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选修)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9题;共36分)1. (4分)下列地点中易见到极光的是A . 英国、新加坡B . 加拿大、瑞典C . 希腊、西班牙D . 印度、印度尼西亚2. (4分) (2019高一上·安徽期中) 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A . 春分日B . 夏至日C . 秋分日D . 冬至日(2)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 . 广州B . 北京C . 合肥D . 成都3. (4分)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 .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 .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 .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 .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4. (4分)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埃及新苏伊士运河于2015年8月6日正式通航。
新运河的开通将大幅提高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
下图中,左图为新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尼罗河某河谷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原运河相比,新运河通航能力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 . 新运河更宽更深B . 缩短了地中海到红海的航程C . 扩大运河的经济腹地D . 运河水流速度加快(2)关于右上图所示河谷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 .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甲地B . 5月正值丙处农作物播种期C . 丙地先受侵蚀,之后泥沙淤积形成河漫滩D . 丁地沉积物形成晚于乙处5. (4分) (2019高一上·玉溪期末)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2014——2015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温馨提⽰:请将所作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效!本试卷在考试后随答题卡⼀并上交。
满分:150分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个拥有2万⼈⼝的⼩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达167万,与⼈⼝⼤量向深圳迁移因素⽆关的是 A.经济布局的改变B.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的经济收⼊C.户籍制度和政策的变⾰D.经济中⼼的转移读“甲、⼄两地⼈⼝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中各年龄段⼈数及死亡率统2.甲组⼈⼝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0.675%C.0.885%D.0.95%3.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表⽰发展中国家,⼄组⼈⼝表⽰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于⼄,因此死亡总⼈数也是甲⼩于⼄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于发达国家D.甲组⼈⼝死亡率偏⾼⼀些,主要原因是甲组⽼年⼈⼝⽐例⾼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甲、⼄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均耕地多 B.⽔热条件好C.⼯业基础强D.科技⽔平⾼ 5.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产规模⼤ C.劳⼒充⾜,集约化经营 D.地⼴⼈稀,商品率较⾼6.北京故宫附近没有形成中⼼商务区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历史因素C.⾏政因素D.环境因素假定城镇是唯⼀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产成本-运费。
单位⾯积甲、⼄、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意图。
据此回答7~9题。
7. X 、Y 、Z 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丙 B.⼄、丙、甲C.丙、甲、⼄D.丙、⼄、甲8.在距城镇OJ 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A.E 、FB. F 、GC.E 、HD.F 、H9.与其他两作物相⽐较,单位⾯积作物Z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单位距离运费最⾼C.随距城镇距离增⼤收益递减最快D.总是收益最低下图中三点代表1990年、2000年、2010年某省区的⼈⼝年龄结构,据此回答10~11题。
2014年春季北京市东城区(南片)

2014年春季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中会考模拟地 理 试 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回答1、2题。
1.“神舟十号”所处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 2.在伦敦(零时区)观看“神舟十号”发射升空的时间是A .12日9时38分B .10日1时38分C .11日1时38分D .11日9时38分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 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C.干扰发电厂和输电线D. 诱发潮汐现象和地震灾害 读图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回答4~6题。
4.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①B .③C .④D .⑤ 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①B .②C .③D .④ 6.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①增强B. ②增强C. ③增强D. ④增强 7.图2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图1 图2读图3“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8~10题。
8.此时东京的天气特点是A .低温阴雨B .晴暖无风C .寒冷干燥D .风雪交加 9.此时北京的风向是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10.图4中表示北京市在P 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 气温变化曲线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读图5“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5题。
11.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2.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A. 甲——变质作用B. 乙——冷却凝固C. 丙——沉积作用D. 丁——重熔再生13. 主要由图中M 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 .华北平原B .东非大裂谷C .喜玛拉雅山D .维苏威火山 14.图中M 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A .降水B .蒸发C .地表径流D .水汽输送 15.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 .使海平面上升B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C .加速冰川的融化D .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2010年4月,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露,借助大风和洋流,原油污染不断扩大。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科综合(地理)本试卷共11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某人骑自行车从图1中的甲地到辛地,车上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图1中小黑点为定位记录)。
