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与汽车文明(三)
汽车文化的核心理念

汽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人 们的出行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提高生活质量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的便利性 和效率,汽车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增强国际交流
汽车文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各国之间的汽车交流 和竞赛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各国之间的友 谊和合作。
社会性
汽车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 审美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全球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汽车文化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共 同关注和追求的文化现象。
汽车文化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汽车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它涉及到钢铁、石油、橡 胶、电子等多个领域,汽车文化的兴起促进了这些领域的 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汽车文化的核心理念
目录
•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 核心理念之一:技术与创新 • 核心理念之二:驾驶体验与乐趣 • 核心理念之三:品牌与文化 • 核心理念之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结论:汽车文化的未来展望
01 汽车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 汽车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竞赛 、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01
节能减排
汽车行业不断追求更高效的燃油 利用率和降低排放,以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环保材料
02
03
绿色制造工艺
汽车制造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 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降低对自 然资源的消耗。
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1.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分别指什么?在100余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中,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3重巨大变革. 一、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二、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第二次变革是欧洲通过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美国又转回欧洲.三、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制,形成精益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日本成了继美国、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2什么是电动汽车?什么是混合动力汽车?什么是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Road)电动汽车的种类: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简称HEV) 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
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
汽车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发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的来源都是发动机,只需加油即可。
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动汽车的一种,其核心部件燃料电池的电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
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

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汽车文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优秀的汽车文化能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汽车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汽车文化论文篇1浅谈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摘要]汽车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进步,国人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多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此时,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对汽车文化外沿和内涵的阐述,揭示汽车文化与社会现实生活间多层面的利弊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汽车文化;汽车文明;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10年已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汽车普及率为每千人50辆。
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万辆和1364万辆,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一、汽车概念《辞海》对汽车的定义是:一种能自行驱动的主要供运输用的无轨车辆。
原称“自动车”,因多装有汽油机故简称汽车。
由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组成。
按用途分为载货的货车、载客的轿车和大客车,以及特殊用途专用汽车(如消防车、救护车、洒水车等),o以笔者个人理解,汽车就是“机动车”的俗称,是一种大众化的称谓,其“雅名”应该称“机动车”比较科学,英文原译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我国汽车驾驶员的执业资格证上的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机动车的解释: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二、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回顾改革开放前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人们谈不到汽车与个人的关系,更谈不到汽车文化。
韩国汽车品牌与文化汇总

一、汽车文化概述汽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物质化的文化。
它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汽车文化以汽车及其产业为载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与汽车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形成影响人类社会一系列的行为、习俗、法规、观念的文化形态。
当代的汽车文化蕴含着以人为本、安全实用、舒适便捷、经济环保、诚信服务、时代创新、生态和谐等核心价值理念。
