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网络课堂)1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网络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网络课程设计

基础会计学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基础会计学是一门介绍会计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本网络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熟悉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 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内容;4. 培养分析财务数据的能力,提升财务决策水平;5. 提供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本网络课程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并安排为每周学习主题:第一周: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会计的定义和基本职能- 会计信息的特征和需求- 会计对内外部用户的意义第二周: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会计的计量基础:货币计量和实质等同原则- 会计的基本假设:业务实体、会计核算期、会计主体、报告实体等- 会计的基本原则:实体计量、成本、收入确认等第三周:会计科目和账户-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会计账户的建立和使用-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分录方法第四周:会计方程式和账户簿- 会计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意义- 分录的借贷规则和账户簿的维护- 现金日记账、总分类账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五周: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第六周:财务分析与决策-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应用- 财务指标的计算和解读第七周:会计信息技术与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电子会计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案例四、学习资源1. 教材:建议使用《会计学基础》或其他入门级会计学教材。

2. 视频讲座:每周提供相关主题的视频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每周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实践案例或行业报告。

4. 作业与讨论:每周布置相关作业,提供讨论板块,学生可以在此分享个人见解和问题。

基础会计第1章总论47页PPT

基础会计第1章总论47页PPT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
第一步。7/18/2024 9:30 PM7/18/2024 9:30 PM24.7.1824.7.18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1、
的路 。24.7.1824.7.18Thursday, July 18, 2024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会 计,以会
计专职人员的出现和官厅会计机构的产 生为标志。
15世纪以后的会计,以借贷记账法的 产生及应用为标志。
现代会计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以管理 会计的形成及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为 标志。
古代会计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而狩猎和生产,狩猎
和生产有所得亦有所耗费,这种得失最初是在人们自身
本书内容提示
• 1.1 会计的含义、职能 • 1.2 会计的对象 • 1.3 会计假设 • 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1.5 会计法律法规
本章内容提示
• 1.1 会计的含义、职能
• 1.2 会计的对象
• 1.3 会计假设 • 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1.5 会计法律法规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
会计信息使用者
投资者
会计
债权人
信息
政府及相关机构(
税务、审计、资产管
理部门等)
企业内部的经 营管理者
其他方面:
社会公众、客户、职工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含义
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一般含义
会计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
货币量度加以计量、记录的经济活动(也 即资金运动)。
二、资金含义

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基础会计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基础会计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会计”《基础会计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2.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高( )。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3.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56000元,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10000元,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2000元,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8000元,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 )。

A、58000元B、54000元C、62000元D、56000元正确答案:A4.将现金存入银行,应当编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更改账簿记录的依据( )。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6.应收账款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5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9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A、借方余额11000元B、贷方余额7000元C、借方余额1000元D、贷方余额1000元正确答案:D7.“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

A、完工产品成本B、期末在产品成本C、本月生产费用合计D、库存产品成本正确答案:B8.备查账簿与其他账簿之间存在着严密的依存和勾稽关系( )。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9.下列经济业务中,不会引起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的经济业务是( )。

A、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B、从银行借款存入银行C、从某企业赊购材料D、以银行借款直接偿还所欠货款正确答案:D10.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记账凭证的名称、填制单位、编制日期和凭证编号B、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C、会计分录,即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和金额D、有关人员的签名、盖章,收付款凭证还需出纳人员的签章E、所附原始凭证张数正确答案:A,B,C,D,E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计在线课堂考试题及答案