假设车速仅受坡度影响。
读图,回答1~3题。
图11.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B. 华北平原C.江南丘陵D. 武夷山【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通过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
【解析】通过图中经纬度的分布,定位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2. 该骑行线路中,主要为上坡路段的是( )A. 甲—乙B. 乙—丙C. 丁—戊D.己—庚【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地图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析】因为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骑行的路长越短,表示骑行速度越慢,可能为上坡路段,所以从图中可以读出,甲—乙为上坡路段。
3.庚—辛之间的距离约为( )A. 150米B. 300米C. 500米D.600米【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图中实地距离的估算。
【解析】读图可知,比例尺表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而庚-辛的图上距离约为比例差一单位长度的3/5,故表示庚-辛的实地距离约300米。
表1为1990~2010年四国洪涝灾害状况。
读表,回答4、5题。
表14.表中( )A.国家季风气候区广布B. 国家人口都超过一亿C.中国每年发生143次洪涝灾害D.澳大利亚受洪涝影响最小【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读表可知,澳大利亚洪涝灾害发生的次数为37次,死亡人数为88人,受灾人数为27.15万人,经济损失为1210.94千万美元,综合分析澳大利亚受到洪涝灾害影响最小。
5. 印度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小于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 减灾防灾能力较高B. 人口密度较小C.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 植被覆盖率低【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温馨提示:请将所作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本试卷在考试后随答题卡一并上交。
满分:150分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1979年以前,深圳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到1990年该市常住人口达167万,与人口大量向深圳迁移因素无关的是 A.经济布局的改变B.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C.户籍制度和政策的变革D.经济中心的转移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2.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0.675%C.0.885%D.0.95%3.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C.工业基础强D.科技水平高 5.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6.北京故宫附近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历史因素C.行政因素D.环境因素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7~9题。
7. X 、Y 、Z 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8.在距城镇OJ 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A.E 、FB. F 、GC.E 、HD.F 、H9.与其他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D.总是收益最低下图中三点代表1990年、2000年、2010年某省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回答10~11题。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8题;共104分)1. (4分)(2018·浙江模拟)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中两个时刻的人口聚集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完成下题。
(1)左右两图分别对应的时刻及甲地带所属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A . 0:00和10:00 住宅区B . 0:00和10:00 工业区C . 10:00和15:00 住宅区D . 10:00和15:00 工业区(2)为缓解该市人口“钟摆式”移动造成的交通拥堵,可以针对城市中心地区()A . 迁出部分人口B . 发展第三产业C . 优化企业投资环境D . 迁出部分企事业单位(3)制作上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 RSB . GISC . GPSD . 数字地球2. (2分)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A . 人口出生率B . 人口死亡率C . 人口自然增长率D . 人口机械增长率3. (2分)(2017·浙江模拟)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 .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 . 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 . 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 .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 .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4. (4分)(2016·抚顺模拟) “单独二胎”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道纪以来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下图为我国2013年末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注:图中比例表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重大调整,其主要原因是()A . 克服独生子女问题B . 平衡男女比例失调C .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D . 提升家庭幸福指数5. (4分) (2017高二下·静海期末) 读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万人自然增长率-1-2-3%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1~6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7~10页)两部分。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共40道小题,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下图是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人口出生率高B .人口死亡率低C .大量人口迁入D .原有人口基数小 2.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A .传统型B .原始型C .过渡型D .现代型 3.下图是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图,数码①②③④表示内容依次是( )A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4.印度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硅谷”的主导因素是( )A .印度的政治、经济中心B .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靠近消费市场C .印度交通枢纽和中心D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 下图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5~7题。
