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复试真题以及导师简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复试真题以及导师简介基础医学院专业名称:100501中医基础理论招生研究方向年份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人数普通统招硕士研究生20131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基础医学院硕导名单序号专业代码招生专业硕导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100521丰匿冼眉廉夏孩味値奴匿孩硖声早摹丰匿裸冼序号专业代码招生专业硕导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100601丰诸匿聋吉堂窗赵官汷着匿孩占声割早摹丰诸匿聋吉革浦扯懂肾草研砖你看柔刷突粗2弥亁奴匿孩硖声早摹丰匿丰药碍兑疬跃蛙柔盒3叹除母着匿孩占声割早摹丰匿药革浦荐砖柔盒碍堂窗突粗4校孩权奴匿孩孩声突粗周资涂碍皇令眉由孩堂窗?药由耶碰呮族碍柔盒5弥守怓着匿孩割早丰匿药革浦众免碍柔刷突粗?丰药夏普沿盒占声摹砖盒孩突粗6登谦奴匿孩占声割早摹丰匿药浦石缆屺砖咖肾砖碍柔盒突粗7潫徢蒙奴匿孩占声割早摹丰匿药革浦荐设织研砖碍堂窗突粗8协茜奴匿孩占声割早摹丰药浦石舟并痵呻破碍切孔柔盒突粗?浦石符耶编肘研砖碍药由纽钉耐胞年史碍开素10唤炾协着匿孩硖声早摹丰药专肺罚胁北11赵乩映奴匿孩占声割早摹妺算帽看丰药碍你看柔刷突粗12杧满燖奴匿孩占声割早摹普药由轮堂窗碍皇令突粗?丰匿资取碍皇令突粗13则捂查着匿孩占声割早摹丰药革浦荐设织研砖碍药盒孩突粗?丰药沿盒孩突粗14弥剑奴匿孩占声割突粗周丰药寻设织冈碰耐胞碍跃播你看15阳秃楔着匿孩占声割早摹丰匿药革浦兑疬懂研砖切孔柔刷突粗16辅守徠奴匿孩占声割突粗周17邓策共奴匿孩硖声割早摹丰药革浦令跨编肘研砖碍柔刷咖由轮堂窗突粗18杧偶着匿孩占声割早摹丰匿药革浦肝草研砖你看碍柔盒?丰药拷氻北碍切孔柔盒?构沿丰药碍宋八懂贺任19杧徣奴匿孩占声割突粗周丰匿药拷夜噪宙罚胁北突粗20郭偶奴匿孩占声割早摹绿孔咖卷孔取眉碍柔刷仪友丰匿药碍平鼠你看咖柔刷。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参考书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参考书根据教育部及我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我院复试及录取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参加复试考生范围:满足以下条件者之一者,可认为达到进入本专业复试的标准:(1)报考本校本专业且初试分数单科及总分达到本专业复试国家分数线标准。
(2)报考其他院校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初试分数达到本专业复试国家分数线标准,且主动申请调剂我院者,我院将依据招生名额数量进行调剂录取。
(3)我专业采取差额复试,基本比例1:1.3~1.5左右。
2、录取原则及有关规定(1)成绩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总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初试成绩占50%比重。
)(2)录取根据考生总成绩排序,按招生计划名额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复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系设置截止2013年,学校共设有10个专业院系,另设有国学院[9]、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等教学机构,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招生附属院所1.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
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抗器官纤维化的原理研究、方剂生物效应的现代理论基础研究中医脉象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针刺镇痛机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研究的特色。
脑病病因病机、心脑损伤与器官纤维化的中医治法、脉诊与舌象现代生物学基础、针刺镇痛机理、方证关联理论的现代研究等已深入到细胞、基因水平,且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九五期间,获国家级奖励2项、部局级奖励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35篇;提出了具有中西医结合基础特色的多个理论假说,且已纳入七年制、研究生教育及教材中;指导研制通络救脑注射液、参仙升脉液等中药制剂,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中西医结合的一级学科,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1、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加强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班级及所在教研室和学院组织的公益劳动等活动。
2、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其中须完成规定必修课。
除外语课外,一般规定20课内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为一学分,教学实践为2学分。
3、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及选修课两大类,凡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补考仍不及格,不得申请学位。
2、二、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系所名称基础医学院招生总数77~80系所说明本院招生计划70%为推荐免试。
专业代码第三位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
导师信息见本院网页()。
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人数:1研究方向01.中西医结合药理学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6西医综合456三、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考研参考书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02《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上册洪谦商务印书馆03《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陈启伟北京大学出版社04《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集》(上)熊伟商务印书馆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新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人民出版社07《现代西方哲学新篇》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8《现象学运动》施皮格伯商务印书馆09《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0《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50元01中国现代哲学史张文儒郭建宁北京大学出版社02中国现代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许全兴陈战难北京大学出版社0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卷04毛泽东哲学思想精髓北京大学出版社05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中华书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复印版)06中国哲学资料选辑中华书局(上下册)北大哲学系中哲教研室编07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8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版)09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西哲教研商务印书馆02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人民出版社03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04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捷夫李锦全人民出版社(复印本)05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06中国哲学大辞典方克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通论新篇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是什么张志刚北京大学出版社宗教社会学孙尚扬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督教会史沃尔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人民出版社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孙尚扬东方出版社东正教布尔加科商务印书馆作者:布尔加科夫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张百春上海三联书店伊斯兰教概论金宜久青海人民出版社伊斯兰哲学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佛学概论姚卫群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医真题汇总,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

