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疼痛非药物干预镇痛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及止痛措施的临床效果观察

新 生 儿 疼 痛 的 评 估 及 止 痛 措 施 的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李 月 彦 , 少 莉 ( 李 陕西 省 宝 鸡 市 妇幼 保 健 院 , 西 陕 [ 摘 宝鸡 7 10 ) 20 0
要 ] 目的 : 察 新 生 儿 疼 痛 的综 合 评 估 及 止 痛 措 施 的 临 床 效 果 。 方 法 : 用 美 国 E S E N O T R O儿 童 医 院 制 订 观 采 ATR N A I
1 1 一般资料 :0 7年我 院新生儿科收住的 9 . 20 5例新生儿 , 随
机 分 为两 组 , 中 4 其 5例 为 试 验 组 ,0例 为 对 照 组 。 两 组 患 儿 5
3 讨 论 国ຫໍສະໝຸດ 疼痛 协会将疼 痛定义 为“ 一种 不愉 快 的感 觉和 伴有 实际或潜 在组织损伤 的情绪体验 , 主观性感觉 ”】。临床上 属 【 ] 对疼痛评估 的金标准是 自述 , 新生儿 因其不 能用语言表 达 , 但
据新生儿的生 理表 现和行为表现来评价疼痛程度 。 新生儿经常进 行诊疗 性小操 作 , 目前 尚无合 适的药 物能
食 的患儿在操作前 喂糖 水 , 对于有吸吮能 力. 咽有 限或禁 但吞
食 的患儿 可选用 安抚奶 嘴 ; 剂量 : 月儿 2~5m/ , ② 足 l次 早产
儿 0 5~10m/ ; 方 法 : 嘴 或 注 射 器 : 作 前 2r n喂 . . l次 ③ 奶 操 i a 1% 糖 水 ; 抚 奶 嘴 : 作 过 程 中 , 反 复蘸 取 糖 水 吸 吮 ; 在 2 安 操 可 ④ 使 用过 程 中 观 察 受试 对 象 的 反 应 并 评 估 措 施 是否 有效 。
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1 1 新 生 儿疼 痛 定 义 美 国儿 科 学 会 及 美 国 疼 痛 .
协 会口 提 出“ 痛是 一种 不舒 适 的主 观感 受 , 不 仅 疼 它
仅 是一 种 简单 的 感 觉 , 是 一 种 感 受 、 感 、 知 和 更 情 认 行 为 的综合 反 应 过 程 ” 。因 新 生 儿 没 有语 言 表 达 能
即外 周感受 器更 加敏 感 ; 即使是 无 痛 的体 格检 查 , 都 会成 为其疼 痛 刺激 I 1 。 2 2 疼 痛对 新生 儿的 长期影 响 长期 来 看 , 痛 刺 . 疼
激可 引起 痛觉 改 变 , 可 能导 致 其 成 长 后 注 意 力 不 并
3 2 评 估 工具 有 效 的评 估 是 做 好疼 痛 管 理 的前 .