5.M 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D .绿化区6.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 .规模的大小B .重要的程度C .付出租金的高低D .政府的决策7.关于该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最可能是 A .城市交通的发展 B .市中心地价上涨C .城市环境恶化D .市中心经济萎缩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道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图1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l~3题。
1. 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③④①D. ④①②③2. 该国可能A.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C. ③阶段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值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3. 该国最有可能是A. 芬兰B. 中国C. 印度D. 尼日利亚读表1,完成4~6题。
表1 中国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5. 1982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生态环境因素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C.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D.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图2所示为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读图,完成7、8题。
7. 2010年至2015年,北京市A. 人口密度减小B. 老龄人口比例减少C. 乡村人口减少D. 劳动人口数量增加8. 与2010年相比,2015年北京市A. 人口合理容量缩小B. 住房、就业压力增大C. 教育、养老负担减轻D. 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
政府计划以产业疏散带动人口疏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动物园等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本部分共50 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 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读表1,回答1-3 题。
1.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 该表数据反映出北京市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 城市化水平较低C.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 经济结构的变化3. 影响北京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①人口自然增长率②人口迁入③人口基数④人口迁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4.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条件的差异B. 教育水平的差异C. 宗教信仰的差异D. 经济发展的差异读图1,回答5-7 题。
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①代表的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B. 人口老龄化严重C. 就业压力大D. 青少年人口比重大7. 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④①②③D. ③②①④8. 某岛国最多能供养45 万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25 万,2006 年实际人口数量30 万,预计2011 年人口达到35 万。
该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 25 万B. 30 万C. 35 万D. 45 万9.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 科技发展水平B. 资源状况C. 人口的文化水平D. 人口生活消费水平10. 人口的合理容量与A. 自然资源状况无关B. 自然资源状况成负相关C. 科技水平成正相关D. 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正相关11. 北京城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社会B. 经济C. 文化D. 历史12.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亦庄经济开发区、方庄小区分别属于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图2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 图2中反映的功能区属于A. 商业区B. 行政区C. 住宅区D. 工业区14.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A. 地租水平的差异B.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C.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 人口密度的差异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
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
据此完成15~17题。
15. 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体现出A. 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B. 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C.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D. 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16. 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A. 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B. 控制出租车的发展C.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D. 提高地铁公司效益17. 与乘坐公交车相比,选择地铁出行更A. 廉价B. 安全C. 快捷D. 灵活18. 居民出行前查询“电子地图”可以A. 选择最佳出行方案B. 体验虚拟出行环境C. 获取实时影像信息D. 了解出发地的高程北京市的新东城区、新西城区,为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准备将部分人口外迁至周边区县,同时在区内保留并修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胡同和传统商业、民俗文化区等。
据此完成19~20题。
19. 首都功能核心区应重点发展A. 建筑业、食品加工业B. 商业、服务业C. 服务业、食品加工业D. 商业、建筑业20.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保留四合院、胡同和传统商业、民俗文化区等,主要考虑的是A.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B.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 继承商业历史传统D.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读图3,完成21~23 题。
2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布在A. 河流沿岸B. 丘陵地区C. 铁路沿线D. 沿海地区22. 与苏州市相比,杭州市A. 城市级别低B. 城市规模小C. 服务范围大D. 服务种类少23. 上海市与北京市的传统建筑风格迥异,反映出两地具有不同的A. 地域文化B. 人口密度C. 消费水平D. 交通条件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
回答24~25 题。
