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丝再生液相聚合直纺涤纶工业丝
涤纶工业丝液相增黏技术的研发

胶 渗透 色谱 仪 、 G C - 2 0 1 0气 相 色谱 仪 : 日本 岛 津公 司制 ; I n s t r o n 3 3 4 4拉 伸 强力 仪 : 美国 I n s t r o n公 司
制; P V 一 3 6黏度 计 : 德国 L a u d e r a公 司制 ; 色度 测试
增黏 聚合 过程 同 时还 有副反 应 发 生 , 如 氧 化
自洁功 能 的笼框 式 拉 膜 反应 器 , 生产 的聚 酯 熔 体 [ 叼 ]达 到 0 . 8 5~ 0 . 9 0 d L / g 。 从上 述研 究 开 发 可知 , 高黏 聚酯 的终 缩 聚 反
应 器都采 用 卧式 反 应 器 , 应 用 于 瓶 片 聚酯 国外 已
( U I F ) 公 司开 发 了生产 聚酯 的两釜 MT R新 技 术 ,
终缩 聚反 应器 D i s c a g e是 带夹 套 的 卧式 槽 罐 形笼
框式反应器 , 圆盘无轴化避免 了高黏熔体“ 抱轴” 现象 , 生 产 的聚酯 切 片 的 [ ]达 0 . 8 6 d L / g _ 3 J 。
中国纺织 科学 研究 院上 海聚 友化 工有 限公 司开 发 了一 种连 续式 液 相 增 黏技 术 , 此 项 技 术 采 用 具 有
中合 适 的反应 温度 及 低 分 子 物不 断被 排 除 时 , 聚 酯 的端羟 基 和端 羧基 被 活 化 , 使 分 子链 间逐 步 发 生缩 合反 应 。
轴上 的熔 体 , 生 产 的聚酯 特性 黏数 ([ ]) 可 提高
至0 . 9 2 d L / g以上 。德 国 U h d e I n v e n t a — F i s c h e r
聚酯装 置合 成 的熔体 冷却切 粒后 切 片只要 在适 当
我国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再利用简况

我国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再利用简况李德利,刘世扬,贺燕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100027)摘要:废旧纺织品是循环再利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策限制,废旧纺织品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重点在废纺织品。
本文对于旧纺织品进行了核算,并介绍了目前循环再利用涤纶的几种工艺路线,同时提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考虑,打通废旧纺织品利用的政策障碍,为循环再利用涤纶提供更多的原料。
关键词: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顶层设计中图分类号:TS199;TS10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15(2021)02-0011-04 Briefing on Recycling and Reuse of Waste Textile Resources in ChinaLI Deli,LIU SSiyang,HE Yanli(China Chemicai Fibers Association,beijing100027,China)Abstrrcl:Wasie textiles are na importaai part of recyclina resonrceo.Ai preseni,due to China's policy restria-tioao,tic recyclina of wasic textiic resonrcct focasct on wasic textileo.Ia thio pdpcc,tic acconntina of rseC textilco was carrieC oni p O several procest rontcc of carmt recyclina of polyestne were intronnceC.At tlic same timin,it wat suggesteC that i C v elseat national46x10610s C oo IC consinee from C iv top-levei desiga i breaP thronnh th policy bafiere of tCx utilization of textileo,ant卩^^血more raw mateeala foe tCx recyclina of polyestee.Key word:wah textilx recyclina ant^$0;top-lsS eaiaa1概述废旧纺织品是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废弃的纺织材料及其制品。
涤纶废丝造粒工艺流程

涤纶废丝造粒工艺流程1.涤纶废丝首先会经过清洗和烘干处理。
Polyester waste silk is firstly cleaned and dried.2.清洗后的涤纶废丝会被送入造粒机进行破碎和加热。
The cleaned waste polyester silk will be sent to the pelletizing machine for crushing and heating.3.破碎后的涤纶废丝会通过加热被熔化成液态。
The crushed waste polyester silk will be melted into liquid state through heating.4.液态的涤纶废丝会通过喷嘴被挤出成细丝状状。