颤动 、 呈 “ 形 、 舌 ( 嘴 O” 伸 只用 于评 估 胎 龄≤ 3 2周 的
远 期影 响 比较复 杂 , 痛敏感 性 因疼 痛 类 型 、 续 时 疼 持
问 以及 疼痛 程度 的不 同 而存 在差 异 , 总 的来 说 新 但
生 儿如 果多 次接 受 各 种 疼 痛刺 激 , 来其 疼 痛 敏 感 将
告, 结果 表 明 , 胎龄 2  ̄4 周 的 6 3名新 生 儿 中 , 在 3 2 0
入 , 渐揭 开 了儿 童 疼 痛 的神 秘 面 纱 [ 。对 疼 痛 神 逐 4 ] 经 生理 学 的研 究 l 表 明 , 经 系 统 中 负 责疼 痛感 觉 _ 5 神 和 疼痛 刺激 传导 的解 剖结 构 和神 经 内分 泌 物质 早 在 出生前 就 已经 发 育 完 全 。孕 7周 到 2 O周 胎 儿 的 皮 肤 中 出现感受 器 , 6周 到 2 孕 6周丘 脑 的神经 传 导通 路 已逐 渐形 成 , 意 味 着新 生 儿 完 全有 能力 感 觉 和 这 记忆 发 生 在 他 们 周 围 的 一 切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发 现, 个体 在新 生 儿 或 早产 儿 阶段 就 已经 能 够 感 知疼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刘永琴,王汉青,徐 芬,焦小英,孙琴芳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1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拥抱安抚组,每组各50例,在疼痛刺激(采足跟血)前、刺激后20s 、1min 、3min 分别记录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哭闹持续时间,并在刺激1min 后根据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tal facial co ding sy stem ,N FCS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 IPS )进行疼痛评分。
结果 穿刺后20s ,各组新生儿心率、呼吸与穿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穿刺后1min ,各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均比穿刺前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 NS 组和拥抱安抚组心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穿刺后2min ,N NS 组和拥抱安抚组呼吸频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各组新生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穿刺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NN S 组和拥抱安抚组新生儿穿刺后哭闹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且拥抱安抚组又短于N N S 组(P <0.05);穿刺后NN S 组和拥抱安抚组的N FCS 和N IP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营养性吸吮和拥抱安抚对新生儿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在临床护理中可采用以上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关键词】 新生儿;疼痛;干预;非营养性吸吮;拥抱安抚 【中图分类号】 R4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0)4A -0484-03C 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on Non -medical Intervention in Alleviating Neonatal PainLiu Yo ng -qin ,Wang Han -qing ,Xu Fen ,Jiao Xiao -y ing ,Sun Qin -fang (Neonatal Department ,No .1People 'sH ospital of Wujiang ,Wujiang 215200,Jiangsu Pro vince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 plo re an effective m ethod of non -pharm acolo gic analgesia fo r neonatal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 f 150neo natal infants w ere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the co ntrol g roup ,non -nutritive sucking (NNS )gro up and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 tion (T TS )group .Th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o xy -g en saturation and crying duration am ong the three g roups at 20s ,1min and 3min befo re and afte r the heel prick w ere compared .The pain at 1m in after the heel prick w as assessed with neo natal facial coding sy stem (NFCS )and neo 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IPS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 ere observed in the heart rate ,respirato ry rate o f neonatal infants at 20s before and after the heel stick in all g roups (P <0.01or 0.05).One minute after the heel pick ,the heart rate in the tw o intervention g roups returned to the no rmal level ,w 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 