二、汽车文化的主要特性汽车文化涉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车和使用车的人,因此其具有自然 (物质技术)和社会两方面属性。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如下主要特性:(1)继承性。
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经验.继承性是文化的基础。
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每一个新的阶段在否定前一个阶段的同时,必须继承它的所有进步内容。
以及人类在这之前发展的所有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汽车文化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并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随着社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先进的汽车文化必然代替陈旧、落后的汽车文化。
(2)时代性。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类型作为完整的历史阶段。
汽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环绕“车”这一载体的亚文化,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也自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这个烙印在于,不同时代的汽车文化,在审美判断、价值判断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如韩国汽车的命名:“现代”“大宇”“起亚”“双龙”等,便可窥见一斑。
(3)民族性。
由于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文化特点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己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为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
汽车文化的民族性特别鲜明,如美国车的豪迈与大气、德国车的精密与效能、法国车的浪漫与典雅、日本车的精致与务实、韩国车的便宜与实用、意大利车的精悍与唯美、中国车的中庸与和谐等,无不打上其民族文化的烙印,无不体现各民族的气质与符号。
(4)创新性。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1.3 汽车类型与分类1.4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2.2 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汽车品牌战略与市场竞争2.4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章:汽车技术与创新3.1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与发展趋势3.2 汽车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3.3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3.4 汽车安全技术与舒适性第四章:汽车市场与销售4.1 汽车市场概述与市场环境4.2 汽车销售渠道与模式4.3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分析4.4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汽车驾驶与安全5.1 汽车驾驶基础与操作技巧5.2 交通法规与驾驶行为规范5.3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4 汽车事故理赔与维修保养第六章:汽车零部件与系统6.1 发动机系统6.2 传动系统6.3 制动系统6.4 悬挂系统与轮胎6.5 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车载网络第七章:汽车维修与保养7.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7.2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7.3 汽车保养项目与周期7.4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7.5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第八章: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8.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8.2 汽车生产许可与认证8.3 汽车排放标准与环保法规8.4 交通安全法规与行驶证、驾驶证管理8.5 国际汽车产业政策与合作第九章:汽车金融服务与保险9.1 汽车金融服务概述9.2 汽车贷款与融资租赁9.3 汽车保险类型与条款9.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9.5 汽车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十章:汽车行业趋势与未来10.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自动驾驶技术与发展前景10.3 车联网与智慧交通10.4 汽车共享经济与管理10.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第十一章:汽车设计美学与内饰11.1 汽车设计原则与风格11.2 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11.3 内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1.4 汽车色彩与材质选择11.5 汽车设计趋势与创新第十二章:汽车赛事与文化12.1 汽车赛事的历史与发展12.2 著名汽车赛事与规则12.3 赛车技术特点与竞技策略12.4 汽车运动与文化内涵12.5 我国汽车赛事与国际交流第十三章:汽车行业竞争与国际市场13.1 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13.2 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13.3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13.4 汽车贸易政策与关税制度13.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第十四章: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1 汽车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4.2 汽车尾气处理与净化14.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14.4 汽车生产与回收再利用14.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五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汽车伦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5.2 汽车安全与乘客权益保护15.3 汽车制造商的社会责任15.4 汽车使用与交通文明15.5 汽车社会影响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行业未来趋势,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汽车技术项目

2023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全国选拔赛技术工作文献1. 项目旳技术描述1.1 本项目旳名称:汽车技术。
1.2 本项目旳技术描述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全国(中国区)选拔赛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旳技术规定,选用3个经典实操模块,包括发动机机械、发动机管理系统以及汽车电气/电子系统。
1.3 选手旳能力规定针对实操模块,需要选手纯熟、精确应用维修手册进行拆解、装配,并能进行损伤检测、故障诊断排除以及维护修理工作。
选手要可以逻辑性、系统性地展动工作,并遵守健康和安全法规。
1.4 选手旳知识规定选手必须具有完毕实操模块所需要旳构造原理基础知识,以及纯熟识读电路图和维修手册旳能力。
