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复习考试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提纲
写作技巧
- 论述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 段落的结构和衔接方法
- 合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 如何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以吸引读者
课文复
第一单元:明清小说名篇赏析
- 《红楼梦》
- 《西游记》
- 《金瓶梅》
- 《水浒传》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
- 唐诗的艺术特点
- 唐诗名篇鉴赏:《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
- 宋词的艺术特点
- 宋词名篇鉴赏:《青玉案·元夕》、《如梦令》、《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
第三单元:古文名篇
- 文言散文的特点
- 古文名篇鉴赏:《品笑话》、《陈涉世家》、《岳阳楼记》等
第四单元:现代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的特点
- 现代散文名篇鉴赏:《青年旅行家》、《沙漠中的血》、《他们没有权利》等
作文素材
议论文
-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和对策
- 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存在的争议
- 电子阅读对纸质书籍的影响
记叙文
- 描写一个难忘的人
- 讲述一次挑战自我的经历
- 描写一场自然灾害
说明文
- 分析某个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 解释环保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 介绍一个古代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方式
散文
-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 议论现代社会中的某一问题
- 回顾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以上仅为知识点提纲,具体内容可结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复。

祝你复顺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1. 理解文章意思
- 掌握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的技巧
- 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和猜测作者的意图
2. 主旨概括与段落衔接
- 锻炼捕捉文章主旨的能力
- 学会分析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3. 细节观察与推理判断
- 培养观察细节并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 学会通过细节推测事物的发展和结果
第二部分:写作能力
1. 段落写作
- 学会写作中的段落划分和衔接
- 锻炼叙述、描写和议论等不同类型段落的写作能力
2. 文章结构与逻辑
- 掌握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学会构建合理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推理
第三部分:诗词鉴赏
1. 诗歌基本鉴赏
- 研究基本的鉴赏手法和术语
- 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2. 诗词鉴赏与背诵
- 研究鉴赏名篇古诗和词曲
- 掌握背诵名篇古诗和词曲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部分:作文写作
1. 话题写作与观点表达
- 学会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写作
- 锻炼表达观点和论证的能力
2. 文章结构与语言运用
-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 学会恰当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第五部分:文学知识
1.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掌握文学常识和名著的基本内容
- 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2. 作品背景与作者风格
- 研究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
以上是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大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初三下册语文期末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三下册语文期末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三下册语文期末考知识点总结
1. 《红楼梦》:掌握主要人物和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2. 古文阅读:熟悉常见的古文词汇、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能够正确理解古文并分析其意义。

3. 诗词鉴赏: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熟悉常见的古诗词和诗人,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4. 现代文阅读: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技巧,能正确理解和分析现代文的意义和作者意图。

5. 归纳总结:能够根据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其主要内容和观点。

6. 写作: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和结构,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连贯、准确、有逻辑的文章。

7. 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的表达方式进行口语交流。

以上是2024年初三下册语文期末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一、古代诗词鉴赏
1.五言绝句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七言绝句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3.五言律诗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4.七言律诗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5.唐诗、宋词的鉴赏方法
6.古代词的鉴赏方法
7.古文阅读技巧与方法
二、文学常识与修辞手法
1.文学常识的了解及运用
2.修辞手法的分类及运用
3.古代修辞手法的特点与运用
4.现代修辞手法的特点与运用
5.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6.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三、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
1.现代散文的特点与分类
2.现代散文的鉴赏方法
3.现代散文的名家及作品欣赏
四、小说与戏剧阅读与鉴赏
1.现代小说的特点与分类
2.小说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3.戏剧的特点与分类
4.戏剧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五、修辞与作文写作技巧
1.修辞的基本要素与要领
2.修辞的运用技巧与方法
3.作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步骤
4.作文的主题与立意的确定与扩展
六、考试技巧与答题方法
1.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2.作文题的审题及写作方法
3.选词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4.改错题的解题技巧
5.归纳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6.修辞手法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七、其他知识点复习
1.实词与虚词的区别与识别
2.词汇的意义辨析与用法遣词造句
3.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的衔接与变化
4.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
5.形容词与副词的辨析与用法
6.现代汉语的特点与用法
以上是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巩固和提高九年级语文知识水平。

九(下)语文第二单元提纲

九(下)语文第二单元提纲

九(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篇目:5、词两首(背诵)6、再别康桥(背诵)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8、外国诗两首(背诵)有关常识:一、诗歌的概念诗歌即诗和歌的总称,文学基本样式之一。

最早的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合为一体的,但当时的诗与歌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

