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辽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辽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辽 宁 农 业 新 兴 产业 炭 屋 研 究
◎宋帅官

张天维
要 :加 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辽 宁 “ 十二五”期 间的重点任务之一 。实现辽 宁农业产业化 需要 以产业 为依托 ,以科技
为支撑 ,重点发展农业科技产 业。培育和发展诸如 生物 能源、动 物疫苗、生物 医药等农业新兴产业将是辽 宁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 阐述 了辽 宁 当前 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 面临的主要 问题 ,并提 出了相 关
效的提高农 民收入 ,必须将农业本身这块 “ 蛋糕”做 大所强 , 2 5处 ,已有 4 7万户农 户从 中受益 。仅此一项每 年就可增 4 6
通过发展农业来实际增加农业收入 ,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 业 , 加农民纯收入近 2 亿元 。 o 提高农业产 业化水平 ,无疑是将农业 产业做大 , 高农业效 提 益 , 而提高农 民收入的战略举措和有效的途径 。 从 生物 医药方面 。近几 年 ,辽宁生物 医药产 业依托本溪 生 物医药产业 基地得到迅速 发展 ,该生产基 地以 “ 大产业 、广
首先 ,发展农业新 兴产业能够有 效的提高农 民收入 ,缩 进 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二 、辽 宁农 业 新 兴产业 的发 展现 状
辽宁 目前以高技术 为基础的 农业新兴 产业虽还处于 起步
后, 农业产 业化发展 虽取得一定 的成 绩 ,但却始终 无法赶上 阶段 ,但有 的已经具备 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主要表现在 以下 城市工业和 服务业发展 的步伐 ,从 而导致城乡收入 差距进一 几个方面 :
业 ,对 于加 快农业产 业化发展 ,提高农 业效益 、增加 农 民收 利益分 配机 制 ,从 而提高 了农产 品农 业衍生产 品的商品化程 入 、实现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小城乡差距 。当前辽 宁工业化 、城市 化进程加快 ,各种生产 要素 向大 城市和 中心城 市集聚 ,相对 应的 ,农业发 展较为滞 度 , 强了农业产业 的竞争力 ,提高 了农业的规模效 益 ,促 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研讨报告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研讨报告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研讨报告1. 引言1.1 概述本研讨报告旨在探讨辽宁省现状与挑战,以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实施策略。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辽宁扮演着引领区域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角色。

然而,近年来,辽宁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经济发展放缓、社会问题增加以及发展模式不适应等。

因此,如何奋力谱写辽宁新篇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

1.2 背景分析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部,自然资源丰富,拥有重要的港口和交通优势。

历史上,辽宁一直是国家工业制造基地,并对国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辽宁面临着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增加,在传统工业领域,辽宁的经济增长逐渐放缓。

同时,由于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推动辽宁新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策略。

首先,我们将分析辽宁当前的经济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深入剖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其次,我们将探讨政府引导和支持、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及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推动策略。

最后,我们将提出科技创新、民生改善倡议以及教育与文化提升措施等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这些措施和策略,我们希望能够为辽宁谱写一篇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思路和建议。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请继续完成接下来的内容。

2. 辽宁现状与挑战:2.1 经济现状: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摇篮之一。

然而,由于经济结构转型缓慢等原因,辽宁的经济现状相对滞后。

目前,辽宁省的经济增速相对较低,且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辽宁的传统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有效调整和升级。

依赖重工业和资源产业长期以来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但这也使得辽宁在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时十分脆弱,并且难以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新形势。

其次,企业改革步伐相对缓慢。

辽宁省三定方案

辽宁省三定方案

辽宁省三定方案辽宁省三定方案是指辽宁省政府制定的旨在推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

该方案旨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提升辽宁省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下是对辽宁省三定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经济发展规划辽宁省三定方案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为此,辽宁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辽宁省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鼓励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升辽宁省在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

2. 优化产业结构:辽宁省将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环保和能源领域的发展,以及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辽宁省将积极推动跨境贸易和对外合作,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扩大对外投资。

同时,加强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高辽宁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就业与人民生活改善辽宁省三定方案还重点关注就业和人民生活改善问题。

为此,辽宁省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1.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扩大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推动转型升级,辽宁省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就业率和工资水平。

2.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辽宁省将加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

