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城初一语文试卷
(完整版)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 学年放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边各题均有四个选项,此中只有一个..切合题意。
(共14 分。
每题 2 分)1.以下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祷告( qí)骊歌(lí)..B.培育( bǔ)舒适(qiè)..C.炽痛( zhì)归省( shěng)..D.重荷( hé)脑髓(suí)..2.以下词语的字形完好正确的是....A.静穆撺掇锋芒必露B.狂谰抽搐永往直前C.真理曲折相辅相成D.冗杂阴霾同心合力羸弱( l éi).讪笑( shàn).昏暗( huǐ).遒劲( j ìng).迫不急待妇儒皆知头晕眼花来势凶凶毛骨悚然( sù).气吞山河( chì).全身解数( xi è).持之以恒( qi è).3.语句连接,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秋季无风,空气有些干燥。
有时下一点毛毛雨,也让你备感舒适。
闻着泥土的气味,润湿的空气滋润着你的脸,看着大自然中绚丽的色彩,你会不觉地张开手臂,仰开端,轻轻闭上眼睛,来一次深呼吸,此时,你就是那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颗果实_________。
A.你会融于秋的生命里。
B.你的生命会融于秋里。
C.秋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D.秋的生命会融于你的生命里。
4.联合语境,将以下句子填入横线处,次序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为建设世界城市,实行“人文北京”发展战略,北京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多数城的规划设计,到明清期间形成现有规模。
梁思成先生曾赞叹它是“穿过全城的全球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②北京特有的壮美次序就由这条中轴的成立而产生。
③北京要加鼎力度保护古都风采,特别要保护和规划好国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求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15.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
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甲(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
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
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
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
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乙(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
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
中国文化人最丙(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倾.(qīng)向捍.卫B.惩.(chěng)罚义.气用事C.载.(zài)道言志泱泱..大国D.拈.(niān)花一笑逻辑.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雨打芭蕉叶带愁B.影入平羌江水流C.遥望洞庭山水翠D.雪拥蓝关马不前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热情更熟习B.激情更熟悉C.热情但熟悉D.激情但熟习4.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儒家道家佛家B.儒家佛家道家C.道家佛家儒家D.佛家道家儒家。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 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2015-10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6分)1.看拼音写字,看字写出拼音(4分)纳罕.()训jiè()磅bó()绽.()开闷.()热 liáo()亮发jì()收liǎn()2. 结合具体语境,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2分,每个0.5分)①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②我把脚移到右边,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③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④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1)溪水因枯河见石更清冽了。
()(2)火红的太阳哄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仆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3)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晴亮,那么篮汪汪的。
()(4)杜鹃花还没有伶落,就听见断继的蝉声了。
()4.结合句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聒聒:指蝉的叫声是持续嘈杂,使人厌烦的。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指炫耀,指鸟儿四处炫耀自己的叫声,作者表示讽刺。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天空)的晴朗无云,指济南的冬天特别的晴朗。
D.那些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匍匐:爬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瓜秧伏在地上生长的样子。
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句是()(1分)这地方本来就偏僻,,不一定能找到。
A.他是第一次来 B.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C.即使是他第一次来 D.尽管他是第一次来6.下列作家作品知识错误的一项是()(1分)A.《观沧海》---东汉---曹操 B.《济南的冬天》---现代---老舍C.《天净沙·秋思》---唐---马致远 D.《贝壳》---台湾---席慕容7.学校的美好环境靠大家,在学校的走廊,图书馆,花台,教室……我们需要一些标语牌,提示同学们保护环境,请你选择一处,仿照下面句子,写一个提示牌,提醒同学们。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7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 文2017 . 7一、基础·运用(共 18 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 5)题。
(共 10 分)2017年 4月 20日 19 时 41分,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喷射着 炽.热的烈焰腾空而起。
背负着祖国人民挚诚殷切的期望,追寻着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梦想,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着严谨踏 实的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跨越式地( ① )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目标之后,继续稳步向前 迈进。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载荷能力达到了 6.5 吨。
由于它只运货,不送人,所以 被形象地称为 [ áo] 游在太空的“快递小哥” 。
这位“快递小哥”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送货” ,5)校刊收到一篇同学来稿,介绍天舟一号“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但有一段语言不够顺畅。
下面是小 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其中对画线语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需要消耗推进剂来维持轨道和姿态,但航天器发射时所携带的推进剂有限,推进剂消耗完毕,也就意味着航天器寿命终结。
①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则弥补了这种局限。
通过推进 剂在轨补加,航天器可以在太空中“加油” ,从而大大延长寿命。
本次天舟一号在这一技术领域上的突 破,②将为我国空间站长期运营和组装建造扫除在能源供给问题上的障碍。
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则突破了这种局限。
”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则弥补了这种不足。
” 将使我国空间站长期运营和组装建造扫除在能源供给问题上的障碍。
将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除在能源供给问题上的障碍。
2. 默写(共 8 分,每空 1 分)他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 运用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技术, 对天宫二号 ( ② )“太空加油” , “太空加油”在专业领域被称为“推进剂在轨补加” 。
此外,天舟一号上还搭载了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等方面 实验的设备。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ì)嬉.戏(xī)花团锦簇.(cù)B.栖.息(qī)吆.喝(yāo)昂.首挺立(áng)C.沐.浴(mù)澄.澈(chéng)津.津有味(jīng)D.寻觅.(mì)霹雳.(lì)混.为一谈(hǔn)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D.女娲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长篷勃起来才好。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上的云,真是,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它们有时把天空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A.多姿多彩点缀覆盖B.姿态万千点染覆盖C.多姿多彩点染笼罩D.姿态万千点缀笼罩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会场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那精彩的讲话吸引住了。
B.马戏团里小丑的滑稽幽默,动物的顽皮可爱,引得观众忍俊不禁....。
C.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只有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5.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2014.1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星宿.(xiù)伫.立(zhù)刹.那(shà)随声附和.(hè)B.乘.客(chén g)坎坷.(kē)镂.空(lòu)斤斤计较.(jiào)C.憎.恶(zēn g)巢穴.(xué)着.落(zhuó)牵强.附会(qiǎn g)D.提.防(dī)笨拙.(zhuō)脑髓.(suǐ)扣人心弦.(xuá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家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各地区要严格遵守,不能各行其事。