24. 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A. 改良耕作制度B. 提高收购价格C. 科学培育良种D. 改造自然条件25. 从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可看出A. 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B. 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C.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D. 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迁移的结果磨盘柿是北京市房山区的特色产品。
与北京市其他产区的柿子相比,磨盘柿生长期长、含糖量高。
柿子极难保存,但磨盘冰柿等深加工产品已远销东南亚等地。
据此完成26~28 题。
26. 与北京市其他柿子产区相比,房山区生产磨盘柿的最突出自然条件是A. 地形平坦B. 降水丰沛C. 种植技术先进D. 热量条件优越27. 对磨盘柿的深加工可以使当地A. 农民收入增加B. 灌溉水源减少C. 柿子价格下跌D. 土壤肥力增加28. 磨盘冰柿远销东南亚,主要依赖于①种植面积扩大②交通运输改善③市场需求变化④冷藏技术进步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014 年11 月16 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哈密段正式通车,使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路程缩短至50 多分钟,也给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此回答29~31 题。
29. 哈密瓜味甘如蜜,奇香袭人,享誉国内外。
哈密地区盛产哈密瓜的突出气候条件是①光照充足②热量充足③昼夜温差大④降水丰沛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30. 目前,新疆在发展特色农业同时不断研究核桃、石榴、葡萄等果蔬精深加工新工艺,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其主导因素是A. 市场B. 科技C. 政策D. 交通运输31. 北京的网友感慨“动动手指”就能吃到新疆和田大枣和吐鲁番的葡萄干,这得益于地域联系的不断发展,下列地域联系类型中没有参与此过程的是A. 邮政通信B. 电信通信C. 交通运输D. 国际贸易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实行“农社对接”试点,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蔬菜进入社区销售,便于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
据此完成32~33 题。
32. 居民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①市场需求变化②国家政策支持③交通条件改善④自然环境改变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3. 试点“农社对接”的社区适宜选择在A. 西单商业区B. 中关村科技园区C. 望京居住区D. 永定河文化休闲区“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
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内蒙古高原。
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 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产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
据此回答34~36 题。
34. 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乳畜业D. 混合农业35. 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是A. 生产规模小B. 商品率高C. 水利工程量大D. 单产高36. 与内蒙古蒙牛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A. 劳动力充足B. 政策支持C. 交通便利D. 靠近市场读图4“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37~38 题。
37. 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煤炭资源丰富B. 水能丰富C. 铁矿资源丰富D. 廉价劳动力丰富38. 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A. 海洋运输B. 管道运输C. 铁路运输D. 航空运输 读图 5 和资料,完成 39~40 题。
资料:位于北京东南部的北京焦化厂 2006 年 7 月 15 日停产,迁入唐山市京唐港区。
标志着人 工煤气正式告别北京的燃气消费市场。
焦化厂实施停产转型搬迁后,每年可减少燃煤三百多万吨, 北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减少近百分之八十,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39. 京唐港区的焦化厂与其附近曹妃甸的钢铁厂形成了一个工业地域,这种工业集聚可以 A. 提高生产成本 B.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C. 提高环境质量D. 提高经济效益40. 北京焦化厂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 煤炭价格上涨,人工煤气利润降低B. 污染城区大气环境C. 焦炭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低D. 城区交通运输压力增大随着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全面实现供水、供电、供热和道路交通的畅通,上百家以航空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中外企业入驻园区。
据此完成41~42 题。
41. 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吸引多家企业入驻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A. 工业基础雄厚B. 矿产资源丰富C. 基础设施完善D. 劳动力丰富42. 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B.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长D.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读图6“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43~45 题。
43. 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 科技投入B. 原料运费C. 工资投入D. 产品运费44. 图中甲类工业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最可能的运输方式是A. 航空运输B. 公路运输C. 管道运输D. 海洋运输45. 与乙类工业区位要求相符的工业部门是A. 航空航天工业B. 电子装配工业C. 水产品加工业D. 石油化学工业读图7“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完成46~47 题。
46. 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受地形影响B. 运输方便C. 考虑盛行风向D. 接近居住区47. 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A. 高速公路B. 市中心C. 运河D. 机场读图8“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回答48~49 题。
48. 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原料因素B. 科技因素C. 能源因素D. 市场因素49. 图示生态产业园生产过程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D. 共同性原则50.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做法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A. 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B. 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 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 分)1.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依据图9,说出1985 年至2002 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