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二○○○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及答案(A型题答题说明(1—92题每一道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主动转运E.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2.下列各项跨膜转运中,哪一项没有饱和现象?A.继发性主动转运B.原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单纯扩散E.Na+—Ca2+交换3.下列哪一项在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中的作用最关键?A.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B.神经末梢去极化C.神经末梢处的Na+内流D.神经末梢处的K+外流E.神经末梢处的Ca2+内流4.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A.心室肌舒张末期压力降低B.心室肌最大张力减小C.心室肌缩短初速度减慢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的时间缩短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5.当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降低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增加?A.动脉收缩压B.动脉舒张压C.动脉平均?br>6.下列哪一项变化可以在心电图中看到?A.窦房结去极化B.心房肌去极化C.房间束去极化D.房室结去极化E.希氏束去极化7.当安静卧位时,下列哪一项前后两个部位的血压差最大?A.升主动脉和桡动脉B.大隐静脉和右心房C.股动脉和股静脉D.肺动脉和左心房E.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8.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B.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C.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kPa(4—12cmH20D.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项指标E.静脉输液量大且过快时,中心静脉压升高9.下列有关肺总容量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不同个体,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B.与体型大小、运动锻炼情况有关C.是指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D.因体位变化而异E.是肺活量与功能余气量之和10.02的弥散系数与C0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A.前者大,因为O2可与血红蛋白结合B.前者小,因为02的溶解度低C.前者大,因为02分压梯度大D.前者小,因为0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E.基本相同11.下列哪种情况下动脉血C02分压降低?A.贫血B.CO中毒C.中等度运动D.氰化物中毒E.过度通气后12.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A.胃中的食物飘小肠中的食物C.咽部和食管中的食物D.胆囊收缩素E.促胰液素13.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A.唾液B.胃液C.胃蛋白酶原D.胰液E.胆汁14.胃壁细胞分泌A.胃泌素B.粘液C.胆囊收缩素D.内因子E.促胰液素15.血中某种物质的肾阈是指A.该溶质的最大滤过率B.该溶质的最大重吸收率C.该溶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D.该溶质的分泌率E.该溶质在肾小管的最大分泌能力16.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升高?A.血K+浓度B.细胞外液量C.红细胞比容D.血浆胶体渗透压E.血中H+浓度17.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感受装置位于肌梭中间部位B.肌梭的传入神经为Ⅰa类和Ⅱ类纤维C.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D.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受到的牵拉刺激增加E.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的敏感性提高18.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A,肠蠕动抑制B.瞳孔开大肌收缩C.肾素分泌D.胰岛素分泌E.骨骼肌血管舒张19.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亚氨基酸?A.赖氨酸B.脯氨酸C.组氨酸D.色氨酸E.异亮氨酸20.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时最先被洗脱的是A.马肝过氧化氢酶(相对分子质量247500B.肌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6900C.人血清清蛋白(相对分子质量68500D.牛阝—乳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5000E.牛胰岛素(相对分子质量573321.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多核苦酸链绕同一中心轴盘旋成双螺旋B.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为右手螺旋C.A十G与C十T的比值为1D.A十T与G十C的比值为1E.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22.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D.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23.已知某酶Km值为0.05mo/l,欲使其所催化的反应速率达最大反应速率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A.0.04mol/LB.0.05mol/L C;0.1mol/L D.O.2mol/L E.0.8mol/L24.1mol丙酮酸被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可生成ATP的摩尔数是。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根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成绩,我校复试标准如下:1、中医学:基础学科单科及总分不低于国家线;临床学科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2、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单科及总分不低于国家线;临床学科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3、全科医学:单科及总分均不低于国家线。
4、药学: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5、管理学、中药学:单科及总分均不低于国家线。
