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和实践路线,它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虽然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了战胜了资本主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但是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普遍不够全面和深入。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本报告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了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为87%。
调查对象均为在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问卷采用多项选择和开放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
2.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认知情况,包括“你是否听说过马克思主义”、“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如何”、“你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哪些方面”等问题。
3.对一些具体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了解情况,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社会财富是如何分配的”、“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理解”等问题。
4.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前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情况。
二、调查结果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174位受访者中,男性与女性数量相当,分别占52.9%和47.1%。
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布较为均衡,大一至大四学生各占比例近20%左右,研究生占比达到13.8%。
从专业分布来看,文史类专业学生占比最大,中文、历史、政治等专业的学生占比达到45.3%;理工科和医学类的学生占比较小,不足20%。
2.整体认知情况在被问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认识时,近90%的被调查者均表示曾听说过马克思主义。
但是,只有25.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了解,49.4%的学生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一般,25.3%的学生则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多。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方面,46.6%的学生表示曾在课堂上学习过,约33.3%的学生表示曾自学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或课件,20.1%的学生则表示在其他途径了解过马克思主义。
3.具体概念的了解情况在被问及具体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了解情况时,超过60%的受访者能够正确地回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但只有36.8%的受访者知道社会财富的分配是按需分配的,约42.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均等分配的。
大学生马克思调查报告

大学生马克思调查报告大学生马克思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探索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态度以及对其实践价值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普遍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必然性。
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和思想内涵,大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片面的认知。
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经济学理论,而忽视了其对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方面,调查结果呈现出多样性。
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肯定态度,认为其理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不平等、阶级剥削和人的解放等问题的关注,并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推动社会进步。
另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存在问题和局限性。
他们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国家的实践中出现了权力集中、人权侵害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完全一致。
因此,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持怀疑态度。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的看法方面,大学生的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在于指导社会变革和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些学生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并不明显。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当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无法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
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更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而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脱节。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态度和对其实践价值的看法存在多样性。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报告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班级:服装表演2班一、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第一、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深入的哲学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调查简述[调查目的]: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2、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程度;3、为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报告范文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报告范文1.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基础深厚、实践指导性强的理论体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途径之一。
本文将全面回顾我对《资本论》的学习,总结体会,感悟,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
2.学习对象和学习方法《资本论》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撰写的一部理论巨著,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它总结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核心要点,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次学习我选择了中文翻译版本,并采取系统阅读、理解、笔记归纳等方法进行学习。
3.学习内容和收获《资本论》共分为3卷,我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了第一卷和第三卷。
第一卷主要阐述了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矛盾,以及资本家剥削工人、产生剩余价值的机制。
这对于我认识现实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三卷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积累规律、信贷资本与产权制度、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趋势等内容。
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积累过程充满了内在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将加剧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
这为我分析和预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资本论》还对劳动力市场、剩余价值的分配、工人阶级的觉醒与斗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和革命的重要力量,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工人阶级的觉醒与组织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4.学习感悟与反思通过学习《资本论》,我不仅理论修养得到了增强,而且在政治立场和思想觉悟方面也有了新的提高。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观察和分析更加全面和准确。
其次,我了解到商品社会的深层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使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我的社会主义信念。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对大学生来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与认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于这一思想体系的掌握程度。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高校200名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
调查结果: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大约70%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20%的受访者表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思想”,不到10%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旧的思想”。
2.矛盾的认识
近70%的受访者认为“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30%的受访者认为“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3.人民群众的地位
接近80%的受访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史上具有伟大力量和创造力的阶级”,但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实质性作用”。