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

诗歌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

诗歌除散文诗外,一般都分行排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二、诗歌的分类诗歌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从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从结构方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哲理诗、山水诗、田园诗、爱情诗、边塞诗等。

按艺术表现手法还可分为朦胧诗、讽刺诗、朗诵诗、街头诗等等。

三、诗歌的形象诗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中可以感知的实在的东西。

描绘形象时必须具体真切。

但是,如果仅仅是一些个别的、孤立的形象,那就仍然不能表达出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

因此,写诗的时候,必须把那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连接起来,形成一幅幅富有深刻含义的生活图画。

如果一首诗中有几幅图画,还要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一幅总的图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人物的音容笑貌、环境的水光山色,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感应。

这种形象鲜明、情景交融的传神的生活图画被称为诗的意境。

四、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诗歌的韵律:是诗歌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表现。

韵律是合乎规格的相同或相似的声音在诗歌中有规律的反复。

讲韵律,主要是指押韵。

诗歌的节奏:就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所造成的节拍,即长短、强弱、快慢相同的音节有规律的出现所造成的节拍。

诗歌的节奏要非常鲜明,这就需要把平仄、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加以排列。

这样才会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加强思想感情的表述。

格律诗每句节拍相同,自由诗也要在每句中有相同或相近的停顿,于自由中求整齐,于统一中求变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提纲

1.短文阅读理解1.1技巧:-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细节,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确定是否要读选项。

-根据问题,确定回答在文章中的位置。

1.2题目类型:-主旨题: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词语理解题: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判断。

2.阅读填空2.1技巧:-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根据空格前后的语境,确定填入词语的词性和词义。

-注意平行结构和连词的使用。

2.2题目类型:-根据上下文填词:根据文章的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语。

-补充主题句: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入合适的主题句。

3.作文3.1写作思路:-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立意。

-列出文章的大体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

-主体段落分开写,分别讨论不同的观点和论据。

-注意使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合适的修辞手法。

-结尾要点明立意和总结观点。

3.2写作技巧:-注意语言流畅和表达准确。

-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用具体事例和数据支持观点。

4.诗歌鉴赏4.1鉴赏方法:-全面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分析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包括诗的韵律、押韵和字数。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使用的修辞手法。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传达的情感。

4.2题目类型:-诗歌赏析: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特点和意义。

-诗句注释:根据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义。

5.文言文阅读理解5.1技巧:-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和用法。

-注意文言文中的关键词和修辞手法。

-根据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

5.2题目类型:-词语解释:根据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

-句子翻译:根据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章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写出文章的大意。

以上是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加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一、课文阅读1.《江雪》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主要内容及情感描写3) 主题与意境的理解4)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卜算子》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主要内容及情感描写3) 主题与意境的理解4) 课文中的诗意描写及修辞手法3.《石榴花》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石榴花的象征意义3) 课文主题与情感表达4) 课文中的修辞与描写手法4.《窗外》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窗外景物的描写及意义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 课文中的写景与抒情5.《高考记》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对高考的描写及情感表达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 课文中的主题与意义二、古诗文赏析1.《登鹳雀楼》1) 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文中的描写手法及技巧3) 诗文中的意境及情感表达4) 诗文中的主题与意义2.《赋得古原草送别》1) 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文中的描写手法及技巧3) 诗文中的意境及情感表达4) 诗文中的主题与意义3.《宋江三十六神图》1) 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3) 诗文中的情节描写及意义4) 诗文中的主题与价值观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2) 课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解读2.写作技巧1) 段落衔接和过渡的技巧2)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3) 句式结构的选择与运用4) 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和组织四、文言文阅读1.《孟子·离娄上》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思想观点和故事情节3) 课文中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4) 课文中的核心价值观2.《伯夷传》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伯夷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3) 课文中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4) 课文中的核心价值观五、阅读理解和应用题训练1.阅读理解1) 主旨概括和推理判断题的解答技巧2) 难句理解和词语推测题的解答方法3) 探究文中细节和语言运用的题型分析2.应用题训练1) 随笔写作和议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2) 为文言文作文选题和文体特点的把握3)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训练和应用六、现代文阅读及分析1.《让我们荒废一切,重新开始》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4) 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2.《一个人的朝圣》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 课文中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4) 课文所呈现的情感和寓意3.《夏洛的网》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 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四、文言文阅读及分析1.《关雎》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节奏感3) 课文中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4) 课文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2.《滕王阁序》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应用3) 课文中的主题和意境表达4) 课文的文言文特点和语法运用五、写作技巧和应用训练1.写作技巧1) 选题和构思的技巧和方法2) 观点陈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3) 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和效果4) 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的技巧2.应用训练1) 阅读题材广泛的文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2) 针对命题的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实际能力3) 多参加写作比赛和讨论活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 多进行写作指导和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八、词语运用和语法知识1.常用词汇的运用1) 熟练掌握常见词汇的拼写和词义2) 学习词语的搭配和用法,提高用词准确性3) 阅读理解中词语的辨析和推测2.常见语法知识的掌握1) 主谓一致和名词复数形式的运用2) 时态和语态的准确使用3)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结构和用法九、阅读策略和复习方法1.阅读策略1) 预测和推测,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2) 理解上下文,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3) 关注关键信息,增强文章整体把握能力2.复习方法1) 定期复习课文和课内习题,巩固基础知识2) 多进行题型训练和模拟考试,熟悉考点和解题技巧3) 总结归纳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4) 与同学间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进步和提高。