The liquid waste polyester silk will be extruded through the nozzle into fine filaments.5.细丝状的涤纶废丝会被切断成颗粒状。
The fine filaments of waste polyester silk will be cut into granules.6.切断的颗粒状涤纶废丝会被冷却后进行包装。
The cut granules of waste polyester silk will be cooled and then packaged.7.包装后的颗粒状涤纶废丝就可以用于制作新的涤纶纤维制品。
The packaged granules of waste polyester silk can be used to make new polyester fiber products.8.涤纶废丝造粒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回收利用废弃的涤纶废料。
The process of polyester waste silk pelleting can achieve the recycling of discarded polyester waste.9.这种工艺流程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并节约资源利用。
PET瓶片再生纺制涤纶长丝工艺和设备的研究

造气球 的高 密度 高 强特 种 织 物 , 以及 超厚 涂 层 织 物
资源 日趋 减少 的状况 下 , 源再 利用 , 资 大力 发展循 环
杆 挤压 机一熔 体双 级过滤 器一熔 体 管路分 配管一 纺
经济 势在必 行 。 目前 聚酯在 化学纤 维 制 品中 已独 占 鳌头 , 可否将 回收 的瓶 片 回归到 纺丝制 品 中 , 开辟 废 弃聚酯瓶 再利 用 的新 途 径 , 专 业 技 术工 作 者 一 直 是
3 主要设备特征分析
3 1 回收 瓶片 的质量 标准 .
从 图 1中可 以看 出 , 中左 侧规 格 及大 小 均一 图 的颗 粒为 纺丝 P T原 生切 片 ; 侧形状 大小 杂乱 的 E 右
其适 应性 强而 著称 。无 论 织 造 窄 幅 或 宽 幅 、 薄型 轻
造品种 各式各 样 。品种 的 多样 化 需 求 , 导无 梭 织 引
瓶 片的干燥过 程 应 为预 干燥 、 干燥 过程 。 由于瓶 片
堆 积密度小 , 含水分 高 , 采用放 大结 晶床 和加大送 风 量 的方式 , 回收 瓶 片干 燥 后 的水分 含 量 由 10 0 使 00
p m 达到 3 -5 p 的纺 丝标准 ( 2 。 p 0 0p m 表 )
等 。本届 展览会 苏尔 寿纺织 未展 出 片梭织 机 。
5 结 论
无梭 织 机技 术 水 平 已经 发 展 到一 定 的高 度 , 织
为3000万吨废聚酯安个“新家”

为3000万吨废聚酯安个“新家”作者:闫文佳来源:《中国纺织》2013年第06期聚酯,由于具有质轻、透明等特点已经成为瓶装水、食品等包装材料最重要的原料。
近年来,我国积累聚酯瓶社会存量已经接近3000万吨,其中大多数都是一次性使用,如果不回收利用,既造成资源浪费,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我国再生聚酯纤维行业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废旧瓶片不规整、含杂多、粘度差异大,导致在纤维生产过程中机头压力波动大、过滤性能差、纺丝断头多、可纺性差。
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废聚酯瓶片直纺产业用差别化再生涤纶长丝,攻克了废旧聚酯无法直接生产涤纶长丝的世界性难题,结束了废旧聚酯只能生产涤纶短纤的历史。
本次获奖项目针对废聚酯瓶片的特点,通过对瓶片筛选、粉碎、清洗、混配、干燥、螺杆熔融、过滤、液相增粘,均化、纺丝等全流程进行研发与设计,最终形成液相增粘直纺涤纶工业丝、液相均化直纺FDY涤纶长丝和直纺POY涤纶长丝的工艺与装备成套技术。
重点研制了瓦片挡料板预结晶装置、防架桥干燥装置、大压缩比和大长径比螺杆挤压机、双级过滤装置、卧式自清洁单轴液相增粘反应器、鼠笼搅拌式均化反应器、小型节能纺丝箱体、专用组件、多级拉伸热定型装置等,满足了不同品种、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需要。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是首创并形成5000吨/年规模直纺再生涤纶工业丝生产线,在国内首创并形成3万吨/年规模直纺再生FDY长丝生产线,累计推广并形成17万吨/年规模直纺再生POY长丝生产线。
该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16项,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利用废聚酯瓶片生产工业丝比使用原生聚酯成本低,所生产的产品性能优异,再生涤纶工业丝断裂强度达到6,73cN/dtex,再生FDY涤纶长丝断裂强度达到3,5cN/dtex,再生POY 长丝断裂强度达到2,27cN/dtex,分别达到采用原生切片纺制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
该项目使用自产的再生FDY长丝及POY长丝为原料生产的纬编毛毯和高档经编毛毯,已远销中东、非洲、欧美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

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涤纶长丝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纤维,具有高强度、耐磨、耐蠕变、防皱、易干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纺、工业、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