4.社会制度的看法
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制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根本因素”,但大约2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制度并不是实现好的发展的充分条件”。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和认识,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需要加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素质,从而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姓名:学号:学院:专业:一(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会状况,以及对马克思注意的看法和态度,为马克思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参考二(调查形式:问卷式。
本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三(调查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危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淡漠的倾向。
据调查报告,只有3.2%的人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
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
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接受马列处于很被动的阶段。
2.100%的人都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了解到马克思主义。
但也有通过过半的人通过各项途径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或是受朋友同学的影响,或是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
在问到“对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的总体印象”这个问题时,觉得一般的占快一半了,比例为45.2%。
这足以说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所学的内容都是片面的,都是为了应付教育,应付考试。
还有32.3%的人认为学校的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偏差大,大道理太多,一般不能接受。
只有19.4%的人认为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大。
所以学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4.在回答“你自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要途径”这个问题时,竟然没有人选择“ 发组织”这个选项,这可以说明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不高,还没有真正了解到马克思对于中国化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5.64(5%的人愿意将马克思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虽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但是还是能够意识到它的好处。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从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五性”即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互动性和价值取向性的基本特征。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篇一:马克思主义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得环境中,多种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有很大影响。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
作为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信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
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识情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
而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中已出现了信仰危机的现象,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对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来分析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时间:20XX年5月18日-20XX年5月21日三、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是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发布,由大学生填写,限期统计结果,共限定填写的调查问卷50份,有效回收统计50份。
五.问卷统计:附表(一)六.问卷结果分析与思考:(一)问卷结果分析1,受访人主要是大二年级的学生在我们所调查的50个人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差比较大,据数据统计分别为20%、70%、6%、4%2.当代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积极性有些欠缺调查结果中,58%学生为修学分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6%学生是因为个人兴趣学习马克思主义,28%学生认为马克思认为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了对时间有所帮助。
针对是否看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40%学生表示不想看,没什么兴趣;24%学生表示看过,但是看不懂;26%学生表示想看,但是看不懂。
引导当代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新思考

引导当代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新思考岳鹏【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年(卷),期】2012(026)008【摘要】In recent years,domestic academics and theorists are concerned with contemporary students' studying of the classics of Marx- ism. The status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studying the classics of Marxism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problems cannot be ignored. Therefore,for long- term consideration of building up learning - oriented political parties and societies and fostering qualified builders for the cause of social- ism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with finn faith in Communism,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nurture and guide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to study the classics of Marxism.%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当代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密切关注的,探讨也是异常激烈的。
而当代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状却不客乐观,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为此,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长远考虑出发,有针对性和成效性地培育并引导当代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 2 O l 2 —1 1 -2 5
作者简介 : 张秀芳 ( 1 9 6 4一 ) , 女, 山东金乡人 , 法学硕士 , 济宁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基金( 0 9 J D S Z 2 0 0 5 ) ; 济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项 目( 2 0 1 1 S Z Z X 0 1 )
在经济全球化和时代信息化的大潮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以及一些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引导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于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培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1 人, 占3 . 6 %。
义理论特别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 作 。青 年大学 生 是 祖 国的 未 来 , 是 我 国社 会 主 义 事业 的建设 者 和接 班 人 , 更 要 认 真研 读 马克 思 主 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 作。大学生 学 习马克 思 主义原 著 的情 况如 何? 2 0 1 0 年5 月我们对济 宁学 院大学生 中的普通大 学生 2 0 0人 、 青年 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会成员 1 3 0 人和第十一期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 2 6 0人进行 了 问卷 调查 , 回收有效 问卷 5 8 3份 , 问卷设 置 了 8个
学 习 型政 党 , 提高全党思想政 治水平” 的 重 大 战 略任 务 , 要求 党 员 和领 导 干 部 认 真研 读 马克 思 主
占1 6 . 8 %; 没几个人信 的 7 5人 , 占1 2 . 9 %; 纯粹 喊 口号 的 5 2人 , 占8 . 9 2 % 。其 中党 组 织 重 点 培 养对象都选择了是真理。 3 . 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原著对 当代 中国的指导 意义 如何?选择 了意 义大 的 5 0 9人 , 占总数 的 8 7 . 3 %; 意义 一 般 的 5 3人 , 占9 . 1 %; 没 有 意 义 的
对大学生研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 的调查 与思考
张 秀 芳
( 济宁学院, 山东 曲阜 2 7 3 1 5 5 )
摘 要: 大学生研读 马克 思主 义原 著是 原汁原味 地品读、 科 学完整地理 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需要 ;
是切 实提 高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的需要 ; 是提 高识 别真假 马克 思主义的能 力、 划清马克思主 义与非马 克思主
类2 2 8人 , 占3 9 . 1 %。
二、 大学生研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 的意义
“ 马克 思 主义 经 典 著作 是 马 克思 主 义 理 论 的
8 . 政治 理论 中您 主要 阅读 哪 些方 面 的书籍 文 章 ?选 择 马列 原 著 的 6 4人 , 占总数 的 1 0 . 9 %; 选 择 毛泽 东 、 邓小平 、 江 泽 民选 集 的 3 1 2人 , 占5 3 .