roup w as still higher than the normal level (P <0.05).Tw o minutes after the heel prick ,the respirato ry rates in the tw o intervention groups returned to the no rm al level .The oxy gen saturation show ed no sig nificant diffe rence in all groups befo re and after the percutaneous puncture (P >0.05).The crying durations of the intervention g ro ups w ere sig nificantly shor ter than tha t of the con -tro l g roup (P <0.01),T he crying durations o f TTS g roup w as sig nificantly shor ter than that of the NNS group (P <0.05).NFCS scores and NIPS sco 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 ro ups w ere sig nificantly low er than tho se in contro l group (P <0.01).Conclusion Neo natal infants have sensitive respo nds to acute pain stimulation .No n -nutritiv e sucking and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tio n has sig nificant analgesic effects fo r neonatal infants .The intervention metho ds ,such as non -nutritive sucking and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tio n ,provid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alleviating the pain of the neo natal infants .【Key words 】 neonatal infant ;pain ;intervention ;non -nutritive sucking (NNS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tion (TTS )[Nurs J Chin PLA ,2010,27(4A ):484-486]作者单位:215200江苏吴江,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作者简介:刘永琴,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 目前,新生儿疼痛的研究已成为镇痛领域的热点。
非药物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

非药物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探索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方法。
方法:用NICU新生儿疼痛评估对随机分组的足月健康新生儿行足跟穿刺所致疼痛进行评价,并给予不同方式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比较其效果。
结果:葡萄糖组及葡萄糖+安慰奶嘴组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安慰奶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葡萄糖组、安慰奶嘴组、葡萄糖+安慰奶嘴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葡萄糖、安慰奶嘴对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干预新生儿疼痛资料与方法2006年1~12月收治足月健康新生儿80例,全部病例1分钟阿氏评分≥8分,5分钟阿氏评分均10分。
全部日龄4~7天。
详细记录新生儿接受的疼痛刺激。
分组及干预方法:入选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组,每组20例。
①对照组:穿刺前不做任何处理。
②葡萄糖组:穿刺前2分钟1ml 25%葡萄糖缓慢注入口内[1]。
③安慰奶嘴组:穿刺前2分钟将实心奶嘴放到口内,用胶布固定,直到操作结束。
④葡萄糖+安慰奶嘴组:穿刺前2分钟,1ml 25%葡萄糖溶液缓慢注入口内,随后给安慰奶嘴,用胶布固定,直到操作结束。
各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阿氏评分、穿刺日龄、疼痛刺激时间等指标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采血方法:由专人每天9~16时进行足跟采血。
采血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时进行。
室温26~28℃,新生儿仰卧,暴露面部和四肢。
取三棱针穿刺左足跟外侧,用力挤压2次,以获取足够的血标本。
观察项目:状态评价:穿刺前对各组新生儿进行评价,分为6个状态:①深睡;②浅睡;③瞌睡;④安静觉醒;⑤活动觉醒;⑥哭。
在④、⑤状态时进行疼痛刺激和评价。
疼痛评价:有1名固定人员进行评价。
疼痛评价从针刺入开始,记录:①开始哭的时间秒:针刺入后5秒内开始的哭。
②哭持续的时间秒;从第一次哭开始,凡哭声停止间期小于30秒的哭均为持续的。
③足跟采血时不哭的发生率(%):记录每组针刺入后,不哭新生儿的发生率。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Xio Xi ( a e n la d Ch l at s ia fYu i a a M t r a n i He lh Ho pt l l d o n
CiyG u n x h a g Na in l yA u o o o sRe i n Gu n x 3 0 0 Ch n ) t a g i u n to ai t n m u go , a 步 完善 不 足之 处 。
关键词 : 药物性 ; 娩 ; 痛; 非 分 镇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 4 3 2 0 ) C一0 8 0 1 0 —6 9 ( 0 9 1 1 9— 3
分 娩 是 一 种 生 理 过 程 , 着 医 学 模 式 的 转 变 和人 们 生 活 质 随 量 的 提 高 , 妇 对分 娩 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减 轻 产 妇 在 分 娩 产 为