涤纶长丝的生产主要包括聚合、纺丝、拉伸、卷绕等环节。
首先是聚合环节。
在聚合器中,将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合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催化剂可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提高聚合速度和产物质量。
接下来是纺丝环节。
将聚合得到的PET液体通过滤网过滤掉杂质,然后通过泵送到纺丝机中。
纺丝机中的加热器将PET液体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通过喷孔喷出,形成连续的聚合物流体。
在纺丝过程中,聚合物流体会逐渐冷却凝固,形成连续的纤维。
接着是拉伸环节。
通过加热区对纺丝出来的长丝进行恒定速度的拉伸,使其拉伸比达到设定值。
拉伸过程中,长丝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会得到提高,纤维的细度也会进一步减小。
拉伸过程还包括热定型,即通过加热使纤维定型,使纤维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强度。
最后是卷绕环节。
将拉伸好的长丝通过卷绕机卷绕成卷筒状,以便后续的收纺或加工。
卷绕时需注意保证长丝的整齐和紧密,防止长丝松散、交叉等问题。
整个生产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原料的质量要保证。
PTA和EG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品质,需要确保其纯度和无杂质。
2.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聚合过程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需要确保温度和压力的稳定性,避免产生过高的温度或压力,导致聚合反应异常。
3. 纺丝的稳定性。
纺丝过程需要保证纤维的均匀性和连续性,防止出现纤维断裂、头丝等问题。
4. 拉伸比控制。
拉伸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纤维的强度和细度,需要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特点进行合理选取。
5. 卷绕的质量。
卷绕时需要控制好长丝的张力、收卷速度和卷度,以确保长丝卷曲整齐、紧密,方便后续的收纺或加工。
涤纶长丝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确保各个环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长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大专项成功实施

“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长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大专
项成功实施
佚名
【期刊名称】《杭州化工》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液相增黏熔体直纺涤纶工业长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是由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理工大学共同承担、扬州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和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参与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于近日顺利通过验收。
【总页数】1页(P42-4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熔体直纺仿棉涤纶长丝的开发 [J], 戴杰
2.涤纶工业丝液相增黏技术的研发 [J], 陈文兴;马建平;王建辉;胡智暄;高琳
3.废聚酯瓶片液相增粘/均化直纺产业用涤纶长丝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 [J],
4.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特殊环境空气净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产业化开发”项目启动仪式在湖南工业大学举行 [J], 阎晋武;李灿;吴铝锌
5.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应器创制及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新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士布勒公司涤纶工业丝用聚酯切片固相聚合技术和设备-精选文档

瑞士布勒公司涤纶工业丝用聚酯切片固相聚合技术和设备一、涤纶工业丝用聚酯切片增粘途径简介涤纶工业丝用聚酯切片增粘有固相聚合和液相增粘两种途径。
近年来,德国吉玛公司推出了液相增粘的先进方法,对于直接纺工业丝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更加均匀。
