑他:“牛头且喜生双角。
”林文斌毫不怯懦,顺口应道:“狗嘴何曾吐象牙。
”
“母鸡”与
“鸡蛋”
--
→
恰当地使
用修辞
⎩⎪
⎨
⎪⎧使语言表达生动、鲜明、有趣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修辞格大致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型?各包含哪些修辞?
[明确]。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2含解析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考纲考核要求关于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为: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能力层级为E。
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2.教材位置及内容分析《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位于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六章第二课。
这一章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将要求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不单要符合语法逻辑,还要有美感。
这要求我们要细细品味一字一句,使鉴赏和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本节课从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原则入手,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见修辞,并且把语言表达得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符合社会语言应用的规范,还要把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有趣,这是高中阶段语言学习和训练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学情分析】:高考考查的9种修辞手法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但是当它们出现在试卷中,比如牵涉到修辞手法的诗歌鉴赏题,学生不见得能准确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另外,体现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写作,语言表达也是衡量一篇文章的重要标准。
就所带学生的作文书写情况来看,立意是第一大问题区,语言也是其中的一大问题区:语言偏口语化,词汇贫乏,句子表达方式中矩中规,不够新颖、生动、有趣,缺乏文学性和可欣赏性。
所以学习和辨别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而达到熟练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涉及修辞手法的题目中解疑答惑如有神助,而且帮助学生的语言表达在符合语法规范的前提下更加的生动形象、新颖有趣,具有美感,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类型、表达效果。
②辨别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创设题目,促进学生分组合作主动参与、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人生的道路,看起来好像很曲折,但事实并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安定自己的内心世界,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就不怕没有人发现。
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
人这一生,出身、地位、身份并不会影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
但是恰恰相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却会影响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
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越高,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就会越好;而你修建的码头越大,停靠的船只也会越多。
美字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美文青与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的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宣告了春天的来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
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
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
春天叫作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而春游也叫作踏青,却不说踏绿。
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叫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
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
“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
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
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
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的绿却说成是青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课内挖掘】课内素材明朝的大学士解缙,少时家贫,由于苦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后来终于当了大学士。
他年轻的时候,尽管很有学问,一些官僚仍然看不起他,甚至奚落他。
一次,有个大官蓄意拿他取乐。
当着很多人的面,那大官冲着解缙说:“我听说你会对对子,我出一句给你对对吧。
”随后,他大声念道:“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也敢对锯(句)。
”显然,这是讽刺解缙不会对句了。
而且,他的“出句”很刁:上句叙事,下句议论,结尾用“锯”来谐“句”,用的是谐音双关。
大官念完,得意地笑着,说:“解缙,你对呀!”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
他略加思索,张口念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满座的人哈哈大笑,只羞得那老官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应用提示]以上材料可用于“机智”“待人以诚”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秋冬时节,万物萧瑟。
光秃秃的世界显得那样没有生气,只有风不知疲倦地吹啊吹,把本该有的一点活力与温暖也吹走了。
行人裹紧身上厚重的衣服,只想快快回到自己的家中。
这时,我看到,一片叶子掉下来。
那是一片已经失去绿色生命的叶子,它或许曾经被誉为希望与生机,或许也在骄阳下投下一枚小小的影子,或许也被雨水冲洗过叶面,但现在它的生命已接近尾声了,虽然不像枫叶有短暂的辉煌与绚烂,不像松针能够保持终生的持久,它还是心满意足地,借助风的力量,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
它若蝶,若羽,那样优雅地在风中完成最后的芭蕾舞。