根据复试标准及复试比例,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复试名单最低分如下: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各专业复试名单最低分院系所、专业最低分101基础医学院100501中医基础理论310100502中医临床基础290100503中医医史文献280100504方剂学280100505中医诊断学2801005Z1中医体质学2801005Z2中医临床药学2801005Z7中医养生康复学280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2801006Z7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2801006Z8中西医结合药理学280102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330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7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15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45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25(西医综合考生为300分)103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25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6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0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超过半数的考生是跨专业考研。
虽然如此,跨专业的考生也心里打鼓,因为跨专业考研相当于把你大学几年学过的东西推倒了重来,在导师眼里,是不是认为跨专业的学生本质上和高中毕业生没有区别?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do anything!这句话广为流传,那么在复试中是否依然适用,这是往届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复试参考书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复试参考书学科门类(专业)名称A类考生*B类考生*备注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29040602803756*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经济学33045683204263法学31544663054162教育学(不含体育学)3154212630539117文学35055833405278历史学3104212630039117理学28538572753553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28538572753553农学25534512453147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2853811427535105军事学29038572803553管理学33548723254568艺术学32534513153147体育学265341022553193工学照顾专业*27537562653451中医类照顾专业*2803711127034102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2453045245304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5分。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考研经验分享人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道理,在考研的世界中,有人把它当做舞台,通过10个月的刻苦地复习、努力地拼搏考到400+的高分,最终金榜题名;也有人把它当做战场,通过3个月合理的时间安排、完美的执行,把时间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最终也顺利录取。
这仅仅是个人情况的不同,导致时间安排的迥异,并无好坏之分,更没有高下之别。
今天刚刚得知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录取的通知,欣喜万分之余感觉自己并没有做什么。
今天决定写一篇考研感想送给学弟学妹们吧,也是对新祥旭考研机构老师的一种感激,毕竟去年的时候我也基本是从新祥旭考研辅导班获得各种信息的。
对于其他兄弟院校的师弟师妹们医学,我建议你们除了中医内科学,其他科你们直接看自己学的教材,不要在教材上浪费时间,其实他们的差别都不大。
对于本科阶段没有学过中医专业课的同学,可以参照我们教材的版本。
因为复习的经验我更习惯说出来,因为好多是外校的师弟师妹,为了让你们更好的复习,我尽量都写出来,大家参考一下。
中医综合的内容很多,许多是需要背诵的东西,应该有好多早就开始复习了,应该有好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看完就是记不住呢,背了又忘了,那么多东西应该怎么看啊!很少人能够看了不忘,研友们都说我的记忆力好,因为随便说出一种药,我能马上说出它是属于哪一章哪一节第几个药,他们都说我时背书的机器。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也是背了就忘,但是我会忘了再背,记得大一学中药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把当天学的药背一遍,等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会把所有学过的药再背一遍,期末考试的时候就会感觉期中考过的药我就很熟悉,后几章的药就不熟悉了,我就会重点背诵后几章的药,但是我没有放弃背诵我熟悉的的那些药。
麻黄是中药学的第一味药,我想它已经被我背了至少两百多遍了,我每次都会从麻黄开始背,第一次可能会卡在它后面第30个药,第二次背还是从麻黄开始,这次可能会卡在第40个药,第三次还是从麻黄开始背,这次可能会卡在第50个药……以此类推,会对所有的药越来越熟悉,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是背着中药睡着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想想昨晚背到哪个药睡着的,然后接着背完,然后再从麻黄从头背一遍。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针灸推拿学院报录比、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针灸推拿学院报录比、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100512针灸推拿学朱江赵百孝李晓泓张莉于天源图娅李志刚郭长青刘清国李瑞解秸萍程凯袁红睢明河王燕平薛卫国辛随成李文迅林彩霞马惠芳马文珠张红林赵慧玲嵇波白兴华王朝阳马良宵任秀君魏玉龙卢峻侯中伟陈幼楠4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④--无中医综合《汤头歌》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辛凉解表剂【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银翘汤】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东、西两校区,校本部设在西校区。
全校占地面积共计25.3万平方米,教学区总建筑面积达27.7万平方米。
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在办学层次、学科门类、科学研究、医疗水平、办学效益、对外合作等方面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现代难治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四位一体的高等中医药学府。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药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硕士授权的单位之一。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中医药学发展史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83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86年开始接收台港澳及外籍在读研究生;1987年
被批准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1994年开始接收博士后工作人员进站工作,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8年被批准为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2001年经国家批准并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6个,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5个以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截止2003年6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已达782人,其中博士生300人、硕士生482人;另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课程学习567人。
