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药物化学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用于重症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 代表药:拉贝洛尔,塞利洛尔
精品文档
拉贝洛尔结构特点
水杨酰胺衍 O 生物
HO
有两个手性中心,4个旋光异构体 NH2
*
N H
*
H OH
侧链为取代丙胺
精品文档
拉贝洛尔光活体与药理作用
R R体:有β阻滞作用
称为地来洛尔(Dilevalol),有旋光性,[ ]30.6°
1962年发现用碳桥代替两个氯原子得芳氧乙醇胺类药 物丙萘洛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但有致癌倾向
进一步在丙萘洛尔中引入一个氧亚甲基得芳氧丙醇胺 类药物普萘洛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也无致癌倾向
1964年正式用于临床
精品文档
结构改造得超短效药物
优点:能克服用于抗心律失常时抑制心脏和诱发哮喘 的副作用
精品文档
第一节 β-受体阻滞剂
β-adrenergic block agents
β-受体的分布
β1 心脏 收缩↑ β2 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 舒张
器官可同时存在不同亚型
心房 β1:β2 为5:1 人的肺组织 β1:β2 为3:7
应用: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抗心绞痛
精品文档
b-受体阻滞剂分类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Circulatory system agents
精品文档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释放化学递质作用于相应受体) 内源性调节因子 酶 离子通道(心肌细胞膜上的一类糖蛋白)
精品文档
作用靶点
受体: α、β、AngⅡ等 离子通道:钙、钠、钾、氯等 酶: PDE、ACE、HMG-CoA还原酶、血
O
N
HO
药理学第 四 章循环系统药物_2

---------------------------------------------------------------最新资料推荐------------------------------------------------------ 药理学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学习要求 1. 掌握受体拮抗剂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熟悉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掌握盐酸普萘洛尔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及合成路线。
熟悉酒石酸美托洛尔的结构、化学名及应用。
熟悉纳多洛尔、吲哚洛尔、艾司洛尔、阿替洛尔的结构及应用。
了解普拉洛尔、拉贝洛尔的结构及应用。
2. 了解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及构效关系。
掌握硝苯地平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及合成路线。
熟悉盐酸地尔硫卓、盐酸维拉帕米的结构、化学名、代谢及应用。
了解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桂利嗪、普尼拉明的结构及应用。
3. 熟悉钠通道阻滞剂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掌握盐酸胺碘酮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及合成路线。
熟悉硫酸奎尼丁的结构、化学名及应用,了解盐酸美西律、盐酸普罗帕酮的结构及应用。
1 / 84. 熟悉 ACEI 及 A ngⅡ 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了解 ACEI 及AngⅡ 受体拮抗剂的发展。
掌握卡托普利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临床应用及合成路线。
熟悉氯沙坦的结构、化学名及应用。
了解马来酸依那普利、福辛普利、依普沙坦、替米沙坦的结构及应用。
5. 熟悉 NO 供体药物的作用机制。
掌握硝酸甘油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
熟悉硝酸异山梨酯、吗多明、硝普钠的结构及应用。
6. 了解强心甙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掌握地高辛的结构、理化性质、代谢、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熟悉米力农、多巴酚丁胺、匹莫苯的结构及应用。
了解其它类型强心药的作用特点。
7. 熟悉调血脂药的类型及作用机制;熟悉他汀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第四章(2) 循环系统药物(受体药物

OH +
OH N N+ SO3H SO3H N N
理化性质 • 水溶液为弱酸性 • 对热稳定 • 对光、酸不稳定
–在酸溶液中,侧链氧化分解
O
*
H OH
N H . HCl
体内代谢 • 水解生成α-萘酚,再成葡萄糖醛酸甙排出
• 侧链氧化成羧基
O
OH
O H OH
OH
2、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 心房 以β1为主,但同时含有1/4的β2受体
