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考试卷.doc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同步基础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第1课沁园春·雪1.给加点字注音①莽.莽()②分.外()③妖娆.()④风骚.()⑤成吉思汗.()⑥大雕.()⑦数.风流人物()2. 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zhuā ng 素裹()顿失tā o tā o()江山多jiā o()一代天jiā o()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①惟余莽莽..②须.晴日③折腰..④稍逊.风骚⑤俱.往矣⑥数风流..人物4. 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6. 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阅读并完成第7-13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统领上阕景色描写诗句的字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阕写到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对他们的情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积累(13分)1.给加点字注音。
(2分)(1)摇曳.()(2)妖娆.()(3)飘逸.()(4)娉.婷()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冠miǎn()(2)xiōng()涌(3)sī()哑(4)鲜yán()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C.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丽。
D.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进食一餐辣味之后,可以消耗大于25%的卡路里。
②辣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辣椒碱,它可以刺激体内生热系统,加快新陈代谢。
③而当辣在腹中燃烧时,喝上一杯富含咖啡因的红茶,效果则更明显。
④辣椒除了可以驱寒祛湿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燃烧脂肪。
⑤其中的秘诀就是快速的生热系统,能提升机体工作效率,就像快速运转的机器能够消耗大量碳氢燃料。
A.④⑤③①②B.②①③⑤④C.①②⑤④③D.④②⑤①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防治方案。
C.2019年3月30日,“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序幕。
D.学校开设减肥课程,既专业、具体、科学,又节省成本,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快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
6.班级开展以“走近艾青”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为艾青撰写一则颁奖词。
(3分)二、综合性学习(11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以“欣赏现代诗歌,感受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无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4分)江南的乡间,寒梅在残雪消融之时,便点亮那一树树报春之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分外妖娆。
那轻零的玉兰、鲜妍的桃花、飘逸的杏花、娉亭的海棠,都是急性子,或整齐或零散地抢占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
但以食为天的农人们,却更钟情于油菜花,任它们肆无忌惮地染黄了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丰润的黄色弥漫了整个美丽的江南。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妖娆.()鲜妍.()风流.()丰润.()(2)语段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一()()一()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黝黑的崖壁上,那几株野百合洁白的身影,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摇曳..。
B.他脸上带着忧戚..的神色,可想此时他内心是多么地雀跃。
C.大雪过后,院子里的柿子树红装素裹....,如同一个身着婚纱的新娘,分外妖娆。
D.三国时的曹操文韬武略,真是一代天骄....的枭雄啊!3.(2021·天津市第一中学月考)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①艾青擅长绘画。
②他的诗作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③如《刘草的孩子》,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反衬出“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的渺小。
④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2021·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六校联考)“月亮”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下列诗句中,不包括“月亮”意象的一项是()(3分)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B.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C.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含答案】

第一章A卷基础夯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分外(fèn)喉咙(lóng)折腰(zhé)原驰蜡象(chí)B.嘶哑(sī)鲜妍(yán)娉婷(pīng)稍逊风骚(xùn)C.冠冕(miǎn)轻灵(líng)忧戚(qī)成吉思汗(hàn)D.呢喃(ní)妖娆(ráo)摇曳(yè)红装素裹(guǒ)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____。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
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萎干涸堕落B.枯黄干涸陨落C.枯萎干旱陨落D.枯黄干旱堕落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B.——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同步能力 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沁园春·雪》[基础存盘]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沁.(qìn)园春松驰.(chí)分外妖娆.(ráo)B.矫.正(qiǎo)略输.(shū)红妆素裹.(guǒ)C.风骚.(sāo)富饶.(ráo)数.(shǔ)风流人物D.折.腰(shé)蜡.(là)象还看今朝.(zhāo)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惟余莽莽莽莽:(2)一代天骄天骄:(3)数风流人物风流人物: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1)词中虚写的句子:,,。
(2)词中高度概括总领全篇的句子:,,。
(3)词中化静为动的句子:,。
[课内精读]阅读《沁园春·雪》,完成下列各题。
1.词的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描写有何作用?2.上片内容主要由哪个字统领?它统领的内容有什么特点?3.如何理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惜”字的含义?4.下列关于这首词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的写法,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
B.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词人对成吉思汗的评论,先是有赞赏的意味,然后又带有嘲讽的意味,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沁园春·雪》自主学习【基础存盘】1.C(A.驰—弛;B.矫—jiǎo,妆—装;D.折—zhé。
)2.(1)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2)天之骄子。
(3)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课内精读】1.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通用版)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通用版)语文考试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共6题;共29分)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埃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dònɡ 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坐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塌了。