会计在线课堂考试题及答案

会计在线课堂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记账、算账、报账B. 监督、管理C. 决策、控制D. 预测、规划答案:A2.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和负债的关系是()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会计的基本假设?()A. 会计分期B. 货币计量C. 持续经营D. 历史成本答案:D4.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是()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可理解性D. 及时性答案:A5. 会计核算中,下列哪项属于收入?()A. 销售商品收入B. 接受捐赠C. 出售固定资产D. 利息收入答案:A6. 会计核算中,下列哪项属于费用?()A. 管理费用B. 财务费用C. 销售费用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A. 财务状况B. 经营成果C. 现金流量D. 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答案:A8. 会计报表中,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A. 财务状况B. 经营成果C. 现金流量D. 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答案:B9. 会计核算中,下列哪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A. 会计估计变更B. 会计政策变更C. 会计估计差错更正D. 会计政策选择答案:B10. 会计核算中,下列哪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A.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B.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C. 坏账准备的计提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A. 会计分期B. 货币计量C. 持续经营D. 历史成本答案:A, B, C1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可理解性D. 及时性答案:A, B, C, D13. 会计要素包括()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利润答案:A, B, C14. 会计报表包括()A. 资产负债表B. 利润表C. 现金流量表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答案:A, B, C, D15. 会计政策变更的类型包括()A.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B.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C. 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D. 会计估计的变更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和管理。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网络基础会计知识点总结

网络基础会计知识点总结

网络基础会计知识点总结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网络基础会计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企业管理者、金融从业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知识来进行财务分析、决策制定以及风险评估。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网络基础会计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会计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要点。

一、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会计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财务状况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代表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债务,如应付款项、长期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表示企业对所有者的贡献和利润的归属,包括股本、留存收益等。

二、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方程式,企业可以在财务报表中记录和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化。

常见的会计凭证包括收据、发票、凭证、账页等。

通过会计凭证,企业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准确、全面地记录和追溯,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

四、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用于记录和分类会计凭证的簿记工具。

常见的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通过会计账簿,企业可以实时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

五、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展示方式。

常见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负债表用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利润表用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用于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

通过会计报表,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经济业务的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六、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旨在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经济业务的变动情况。

会计核算包括日常核算、期末结账等环节。

通过会计核算,企业可以掌握自身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七、会计审计会计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评估工作,旨在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基础会计》电子课件

《基础会计》电子课件

•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 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 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 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 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 性方面。例如,桌子的长度,铁矿的重量, 楼房的高度等。
•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一、可靠性 • 可靠性,也称客观性、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 基本要求。 • 二、相关性 • 相关性,也称有用性,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 • 三、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也称明晰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 求。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 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 四、可比性 • 可比性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
• (二)复式记账 • 复式记账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同 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完整地反映每一项 经济业务的方法。 •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 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四)登记账簿 • 登记账簿就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采用复 式记账方法,把每项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地 登记到有关账户中去。 • (五)成本计算 • 成本计算就是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 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不同的成本计 算对象进行分类,从而计算不同成本计算 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三)对经济活动要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 和监督 • 所谓综合性表现在由于主要以货币计量,所以能够提供总 括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的价值指标;所谓连续性表现在 对各种经济活动能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 记录;所谓系统性表现在对各项经济活动既要进行相互联 系的记录,又要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分类,只有这样才能 取得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料;所谓完整性表现 在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来龙与去脉都必须进行全面记录、计 量,不能有所遗漏。会计利用货币计量,既横向反映各项 经济活动的经济内容,对每一项经济活动又能纵向地、自 始至终地反映各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结果,构成了一个完 整的会计核算网络,这是区别于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又 一特征。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学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基础概念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定义,说明会计是一门记录、整理、分析和解释经济活动的学科。

强调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1.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1.3 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

解释会计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周期假设、货币单位假设等。

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解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展示如何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2.2 记账方法介绍记账方法,包括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介绍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展示如何进行试算平衡的编制。

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部分,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3.2 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利润表的各个部分,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3.3 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解释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部分,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第四章:账户式会计分录4.1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解释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会计记录中的重要性。

4.2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包括借方和贷方的记录方式。

4.3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应用实例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实例,展示如何使用账户式会计分录记录不同的经济活动。

第五章:财务分析5.1 财务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解释财务分析的概念和目的,强调其在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5.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和常用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