但也存在产能调节不灵活等缺点,一般要求整套装置必须在75%设计产能负荷以上进行生产。
到目前液相增粘还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化。
固相聚合是将分子量较低的PET切片(特性粘数约为0.675dL/g )加热至玻璃化温度以上,在大约低于其熔点30c〜60℃的条件下,于真空或氮气等惰性气氛下经固相缩聚使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聚酯的特性粘度增加到0.95dL/g 以上,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的断裂强度。
特别是采用一步法,高粘度几乎是提高纤维断裂强度的最直接方法。
由于反应温度低于熔融温度,因而降解作用变缓,羟基和醛基含量较低,副产物乙二醇和水可借助真空或惰性气体除去,产品热稳定性好。
固相聚合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固相聚合借助抽真空除去小分子副产物,其工艺流程短,操作灵活方便,设备投资少,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但对真空度要求甚严,切片传热效率和生产效率欠佳,批与批之间质量存在差异。
连续式固相聚合借助惰性气(多使用氮气)体除去小分子副产物,其工艺流程长,设备投资大,但切片传热效率和生产效率均提高,切片质量均匀,可实现连续化生产。
瑞士布勒(BUHLER公司、美国HOSOKAWA BEPEX和意大利UOPSINCO^司都具有非常成熟的聚酯切片连续固相聚合设备和技术。
中国大多数涤纶工业丝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瑞士布勒(BUHLER公司和美国HOSOKAWA BEPEX设备和技术,两个厂家的工艺路线和设备各有特点,但是都可以很好的满足涤纶工业丝生产的需要。
平顶山神马实业XX公司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全套引进瑞士布勒固相聚合和德国巴马格高速纺丝牵伸卷绕设备生产HMLS(高模量低收缩)涤纶工业丝的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丝再生液相聚合直纺涤纶工业丝技术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全球聚酯工业发展快速,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按目前开发速度来说,现有油井顶多能维持30多年,所以寻找原料新来源和废物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回收利用聚酯废料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随着各国对聚酯废料的回收利用力度加大,未来几年再生聚酯产品将有很大的增长。
我国一些再生化纤设备出口到许多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中东、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再生聚酯纤维的发展为全球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竞争格局变化,开发利用再生纤维行业的高端产品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之路。
“十一五”期间,再生聚酯行业技术发展快速,我国自主设备工艺已经基本成熟,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目前再生聚酯纤维产品种类已经达到了上百种,覆盖了家纺、汽车用纺织品等很多领域,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也达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发改委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再生聚酯纤维年产能达600万吨以上,产量近4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80%,中国已经成为再生聚酯纤维生产的最大国家。
再生聚酯纤维是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瓶片、聚酯块料、涤纶废丝等原料加工成的纤维。
再生聚酯纤维产业技术正向多样化、差别化和高技术含量等方向发展。
其产品种类已近百种,能生产如仿大化短纤维、再生长丝、超细纤维、仿羽绒纤维、阻燃纤维等高端产品,应用市场覆盖非织造布、地毯、家纺、汽车用纺织品等领域。
这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可替代原生产品,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但是用再生原料生产涤纶工业丝技术,还在研发生产阶段。
据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2011年)》已将聚酯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等高附加价值产品列为鼓励类产品,这将有助于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
中国再生化纤产能发展十分迅速,每年对聚酯原料的需求十分大,市场缺口为100多万吨。
