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自来水厂项目工程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来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来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自来水厂是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重要场所,对社会发展有着重
要的意义。
本次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建设自来水厂的意义,论证建设
自来水厂是否有针对性,以及此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情况。
2.前期调查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需要进行前期调查,收集有关自来水厂建设
的有关信息,为建设自来水厂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调
查内容包括:
(1)自来水厂建设地点的确定,前期市政水工程的情况及投资规模;
(2)自来水厂的设备及设施购买情况;
(3)建设自来水厂需要的人力条件;
(4)政府对建设自来水厂的政策;
(5)有关自来水厂运行的能源及技术等。
3.可行性分析
(1)投资经济性分析
(2)市场分析。
最新版供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供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供水厂建设成为满足居民和企业用水需求的紧迫任务。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高效性的供水厂,提供优质、稳定的供水服务。
通过项目的建设,既可以满足当前用水需求,又可以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项目规模与内容本项目拟在现有供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计划建设一座规模较大的供水厂。
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引进、取水设备改造、净化设备更新、供水管道增设等。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当前城市用水需求较大,供水厂的建设能够满足居民和企业用水需求,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2.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采用先进的供水技术和设备,能够确保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效率,具备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供水厂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通过对目标市场需求的分析和运营成本的评估,经济效益可以得到保证,具备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4.社会可行性供水厂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社会可行性。
四、项目执行方案1.水源引进:选择距离城市较近的水源,并进行水质评估和优化处理,确保供水质量。
2.取水设备改造:更新取水设备,提高取水效率和稳定性。
3.净化设备更新:更新净化设备,提高净化效果和供水质量。
4.供水管道增设:根据用水需求的增加,增设供水管道,确保供水稳定。
五、项目实施进度与风险分析1.项目实施进度:按照规划,项目分为前期准备、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试运行等阶段,预计总计时长为2年。
2.风险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金不足、工程进度滞后等风险,需要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六、投资方案与资金筹措1.投资方案:本项目计划引入外部投资进行资金筹措,同时也将进行银行贷款。
2.资金筹措:通过向投资者进行推介,发行股权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
七、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将为供水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2.社会效益:优化供水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整体水资源管理水平。
某某市自来水厂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1122市城市给水扩建工程主管单位:22市建设局二、编制依据1﹑22市清源供排水有限公司《22市城市给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22市区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3、11大地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22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性评价论证报告》;4﹑22市建设局卫建设《11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5﹑22市供电局《关于22市城市给水工程供电证明》;6﹑22市财政局《关于22市城市给水工程自筹资金的证明》;7﹑《22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5);8﹑《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草案)》;9、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工作管理制度》关于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和深度规定;10﹑国家﹑自治区﹑市﹑有关规范﹑法律﹑规定及政策;11﹑甲方提供的现状供水资料及相关资料。
三﹑编制原则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从近期出发,考虑远期发展,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合理选择本工程的水源及水源地;2﹑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开源与节流并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现状用水情况,合理确定城市用水定额与工程规模;4﹑充分考虑供水的安全措施,确保城市用水的水量﹑水质﹑水压;5﹑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工艺和供电设计应先进﹑经济﹑合理;监测控制因地制宜地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逐步实现科学管理;6﹑认真贯彻执行节能方针,积极采取节能措施,优选质优﹑价廉的节能设备,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7﹑工程设计建设和生产中,注重水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8﹑合理安排建设周期和工程投资时序,以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编制内容本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工程规模,水源选择,取水﹑输水﹑配水系统方案论证,供配电﹑自动控制及相关的配套工程方案,工程投资估算等。
供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供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对供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工业用水的供应,建设一座新的供水厂势在必行。
本报告拟对供水厂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全面评估项目的投资风险和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背景1.1 市场需求根据当地城市规划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内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需求将持续增长。
供水厂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1.2 行业发展目前供水行业竞争激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老旧设施和技术瓶颈,需求一座新的供水厂来提升供水的质量和效率。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3.1 技术可行性新建供水厂将采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并确保供水的安全、持续和高质量。