• 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 较少发生支气管痉挛,适宜于哮喘病人使 用
• 糖尿病人应用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 –胰岛细胞上的β-受体属于β2 -亚型
–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会延缓低血糖的恢复
COCH3
醋丁洛尔(10)
CH3CH2CH2CH2CONH 10
N H
兼有α1受体拮抗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拉贝洛尔(Labetalol, 10) 卡维地洛(Carvedilol, 11)
O H2N HO 10 OH H N CH3 N H 11 O OH N H O H3CO
盐酸普萘洛尔
• 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
O 3 O
2
H OH H OH
2. 受体拮抗剂
2. 钾通道开放剂
2. 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药物 4. 作用于毛细小动脉的药物
OH HO
R
H N
HO
OCH2CH(OH)CH2NHCH(CH3)2 HO 1 HO
OCH2CH(OH)CH2NHC(CH3)3
2
普萘洛尔(1) 索他洛尔(3)
H3CSO2NH 3 CH(OH)CH2NHCH(CH3)2
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物PPT课件

阿司匹林
血循 环药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G 心脏药
抗心律失常: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异丙吡胺
促凝血药:VK、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
促抗凝血药
氨甲环酸、安特诺斯
抗凝血药:肝素、枸橼酸钠、华法林
抗贫血药:铁制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G铁等)
第一节 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心功能不全)
第二节 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 (内出血,外出血)
-
57
肝素 heparin
肝素:硫酸化的糖胺聚糖的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12kD 药用来源:猪肠粘膜或牛肺脏
药理作用
1.增强抗凝血酶III(AT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产生抗凝作用
肝 素 + ATIII
肝素-ATIII复合物
+ IIa
肝素-ATIII-IIa 工 复合物
ATIII:主要灭活IIa和Xa,也灭活IXa, XIa, XIIa, 激肽 放酶和纤溶酶等
(四).药物选择 (讲)
1.窦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断(维拉帕米) 2.房性早搏: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I类) 3.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律用(奎尼丁)(宜先用强心苷)、
胺碘酮;减慢心室率用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强心苷)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维拉帕米、β受体阻
断药、强心苷);慢性(强心苷、奎尼丁) 5.室性早搏:普鲁卡因胺、美西律、胺碘酮
Ⅰb类 轻度阻钠,传导略减慢/不变,加速复极: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Ⅰc类 重度阻钠,明显减慢传导,对复极影响小 氟卡尼、普罗帕酮
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Ⅲ类 延长APD(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 Ⅳ类 钙拮抗药:维拉帕米 其他类 腺苷
第四章 药物化学循环系统药物

CH 3 OH 甲羟戊酸 OH
乙酰辅酶A
OH 羟甲戊二酰辅酶A
3 steps
H 3C CH 2
O
O O O OH P P OH OH
4 steps
H 3C
CH3
5 steps
鲨烯
异戊烯基焦磷酸酯
CH3
焦磷酸法呢酯
6 steps
HO 羊毛甾醇
20 steps
H HO
H H 胆固醇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
结合树脂和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以及植物固 醇类。 ②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包括苯氧 乙酸酯类和烟酸类。
一、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羟甲戊二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
O H 3C SCoA
1 steps
O HO
CH 3 O
羟甲戊二酰辅酶A环原酶 O SCoA HO O O O O OH P P OH OH CH3
H3C