3. 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辽宁省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三、基础设施建设辽宁省三定方案还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力图提升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以下是具体的措施: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辽宁省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提高物流和交通效率。

2.发展清洁能源:辽宁省将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辽宁省将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辽宁省的信息化水平。

辽宁省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辽宁省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辽宁省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一、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意义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或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能力。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是以国际竞争力的形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

在此之前和之后,许多学者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概念和内涵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对产业竞争力的不同理解。

根据这个定义,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是比较的范围。

产业竞争力首先是一个区域的概念。

比较的范围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二是比较的内容。

产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生产力。

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

其重要标志是大量持续地向区内外市场输出产品、技术和设备,占有市场份额并获得利润。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一直是辽宁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0年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机遇,集中全省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基地,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并提出重点发展的9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生物育种和高技术服务业等。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对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以便为制定推动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二、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全球金融危机既对辽宁提出严峻挑战,又创造了与全球经济同步的跨越式机遇,因此,辽宁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必须超越”追赶发展”模式,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抓手,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弯道超车”,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引领辽宁未来经济发展。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28•【字号】辽政发〔2015〕25号•【施行日期】2015.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编制本地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工作落实方案,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

各部门要按照要求,细化分解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计划及完成时限,根据职责分工,推进各项工作。

为切实做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在省委领导下,省政府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和各市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扎实推进。

领导小组下设具体推进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负责做好跟踪协调、综合调度、具体落实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到实处。

辽宁省人民政府2015年7月28日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政策支持、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柱,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强有力支撑。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rajs e t f cnmi s utr.Frt 。hs hs d eesyaayi o tcnl yf aca”invt nsp edut n oo c t c e i l titeimaencsi nls n“eh oo nni m oe r u sy s t s gi l noai u— o
Ab t a t s r c :F n n e i h o e o d r c n my i a c St e c r f mo e n e o o .S in e a d tc n lg S t e f s r d cie f r e .T e e e t e ce c n e h oo y i h r tp o u t o c s h f ci i v v
p r s se o o o t y tm c mme c aia in a d i d s aiai n o ce c n e h oo fL a n n t t gc n w i d sr s e — f r i l t n n u t l t f in e a d tc n lg o i o i g s a e i e n u t e ;s e z o i r z o s y r i
c mb n t n o c n lg n n n e i a n c s ay c n i o o p o t h e e o me to c e c n e h o o y,te o i ai ft h oo y a d f a c s e e s r o d t n t r mo et e d v lp n fs i n e a d t c n lg o e i i h
( 阳航 空航 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 学院,辽 宁沈 阳 10 3 ) 沈 1 16
摘要 :金融是现代 经济的核心开发、成果转化和产 业 化 ,提升 产业创 新活力的必要条件 ,是推动 自主创新 、培 育战略性新兴企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和经 济结 构调整 的有 力支撑。首先进行辽 宁战略新兴 产业科技 成果 产业化 的 “ 科技金 融 ”创 新的 必要 性 分析 ;其 次研 究 了国内外 “ 科技金 融” 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科技 成果 产业化 的现状 ;再次 深入 研 究 了基 于创 新链 与产业链 融合的辽 宁省科技 成果产业化的动 态科技金 融创 新支持模 式 ;最后 构建辽 宁省科技成果产业化 的多维度科技金 融创新服务平 台 ,这 将对辽宁省的产业 结构调整 、经济和社会 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为对辽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
一、装备制造业稳步增长。

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高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质量和技术指标不断提升。

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辽宁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成为支撑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服务业迅猛发展。

辽宁省加大对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的重点扶持,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出现结构调整。

面对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辽宁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辽宁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为辽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辽宁省产业发展呈现出装备制造业增长稳定、新兴
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等特点。