中 的 痛 苦 , 】 f 常 采 用 无 痛 分 娩 。 无 痛 分 娩 是 指 用 药 物 或 精 ] 床 神疗 法 减 少 产 妇 在 分 娩 过 程 中 的 疼 痛 。分 娩 疼 痛 程 度 及相 关 镇
囝 广 泛 传 播 。适 用 于无 妊 娠 合 并 症 及 并 发 症 、 位 正 常 可 自 胎 然 分 娩 的 孕 妇 。其 操 作 要 点 包 括 : 妊 娠 及 分 娩 的 相 关 知 识 ]①
讲 解 ; 练 习 前 准 备 ; 神 经 孕 肌 肉控 制 运 动 ; 呼 吸 技 巧 训 练 ② ③ ④ ( 清 式 呼 吸 、 式 呼 吸 、 而 慢 加 速 呼 吸 、 呼 吸 、 气 用 力 呼 廓 胸 浅 浅 闭
痛方法一直是产妇及 其家属 首要 关注 的问题 。以美 国为例 , 这 些 问题 每 年 影 响 到 4 0万 妇 女 及 其 家 属 ,9 2年 美 国 妇 产 学 0 19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2-30T01:22:57.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高永明[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高永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中心卫生院343000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提供优质的产科服务,已成为当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自然分娩疼痛感剧烈,剖宫产对母亲身体损伤极大,两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妇女生产意愿。
我们运用多种分娩镇痛方式既可以降低产时焦虑,又能大幅度降低疼痛。
维护母婴健康安全、减轻产妇精神压力、缓解分娩疼痛,做好中国妇孕保健,能极大推动2030健康中国战略。
但是当前我国产妇分娩镇痛比例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远不及其他国家。
本文就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地更新临床医师相关的观念,以及更好地维护母婴健康安全。
关键词:分娩镇痛;现状研究;临床进展研究对于孕妇而言,分娩过程中的产痛会促使她们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孕产妇对生育保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镇痛的研究不断深入。
科学理想的镇痛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孕妇压力,同时保证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最低化。
目前常用分娩镇痛的方法有非药物性镇痛、椎管内镇痛等等。
一、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分析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已高达85%,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固然存在一定差距,其实,在2018年中国为推广无痛分娩下发了诸多文件。
2018年11月下旬,国务院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在两年内,在各个地区挑一些条件允许、一定产科规模的医院进行分娩镇痛试点,降低剖宫产的比例。
2019年上旬,9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单位。
非药物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

采血前后新 生儿 心率、 呼吸 、a : s 0 差
值的 比较 : 照 组 萄糖 组 、 慰奶 嘴 对 葡 安 组、 葡萄糖 +安慰奶 嘴组心 率、 呼吸升高
的次 数 ( 分 ) 别 为 l .4±1 .0 次/ 分 81 20 、
93 . 4± 1 . 1 1 . 2±9 2 9 3 ±8 1 0 2 、0 3 . 2、 . 2 . 2, l . 1±5 4 1 . 2±5 0 、 3 0 65 . 2、 2 3 . 1 1 . 1±4 9 . 2、
率 表示进行 检验。
结 果
和安抚 , 他们缺乏在新环境 中生存的安全 感, 轻微刺激就 会产生 全身应答 , 现为 表
惊跳 、 抱反 射 、 闹 不 安及 生 理 反 应 拥 苦 等㈨ 。 目前普遍认 为新生儿 疼痛 的行为 和 生理指标都有其局限性 , 任何单一指标均 不能成 为金 标准 。前 者仅只 以行为指 标 为基础 的评估方法 , 后者是指采用生理和
方面表现为尖叫、 无声的流泪行为方 面表 现为关 节僵硬运动失调时代表最痛 ; 三者 介于 3— 5分者 评 4分。b4组针刺前后 . 进行呼 吸、 率 、 a 2的测 定。心 率 、 心 S( ) 呼
20 06年 1 2月收治 足月健康 新生 —1 儿 8 , 部 病例 1分钟 阿 氏评 分 ≥8 0例 全 分, 5分钟阿氏评分均 1 。全部 日龄 4 0分
组 , 异有显 著性 意义 ( 0 0 ) 对照 差 P< . 1 ,
组与安慰奶 嘴组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 P> 00 ) .5 。③ 足 跟 采 血 时 不 哭 的 发 生 率
价。疼痛评价从 针刺入 开始 , 录 : 开 记 ① 始哭 的时 间秒 : 针刺 入 后 5秒 内 开始 的 哭 。②哭持 续 的 时 间秒 ; 第一 次 哭 开 从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WH 在 19年出版的《 常分娩实用守则》 O 96 正 中指出 , 分娩中第 产程鼓励采取 自由体位 , 进入第二产程后可采用 的分娩体位有
仰 卧位 、 位 、 坐 蹲位 、 位 、 卧位 、 位 及 自 由体 位 等 。 中仰 卧 站 侧 跪 其
娩疼痛技巧。 它以有条件反射 的巴甫洛夫观念 为基础训练 , 把重
综述 分析了1个有关分娩时陪伴支持的随机对照试验 , 5 其结果
显 示 , 管 陪伴 产 妇 的是 不 同的 人 员 , 与 没 有 陪 伴 分娩 的产 妇 尽 但
分娩镇痛具有 以下特征 : ①对母婴影响小 ; ②易于采用 , 起效快 ,
作用可靠 , 适合各产程的特点 ; ③无运动 阻滞 , 不影响产妇 的宫缩 和运动 ; ④产妇清醒 , 可参与分娩过程; ⑤满足必要 时剖腹手术需
行综述 , 以引 起 国 内产 科 临床 工作 者 对 分娩 非 药 物镇 痛 的重 视 和 了解 , 进在 临床 中 的应用 。 促
1 国 外 分娩 镇痛 法
11 拉玛 泽减 痛 分 娩法 .