(二)苯并硫氮卓类 (benzothiazepine derivatives)
地尔硫卓(Diltiazem)
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顺式d->顺式dl->顺式l->反式dl-体 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缺血性心脏病
地尔硫卓的代谢:水解、脱甲基
水解 脱O-甲基
脱N-甲基
构效关系:
(1)2位苯环上的4位以甲基或甲氧基活性最强; (2)3位以乙酰氧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活性最高; (3)5位氮上的取代基对其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仅叔胺 有效 。
(三)芳烷胺类(Aralkylamine derivatives)
维拉帕米(Verapamil)
5-[(3,4-二甲氧基苯乙基)甲氨基]-2-(3,4-二甲氧基苯基)-2-异丙基-戊腈, 又称异博定
循环系统药物

卡托普利
O
, 3
HS
*
O
2
OH
*
,
, 1
N1
H
• 脯氨酸衍生物 • 甲基与巯基取代的丙酰基侧链 •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均为S构型
O
性质
1)气味:大蒜气味
, 3
HS H
O
2
OH
,
1
,
N1
2)旋光性:2个手性C,均为S构型 3)酸性:羧基(强)、巯基(弱) 注:巯基酸性不能通过经典的方法测定, 而是通过不同pH值时,巯基紫外吸收向 高波长的移动值来确定
•苯烷胺类 •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 •苯并硫氮卓类,如地尔硫卓
•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氟桂利嗪类 •普尼拉明类
P126 表4-2 P127 表4-3
硝苯地平
H N
二氢吡啶类
O
O
O
O No2
近似对称结构
稳定性:光照和氧化剂存在会氧化降解
N O O O O NO
2
H N [O] O O O O NO
二、钾通道阻滞剂:阻滞存在于心 肌细胞的电压敏感性钾通道(延迟 整流钾通道),使K+外流速率减慢, 从而使心率失常消失,恢复窦性心 率的药物。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盐酸胺碘酮
O . HCl I O O I N
理化性质
• 羰基鉴别反应:与2,4-二硝基苯肼,生 成黄色的胺碘酮2,4-二硝基苯腙沉淀
Losartan
E-3174 活性代谢物) (
第五节 NO供体药物
NO供体药物:在体内释放得到
外源性NO分子,是临床上治疗 心绞痛的主要药物。
NO供体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化学课件_第四章_循环系统药物

血管紧张素II 醛固酮 增大血容积
7
血流量 增加
高血压
外周阻力 增加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Zn2+ R2 O R1
H O R
+
O
底 物
NH CH C NH CH C NH CH C O
O 抑 制 剂
-
R3
O
O CH C O
O C CH2 CH C N CH3 O S CH2 CH C N
R5 R4 COOR2 N H R1
硝苯地平的合成
NO2 H3COOC H3C N H COOCH3 CH3
NO2 CH3
COOC2H5 , C2H5ONa 1) COOC2H5 2) H2O
NO2 CH2COCOONa
NaOCl NaOH
NO2 CHCl2
H2O H+
NO2 CHO
2 CH3COCH2COOCH3 NH4OH
OCH2CHCH2NH CH(CH3)2 OH
比 索 洛 尔
兼有α、β –受体阻断作用的药物
O NH2 HO C OH CH3 CHCH2NHCHCH2CH2 β -阻断作用 α -阻断作用
拉贝洛尔
OH CH R S S R
CH3 CH R R S S
α、β-阻断作用,β2-激动作用 α1-受体阻断为主 作用弱
3.合成
CH3 CH3COSH SOCl2 CH2 C COOH CH3 CH3COSCH2 CHCOCl N H NH S,S体 CH3OH NH3 COOH Michael Reaction CH3 CH3COSCH2 CHCOOH CH3 CH3COSCH2CHCO N ( RS + SS ) COOH
药化4循环系统药物

49
开发新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目的
• 提高血管选择性; • 增加某些特定部位的血流量,如冠状血管、
脑血管; • 减少迅速降压和交感激活的副作用; • 改善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50
尼莫地平 Nimodipine
• 苯乙醇胺类
33
临床用途
• 非典型的β- 受体阻滞剂 • 临床用于重症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治
疗
34
β- 受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O
N
H OH H
1、芳环 2、仲醇胺侧链及光学活性 3、N-取代物
N H OH H
35
β- 受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R构型异构体活性强,
可以是苯、萘、杂
•S构型异构体活性降低
• 选择性β1 - 受体阻滞剂,仅抑制交感性心脏兴 奋的作用,较适合有哮喘、外周血管病、糖 尿病的患者
27
普拉洛尔(Practolol)
H N
O
O
N
H
OH
• 4-胺取代的苯氧丙醇胺类
• 选择性β1 -R阻断剂的开发:从发现Practolol具有 选择性抑制心脏兴奋作用开始
• 结构改造:在4-取代基上