在未来,辽宁省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 键词 : 辽宁 战略 性新 兴产 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F 0 6 2 .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9 5 4 4 ( 2 0 1 3 ) 0 7 — 0 0 7 1 — 0 4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是 以重 大 技 术 突破 和重 大 发 展 需 求 为基 础 , 对 经 济社 会 全局 和 长 远 发展 具 有 重 备 制 造 业 、新 材 料 产 业 和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基 础 和 比较 优 势 显 著 ,占据 了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术 产 业基 地 。
发展 。 2 0 1 2 年, 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 品实现增加值 4 7 3 3 . 3 亿元 , 年均增长 2 5 %, 增长速 度远远高于全省 同期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 9 . 9 %的 增速 , 占地 区生产总值 的比重达到 1 9 . 0 %。高端装
开发 区 、 7个 省级 高 新 区 ,数 量均 居 全 国第 4位 ; 1 8 个 国家级 科 技 产业 化基 地 和 1 3个 国家 火炬 计 划 特
2 . 产 业 创新 能 力不 强 。 目前 , 辽 宁省 尚未 形成
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在全
省 1 5 0 5家大 中型工 业企 业 中 ,设 有研 发 机 构 的企
[ 收稿 日期 3 2 0 1 3 ~ 0 5 — 1 3 [ 作者简介 ] 王秋 明, 商贸旅游系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3 .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 , 全省拥有省
地方财政研究/ 2 0 l 3 . 7 第7 期 7 1
工作研究
级 以上重 点 实验 室 达到 3 3 3个 、 工 程 技术 研 究 中心 达到 4 8 9个 , 其中,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1 6个 、 居 全 国 第 6位 , 国家 级 工程 技 术研 究 中心 1 2个 、 居 全 国第 人, 但 与 国 内先 进 地 区相 比还 有 较 大 差 距 , 存 在 一 些亟待 解决 的 问题 。 1 . 科技 投 入 相对 不 足 。近 年来 , 辽宁 省 经济 总 量连 续 保 持 两 位 数 的增 速 ,财政 收 入 增 长 更 远 高 于经 济增 长 。但 与 此 相反 的是 , 科 技研 发 投 入增 长 缓慢 。 2 0 1 0年 辽 宁 R & D经 费 内部 支 出 占地 区生 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宁具有 发展新 兴产业 的人力资源 优势 。辽宁省拥 有大 连 理工大学 与东北大学两所具有雄厚实力 的9 8 5 工程重点 院校 以及 大批 以理工 科为主的大专院校 , 还拥 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大 连化学物理研 究所 等科研机构 , 以此为基地 聚集 了大量科研人 才 并每年输 出大量优 秀毕业生。此外 , 辽 宁省 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 大批工业企业 , 这些企业多年来培养 了众多 的技术 人才。 辽 宁省 发展新 兴产 业 具有 区位优 势 。辽宁 省交 通便 利 , 基 础设施 较为发达 , 拥有 两千多公 里的海岸 线 , 沿 岸遍布大 连港 、 营 口港等多 个优 良港 口。截止 N2 o 1 3 年年底 , 辽宁省 公路 里程 达l 1 . 1 万 公里 。辽宁省共有万 吨级 以上 生产性泊位 1 9 4 个, 大连 港 、营 口港和丹东港年 吞吐量过亿 吨。便捷的交通条件 , 降低 了 物流成本 , 为人 员流动创 造 了条件 , 使 辽宁成为名 副其实 的东北 地 区对 外开放的 门户 。 辽 宁省拥有雄厚 的工业 基础 。作为老工业基地 , 辽 宁发展 新 兴产 业的优 势还体现在 辽宁拥有 一大批领 军企业 。辽宁在装 备 制造 、石油化 工 、新 能源 、新材料 等行 业拥有一批 处于先进 水 平 的领军企业 , 发挥这些 龙头企业 的资金 、技 术、人才 的优势 , 可 以加快新 兴产业的发展速度。

