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送礼怎么送
德国送礼礼仪

Gift-giving Etiquette inGermany2011级本科四班彭进(26)郭蒙恩(7)卢根深(33)卜秀龙(17)张俊(43)德国人注重送礼,逢重大传统节日、亲朋好友生日或者应邀做客,大都会互赠礼品表达心意。
德国人从国家意识出发,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
Germans value the gift-giving manner.Msot people communicate their caring through giving gifts to each other when traditional festival comes,the day of birthday of friends and relatives ;and when you be a guest.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is themost important rule for German.在德国,适合送哪些礼物呢无论什么国家,讲什么语言,巧克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礼物。
第一次应邀到德国人家中做客时,一盒用锡箔纸包装的各式各样的巧克力是个不错的礼物。
通常情况下,主人需要在您到来后立即打开礼物。
另外,他们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包装要尽善尽美。
如果你被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通常宜带鲜花去,鲜花是送女主人的最好礼物,但必须要单数,5朵或7朵可。
送就送鲜花。
在五彩缤纷的万花丛中,德国人尤其喜欢矢车菊(cornflower),视它为国花。
但是要注意哦,红玫瑰是不行的...这种花只送给相爱的人。
另外提一点,13是绝对忌讳的数字。
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请对方会一个硬币给你。
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
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
在德国,不适合送哪些礼物1.虽然鲜花是常见的礼物,但是有些花是不适合的,因为它们具有特定的涵义。
德国人过生日风俗

德国人过生日风俗生日是人们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一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而德国这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国家同样也有着独特的生日庆祝方式。
一、生日蛋糕在德国,庆祝生日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的当属生日蛋糕。
生日蛋糕在德国又被称为“Geburtstagskuchen”,通常由家人或者朋友们制作,在当天作为庆祝的一部分献上。
德国生日蛋糕通常会有独特的装饰,比如说糖霜、奶油花等等,寓意着生日愿望的实现和幸运的降临。
二、送礼物德国人相信生日时彰显礼貌和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送一份礼物。
送礼物是家庭和朋友们表示祝福和爱意的方式。
送的礼物通常是一些生日蛋糕或者精美的小礼品,或者具有实用性的商品,比如说书籍、工具或者美食。
然而,在德国送礼物比较看重礼品周到的选择和包装。
三、生日派对与蛋糕和礼物一样,生日派对也是德国人庆祝生日的主要方式之一。
生日派对可以是在家中举办,也可以在餐厅或者酒吧等场所举行。
德国人在庆祝生日的时候,总是会用丰盛的食物和饮料来招待他们的客人。
传统上,德国人会为庆祝生日的朋友送上一杯饮料来表示祝福,或者在庆祝者所在的桌子上献上一些小礼物作为纪念。
四、其他风俗除了以上的庆祝方式之外,德国人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日庆祝风俗,在各地略有不同。
比如在某些地区,庆祝生日的人会在自己的房子门前挂上一面自制的生日旗帜,或者用颜色鲜艳的气球装饰房间,使整个房间装饰得充满欢乐气氛。
总的来说,德国人过生日的方式既有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也有创新的庆祝方式。
无论是生日蛋糕、礼物还是生日派对,德国人都坚信生日这一天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它代表着人们一年一度的启程和新的开始。
德国的风俗习惯

德国的风俗习惯(7)
德国的风俗习惯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
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
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
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
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
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
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
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
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
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
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
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初到德国行为指南(3篇)

第1篇一、前言德国,这个位于欧洲大陆西部的国家,以其严谨的作风、先进的科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对于初到德国的人来说,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初到德国的行为指南,帮助您更快地融入德国社会。
二、礼仪与礼貌1. 称呼在德国,人们非常注重礼貌,初次见面时,可以使用对方的姓氏和先生/女士(Herr/Madam)等尊称。
与熟人交往时,可以使用名字,但在正式场合还是以姓氏为佳。
2. 握手握手是德国人最常见的问候方式。
在握手时,要保持眼神交流,力度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
3. 问候在德国,问候他人时,可以说“Guten Tag”(上午好)、“Guten Abend”(晚上好)或“Hallo”(你好)。
此外,还可以问及对方的生活、工作等,以示关心。
4. 餐桌礼仪在德国,餐桌礼仪较为严谨。
以下是一些基本规则:(1)用餐前,请先洗手。
(2)餐具摆放:刀叉交叉摆放,刀口朝内,餐盘放在刀叉之间。
(3)用餐时,请勿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4)喝酒时,请先敬年长者或职位较高的人。
(5)用餐结束后,将餐具摆放在餐盘右侧。
5. 礼物赠送在德国,赠送礼物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赠送与政治、宗教、性别等相关的礼物。
(2)不要赠送香水、口红等可能引起误解的礼物。
(3)礼物包装要精美,以示尊重。
三、交通出行1. 公共交通德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包括地铁、火车、公交车等。
以下是一些基本规则:(1)上车前,请购买车票或充值交通卡。
(2)上车后,请找到座位坐下。
(3)下车时,请提前告知司机。
2. 自行车德国的自行车文化非常发达,自行车道遍布城市。
以下是一些建议:(1)购买自行车时,请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2)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
(3)在自行车道上行驶,注意避让行人。
四、购物消费1. 购物时间德国的商店营业时间较为规律,以下是一些建议:(1)周一至周五,大部分商店上午9点至下午6点营业。
外国送礼禁忌