2裁判员和选手2.1 裁判员旳条件和构成本次竞赛裁判员旳条件及规定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举行2023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旳告知》(人社部函〔2023〕57号)执行。
裁判员人数根据比赛场地、设备条件以及参赛人数确定。
原则上每个代表队推荐1名裁判员。
裁判员必须诚实、客观、公正,并按工作规定可以与其他人合作。
比赛现场对外开放,裁判员旳工作受公众监督,每个工位都规定单独全程录像。
2.2选手旳条件和规定选手必须是1993年1月1日之后出生(中国籍)。
选手可以是在校中职、技师学院、高职或本科院校在读学生,也可以是从事该项目有关旳工作人员。
选手必须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队员旳名义参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队可推荐1名选手参赛,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选手选派地区浙江省和承担2023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任务旳重庆市,可分别在推荐名额基础上增长1个名额。
裁判长可推荐不超过2名选手参赛。
3.选拔赛旳题目3.1 竞赛项目旳构成竞赛项目有3个实操模块,包括发动机机械、发动机管理系统以及汽车电气/电子系统。
选手依次独立完毕3个实操模块。
每个实操模块旳比赛时间为2.5小时。
汽车文化 范畴 分析

汽车文化汽车文化的定义汽车文化是汽车在发明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人类在汽车发明、发展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汽车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以汽车为载体所表达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
汽车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汽车技术文化——汽车结构功能、汽车设计、汽车造型、汽车美容、汽车维护、汽车改装、汽车驾驶等。
汽车人文文化——汽车发展史、汽车品牌、汽车车标、汽车名人、经典名车等。
由汽车衍生出来的混合文化——汽车运动、汽车广告、汽车电影、汽车展览、汽车收藏等。
汽车文化的特征附着性社会性时代性(动态性)群众性创新性民族性法国汽车文化的特征:运动性:法国人开车极其疯狂,在高速上从来不把限速当回事;实用性:停车方便,在市区出行方便,所以现在Smart很流行;外观设计:法国人不像中国人,他们更看重车的设计而不是品牌。
法国汽车的总体特点就是车体较小而设计新颖,符合大众化的方向,因此在西欧成为家庭轿车的热门,雷诺的…丽人行‟微型车在欧洲曾多次获销量第一。
但是在豪华车、跑车领域,法国汽车公司就不如美、德、日等国汽车公司出色,这成为法国汽车业的遗憾。
汽车文化的构成要素汽车文化的人文要素车的诞生,就是为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运输中解放出来,其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的理念精髓己渗透到现代汽车的设计、研发、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从基本的车内装饰材料、可调节座椅和车内音响的出现到现在的车载DVD、车载电脑、卫星导航、安全气囊及清洁燃料动力技术等,无不体现现代汽车对人类生命安全、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车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努力探索与创新,他们的进取与创新精神,均是车文化中人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文化的美学要素不同于一般文化艺术形式,车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学要素,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它不仅反映在车的外观与造型上,也渗透到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方面面。
在近代汽车的发展史上,汽车的外形经历了马车型、方箱型、流线型、三箱型(船型)、梯型和当代造型。
出租汽车文明服务规范

出租汽车文明服务规范出租汽车:由乘客意愿而被雇用的载运乘客并按行驶里程、时间计费的汽车。
出租汽车服务:利用出租汽车为乘客提供的出行服务。
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的服务与服务规范符合的程度。
服务人员(从业人员):为乘客提供出租汽车服务的人员。
服务用语:服务人员使用的语言。
合理路线:从乘客上车地点到目的地经济、便捷的行驶轨。
绕路:未按合理路线行驶的行为。
私揽:在公示的营业站区未按规定揽客的行为。
拒载:车辆处于待租状态,驾驶员在得知乘客去向后拒绝提供服务的行为。
甩客:营运途中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断服务的行为。
待租:出租汽车内无乘客时,运营标志显示“空车”字样,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状态。
一、服务设施(一)基本要求服务设施应满足安全、舒适、环保、节约能源、计量准确的要求,车容车貌达到“六净一亮”1.车身净(1)车身内外整洁完好,车表洁净光亮无污泥,漆皮完整无损,车漆无色差,不做个性化装饰;(2)车辆做到出车前擦洗,收车后保洁,雨雪后及时清洗,保证营运车辆干净整洁。
2.车厢净(1)车厢内整洁、卫生、无杂物、污物、异味;(2)座椅牢固无塌陷,脚垫整洁、平整无破损,前后挡风玻璃无杂物;(3)仪表完好整洁,仪表台不放置与营运无关的物品;(4)遮阳板、化妆镜、顶棚、风挡后窗台齐全、完好、洁净无杂物,车厢内外饰条完好无缺损;(5)行李箱整洁,照明有效,开启装置完好。
行李箱内可供乘客放置行李物品的空间,不少于行李箱的三分之二。
3.座套净座套、头枕套齐全,洁净平整无破损。
夏季(5月1 日-9 月30 日)使用蓝座套,冬季(10 月1日-4 月30日)使用灰座套,套帽均为白色。
4.玻璃净车窗玻璃齐全、洁净、明亮无破损,无有色太阳膜,无遮蔽物,升降滑动功能有效。
5.牌照净车牌齐全,字号清晰无破损,固定端正,无遮挡物、反光物。
6.轮胎净轮胎、轮胎盖齐全,完好整洁,轮胎胎面无过度磨损,轮胎、钢圈无污泥,钢圈无锈渍。
7.灯光亮车辆前后内外照明灯齐全,干净明亮,功能完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交通阻塞与停车场问题
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是解决交通阻塞的根本途径,着 重发展城市的立体交通和合理的交通控制系统是提高道路 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 汽车上安装自动导航系统,也是解决交通阻塞的一种 趋势。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作业
1、OPEC成立于什么时候?成员国有哪些? 2、汽车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3、汽车的噪声主要有哪些? 4、我国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3、汽车噪声 汽车噪声是由汽车产生的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组合在 一起而形成的杂乱的声音,包括: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 车身振动噪声、传动系噪声、制动器噪声和喇叭噪声。 汽车噪声一方面对在外界环境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造成 不良影响,会使人心情不安、烦躁、疲倦、工作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对驾乘员健康有直接危害,特别是影响驾驶员的 心理,会使驾驶员反应时间加长,影响视觉,从而影响驾 驶员的行车安全。长期在噪声刺激下会造成心脏病、耳聋 等疾病。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汽车的能源消耗问题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维护这些国家的利益, 采取联合行动限制石油的生产,并同时将油价提高四倍, 发达国家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消耗廉价的石油了。这就是 震撼全球的“石油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3年,起因:第四次中东 战争 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79年,起因:伊朗革命、 两伊战争 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于1990年,起因:海湾战争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1、我国交通事故分布的规律 时间分布:第三季度运输量大,交通事故也较多,绝 大多数交通事故发生在白天,而西方晚间酗酒的人多,其 事故也较多。 地点分布:我国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郊区道路上,其 次发生在交叉路口,这与国外5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交叉路 口上有些不同。 人员分布:事故责任多在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一方。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汽车的能源消耗问题