3.2 经济可行性根据综合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分析,预计新建供水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将得到合理的盈利。
3.3 环境可行性供水厂的建设和运营将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最小化,并对废水进行合理处理。
3.4 社会可行性供水厂的建设和运营将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为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供水服务,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方案4.1 建设规模供水厂的规模将适应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城市居民、工业企业和公共设施。
4.2 技术方案供水厂将采用最新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供水的安全、持续和高质量。
4.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计为XX亿元,主要用于供水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
4.4 运营管理供水厂的运营管理团队将采用严格的节约用水和降低成本的管理措施,确保供水的高效运营和管理。
五、风险分析5.1 市场风险供水厂的建设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或竞争激烈的风险。
5.2 技术风险供水厂的建设和运营可能面临一些技术问题或设备故障的风险。
5.3 环境风险供水厂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
自来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来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密级:机密编号:某某供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某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2002年1月目录第一章某某市城市和经济概况 0第一节某某市概况 0第二节 2002年城市主要建设项目 0 第三节“十五”期间主要发展规划 1 第二章某某市供排水现状和规划 2 第一节某某市供排水企业状况 2第二节某某市供水“十五”规划 3第三章某某市自来水公司概况 5第一节自来水公司机构和管理体制 5第二节现有三个水厂的现状 47第三节某某自来水公司资产和经营状况 48 第四章水量和水价 54第一节供水范围和供水量 54第二节供水价格 60第五章自来水公司财务及制水成本 63第一节自来水公司财务分析 63第二节制水成本 66附件 70某某市城市和经济概况某某市概况某某位于安徽省东部,东北与南京市接壤,南与芜湖市相邻,西临长江,是安徽东大门,也是个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195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以境内滨江而立的某某命名,为省辖市。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全市现辖当涂县和花山、雨山、金家庄、向山4个区,总面积1684平方公里,人口118万,其中市区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55万。
某某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某某发电厂现有装机容量91.8万千瓦。
大型企业有某某钢铁(集团)公司10万人,中国冶金建设分公司2万人。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6亿元,财政收入18.4亿元,增长率8.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3元,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连续多年居安徽各市的首位。
2001年某某市比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实现计划目标;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7.8%。
在规模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增长97.3%,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7.4%。
某某钢铁公司是某某市最大的企业之一,马钢也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安徽省最大的工业企业,现有在职职工7万人,离退休职工3.3万人。
自1958年8月1日成立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自我积累,现已形成年产450万吨生铁、450万吨钢、420万吨材生产能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马钢集团现有总资产220亿元。
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饮用水供应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饮水需求,建设一座自来水厂是必不可少的。
二、市场分析1.人口需求:根据统计数据,本地区人口已经突破100万,人口增长率持续稳定,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2.饮水需求:饮用水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市场竞争:目前本地区只有一座自来水厂,供水能力已经达到了上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本地区也有许多工业企业和农业用水需求,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项目规划1.建设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预测,初步计划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2.建设地点:根据水源的接近程度和供水管道的布局,建议在市区附近选址建厂;3.建设周期:预计项目整体建设周期为2年;4.技术方案: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四、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预计总投资为1亿元人民币;2.资金筹措方式:除自筹一部分资金外,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3.资金使用计划:将资金主要用于土地购置、建设设备购置、工程建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五、项目收益分析1.销售收入: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价策略,预计自来水的售价在每立方米3元左右,年销售收入可达到3000万元;2.经营成本:考虑到生产设备的维护和能耗,估计经营成本为1000万元;3.税收收入:根据当前税收政策,估计每年可为地方贡献税收500万元。
六、风险分析与对策1.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制定差异化经营策略,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2.技术风险:引进的水处理技术需要长期稳定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监测机制;3.资金风险:大规模的建设投资需要确保资金的持续供应,可以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减少利息支出。
七、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1.环境影响评估: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对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环境保护措施: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水、固体废物和噪音等污染源,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报告

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报告
涵盖项目基本情况、市场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投资评估、经济效益
分析、风险评价、综合分析以及可行性报告结论等内容。
一、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其建设内容为建造新的自来水厂,使目
标地区能够获得清洁的自来水,满足当地居民的饮用需求。
项目建设要求