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0 6 人, 占1 8 . 2 %。
7 . 您 现在 经常 阅读 哪些 方 面的 书籍文 章 ?选 择时事类 的 5 1 8人 , 占总数 的 8 9 %; 专业类 3 8 5 人, 占6 6 %; 文学类 5 0 8人 , 占8 7 . 1 %; 政 治 理 论
选择 题 , 2个 填空 题 , 统计 结果 如下 : 1 . 您 有无 信 仰 ?其 中选 择 有 信 仰 3 3 4人 , 占 调查 对象 总数 5 8 3人 的 5 7 . 3 %; 曾经 有 过信 仰 的 8 8人 , 占1 5 . 1 %; 没有 信仰 的 9 0人 , 占1 5 . 4 %; 不
4 . 您赞成 在 大学生 中开展读 马克 思 主义原 著 活动 吗?选 择 赞 成 的 5 3 9人 , 占总 数 的 9 2 . 5 %; 无 所谓 1 7人 , 占2 . 9 %; 不 赞成 2 7人 , 占4 . 6 %。 5 . 您认 为学 原著 的最好 形式 是什 么 ?选择 上 辅 导课 的 2 3 9人 , 占总 数 的 4 l %; 反 复通读 1 6 3 人, 占2 7 . 9 %; 听专 题 报 告 的 2 0 1 人, 占3 4 . 5 %; 熟 记经 典语 录 4 7人 , 占8 . 1 %; 知识 竞赛 1 1 7人 , 占2 0 . 1 %; 其 它形式 l 7人 , 占2 . 9 %。 6 . 近几 年 您 读 过 以 下 哪 些 篇 章? 其 中 选 择 《 共产党 宣 言》 的2 1 5人 , 占总数 的 3 6 . 9 %; 《 资本
第3 4卷第 1期
Vo 1 . 3 4 No. 1
济 宁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2 月
F e b .2 0 1 3
文章编号 : 1 O o 4 —1 8 7 7 ( 2 0 1 3 ) 0 1 —o 0 5 8 —0 5
义的界 限的需要 ; 是培养青年 马克 思主 义者 的需要 ; 是培养社会主义பைடு நூலகம்事业合格 建设 者和 可靠接班人 、 确保 党和 国家事业兴 旺发达的需要 ; 是 改变 目 前 马克 思主 义原 著学 习现状的需要。学 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最基本的方法
是理 论联 系 实际 。
关键 词 : 大学生 ; 马克思主义原著 ;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 方法
中 图分 类 号 : B 8 3 文 献标 识码 : A
2 . 对 马克思 列 宁主义 , 您 的看法 是 : 选 择是 真
一
、
大学生研读
理的 3 5 8人 , 占总 数 的 6 1 . 4 % ; 过 时 了的 9 8人 ,
马克思 主义原 著的现状
党的十七届 四中全会提 出“ 建设 马克思 主义
论》 1 4人 , 占2 . 4 %; 《 国家与革命》 2 3人 , 占4 %; 《 改造我们的学习》 1 0 2 人, 占1 7 . 6 %; 《 反对本本
主义》 1 2 3 人, 占2 1 . 1 %; 《 在武 昌、 深圳 、 珠海 、 上
想回答 的 7 1 人, 占1 2 . 1 % 。其 中党组织重 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