B.本次汽车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未来也许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的中流砥柱。
C.长江三峡高深的峡谷、弥漫的云雾、湍急的水流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台湾艺术家抱着追本溯源的心态到内地进行交流。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②叙利亚国内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平民,被迫离开叙利亚,纷纷逃往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等邻国避难。
A.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句填“流离失所”B.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②句填“走投无路”C.①句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句填“走投无路”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②句填“流离失所”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古典文献工具书,。
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8000余种,比清代的《四库全书》还多4000余种,。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一、阅读《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选段,完成1~4题。
(每题3分,共12分)希特勒是个①(十恶不赦/万劫不复)、杀人如麻、②(以邻为壑/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
它横.暴凶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它的残酷行为和凶暴侵略所造成的恶果超过了各式各样的人类罪行。
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
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
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暗然失色了。
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
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
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
我看见全副戎装、佩剑、马刀和鞋钉叮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以及刚刚威吓、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奸诈无比的特工高手。
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顿、受过训练、唯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
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它们虽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唾手可得的猎物而③(得意忘形/得意忘言)。
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横.(hâng)暴卑劣.(liâ)B. 祈.(qí)祷暴戾(lì)C. 威吓.(xià)鞭挞.(dá)D. 余悸.(jì)一小撮.(cuō)2. 文中划线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凶捍一贯B. 赡养戎装C. 迟顿策划D. 暗然失色唾手可得3. 在文中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十恶不赦欲壑难填得意忘形B. 十恶不赦以邻为壑得意忘言C. 万劫不复欲壑难填得意忘言D. 万劫不复以邻为壑得意忘形4.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城中考真题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B. 翻天覆地C. 鸡飞蛋打D. 稳如泰山答案:D(解析:应为“稳如磐石”)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突飞猛进。
B. 面对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勇于挑战。
C. 他的性格豁达,待人真诚,深受大家喜爱。
D.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值得一读再读。
答案:A(解析:应为“突飞猛进”)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高兴,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运动会。
B. 他的眼睛很大,笑起来很可爱。
C. 他长得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
D. 她说:“明天天气很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答案:B(解析:应为“他的眼睛很大,笑起来很可爱。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巨大的画卷。
B. 他的笑声,像清泉一样悦耳动听。
C. 那座山,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D. 他的成绩,犹如过山车,忽高忽低。
答案:D(解析:应为“犹如过山车,起伏不定”)5. 下列句子中,语病的一项是()A. 我最近在学习英语,每天都会坚持听英语广播。
B. 那个画家用独特的画风,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画作。
C.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D.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C(解析:应为“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具有感染力,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阳光下的微笑阳光洒在公园的草坪上,一片金黄。
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小明是个内向的孩子,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他的父母很担心,怕他变成一个孤独的人。
一天,老师组织了一次“阳光下的微笑”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勇敢地表达自己,展示笑容。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才艺。
小明看着其他孩子自信的笑容,心里很羡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6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羸弱(léi)悲怆(chuàng)妄下断语(wǎng)B. 吞噬(shí)疮痍(chuāng)面面相觑(qù)C. 遒劲(jìng)剽悍(biāo)浑身解数(xiè)D. 脑髓(suǐ)枉然(wǎng)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 )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A. 改造B. 改善C. 改进D. 改动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
“一杯水”、“一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
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项是( )A. 一张白纸B. 一床棉被C. 一块抹布D. 一把椅子6.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下列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 )A.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 ④②③①B. ②①③④C. ④①③②D. ②④①③8.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鲁迅——《呐喊》B.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C.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二、语文积累(共10分)9. 默写(7分)(1)未至,。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2)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木兰诗》)1 0. 名著阅读(3分)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
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三、语文运用(4分)11. 请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对北京风光的喜爱。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口技》,完成第12—14题。
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 填空。
(2分)(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
《祖逖》“中夜闻鸡鸣”一句中“闻”是“听到,听见”的意思。
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
《狼》“又数刀毙之”一句中“之”指代“狼”。
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翻译:(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14. 《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前后两次交代了,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2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猫>(节选),完成第15—17题。
(共9分)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
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
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
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15. 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
阅读选文,填写下表。
(3分)16. 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
例如:两次描写,为下文猫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埋下伏笔。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
(2分)17. 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4分)答:(二)阅读《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完成第18—20题。
(共13分)谢谢你。
盛装莅临①我的成长汪微微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
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
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
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
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