以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设备、多种水质处理工艺、节能环保的运行方式,为本地区的居民带来安全、卫生、高效的自来水服务。
1.2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的投资总额约为8000万元,其中包括1000万元的土建工程、5000万元的设备投资、1000万元的安装工程、1000万元的其他投资项目。
二、市场分析
2.1需求分析
本地区的居民每年的需水量估计在6000万吨以上,而当地现有的自
来水厂可以满足8000万吨的需求,故显然本地有着大量的饮用水需求,
再加上近年来来本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自来水厂的建设刻不容缓。
2.2价格分析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自来水价格的调节,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中等水平,在本地区相对稳定,从而可以保证本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三、技术经济分析
3.1技术分析。
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XX概况第二节自然条件第三节供水现状第四节前阶段工作情况第二章工艺设计及主要土建、电气工程第一节水源选择第二节用水量计算第三节净水工艺及主要构筑物第四节输配水管网第三章环境保护第四章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第五章工程概算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第七章经济效益分析第一章概论第一节XX概况XX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XX的河湾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
因人口较多、炊烟如云,故名云湾。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XX、子孙繁衍成巨族,乃改云湾为XX。
自唐以来,XX便是XX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道,成为XX东大门。
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旅旖旎,物产丰富,文风鼎盛。
绿茶、雪梨久负盛名。
还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育部待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学、佛学家江廉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88种,任七品以上仕宦者有25人,是当之无愧的XX“书乡”代表。
村中至今还较完地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XX,是XX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2001年530工总书记亲临XX视察,给XX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XX人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XX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现有约26.5公顷,规划范围约58公顷。
按照节约用地指导思想和《村镇规划标准》,以平均每人建设用地120m2计算,XX镇人口不宜超过4800 人加上梨园河南岸的旅游开发,用地增至88公顷,人口不宜超过7300人。
XX人口规模:XX镇属中型集镇,定位为以旅游业和生态农业为经济支柱的中心镇。
XX现有住户约800户,人口近3600人。
推算近期规划人口为4500 人,远期规划人口为6000人。
第二节自然条件XX位于县境东部,东邻大畈,南界德兴县占才镇,西连秋口镇,北靠段莘、溪头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1122市城市给水扩建工程主管单位:22市建设局二、编制依据1﹑22市清源供排水有限公司《22市城市给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22市区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3、11大地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22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性评价论证报告》;4﹑22市建设局卫建设《11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5﹑22市供电局《关于22市城市给水工程供电证明》;6﹑22市财政局《关于22市城市给水工程自筹资金的证明》;7﹑《22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5);8﹑《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草案)》;9、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工作管理制度》关于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和深度规定;10﹑国家﹑自治区﹑市﹑有关规范﹑法律﹑规定及政策;11﹑甲方提供的现状供水资料及相关资料。
三﹑编制原则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从近期出发,考虑远期发展,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合理选择本工程的水源及水源地;2﹑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开源与节流并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现状用水情况,合理确定城市用水定额与工程规模;4﹑充分考虑供水的安全措施,确保城市用水的水量﹑水质﹑水压;5﹑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工艺和供电设计应先进﹑经济﹑合理;监测控制因地制宜地采用自动控制技术,逐步实现科学管理;6﹑认真贯彻执行节能方针,积极采取节能措施,优选质优﹑价廉的节能设备,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7﹑工程设计建设和生产中,注重水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8﹑合理安排建设周期和工程投资时序,以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编制内容本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工程规模,水源选择,取水﹑输水﹑配水系统方案论证,供配电﹑自动控制及相关的配套工程方案,工程投资估算等。
第二章城市概况一、概述22市是11回族自治区的工业重镇和商品粮基地,不仅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还有富足的能源(煤、沙坡头水电站、大柳树水电站)、有利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高庙、著名的5A级旅游区沙坡头毗邻市区)。
市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将建成西北地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水利电力枢纽以及高耗能工业和旅游业的现代化城市。
22市由市区和迎水区两部分组成,现状总人口为35.2817万人,建设总用地22.41km2。
22市市区现有人口为128853人(包括迎水镇、文昌镇、柔远镇部分村庄),其中非农业人口112347人,农业人口13650人,暂住人口2856人。
用地以居民生活、公建、办公、商业、市政、仓储等为主,总用地13.31 km2。
市区发展以向东、向南为重点。
迎水镇现有人口为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9万人,农业人口3.06万人,暂住人口0.15万人。
用地以工业为主,总用地9.10 km2。
二、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22市位于11中西部,是11、内蒙古、甘肃交界地带,东与11吴忠市接壤,南与11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
地跨东经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9分—37度43分,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
全市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
其中,城区5922.4平方公里,中宁4084.5平方公里,海原6979.2平方公里。
“天下黄河富11,首富22”,这句民间传说揭示了22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
22市交通比较发达,市区是包兰铁路、宝中铁路、甘武铁路及规划建设中的中太铁路交汇点,是继兰州、宝鸡之后的西北第三大铁路枢纽,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路。