外国送礼禁忌一些外国国家的送礼禁忌:日本人有送礼习惯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
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于是收礼人可以再转送。
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和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狐獾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
到普通百姓家作客,送菊花只能十五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十六瓣的菊花。
德国送礼讲究包装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专送情人的,绝不可送给主人,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需用要细致周到的安排。
英国人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讲究外表,一般送礼都是花费不多的东西,如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也是英国人收礼的最爱之物,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对标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普遍不欣赏。
公司若送礼,最好以老板和私人名义。
阿拉伯初次见面不送礼在阿拉伯,初次见面时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贿,阿拉伯习俗,用旧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别不能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
更不可询问他们的家居情况,去阿拉伯人家参观做客,千万不能盯住一件东西看个不停,那样阿拉伯主人一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否则心里将鄙视你。
美国人送礼当面打开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
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
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
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
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
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
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
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
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
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
不可不知 德国人送礼怎么送

不可不知德国人送礼怎么送送礼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送礼习俗。
德国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在送礼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讲究。
了解德国人送礼的方式和习惯,不仅有助于我们与德国人更好地交流和互动,还能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在德国,送礼的时机非常重要。
在生日、圣诞节、新年等重要节日,以及婚礼、毕业典礼、乔迁等特殊场合,人们通常会互赠礼物。
此外,当去别人家做客时,带上一份小礼物也是一种礼貌和尊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国,不要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随意送礼,否则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困惑或不自在。
礼物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
德国人更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品质,而非其价格的高低。
比如,一套精致的厨房用具、一本有意义的书籍、一件舒适的毛衣或者一瓶优质的葡萄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他们不太喜欢过于花哨或没有实际用途的礼物。
同时,德国人对于礼物的包装并不像有些国家那样追求华丽和繁琐,简洁大方的包装往往更受欢迎。
在礼物的价格方面,德国人通常不会选择过于昂贵的礼物。
他们认为,礼物的价值在于心意而非金钱的多少。
一份用心挑选、价格适中的礼物,往往能更好地传达情感。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礼物可以过于廉价或粗制滥造。
在德国,送礼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
例如,不要送尖锐的物品,如刀叉等,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
同时,不要送带有纳粹标志或与纳粹相关的物品,这是极其敏感和违法的。
另外,白色的百合花通常用于葬礼,所以在日常送礼中应避免。
在赠送礼物时,德国人注重亲自将礼物交到对方手中,并当面表达祝福和感谢。
他们会认真地看着对方的眼睛,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心意。
在接受礼物时,德国人也会表现出礼貌和感激,通常会当场打开礼物,并对礼物表示赞赏和喜爱。
德国人对于礼物的回赠也有一定的讲究。
如果收到了别人的礼物,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回赠一份礼物,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感谢。
但回赠的礼物不一定与收到的礼物价值相等,关键在于表达心意。
送礼给外国人的礼仪

送礼给外国人的礼仪在与外国人交往中,除了打招呼和交谈,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送礼,那么送礼给外国人需要注意什么礼仪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挑选的送礼给外国人的礼仪,供大家阅读。
送礼给外国人的礼仪一:怎么送礼德国:送礼讲究包装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专送情人的,绝不可随便送;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需要做好细致周到的安排。
阿拉伯国家:初次见面不送礼阿拉伯人初次见面时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贿。
按阿拉伯习俗,用旧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别不能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
更不可询问他们的家居情况。
去阿拉伯人家参观做客,千万不能盯住一件东西看个不停,那样阿拉伯主人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否则心里将鄙视你。
法国:送花别捆扎在法国送礼,一般选在重逢时。
礼品选择应表示出对法国主人的智慧的赞美,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应送几枝不捆扎的鲜花。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则被认为是友情的完结。
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是和眼泪相联系的。
拉丁美洲人喜欢美国生产的小型家用产品,比如厨房用具等。
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日本:礼,一定要送,不必有用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
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收礼人可以再转送。
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有狐獾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
到普通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英国: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讲究外表,一般送礼都是送花费不多的东西,如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也是英国人收礼的最爱之物,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
对标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普遍不欣赏。
公司若送礼,最好以老板和私人名义。
美国:送礼,当面打开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
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
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
德国人圣诞节送礼有讲究