5.3 财务报表分析介绍如何使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考题1.述“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异同及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理解。

2.会计职能与基本职能有哪些?3.你对会计的概念如何认识?4.为何要进行会计假设?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5.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评价。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

A.单式记账法的问世B.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C.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D.出现了专职会计人员2.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A.实物计量B.劳动计量C.货币计量D.工时计量3.下列()不属于会计计量模式的内容。

A.计量对象B.计量属性C.计量单位D.计量工具4.会计内部监督标准有()。

A.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B.会计法规、准则、制度C.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D.计划和定额5.为避免企业的期间损益大起大落,企业应当以()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A.会计分期B.权责发生制C.收付实现制D.现金制二、多项选择题1.会计所面临社会环境按照层次分类,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

外部因素包括()。

A.政治、经济制度B.法律、文化制度C.内部管理体制D.产权结构2.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

A.投资者B.债权人C.政府及其有关部门D.企业管理层3.按会计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分类,包括()。

A.会计基础学科B.企业会计学科C.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学科D.特殊领域会计学科4.会计主体必须具备条件有()。

A.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来源B.必须是法人主体C.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D.实现独立核算并提供反映本主体经营活动情况的会计报表5.普遍认可的计量属性有()。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现值D.可变现净值E.公允价值三、实务题某企业20×7年1月发生的下列有关经济业务事项:(1)本月销售产品60000元,收到货款40000元存入银行,其余未收。

;(2)用银行存款支付1-6月的仓库租金4800元。

(3)本月应计提银行借款利息2000元。

(4)收到上年12月份应收未收的销货款9000元。

(5)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20000元,下月交货。

(6)计提本月职工薪酬6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内容,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分别计算企业1月份的收入和费用,并填列下表。

业务号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收入费用收入费用(1)(2)(3)(4)(5)(6)合计第二章思考题1.试举例说明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企业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要素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类?3.什么是会计的基本等式?简述会计基本等式的意义。

4.按照经济业务事项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经济业务事项有哪些基本类型?5.试结合会计的基本平衡关系说明经济业务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是()。

A.货币运动B.物流运动C.现金运动D.资金运动2.企业收到某公司前欠的货款50000元,并存入银行。

该笔业务使得企业()。

A.资产增加50000元B.负债减少50000元C.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50000元D.资产余额不变3.下列()属于收入。

A.营业收入B.实收资本C.营业外收入D.利得4.会计基本等式是()。

A.资产-权益B.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企业接受投资的业务属于()类型。

A.资产内部此增彼减B.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C.资产与负债同增D.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资产。

A.应收账款B.原材料C.预收账款D.银行存款2.下列()属于负债。

A.应付账款B.实收资本C.预收账款D.短期借款3.期间费用包括()。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4.会计基本等式是()的理论基础。

A.复式记账B.设置账户C.成本计算D.编制资产负债表5.下列项目中,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A.资产B.收入C.负债D.费用三、实务题(一)某企业20×7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如下:1.库存现金552元。

2.银行存款余额70250元。

3.投资者投入资本64000元。

4.向银行借入款项26000元。

5.库存原材料2058元。

6.应付购货款24200元。

7.机器设备12340元。

8.应收销货款5000元。

9.厂房价值16000元。

10.库存商品8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分别加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并对其结构加以简要说明。

(二)某企业20×7年1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事项:1.以银行存款80000元购入机器设备一台。

2.投资者投入资本5000000元。

3.购入材料20000元,价款未付。

4.职工张明预借差旅费5000元。

5.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30000元。

6.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7.以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前欠的购货款。

8.预收货款25000元。

9.向银行借入六个月借款35000元。

10.收到某公司前欠的货款30000元,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事项,分别判断其经济业务事项类型。

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2.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两者有何异同?3.账户可以分为哪几类?试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及记账规律。