由于中国的再生聚酯行业大部分产能均以废聚酯瓶为原料,基于环保因素,国家政策一直限制对废聚酯瓶的进口,而进口再生聚酯切片在价格上又不利于生产需求。
目前,聚酯再生多以聚酯瓶片为原料,利用化纤废丝为原料生产再生聚酯纤维总量不足且只生产民用纤维,如短丝、地毯等。
而对于化纤来讲,2010年中国的总产能已经达到3254万吨,产量为3089.70万吨;聚酯产能2800万吨,涤纶产量2513.33万吨;2010年世界化纤产能达到4960万吨,其中聚酯产能占73%,即3620万吨,按平均废丝率1.5%计算,约54.3万吨聚酯废丝(不包括瓶片等其它聚酯废料)。
随着化纤的产能发展,相应的石油资源越加珍贵,废丝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高碳排放已经明显威胁到全球生态平衡,很多发达国家将低碳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和资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实施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力求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中国应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我国2009年再生聚酯纤维产能达580万吨/年,实际产量为350万吨,2010年产能达到620万吨,产量为390万吨。
我国已成为用瓶片加工短纤维的生产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我国再生化纤产业发展优势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再生化纤产能进一步向局部地区和大企业集中。
江苏、浙江两省占国内总产能70%以上,广东、福建两省占总产能11.3%以上,其他地区产能不足19.4%。
二是产品差别化发展趋势明朗。
国产化设备工艺已定型,在超短、工业丝等产业用途及针刺无纺领域增长空间巨大。
三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近年,再生化纤行业在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走在低碳前沿,面临诸多挑战,2009年我国再生化纤行业节省石油资源近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0万吨。
但行业仍存在水资源消耗大、生产过程耗能高等问题。
此外,我国再生化纤行业在废弃物管控及国家政策扶持、企业管理、消费理念等面临挑战。
目前国内消费者对采用废料开发中高档日用消费品心存疑虑,难以从“废料——垃圾”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形成“废料——再生资源——消费品”的新型消费观念,使再生化纤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难以统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打响。
图2 再生聚酯纤维产能变化情况:表1 2010年再生化学纤维行业产能及区域分布/年表2 2009年/2010年再生化学纤维行业产能按用途分类统计在国际方面,国外一直没有停止对再生聚酯的研究,在技术流程上不断的优化,一般的流程是收集聚酯瓶片、料块、废丝、织物等聚酯废物,进行清洗,筛选、分级、均质化、调粘、固相增粘(液相增粘)、纺丝、地毯等流程,对聚酯废物的再生利用。
但是现在的再生回收还处于低水平的,其产品多为填充物、地毯、纺织品等,对于高端的产品如工业用丝的再生,还没有突破。
另外,目前的聚酯再生主要是以废聚酯瓶为原料,粉碎后增粘熔融纺丝,使用废丝再生特别是纺制涤纶工业丝的技术有待开发。
一般的再生路线为:目前大部分再生纤维是涤纶短丝,微量长丝,括号内容目前没有实施。
纤维原料及切片是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原料,它们来自于原油提取物、天然纤维或废塑料再生,非织造材料的发展与石油化工以及合成纤维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
研究开发了非织造材料专用聚合物切片、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
形形色色的纤维,结合使用各种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才能生产出性能迥异、丰富多彩的非织造材料产品。
非织造材料生产所用纤维原料中化学纤维占85%,化纤中使用最多的是聚酯纤维,占总量的一半左右,而再生聚酯短纤用量占聚酯纤维总量超过了70%。
国内再生涤纶短纤维在非织造材料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得到广泛应用,产销量增长迅速,2010年的产销量较2009年增长超过了30%,但再生涤纶短纤行业针对非织造领域的新品开发水平落后,特别是适合非织造材料生产的差别化、异型、增色、双组分、超细超短、耐高温、阻燃、抗静电、抗菌防臭、负离子、活性炭等高技能、高功能性纤维品种还较少,所以相应的功能性非织造材料产品的开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再生聚酯纤维与原始制造聚酯相比,生产不产生垃圾,抑制石油的消费,使能源的使用量削减84%,CO2排放可削减77%。
三、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1、项目研究开发内容⑴原料采用涤纶工业丝废丝,经清洁处理,去除杂质,切断。
⑵使用新技术,在真空保护下使废丝熔融,熔体均质化,粘度均匀化。