德国人圣诞节送礼有讲究在圣诞节前,德国人有相互送礼的习惯。
德国人送圣诞节礼物不仅很有讲究,而且颇讲原则。
一句话:不可滥送豪华之礼,不可随意接受贵重赠品。
收受礼品要报告先讲礼品赠送之道。
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相互馈赠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但如果你是国家公务员、社会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教师、幼儿园老师),或者是国有企业和大型公司的雇员,接受礼品就得讲规矩了。
一般来说,对方赠送的礼品价值在25欧元以下是可以接受的,但需要向自己的主管上司知会一声。
如果礼品的价值在25欧元以上,则必须在得到上级领导的同意后才能接受。
如果对方送的是现金,则绝对不可接受,哪怕只是小钱。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接受了他人的馈赠,雇员就有可能被解雇,甚至会被起诉,被课以罚款或被判处监禁。
在德国,如果对方赠送了超过规定价值的礼品,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向对方表示感谢并礼貌地将礼品退回,同时也要告知对方,按照原则是不能接受这种馈赠的。
如果享受*救助的低收入人员在一年内收受了超过50欧元的现金馈赠,一定要向有关部门报告,这些礼金应当算做此人的收入。
如果数额较大,其申请补助的要求就可能被重新审核。
更重要的一点是,收受礼金后绝对不可以隐瞒不报,否则会被罚款。
自制礼品两相宜礼品的接受一方如此,馈赠一方又有什么讲究呢?比如,社区的邮递员常年风雨无阻给你送邮件,学校的老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地培养学生,到了年底,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感谢?在德国,你可以什么都不送。
如果一定要有所表示,那也只需送一些小东西,千万不能送钱。
因为,如果对方接受了你的礼金,他就可能丢掉工作。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准备一件有针对*的“个*化”小礼物。
比如:孩子的老师曾经说她喜欢漫游运动,你就可以送她一本漫游指南。
对越是亲近、熟悉的人,送自制的礼物就越好。
为了避免送礼可能造成的尴尬,德国人往往会先试着问一下对方:我想送您一瓶葡萄酒表示谢意,你可以接受吗?这样做,即使对方拒绝,也不会令你失望,因为你的美意已让对方知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人送礼怎么送
新年即将来临,这是西方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按传统风俗,家人、朋友一般要互赠礼物,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可下属也能分获
上级官员接受的礼品,却鲜为人知。
德国《联邦政府官员法》
明确规定,政府官员收礼是违法行为,价值超过15欧元(1欧元约
合11元人民币)的礼品或酬劳必须上交。
如何处理这些上交的礼品呢?据德国朋友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些政府部门在圣诞节前或本部门有重大庆祝活动时,每年或每隔几年采取抓阄的方式让下属分获
这些礼品。
不管抓到还是抓不到礼物,下属们都会非常开心,因为
这是上司对他们的一份心意。
德国人不兴厚礼。
一瓶香水、一
条领带、一张贺卡、甚至自制的蛋糕、果酱都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
好礼物。
如果是为公事或外事送礼,他们就更注重礼品的意义了。
本人在陪同国内代表团拜访德国新闻局局长时,对方赠送的礼物是
一本介绍德国名胜古迹和城市风貌的画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在华成立10周年,记者收到的是一个普通但又具有特殊意义的瓷杯,瓷杯上浇铸了本人撰写的一篇报道安联保险公司的文章和彩色照片。
在德国,下属向上级送礼、公司向官员赠礼的现象非常少见。
因为
个人的升迁、公司是否获得订单,都有法可依,并不由某位官员说
了算。
但有时也有例外,官员过生日时,会收到家人和知心朋友赠
送的礼物。
记得德国前总理科尔过65岁生日时,曾向外界宣布,不希望接受任何生日礼物,但可以向其夫人设立的一项基金会捐款,
筹集的资金用于救助在意外事故中的大脑受伤者。
德国公职人
员不能收礼,这是明文规定的。
如果官员收了不该收的礼物,要受
到法律的制裁或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德国央行行长在参加“欧元货
币面世”庆祝活动时,顺便带了家属在柏林住豪华酒店并游玩了4天,结果花去了该活动主办方7600欧元。
不久,这一丑闻曝光,德国央行行长迅速偿还了家属所用的3800欧元。
不过,老百姓对此并不满意,认为他这样做,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都说不过去。
最后,央行行长为此不得不宣布辞职。
与好面子的中国人相比,德国人送礼,似乎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细想一下,其中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一是东西方人送礼观念不同;二是德国财务规定严格,不管官职多高,不该报销的钱是绝对不可以报销的,即使是德国总统和
总理的活动经费也有限额,超过部分绝对要自理;三是德国司法界秉
公办事,不管谁触犯刑法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中国是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送礼之风自古有之,然而这些年,送礼之风盛行,尤其是公款送礼更是有悖初衷。
上万元的月饼、价格不菲的洋酒以及高档服装更加助长了送礼的奢靡之风。
这些礼品已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难怪有人说,高档商品在中国已成为引发贪污腐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