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有何特点?5.什么是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有何意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职工预借差旅费的业务不涉及()账户。

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其他应付款D.其他应收款2.接受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应贷记()账户。

A.银行存款B.长期股权投资C.应付账款D.实收资本3.会计实务中运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A.借贷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平行记账法4.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用以反映()A.资产增加B.负债增加C.所有者权益增加D.收入增加5.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用以反映()A.资产增加,负债增加B.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C.收入增加,资产增加D.收入增加,费用增加二、多项选择题1.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A.成本计算B.复式记账C.货币计量D.财产清查2.下列()期末没有余额。

A.应收账款B主营业务收入C.管理费用D其他业务成本3.会计分录包括()情形。

A一借一贷B.一借多贷C多借一贷D.多借多贷4.试算平衡包括()方法。

A.发生额平衡法B.借方平衡法C.贷方平衡法D.余额平衡法5.试算平衡无法检查的错误有()。

A.漏记B.重记C.串户D.错误金额正好抵消三、实务题(一)根据账户的结构,填写表格中的空格: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库存现金580450550短期借款500030004000应付账款156********实收资本500000020000007000000原材料187********银行存款537003745046000预付账款160015001400库存商品10000125007500(二)根据第二章业务题2的经济业务事项,编写会计分录。

第四章思考题1.企业筹资有哪些方式,怎样核算?2.材料采购成本包括哪些内容,怎样核算?3.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应设置哪些账户,如何应用?4.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5.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是什么?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核算?7.营业外收支各包括哪些项目,如何核算?8.企业的净利润怎样分配,如何核算?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

A.折旧的减少数B.折旧的增加数C.折旧的累计数D.固定资产的增加累计数2.不应计入营业利润的是()。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所得税费用D.投资收益3.“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转后出现贷方余额,表示()。

A.累计未弥补亏损B.累计未分配利润C.已分配的利润D.已实现的利润4.短期借款利息费用按月预提时,应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账户。

A.应付利息B.其他应付款C.预提费用D.本年利润5.“材料采购”账户期末()。

A.一定有借方余额B.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没有余额C.一定有贷方余额D.可能有贷方余额,也可能没有余额二、多项选择题1.“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可按()等进行明细核算。

A.工资B.职工福利C.社会保险费D.住房公积金E.非货币性福利2.关于“实收资本”账户,说法正确的有()。

A.属所有者权益账户B.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所有者投资的实有数额C.借方登记所有者投资的减少额D.贷方登记所有者投资的增加额E.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所有者投资的实有数额3.产品成本项目主要有()。

A.直接材料B.直接工资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E.制造费用4.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

A.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C.政府补助利得D.罚没利得E.捐赠利得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可采用()等来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

A.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先进先出法D.后进先出法.E.个别计价法三、实务题(一)某企业20×7年7月发生的下列有关经济业务事项: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900000元,已存入银行。

2.企业收到A企业投入的新机器一台,价值400000元。

3.企业于20×7年7月1日向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年利率为4%的借款200000元,已存入银行。

4.企业于20×7年7月1日向银行借入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的借款500000元,该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会计分录。

(二)某企业20×7年7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事项如下: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机器一台,设备买价和税金共58500元,运输费5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企业从星星公司购入A材料。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数量为5吨,单价10000元,金额50000元;税率17%,增值税额8500元;价税合计58500元,款项未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企业从光明公司购入B、C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B材料数量10吨,单价2000元,金额20000元,税率17%,税额3400元;C材料5吨,单价1000元,金额5000元,税率17%,税额850元。

B、C材料的价税款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B、C材料均已验收入库。

4.用银行存款支付A、B、C三种材料的运输费1200元。

其中:A材料运输费300元,B、C两种材料的运输费900元(运输费按B、C材料重量比例分配)。

5.计算并结转A、B、C三种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6.以银行存款预付购买D材料款25000元。

7.以银行存款58500元支付前欠星星公司货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