.
2 体 位减 痛 法
拉玛 泽分 娩 法是 由法 国产 科 医生 Lm z15 年在 拜 访俄 国之 a ae9 1 后 将 英 国G at ik R a 自然 分娩 法 和 巴甫 洛 夫 学说 精 神 预 r h Dc ed ny 防无 痛 法 进 行 改 进 与 发 展 形 成 的 一套 科 学 的产 前 教 育 和 减 轻 分
例初产妇在第二产程时取半卧的膀胱截石位 , 可有效促进第二产
程 的 进 展 , 体 的 方 法 是 产 妇 双 足 蹬 于 产 床 的 腿 架 上 , 腿 向上 具 两
括I ①妊娠及分娩的相 关知识讲解 ; 练习前准备 ; 3 】 : ② ③神经孕 肌 肉控制运动 ; 呼吸技巧训练( 清式呼吸 、 ④ 廓 胸式 呼吸 、 浅而慢 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xP3+regulatory T cells with chronic activity and viralcleara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J].Int Immunol,2007,19(2):133-140.[14]Xu D,Fu J,Jin L.Circulating and liver resident 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 actively influence the antiviral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hepatitis B[J].J Immunol,2006,177(1):739-747.[15]Wang Q,Zheng Y,Huang Z,et al.Activated IL-23/IL-17pathway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FoxP3expres-sion in liver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BMC Im-munol,2011,12(2):25-28.[16]邓敏,李明慧,刘顺爱,等.慢性HBV感染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FoxP3与CD127表达关系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1):21-23.[17]Franzese O,Kennedy PT,Gehring AJ,et al.Modulationof the CD8+T-cell response by CD4+CD25+regulatory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Virol,2005,79(6):3322-3328.[18]Koay LB,Feng IC,Sheu MJ,et al.Hepatitis B virus(HBV)core antigen-specific regulatory T cells confer sustained re-mission to anti-HBV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acuteexacerbation[J].Hum Immunol,2011,72(9):687-698.[19]Zhang JY,Song CH,Shi F.Decreased ratio of Treg cellsto Th17cells correlates with HBV DNA suppression in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undergoing entecavir treat-ment[J].PLoS One,2010,5(11):e13869.[20]Bochtler P,Riedl P,Gomez I,et al.Local accumulationand activation of regulatory FoxP3+CD4TR cells accom-panies the appearance of activated CD8Tcells in the liver[J].Hepatology,2008,48(6):1954-1963.[21]Franzese O,Kennedy PT,Gehring AJ,et al.Modulationof the CD8+T-cell response by CD4+CD25+regulatory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Virol,2005,79(6):3322-3328.[22]Oo YH,Weston CJ,Lalor PF,et al.Distinct roles forCCR4and CXCR3in the recruitment and positioning of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inflamed human liver[J].J Im-munol,2010,184(6):2886-2898.[23]Erhardt A,Wegscheid C,Claass B,et al.CXCR3deficien-cy exacerbates liver disease and abrogates tolerance in amouse model of immune-mediated hepatitis[J].J Immu-nol,2011,186(9):5284-5293.[24]Yu Z,Shuo W,Jing W,et al.Hepatitis B virus protein X-in-duced expression of the CXC chemokine IP-10is mediatedthrough activation of NF-B and increases migration of leuko-cytes[J].J Biol Chem,2010,285(16):12159-12168.[25]赵金红,王健,江水清,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趋化因子IP-10和Mig表达及其与干扰素治疗的相互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4):285-288.