2 0 1 0 年 国务 院关于 加快培育和 发展 战略性新 兴产业 的决 定》推 出 , 明确 了大力 发展 能环 保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 七大类 战略性新 兴产业 , 以前促进我 国产 业结构优 化升级 , 提升 国际竞争力 。辽宁省 也明确 了重 点发展 “ 先进装备 制造 、新 能 源 、新 材料 、新 医药 、 电子信息 ”等九大类 新兴产业 。在辽宁 省政府 的推动 下 , 近年来 , 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 形成 了众多 知名企业 , 对经济活力的提升起到 了突 出作用 。
区域经 济 I D i s t r i c t e c o n o my
辽 宁省新 兴产业发展 战略研 究
孙 阿 媛 辽 宁 省 第 八地 质 大 队 辽 宁 本溪 1 1 7 O O O
摘要 : 在 东北振 兴 战略 的引领 下 , 近 年来辽 宁经 济发展迅速 , 产业 结构不 断优 化 , 新兴 产业得到 了迅速 发展 。新兴产 业 的 发 展 态 势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影 响 了辽 宁 经 济 能 否 延 续 当前 良好 的增 长 势 头 , 如 何 进 一 步 实 现 新 兴 产 业 的 又好 又快 发展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 关键 词 : 新兴产 业 ; 辽 宁; 发 展 战 略 ( 一) 壮大产业集群 产业集 群指某 一地 区集 聚大量 联系密切 的企业 。产 业集群 首先可 以通过在企业 间分工提升 专业化程度 , 降低生产成本 。其 次, 产业集群 通过企业在地 理位置上 集聚 , 企业之 间交流 、交易 更为密切 , 从 而实现交 易成本 的降低 。最后 , 产业集群有 助于在 集群 内实现技术扩散 。对于新兴产业 的发展 而言 , 因为技术优势 对 新兴产业尤为重要 , 而在产业集群 内技术的交流和扩散变得更 为便利 , 因此应 依托产业集群 。我省 已打造多个产业集 群 : 沈 阳 辽宁省大力发展新 兴产 业的必要性 地 区 已形成 汽车及零 部件 、装 备制造 、电子信 息等多个 产业集 新兴产业 的一大特点是可 以提升 资源使用效率 , 辽宁省作为 群 , 大 连地 区 已形成 电子信 息和软 件 、先进装备 制造 等产业 集 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 以及 引入 新技术来改造传 群 , 鞍 山地 区的先进装备制 造 , 锦州地 区的新材 料、机械装备 制 统产业 , 可 以实现 降低单 位C - D P的能源 消耗 、减少对 环境 的污 造 等 。 染, 使 经济 发展 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过 多年的努力 , 2 0 ] 4 年辽宁省销售收入超过一 百亿 的产 业 新兴 产业的 发展可 以有效促进 辽宁的 产业升级 。战略性新 集群预 期将达N9 o 个 。辽宁应继续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 兴产业 的发展可 以吸收利用 诸多新科 技 , 提升 生产效率 , 促 进经 在 升级 改造原 有产业 集群 的基础 上 , 着力 发展新 兴产业 产业 集 济整体 的产业升级 。发展新 兴产业要 求在 生产 中使用新 科技成 群 , 在 融资 、财税 、公共设施 配套等多方 面给予支持 , 壮大 发展 果, 这 意味着 科技成果 可以转变为 现实的生产 力和经济 效益 , 这 产业集群 。 将刺 激相 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增加研发投入 , 从 而实现 良性循环 。 ( 二) 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新兴产 业的 发展 可 以拉 动辽宁 经济保持 良好 的增 长态 势。 辽宁 省作为老工业基地 , 在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上具有 传统 优 目前我国在钢铁 、水泥 、煤炭 等行业存 在着 产能过剩 问题 , 产能 势 。发展新 兴产业 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优势 , 而是应 以新 兴产业 过 剩导致 资源浪费 并且相 关行 业的企业举 步维艰 。为 了解决 这 的发展助力传 统产 业转型升 级。例如应加大技术创新 , 通过发展 问题 , 就需要 淘汰一批企 业 , 减少落后产 能 。化解 产能过剩 可 新材料 、信息技术 , 以新的技术 、材料来改造 装备 制造业 , 提升 以在 长期提升 经济效率 , 但在短 期可能影响G D P 增速 。辽 宁省 作 产品 的技术含量 ,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 。通过发展新能源 、节能 为老 工业基地 , 拥有大量 身处钢铁等 产能过剩行业 的企业 , 化 解 环保 技术来改造传 统产业 , 降低 能源消耗 、排放 , 改变传 统产业 产 能过剩将影响辽宁 的经济增速 。为 了防止 辽宁经济增长放缓 , 高能耗 、高污染 问题 , 实现产业的绿色 、健康发展。 就应 该在新 兴产业做 文章 , 加快新兴产 业的发展 , 使 其成为新 的 ( 三) 大力发展 中小企业 经济增 长极 。 应依 托产业集 群 、龙 头企 业 , 大力发展 中小企业 , 以此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