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子的食用价值
青葙嫩茎叶作蔬菜食用。
青葙子鱼片汤
[用料]青葙子3克,鱼肉40克,豆腐、海带、味精各适量,另配自选蔬菜适量。
[制作]青葙子放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两次;弃青葙子不用,将药汁重新置锅内,放入海带再煮,待药汁不断翻滚,弃海带,留汁备用。
鱼肉切片,豆腐切成细块,蔬菜切好备用。
取鱼片放在碗内,用少量汤汁拌和一下,然后入锅,豆腐亦一并加入,待煮到豆腐上浮,加入蔬菜,并加调料,略煮片刻,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效用]祛风热,清肝火,清心益智。
适宜于内有郁热,头晕且痛,面色潮红,眩晕耳呜,目赤肿痛,疲乏健忘者食用。
[解说]青葙子,《日华子本草》说它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
《本草原始》说它除心经火热。
最近人们发现,它有着很好的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台湾学者还认为它能强化肝脏功能,兼治视力、听力不佳。
本药膳以青葙子为主,配用鱼肉、豆腐、海带等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质等成分的营养物,有一定的清心肝火旺,宁神益智的作用,适宜于劳
心过度,内有火热者服食。
[注意]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
青葙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的功效与作用青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是一种用于中医常用方剂中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在中药学中,青葙被称为“草玉凤”或“叶杜衡”。
青葙的植物学名为Hedyotis diffusa Willd.,属于茜草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长得像葱,高度可达30-40厘米。
青葙喜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被广泛采集用于药用。
青葙具有各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菌、免疫调节、利尿、抗氧化等。
以下将介绍青葙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并结合现代研究对其进行科学解析。
首先,青葙具有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青葙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苦参碱、青葙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青葙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此外,青葙还可以减轻放射治疗和化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的效果。
因此,青葙在肿瘤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次,青葙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抗细菌感染、创伤和其他外界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青葙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现代研究证实,青葙具有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减轻炎症损伤的作用。
因此,青葙在治疗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肺炎等炎症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青葙还具有抗菌作用。
青葙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现代研究发现,青葙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干扰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的作用。
此外,青葙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对微生物的抵抗力。
因此,在临床上,青葙常被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青葙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青葙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的效应。
中药青葙子的功能主治

中药青葙子的功能主治1. 简介青葙子,又名葙子,学名为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属于大戟科植物。
其根部经过处理,可以入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2. 药理作用青葙子具有以下主要药理作用:•清热解毒:青葙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例如口腔溃疡、痈肿疮疡等。
•利水通淋:青葙子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对于湿热积聚、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消肿止痛:青葙子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肿痛症状,如疮疡肿痛、淋巴结炎症等。
3. 临床应用青葙子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口腔溃疡青葙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口腔溃疡。
可将青葙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水调成糊状,涂抹在患处。
每日2-3次,连续用药数天,可明显减轻溃疡症状。
3.2 热毒病症由于青葙子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可将青葙子煎煮,制成药饮,每日数剂,连续服用。
3.3 尿路感染青葙子具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可将青葙子与其他草药配合煎煮,每日分数次饮用,连续服用数天。
3.4 淋巴结炎症青葙子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于淋巴结炎症引起的肿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可将青葙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糊状,涂抹在淋巴结肿胀处。