⑶使用液相增粘工艺,将熔体输送到液相增粘釜中,在真空的保护下,排掉多余的乙二醇,使熔体聚合,粘度提高到工艺要求。
⑷环境保护,在废丝处理和熔融增粘的过程中,特殊的技术使处理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
没有废水和废气产生。
⑸再生后的聚酯熔体,开发生产的目标产品-涤纶工业丝。
⑹与常规涤纶工业丝相比:超分子结构相似、物理及化学性能较难区分、分子结构相似。
2、技术关键⑴废丝螺杆真空熔融技术。
在废丝熔融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水汽由真空系统抽出并处理,达标排放。
且相对普通的废丝处理方式减少清洗原料水约4-5吨/吨废水排放。
⑵使用自主研发的液相增粘反应器,设计适合的工艺条件,对废丝熔体进行聚合增粘,达到涤纶工业丝纺丝要求的粘度。
且熔体质量均匀。
⑶设计合理纺丝拉伸工艺条件,进行涤纶工业丝纺丝卷绕。
3、主要创新点⑴以涤纶废丝为原料,经切断和螺杆真空熔融后,其熔体经液相增粘,直接进行涤纶工业丝纺丝,制得与常规聚酯为原料纺丝相同的产品品质的涤纶工业丝。
开创了再生涤纶工业丝纺丝的先河。
⑵使用真空熔融螺杆制造熔体的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提升了再生涤纶的绿色指数。
⑶再生涤纶工业丝生产使用了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生产装备。
四、项目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或产业化前景)1、项目规模:8500吨/年(产业化规模为35000吨/年)2、产品方案:涤纶工业丝高强丝20000吨/年涤纶工业丝低缩丝15000吨/年3、经济指标(产业化规模3.5万吨/年)预计项目完成时,实现年产8500吨/年产能的项目中试。
到项目完成时,通过本项目形成的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850万元,实现利润180万元、税金95万元、实现创汇300万元,节汇210万美元。
4、产品质量指标表4 再生涤纶工业丝技术标准Specification –rebirth Industrial Polyester五、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1、项目实施方案公司现有涤纶工业丝产能60万吨/年,废丝量按2.4%计算,每年产生废丝14400吨,可以全部生产再生涤纶工业丝。
(1)中试阶段在技术、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配套8500吨/年废丝再生液相增粘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中试生产线,采用公司研发的液相增粘涤纶工业丝直接纺丝技术,以及废丝处理技术,进行废丝再生工业丝试生产。
(2)产业化阶段在中试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建设3.5万吨/年废丝再生液相增粘熔体直纺产业化生产线,包括废丝处理、液相增粘、纺丝设备的改造、安装调试,进行稳定生产。
2、技术路线优化废丝处理工艺,使用特殊设计的真空螺杆挤压机,将经切断的涤纶废丝熔融,均质处理,经管道输送到液相增粘反应器,采用后置方案使增粘后的熔体输送距离缩短,通过反应器内部的特殊分配装置形成连续的熔体薄膜,高温下进行反应,同时,反应器内部保持高真空,反应器外壁由循环热媒进行辅热,确保良好的反应条件。
完成增粘反应的熔体,通过出料装置连续输送到熔体泵入口,由熔体泵经多通阀输送至每一台纺丝装置进行纺丝,经多级牵伸后卷绕成型,最终制得涤纶工业丝产品。
工艺技术流程:3、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1)组织方式本项目由公司独立完成,关键设备从国外引进。
成立了以副董事长为负责人的项目研发小组,负责制订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检查落实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完成验收、项目评价等工作;项目组配备技术部、质管部和相关的工程师、技术、管理专家12人,负责“废丝再生液相聚合直纺涤纶工业丝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中的设备成套、工艺路线的研究以及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等。
项目组成员组成合理,既有来自高校的纺织和化纤专家,又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组织方式责任清晰、目的明确,为本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题分解本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组建项目小组进行项目的研究开发。
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负责废丝再生液相聚合直纺涤纶工业丝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制8500吨/年废丝再生液相增粘熔体直纺的中试生产线,完善废丝处理流程,优化液相增粘技术参数,确定熔体输送方案和工艺流程,在中试成功成熟的基础上,建设3.5万吨级液相增粘熔体直纺生产线,包括废丝处理、真空熔融、液相增粘、纺丝设备的改造和安装调试,最终实现稳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