(选自《善用修辞成美文》)【课外应用】赶路要紧陶渊明有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如果他执迷于堕落官场的伤痛,又如何能到达心灵的桃花源?西方谚语云: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如果你揪心于失败的悲哀,又如何能品尝到咖啡的芬芳?人生中,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驻足,因为不管怎样,人生的道路不会停歇——赶路要紧。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尽管追逐快乐是人的天性,但一生不经历痛苦的人似乎还没有出现过。
”无论年龄,无论职业,谁也避免不了苦难的降临。
被誉为“日本推销大王”的石井太郎,拥有数千万的资产,可谁又知道幼年时候的石井为推销一件商品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掌握着欧洲最发达国家的政权,但又有几个人知晓他幼年丧父,曾在乡村杂货店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同样是承受苦难的人生,肯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怕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
苦难对人生来说不只是苦难,更是一种内在力量,能激发人奋进。
若正视苦难,正视苦难背后潜藏的意义,则苦难就有可能成为将来一笔宝贵的财富。
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没有返程票。
有首歌唱得好,“生活是一杯酒,怎能没有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团麻,也有解不开的小疙瘩。
”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当苦难的阴霾蒙蔽了心中的晴空时,当寒冷的风吹熄了心中的火种时,当伤痛和悲哀紧紧束缚住你时,记住,只有一个信念可以帮助你——赶路要紧。
“赶路要紧”是一柄利剑,斩断纷繁的乱麻,除去心头的阴云。
它是一支火炬,融去心头的寒冰,扫尽心中的懦弱,它是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它是汪国真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古训依然在耳边回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嘱咐依然在耳边盘旋,还在等什么,赶快用它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奔向成功与光明。
不要让曾经的尘埃蒙住今天的心灵,那些缥缈的遗憾早应该飞过忘川到九霄云外,又何必苦苦留它在晴朗的空中徘徊。
翻看那触目惊心的历史,多少人因为无谓嗟叹和哀伤忘记了赶路,蹲守在路旁,任由岁月流逝,等待上帝的施舍,而上帝对这类人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那些贪图安逸、遇到苦难就退缩、不思进取的人显得无比渺小,如同蜉蝣之于天地,一粟之于沧海。
他们的经历不但可悲,更使人感到可怜。
无论词帝李煜怎样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不可能再次登上宝座,因为他的软弱与没有上进之心。
磨砺虽多意越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上帝青睐的是那些人,他们不但会在荣誉中不断前进,更会在挫折中奋起抗争,他们知道过去属于死神,而未来属于自己,是“赶路要紧”的信念一直在激励着他们,终于将自己推向命运的宝座,享受人生的充裕。
1.下列各项中,所用修辞不相同的一项是()A.嘎子竖起耳朵听着——我们要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上去B.半亩方塘一鉴开——大弦嘈嘈如急雨C.终岁不闻丝竹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红烛滴泪到天明解析:A项,均为“拟物”修辞。
B项,均为比喻修辞。
C项,前“丝竹”,借代;后“藩篱”,借喻。
D项,均为“拟人修辞”。
★答案★:C2.下列各项中,与示例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示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B.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C.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那一颗心就宛如一片翻腾的大海;那一双眼就仿佛两道溃决的河流。
解析:例句所用修辞为比喻当中的明喻,B、C、D三项与之相同。
A项出自孙犁小说《荷花淀》,情景是水生嫂坐在月光下的院子里编席,句中的“像”表示推测,只有“雪地”“云彩”借喻了水生嫂已编织的席子,属借喻。
★答案★:A3.从修辞的运用看,下列各句中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现代的企业家是一株特殊条件下的树,既要能“抗旱”,又要会“防高压高温”。
B.那蚊子吃饱喝足之后便歌舞了起来,一会儿“信天游”,一会儿“华尔兹”,好不自在。
C.说起张悟本的骗术,那可高明得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说起张悟本的脸皮,那可厚到了地壳的十倍。
D.老大娘讲到几年来战士们对她的关心照顾时,泪水像喷泉一样涌出。
解析:D项“泪水像喷泉”夸张失当。
★答案★:D4.对下列广告中修辞手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联想集团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采用了双关修辞,将最好的思维方法与集团名称摆在同等位置,显现了该集团的魄力之大,自信心之强。
B.(《修辞学习》广告)修辞学家的助手,语言教师的同道,自学青年的参谋,社会各界的朋友。
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整齐匀称,淋漓尽致地阐述了《修辞学习》杂志对人们的启迪作用,激发了人们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
C.(剑南春酒广告)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
运用对偶、比喻,十分醒目地告诉顾客:剑南春酒已有千余年历史,在唐代就是宫廷贡酒,质量高,名声好,信誉经久不衰。
D.(万宝集团空调冷柜广告)“冷”“静”处世,清爽待人。
运用对偶说明制冷设备好,无噪音,给人以清爽宜人、轻松快乐的舒适感。
此外,还运用了双关,表达了理智、遇事沉着不慌的意思。
“冷”“静”还用了拟人,表现了该集团在社会上跟人往来相处的良好行为方式。
解析:C项没有比喻。
★答案★:C5.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希望;回忆,希望。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
仿写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首先做到形神兼备,所用喻体具有独特的意蕴,把它们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次要注意形式与内容方面的一致性,做到每句中用比喻的手法所表达物象的特点,能给人以启发。
★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6.阅读下面的文段,解释画线语句所隐含的意思。
坐在地球上,要食人间烟火。
说到生活生计,也许是“热胀冷缩”之故罢,物价上涨得猛了些。
当然腰包也在胀,但总是乌龟跑不过兔爷。
……赶上电视中“关公战乾隆”。
那关公本不用刀,但举刀杀人属可相信,而乾隆用一把扇子作万人敌则嫌荒谬。
试想,天下没有不散的戏,任何“剧”只要“续”得太长,都难逃“狗尾续貂”或“鼠尾续貂”的路数。
(1)“乌龟跑不过兔爷”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公战乾隆”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鼠尾续貂”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工资增加,比不上物价上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