4. 注意事项在使用青葙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服用青葙子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不宜长期使用:青葙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使用青葙子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
5. 总结青葙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止痛等功效。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口腔溃疡、热毒病症、尿路感染、淋巴结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长期使用等。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青葙子别称野鸡冠花、狼尾花、尾鸡冠花等,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降压的功效,对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吧!青葙子的药用功效【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肝经。
【功效】清肝、明目、退翳,主治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青葙子的药用配伍1、配决明子、茺蔚子、羚羊角等用,可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如青葙丸。
2、配生地黄、玄参、车前子,可治肝虚血热之视物昏花,如青葙丸。
3、配菟丝子、肉苁蓉、山药等药用,可治肝肾亏损、目昏干涩,如绿风还睛丸。
青葙子的相关论述1、《本经逢原》: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
2、《本草正义》:青葙,即鸡冠花之同类。
其子苦寒滑利,善涤郁热,故目科风热肝火诸症统以治之。
3、《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
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疮。
4、《滇南本草》:明目。
治泪涩难开,白翳遮睛。
青葙子的药用选方1、治风热泪眼:青葙子五钱,鸡肝炖服。
2、治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钱,乌枣一两。
开水冲炖,饭前服。
3、治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
4、治头风痛:青葙子五钱至一两。
煎水服。
青葙子的临床应用1、青葙汤:青葙子15克,元明粉(冲)4.5克,酸枣仁12克,密蒙花、决明子各9克,茯苓12克,白扁豆15克。
水煎服。
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为君药。
治慢性葡萄膜炎。
2、青葙丸:青葙子、蓝实、枳实(炒)、炒大黄、菊花、炙甘草各60克,草决明、黄连、茺蔚子、细辛、麻黄、车前子各45克,鲤鱼胆、鸡胆(阴干)各1枚。
羚羊角90克。
为细末,炼蜜为丸。
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后茶水送下,每日3次。
方中青葙子清肝热,明目退翳,为君药。
治肝心毒热,丁翳入黑睛,兼治内外一切眼病3、八子丸:青葙子、车前子、五味子、枸杞子、地肤子、茺蔚子、决明子、葶苈子(炒)、麦冬(去心)、细辛(去苗)、官桂(去粗皮)、生地黄,赤茯苓、泽泻(去土)、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各30克,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加至30丸。
青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为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直立有分枝绿色或红色具显明条纹;叶片矩圆披针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花多数密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其种子叫青葙子凸透镜状肾形。
青葙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各省生于坡地、边、较干燥的向阳处。
下面小编重点介绍青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青葙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味苦性微寒。
其花可清肝凉血、明目去翳;茎叶及根可清热、杀虫、止血;其种子可消肝火、明目、降血压。
另青葙子含脂肪油约15%、淀粉30.8%、烟酸及丰富的硝酸钾。
油可食用但有气味。
青葙的食用方法
青葙一般在春夏采集其食用部位为嫩苗叶及花序。
用沸水烫过后加入调料凉拌或炒食其种子也可以代替芝麻制作糕点。
菜谱如青葙花灵芝炖瘦肉、青葙花田鸡、青葙花炖豆腐、青葙花猪肉汤、青葙子鱼片汤等。
生活常识版权所有#。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都包括了哪些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都包括了哪些
关于《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都包括了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葙子的外形扁圆,表面是黑色或者红黑色的光亮,而且没有任何的味道,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用药,一般在炒勺以后会有淡淡的香气,因为这种药材的味道微苦,所以对很多的伤口抑制伤口消毒有着充分的作用,在功效上面主要是抗菌的,能够对伤口减少刺激,可以增加伤口的恢复效果。
成品性状
1.青葙子:呈扁圆形。
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
种皮薄而脆。
无臭,无味。
2.炒青葙子:光泽不明显,有香气,质脆。
炮制作用
1.青葙子:味苦,性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泄肝火,明目退翳的功能。
生青葙子长于清肝泻火,常用于肝热目赤,肝火眩晕。
2.炒青葙子:炒后寒性缓和,并易煎出有效成分。
长于明目退翳。
用于目生翳膜,视物昏暗。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煎剂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感染伤口经用10%煎剂,绿脓杆菌不再生长,对伤口无明显刺激
2、干粉能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3、有降眼压作用:青葙子水煎液(每1ml相当于1g生药)对正常家兔瞳无明显影响,连续用药6天后,眼压有轻度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但不能阻止水负荷后的眼压升高。
青葙子的药用功能主治

青葙子的药用功能主治1.青葙子简介青葙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被称为青草葙子。
它属于葙子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青葙子的药用部分为其全草,包括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青葙子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下面将介绍青葙子的药用功能主治。