H N
O O
O O
O
NO2
• 3-位是甲氧乙酯,5-位是异丙酯
• 不对称酯使得C4具有手性,药用其消旋体 • 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 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51
氨氯地平Amlodipine
H
N
NH2
O
O
O
O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A A
-25 -25 +15 +15 生成 +10 生成 +10
V V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15 +15
==有效滤过压 == 有效滤过压
-8 回流 -8
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意义: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 物质交换的中介。 组织水肿:某些因素下组织液生成较多或 回流障碍,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组织液积 聚,导致组织水肿
心室肌(内→外)
传导特点:
1 房室交界传导慢:房室延搁
意义:保证房室先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缩,有利于充 盈、射血。 2 浦肯野细胞传导快
意义:保证心室肌同步收缩,有利射 血。
4、心肌的收缩性
特点:
1、对细胞外[Ca2+]依赖性大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同步收缩
血
管
外膜 中膜 内膜 V瓣
官腔
动
脉Artery
引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结构 内膜: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薄而光滑 中膜:管壁环形平滑肌和弹性膜,有弹性和收缩性 外膜:结缔组织 分类: 大动脉:中膜厚,主要由弹性膜构成,又称弹性动 脉 中动脉:中膜由平滑肌构成,又称肌性动脉 小动脉:中膜为1-4层环形平滑肌组成,又称外 周阻力动脉
静脉The Veins
静脉:引导血液流向 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薄,管腔 较大,有静脉瓣, 静脉瓣:半月状的向 心脏的小袋,防止血 液倒流 静脉体系:上腔静脉 系、下腔静脉系和心 静脉系
毛细血管
微动脉和 微静脉之 间
管径细 (1-2细 胞)、管 壁薄、有 较高的通 透性
房室交界: 50次/min
浦肯野纤维:25次/min
1)定义 2)分期和周期性变化
时间
①有效不应期 0期~ -60mv
2、兴奋性
兴奋性
0
极低 低 高
原因
Na+通道失活
少数Na通道恢复 部分Na+通道恢复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③超常期
0期~ -55mv
-55~ -60mv -80~ -90mv
②相对不应期 -60~ -80 mv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细胞的类型
1.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特点:具有收缩功能,无自律性
2. 自律细胞(形成心传导系统 )
特点:自律性;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但收缩功能基本丧失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 静息电位(Rp) - 90mV K+外流
→
K+平衡电位
(二) 动作电位(Ap)
⑴ Ap的波形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肝) 近球细胞 → 肾素
肾血流量↓ 失血
血管紧张素I
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II
血管紧张素酶A
血管紧张素III
血管紧张素II作用
① 直接→微A收缩
② (+)醛固酮分泌, 保钠保水
BP↑
⑴ 肾上腺素E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强心药
与,受体结合都强
心肌1受体→(+)心脏
-70 -90
4期:Ca2+-Na+ 交换 Na+ - K+交换
K+ K+ K+ Na+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⒈自律性 ⒉兴奋性 ⒊ 传导性 ⒋ 收缩性 ( 四性 ) 机械特性
电生理特性*
1、自律性:
心肌自动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能力 产生基础 :4期自动去极化 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自动兴奋频率
窦房结:100次/min 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
作用较弱,平均降压10%,多数病人在用药后 2~4周内见效,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基础降压药) 轻症--单用,中、重症--合用。不良反应轻。 利尿药降压作用肯定,价廉易得,适合中国国 情,可单独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高效利尿 药(速尿)用于高血压危象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 良的高血压患者.