(完整word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诗两首》1、作者:《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诗人。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

本文选自《艾青诗选》《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

本文选自《余光中诗选》2、名句精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二、《我用残损的手掌》1、作者: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诗人。

2、字词:锦幛(zh mg)荇(x ing)藻蓬蒿(he)蝼(I du)蚁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作者:是舒婷,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选自《舒婷的诗》2、字词:干瘪(bi 淤(y⑪滩驳(be d船胚(P百)芽蜗(w ◎行隧(su i)洞蓬勃:繁荣,旺盛。

簇(c⑪新:极新,全新。

迷惘(w岔©:因分辨不清而不知该怎么办。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3、诗句精华: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祖国》1、作者:《祖国》,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黑人谈河流》,兰斯顿•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

2、字词:晨曦(x 1)嘶哑:声音沙哑。

残损:残缺、破损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芬芳:香,香气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虔(qi印):虔诚而笃信慰藉(ji ◎:安慰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深邃:深奥深邃(su i镶(xi 6©嵌(qi m) 蹂(r du)躏(I i)蘸(zh d n)着瞰(k d n)望本单元积累:1、形近字隧(隧洞) 徘(徘徊) 峥(峥嵘) 邃(深邃)绯(绯红)铮(铮铮)2、多音字颤:颤(ch m )动;颤(zh m )栗 宿:宿(sv )营;一宿(xi ⑪;星宿(xi 0 藉:慰藉(ji狼藉(j 1)3、文学(体)常识: 【1】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且有一 定的节奏、韵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考试提纲
台阶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揩kāi黏nián尴尬gāngà凹凼dàng
2.解释下列词语。

(1)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2)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武松打虎
一、导入: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李逵见宋江》这篇文章时放了一首歌,叫什么歌?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可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武松打虎》。

二、简介文章出处及作者。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回目是“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人争执,把人打昏,以为打死了人,于是逃到柴进柴大官人家避难,不想染上疟疾,在柴进家住了一年有余。

宋江因与梁山有关系被阎婆惜抓住把柄而怒杀阎婆惜,也投奔柴进而来,在柴进家里武松拜宋江为义兄,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两人依依惜别。

文章节选的就是武松回家的路上经过景阳冈只身打死猛虎的故事
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写。

认为《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二、明确学习本节课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有关的词语,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武松智勇双全的性格。

三、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反馈:
1、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
一共写了四部分内容:⑴武松进店喝酒。

⑵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⑶武松打虎。

⑷武松打虎后下冈。

2、写武松与店家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五、重点研读课文第5自然段。

1、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什么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个方面?用意何在?
呼兰河传
学习目标
1、鉴赏语言,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2、体会文中生机盎然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学法指导
如何在学课文中积累语言
本文语言清新活泼,笔触所至,皆有灵气,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1.初读阶段,在感知中积累。

初读课文时,首先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

其次分类摘录词语和句子,如:(1)描写颜色的词语和句子;(2)描写动作的词语和句子。

这样读写结合积累,既感知了课文内容,又为进一步揣摩品味词语打下了基础。

2.精读阶段,在理解中积累。

在深入学习课文时,我们可能通过减、添、换等方式,在比较中体会词语的不同情味。

如:把"祖父栽
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改为"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在比较中我们会发现原句更能表现出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的稚气。

3.巩固阶段,在运用中积累。

我们除了可以通过摘抄、品读等方式巩固学过的语句,还以通过用词造句、仿写句子等方式,在词语的运用中强化积累。

如:用"胖圆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通过训练,既强化了积累,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