2、能源的节约 在汽车生产大国中,欧洲和日本都是缺油国家,他们的 石油大量靠进口,还比较注意降低汽车的油耗,他们的汽 车一般都比较省油,石油危机对这些国家的冲击相对较小。 石油危机过后,美国人明白了汽车必须减少油耗,颁布 了“汽车平均油耗法”等强制限制汽车的油耗的相关法规。 环保署负责每年对各厂家生产的轿车进行测定并向社会公 布,评选“最佳节油汽车”,以鼓励大家选购。同时,对 油耗大的豪华轿车征收5%~10%的“奢侈税”或“油老虎 税”。从此,许多高级豪华轿车成了“油老虎”的代名词, 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量逐年下降。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3)氮氧化合物 刺激人体眼睛,引起角膜炎、喘息症、肺气肿等,还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成分,还可以形成酸雨。 4)二氧化碳 破坏地球的臭氧层,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非正 常的飓风、洪水、高温等天气。 5)二氧化硫 可形成酸雨,对植物造成危害。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2、排放控制措施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能够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 欧洲:欧Ⅱ标准从1992年开始实施,欧Ⅲ标准从2000 年开始实施,欧Ⅳ标准从2005年开始实施。 中国:国Ⅱ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施,国Ⅲ标准从2007 年开始实施(北京从2005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广州从 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Ⅳ标准从2010年开始实施。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1、汽车排气污染 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收后,由于它与血红素结合的亲和 力比氧大210倍,致使人体缺氧而引起头痛、头晕、呕吐等 中毒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2)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是发动机燃烧不彻底所剩余燃料分解出来 的有害气体。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反应所产 生的烟状物质,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 有严重危害,还会防碍生物的正常生长。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4、汽车电磁波污染 在汽车的电气设备中,有很多线圈、导线和电子元件 所组成的闭合振荡回路,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容和电感,而 任何一个具有电感电容的闭合回路都会振荡,从而产生高 频振荡电磁波放射到空中,引起干扰。 为了减少汽车电磁波的干扰,对汽车电路进行防干扰 设计和屏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3、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消除安全 隐患。 2)加强源头管理,制定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长期规划, 有效消除公路客运存在的交通事故隐患。 3)执行产业政策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强化市场准入,禁 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动车上路行驶。 4)广泛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普遍增强国民自我防护意识, 减少交通事故的危害。
6)碳烟 7)有铅汽油 1921年,美国的米奇利、凯特林和彼得发现在汽油中 加入四乙基铅可明显提高汽油的抗爆性,从而出现有铅的 汽油。随着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的严格化,大多当代轿 车都增加了三元催化转化器等净化装置,铅会使三元催化 转化器中毒失效,而且随发动机排气排放的铅微粒是排放 污染物。我国已在2000年1月1日停止使用。 三元催化剂:铂、钯可将碳氢化合物与一氧化碳氧化 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铑可将氮氧化合物还原成氧气和氮 气。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环境污染问题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机动车噪声 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制定了许多法规和标准来控制。我国 新修订的《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对于M1类车(在我 国主要指轿车和微型客车)第一期限值水平规定为78dB。 此外,世界各国为降低汽车噪声采取了其他的措施。 例如:汽车制造厂针对噪声源在汽车设计制造中努力采取 降噪措施;在汽车使用、维修中,严格执行汽车限值和测 量方法的国家标准;在噪声集中路段建立隔声板或隔声墙, 在隔离带中种植植物;在一些路段采取禁鸣喇叭措施等等。
汽车工业与汽车名人
(三 )
作者:李洪丽 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7.11
目 录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一、汽车的能源消耗问题 二、环境污染问题 三、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四、交通阻塞与停车场问题
作业
汽车的能源消耗问题
1、能源危机 全世界的石油储量:1980年877.88亿吨,1987年 1210.6亿吨,1998年1411.3亿吨,而现在每年石油消耗量 已达到40多亿吨,其中汽车的消耗量约占一半。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于1960年9月。初始成 员国有: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 之后陆续加入的有:卡塔尔(1960年加入),印度尼西亚 (1962年加入)、利比亚(1962年加入)、阿尔及利亚 (1969年加入)、尼日利亚(1971年加入)、厄瓜多尔 (1973年加入)、加蓬(1973年加入)、阿联酋(1974年 加入),共13个成员国。
第四节 汽车的社会公害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2、引起交通事故的原因 我国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与交通参与者的素质、 车辆的机械性能以及道路设施条件有关。 由于近几年私家车数量增长很快,大量驾驶学校应试 教育培养出的“新手”已逐渐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 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 交通事故占总数的60%以上。 目前国内车辆普遍不适应持续高速行驶的工况,因此, 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不佳:性能不好、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 坏,均可成为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