交感缩血管中枢、心迷走 中枢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分布在脑干、小脑、大 脑中,功能:对心血管 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之 间进行整合
(四)、心血管反射
1. 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降压(减压)反射 生理意义:快速调节血压变化,维持血压的
相对稳定 2.颈A体和主A体 化学感受性反射
生理意义:在缺氧、窒息或失血时起作用,
(二) 测量及生理变异
1. 测量 肱A血压→主A血压 2. 生理变异:⑴ 年龄:大→高 ⑵ 性别:男>女 ⑶ 生理状态
(三) A血压的形成
1. 前提: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2. 动力:心脏射血 3. 必要条件:外周阻力 4. 缓冲因素: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静脉血压
1. 中心V压(CVP):4~12 cmH2O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心脏射血能力—反变 静脉回心血量—正变 判断心功能的指标之一 2. 外周V压: 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心脏 The Heart
心的血管Arterial
supply
营养心壁的动脉: 左、右冠状动脉、 发自主动脉起始部 心静脉大部分汇集 到冠状窦。
心脏的血管
心 主动脉 冠状动脉 心壁毛细血管
心壁各级静脉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
心脏生理
心动周期
(1) 概念: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所经历的时间
+40 +20 0 0 1
除极过程: 0期
2
3
复极过程: 1期(快速复极初期) 2期(平台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 4期(静息期)
-70
-90
4
⑶ Ap的形成机制
+40 +20 0
0期:Na+快速内流 1期:K+ 外流 2期: Ca2+内流 达平衡 + 外流 K 3期:K+ 外流
Na+ K+ + Ca2+ Na+ Ca2+
大部分Na+通道恢复
0
SNP RRP
mV ERP
-70 -90
3)、兴奋性变化的特点:
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 加舒张早期。
意义: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
血。
3、传导性
组织发生的兴奋能 向周围扩散的特性 窦房结(+) 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 (0.02 m/s)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网 (4.0 m/s) 心房肌
(四)高血压及其危害
高血压:指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 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定义为“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降压药 的情况下:
收缩压≥18.7kPa(140mmHg)和(或)
舒张压≥12.0kPa(90mmHg)。
根据舒张压的程度及危害分类: 轻度:90---100mmHg 中度:100---110mmHg 重度:>110mmHg 高血压危象: > 200mmHg /120mmHg,突发剧烈头 痛、恶心、呕吐、昏迷
外形
心象倒置的圆 锥体,大小与 本人的拳头相 似。
心腔结构
心共有四个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 右心室。 室房相通,室室、房房隔开。
心脏 The Heart
心的传导系统 :由特 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 织构成,位于心壁内。 包括:窦房结,房室 结,房室束及其分 支 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兴 奋冲动,维持心搏 的正常节律
血压(BP):
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千帕(kPa), mmHg A血压(动脉血压)、Cap血压(毛细 管血压)、V血压(静脉血压) 动脉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100~120 mmHg 2.舒张压:60~80 mmHg 3.脉压:30~40 mmHg
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
传出N
颈A窦
传入N
主 主A弓
2.颈A体和主A体
化学感受性反射
颈A体 主A体
PO2↓, H+ ↑, PCO2 ↑
颈A体、主A体(+) 呼吸中枢 呼吸深、快
反射过程
反射
心率↑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BP↑
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呼吸加深加快,间接地 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 血压升高。
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
概 述
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两种 神经调节
心和血管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通过各种心血 管反射来完成调节功能
体液调节
某些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 官,影响心血管活动。这些物质主要有肾上腺素、 去甲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N支配
心交感N N末梢→NE→β受体
心率↑ ( 正性变时 ) 收缩力↑ ( 正性变力 ) 房室传导↑( 正性变传导)
心迷走N
N末梢→Ach→M受体
心率↓ (负性变时) 收缩力↓ (负性变力) 房室传导↓ (负性变传导)
(二)血管的N支配
1.(交感)缩血管N纤维-NE
受体→血管收缩** →血管平滑肌 受体→血管舒张
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
2.舒血管N纤维
⑴ 交感舒血管N纤维:骨骼肌血管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 特点:平时无紧张性,应激时(+)
⑵ 副交感舒血管N 纤维
脑膜、唾液腺、胃肠道的外分泌腺等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 特点:调节器官局部血流
(三)心血管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 基本中枢:心交感中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