20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研究生1080人,其中博士311人、硕士769人。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有36人进站工作,已出站23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705人(校本部126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654人;校本部专任教师41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29人,占55%;博士生导师81名,学科评议组专家3人、院士1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中医内科脑病学科、中医内科呼吸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中医内科血液病学、中药
药理学、临床中药学、中药生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中医医史文献、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外科学),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拥有国家和部局级重点学科数量最多,涵盖学科面最广的院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科研工作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为主,其中包括国家“攀登计划”、“863”、“97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脑病等8个实验室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分别用于中药药剂教学与科研、中药新药研制与创新的专业实验室。
学校还与其它两校共建一个大学科技园区,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中心。
“九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7项。
1999年,学校研究生部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研究生教育中,学校严把入学质量关,研究生录取严格按国家统一录取标准;对研究生的知识掌握明确提出“一级学科的信息”、“二级学科基本功”和“三级学科专功”的三级要求;强调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重视二级学科培养规范,学位课程设置体现了中医基础与临床、中医药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紧密结合的趋势。
近几年来,在不断加大博士生以及外国留学生在研究生中的招收比例的同时,积极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博士后进站、基础学科优秀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工作。
学校在遴选本校博士生导师的同时,还接受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的申请。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奠定基础、调整稳定、逐步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
的、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体系。
新世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等学科建设将更上台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及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显着提高,科技产业长足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行业优势突出,到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简介
孔军辉: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医学教育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教学研究会委员,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中医心理学分会秘书。
个人简历: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工作应激与管理、亚健康与健康管理。
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毕业研究生2名,在读研究生7名。
发表论文与参编教材、论著20余篇。
从事中医临床与心理咨询10余年,主要擅长用中药辨证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等。
朱燕波(1962-),女,山东文登市人。
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硕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20余年。
主讲《科技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卫生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QOL测量与评价》5门课程。
研究领域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质量评价、临床流行病学、中医体质学等。
曾2次作为笹川医学研究者由卫生部派遣到日本进行"东洋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共2年)。
参加国家973课题1项,主持部局级课题5项,参加部局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共计主持、参与了14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国内外发表论文22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12篇。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合作编著《回归自然》。
主持开发的"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MLHFQ)"得到了原版开发机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量表管理机构法国Mapi研究所的认可;合作编制了"9种中医基本体质分类量表(CCMQ)"。
参加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试行)。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第2完成人);"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及其标准建立的研究"获得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另获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
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毕业1人)。
具有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实践经验。
程薇:基本情况: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留学一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学:主讲课程为"医院财务与会计"、"医院财务与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学"等课程。
科研:研究领域为医院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
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1项。
科研成果:"医院成本核算决策支持系统"软件,获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3等奖。
社会兼职与曾获荣誉:现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副秘书长等。
曾获2003年度北京市科技创新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