2.青葙子的药用功能2.1 清热解毒青葙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青葙子入药后可以清热解毒,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解毒消肿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热病高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等症状。
2.2 利水消肿青葙子还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青葙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从而帮助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的症状。
它可以用于治疗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3 抗菌消炎青葙子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某些常见的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青葙子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感染、皮肤溃疡、疮疡肿痛等症状。
2.4 驱虫青葙子还具有驱虫的功能。
青葙子入药后可以驱除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对肠道寄生虫有很好的驱除效果。
它可以用于治疗儿童蛔虫病、蛲虫病等症状。
2.5 活血化瘀青葙子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进行。
它可以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瘀血瘕块、瘀血淤积等症状。
3.青葙子的用法用量3.1 青葙子的常见用法青葙子可以制成煎剂、水煎剂、浸膏和膏服等剂型。
常见的用法包括内服和外用。
3.1.1 内服用法3次服用。
也可以将其制成浸将青葙子制成煎剂或水煎剂,每次服用1020g,可分23次服用。
膏,每次服用510g,可分23.1.2 外用用法将青葙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或醋调成糊状,可以外敷于患处,每天2~3次。
3.2 注意事项使用青葙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未成熟的青葙子不可食用,以免引起中毒。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
4.总结青葙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多种药用功能。
青箱子的功效

青箱子的功效与作用/doc-view-2090.html
• 成整齐的同心环。基部稍下凹处为种脐,
中央有稍突起的脊,种皮薄,剥去种皮,
子仁黄白色,饱含油质。气微,味淡。以
色黑亮者为佳。
•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其中主要为青葙子
油脂。
• 功效与作用:中医实验认为有祛风热、清
青箱子的功效
• 青葙子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 为下品。 • 别名:野鸡冠花子,鸡冠花子。 • 来源:为苋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青葙和鸡冠
花的干燥种子。有野生,亦有栽培。
•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 性状鉴别:青葙种子和鸡冠花种子两者极
相似。均呈扁圆形或双凸镜形,边缘较薄,
中心较厚。直径约1~1.5毫米,厚约0.5毫米。 色黑,平滑光亮。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表 面有网状纹,网纹呈矩形或多角形,排列
以治疗由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为主(表症
较明显);青葙子以治疗由肝火引起的目
赤肿痛为主(兼有口苦咽干、头胀目热、
烦躁易怒等“肝火”症状)。从现代医学 观点
• 来看,上述两种症状都属急性结膜炎。又
决明子略带补性,而青葙子则无补性。
• 1、用于治疗肝火所致目赤肿痛(急性结膜
炎)。配菊花9g、龙胆草3g,水煎服。 • 2、用于治疗视物不清。古方即以青葙子配 元明粉、羌活、枣仁等治疗视物模糊,眼
• 前有暗影飘动。现代在古方基础上加减,
制成青葙汤(慢性葡萄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试用于
治疗慢性葡萄膜炎,据初步观察,效果尚
好,可控制炎症和提高视力。
• 使用注意:肝虚者不宜用;又用酒制过者
较好。
• 用量:3~15g。
• 处方举例:青葙汤(慢性葡萄膜炎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别名:草决明、野鸡冠花子、狗尾花、狗尾苋、牛尾巴花子使用提示:内服:煎汤,5至15克。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灌鼻。
青葙子知识介绍:
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成熟种子,7至9月种子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或摘取果穗晒干,搓出种子滤过或或簸净果壳等杂质即可。
青葙子种子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8mm。
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
表面于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网状纹理,种子易粘手,种皮薄而脆。
气无,味淡。
以粒饱满、色黑、光亮者为佳。
青葙子补充信息:
青葙子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青葙子、炒青葙子,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青葙子适合人群:
1. 肝虚目疾不宜单用;
2. 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青葙子食疗作用:
青葙子味苦,性寒;归肝经。
可散可降;
具有清肝火,祛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
主治肝热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阳亢眩晕,鼻衄,皮肤风热痛痒,疥癞,疮癣。
青葙子做法指导:
1.目赤肿痛,翳膜障眼,症属风热者,与可菊花、蔓荆子、木贼等配伍,以疏风清热明目。
2.属肝火上炎者,可与决明子、栀子、夏枯草等同用,以清肝泻火退翳。
3.若伤寒热毒攻眼,赤痛兼白翳者,宜与黄连、黄岑、大黄等相合。
4.凡治目生翳膜者,均可与谷精草、密蒙花等并用,以增强明目退翳之功。
5.若肝虚眼目昏涩,泪出翳生者,则应与干地黄、菟丝子、五味子等配用,以补益肝肾。
青葙子价格,来市寻购的药商不多,行情多以稳为主,时下市场统货售价25元,零星交易价在27-28元之间,此货目前存货量尚有,且因销量有限,后期行情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