并具有纵贯南北、贯穿东西的公路交通网,石(嘴山)—营(盘水)公路、中(卫)—静(宁)公路、下(河沿)—古(城子)公路及镇(罗)—阿(拉善)公路均穿境而过。
各乡间公路相通,密如蜘网,对外交通联系方便,是11回族自治区较为发达的重要城市。
2、地形22市城区地处11回族自治区的南部,黄河北岸5km处,总面积4600km2,地形平坦,海拔高程1224—1230m,西部略高于东部,北部略高于南部,地面坡度在1.5‰左右。
3、气象22是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地区,大陆性兼沙漠性气候,干旱少雨雪,日照充足,风大沙多,昼夜温差大,蒸发强烈。
据1959年以来的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为8.5℃,最高气温为37.6℃,最低气温为-29.2℃年平均降水量为188mm年蒸发量为1974.5mm年均相对湿度为59%最大冻土深度为83cm4、河流22市地表水资源比较充足,水利设施较为完善。
流经市境的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主要为黄河过境水。
年平均流量1039.8m3/s,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m3。
另外还有2座大型淡水湖及四排沟等大型农灌排水设施。
5、水文地质22市区处在冲洪积平原上。
沉积物由较厚的第四季松散冲洪积物组成,浅层地下水主要由黄河侧向径流、农灌水及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
地下水为潜水—承压水,含水层为细、中粗砂,含少量砾石,水量充足,水质较好。
6、工程地质22市市区所处地层系依第四系冲洪积所形成的粉细沙、亚粘土、砂砾石等松散堆积物,一般0—1.0m多为杂填土或耕土,抗压强度小于10N/cm2,不宜做持力层;1.0—2.5m为杂填土或粘质砂土,抗压强度10N/cm2左右,局部可达到14N/cm2,地下水位埋深1.5左右。
该区属多震区,地震烈为8度。
距离县城南约5km处,有一条分析推断性大断层。
7、名胜古迹及旅游22市历史悠久,形成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及旅游胜地,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高庙”和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沙坡头最为出名。
三、社会经济1、行政区划及人口全市辖城区(原22县)、中宁县、海原县,共计18个镇、20个乡、2个国营农场。
2007年底,市域总人口1017813人。
城市建成区13.3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88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347人,农业人口13650人,暂住人口2856人。
2、经济发展水平2007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0.9亿元,第二产业19.4亿元,第三产业13.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60元。
工农业总产值(现价)58.5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9.31亿元,农业总产值19.26亿元。
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主要工业产品为原煤、酒、机制纸、水泥、铁合金、电解铝、碳化硅、电石、金属镁、石膏板、染料中间体等。
经过多年发展,以沙坡头旅游区为龙头,22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并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历史沿革22历史悠久,得黄河之利依大漠、山第之险,被誉为“左联11、右通庄浪、东阻大河、西据沙山,后接贺兰之固,前有大河之险”的边陲要路。
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时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王旬卷县地,北魏属灵州鸣沙县,北周置会州,隋在此置环州鸣沙县和灵武郡丰安县,唐先后属安子州、威州之鸣沙县及雄州,西夏置鸣沙郡,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元年置1122,清雍正二年改称22县,属11府,1933年分22、中宁两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1省裁撤并入甘肃省,22属银川专区。
1958年11回族自治区成立,22县隶属之。
1998年,银南地区撤地设市,22隶属吴忠市。
2003年22撤县改设地级市。
22城垣古老,修建年代失考。
据11新志记载:明正统二年增修周五里八分,天利四年展筑城周七里二分,高三丈五尺,城门有二。
嘉靖二年阔南门为永安门,门上建有城楼,万历二年始砖包城墙。
康熙四十八年、乾隆三年震塌修复,建成东西长、南北若舟形,周围五里七,墙高二丈四,至解放初已成残垣断壁。
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不断得到改造扩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形成现今城市格局。
五、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22市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比较迅速,22市建成区面积13.31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3.3平方米。
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电力、电讯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要求外,随着22市市区污水处理及集污工程的建成,其排水设施建设已达到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北部地区发达水平;给水设施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水资源比较匮乏,市区给水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仍很难适应。
六、总体规划概况22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优越,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根据《22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5年):城市性质:22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11中西部中心城市,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导的滨河生态旅游文化城市。
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20万人;远期(2025年)45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23.2平方公里,人均116.1平方米;远期(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51.5平方公里,人均114.5平方米。
发展方向:本次规划城市用地形态为沿黄河、铁路之间东西向发展的带状用地,南北宽约2—4公里,东西长约16公里。
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格局为“三组团—三轴—三中心”,以此形成完整的城市景观风貌体系、功能结构和交通体系。
城市核心组团:团结路以东至环城东路,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为主,为城市的核心区。
中央大道以北,以鼓楼为中心的鼓楼东西、南北街核心地段区域,形成城市商业金融中心;中央大道以南沿彩虹大道及中央大道核心地段集中布置行政、文体娱乐用地,形成城市行政办公、文体娱乐中心。
该组团也将是城市主要的居住片区。
迎水组团:团结路以西至规划西界,依托迎水铁路编组站集中布置仓储、市场用地,保留部分现状工业用地,形成城市仓储物流、产业中心,为城市远景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奠定基础。
规划相应配套布置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柔远组团:环城东路以东至规划东界,形成城市教育科研中心。
为适应城市未来教育科研机构的发展,在该组团西南侧集中布置教育科研用地,同时相应配套布置居住、公共设施用地。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主要工程内容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供水现状市区现状供水以地下水为水源,分为自来水公司集中供水和各单位自备水源分散供水两部分,其中自来水公司供水4.20万m3/d,自备水源供水1.00万m3/d,分别占城区总供水量的80.77%和19.23%,详见表3-1。
1、自备水源及供水现状2007年分散于市区各企事业单位的自备井20多眼,均为就近取水,直接供给方式,日供水能力1.00万m3/d,主要供各企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及部分事业单位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