[26]Crettaz J,Otano I,Ochoa-Callejero L,et al.Treatment ofchronic viral hepatitis in woodchucks by prolonged intra-hepatic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2[J].J Virol,2009,83(6):2663-2674.[27]Sprengers D,Stoop JN,Binda RS,et al.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cells and interleukin-10-producing cells in non-responders to pegylated interferon-alpha therapy forchronic hepatitis B[J].Antivir Ther,2007,12(7):1087-1096.[28]Dikopoulos N,Riedl P,Schirmbeck R,et al.Novel pep-tide-based vaccines efficiently prime murine“help”-inde-pendent CD8+T cell responses in the liver[J].Hepatolo-gy,2004,40(2):300-309.[29]Furuichi Y,Tokuyama H,Ueha S,et al.Depletion ofCD25+CD4+T cells(Tregs)enhances the HBV-specificCD8+T cell response primed by DNA immuniza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24):3772-3777.(收稿日期:2012-09-01 修回日期:2012-10-11)·综 述·新生儿疼痛非药物干预镇痛法研究进展*冷虹瑶综述,郑显兰△审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 400014) 关键词:新生儿;非药物镇痛;进展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3.04.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48(2013)04-0461-03 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更新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对于无交流能力的个体,绝不能否认其存在痛的体验,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的可能性。
新生儿就属于这类“无交流能力的个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新生儿没有疼痛感觉。
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均能感觉到疼痛,其痛觉传导在解剖学和功能学方面均已完备[1]。
长期、反复的疼痛刺激给新生儿带来了各种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2],如痛觉过敏、血氧不足、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神经发育异常、行为改变、社交障碍、认知164重庆医学2013年2月第42卷第4期*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1-1-071)。
作者简介:冷虹瑶(1988~),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 通讯作者,E-mail:ZhengXL003@163.com。
障碍等,可显著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风险。
但是患病新生儿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却不可避免承受长时间、反复的疼痛刺激,如足跟采血、动静脉穿刺置管、皮下和肌内注射、气管插管、安置胃管等。
有研究指出[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患儿平均每天至少接受16次疼痛性操作,即便是健康新生儿,也面临着足跟采血进行代谢性疾病筛查、肌内注射维生素K、疫苗接种等有创性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
根据新生儿的疼痛特点,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希望找到针对各种操作性疼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镇痛方法。
非药物镇痛是目前研究热点,它主要包括口服甜味剂、非营养性吮吸(NNS)、感觉刺激(SS)、袋鼠式护理(KC)等。
本文将从口服甜味剂、NNS、KC和SS这几种主要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进行综述。
1 甜味剂1.1 镇痛效果 口服甜味剂以蔗糖研究最多,其次是葡萄糖。
甜味剂的镇痛作用在大部分研究中都得到了肯定,并写入了一些国家的新生儿镇痛指南中[4],主要用于缓解足跟采血和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用于缓解新生儿眼底检查、皮下注射和插管引起的疼痛也有少量报道。
甜味剂口服后2min镇痛作用最强,持续约10min左右。
有效作用浓度还没有研究者进行系统性研究,Stevens等[5]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mata分析,指出12%~24%是有效镇痛浓度范围,但由于每个研究方案的评价方法、纳入标准、质量控制等存在差异,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明确。
给予方法有穿刺前一次性给予和穿刺前后分段给予两种,目前研究多围绕其镇痛效果展开,对给予方式还没有进行过比较研究。
近2年的研究对甜味剂的镇痛效果提出了质疑。
2009年Poulsen[6]的研究指出12%的蔗糖2mL对新生儿疼痛无效,2010年Slater等[7]研究指出口服蔗糖对新生儿缓解疼痛无效,但是有学者对此结论提出质疑,认为该研究存在样本量过小、检测指标不完全可靠、方法学有待完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