(1)(1分)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废墟.干涸.(2)(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五六dònɡtān塌(3)(1分)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答案】(1)xū;hé(2)栋;坍(3)埃;挨;坐;座【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字形。
“ 废墟”中的“墟”应读作“xū”;“干涸”中的“涸”应读作“hé”;(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字音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
“ 五六dònɡ ”应写作“五六栋”;“ tān塌”应写作“坍塌”。
(3)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
埃——挨;坐——座。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
同音字和形似字。
要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个别企业附庸风雅....,在工厂内悬挂书画显示文化底蕴,却不重视员工培训。
B.闻一多先生因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为大发雷霆....,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
C.他善于钻研,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D.老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仍然孜孜不倦....地伏案写作,令人敬佩不已。
【答案】C【解析】【分析】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
①,连片的鲜花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像(一幅/一副)长轴画卷,壮丽辉煌。
人在花海徜徉,恍若置身仙境。
蓦然回首,红色深浅交织,而又层次分明。
川梭的游人,时而漂浮于花海柔波,时而被漩涡淹没,但总是沉醉其中,(徘徊不前/流连忘返)。
②,在花海里循环往复,无止无休……我不禁想:龟峰山是大自然亿万年的心血造化,面对大自然坚辛的付出、多情的馈赠,我们的确应该自觉地加以爱护。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绵沿恣(zì)肆山脊(jī)B.川梭徜(cháng)徉蓦(mù)然C.漂浮漩(xuán)涡不禁(jīn)D.坚辛心血(xiě)馈(kuì)赠(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副徘徊不前B.一幅流连忘返C.一幅徘徊不前D.一副流连忘返(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B.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C.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D.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B.人们看到,中方虽是被迫应战,但应对得有条不紊、胸有成竹,打出了一套反制的“组合拳”。
C.造假成本低、产业链完善、产业化程度高等因素,让流量造假信手拈来。
D.专家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批判性思考,显然不算吹毛求疵:在文化炒作成为产业链的现实语境下,防止恶俗语言习惯对汉语言文字的侵蚀,恐怕也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所在。
福建省南平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部编版)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2)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4)一封朝奏九重天,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 ,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6) ,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7)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8)大雪三日, 。
(张岱《湖心亭看雪》)(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句子是: ,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在宁夏支教的那几年,小明无时无刻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B .睡前接触电子产品,是导致青少年睡眠质量差的重要原因,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C .中国女排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时代精神,不愧为我们新时期中学生学习的榜样。
D .随着锦州文化烧烤节的成功举办,使锦州成为了具有地域美食特色的“网红城市”。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街,圩.① (A . B .)日更加热闹非凡,但先生对赴圩已不感兴趣。
两年后,他调到县城工作,生活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买房,育儿,上班,处理人情世故,日子被填得满满当当。
尤其是调入泉州工作后,城市的繁华,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追梦者的脚步。
奔走在霓虹闪烁的街头,当年念念不忘的茶饼、那条 甲 (A .川流不息 B .熙熙攘攘)的老街,一心想逃离的老家,在步履匆匆中,慢慢被忘了模样。
三十几年来,老街在变,先生回家的心情也在改变。
对美食从不关注的他,近两年竟然 乙 (A .迷恋 B .痴迷)起老家的茶饼来,回老家时必定买上几块,像享受人间珍馐一样慢慢品尝。
那曾经的味道, , , ,渐渐地在心里 ② (A .换 B .幻)化为一股浓浓的乡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评卷人得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风骚(sāo)妖娆(náo)天骄(jiāo)B. 腐烂(fǔ)嘶哑(sī)坟墓(mù)C. 黎明(lí) 娉婷(pìn)冠冕(miǎn)D. 呢喃(nán)忧戚(qī)摇曳(zhuài)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A BCD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股份划时代永保青春旁征博引B. 冠冕气门芯不假思索风靡一时C. 恳求煞风景魂牵梦萤博采众长D. 呢喃吊胃口力挽狂澜眼花瞭乱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ABCD3.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B. 小巷里刚刚写着“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可有些人还是郑重其事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
C. 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奏响,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在场的中国观众都不言而喻地流下了热泪。
D. 流亡在外的杜甫在剑门关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禁不住涕泗横流,激动得要发狂。
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我国将通过市场准入、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创新。
C. 据《新闻纵横》报道,截止到昨天为止,困扰北方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
D.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开幕,集中展示我国文化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ABCD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B. 艾青在监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的挚爱和怀念之情。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ABCD6.将下面四句话填在文段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
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也似乎活泼起来, 。
它们是多么淘气啊!①洒在行人的雨伞上②洒得长长的小巷里一片湿湿的,发出光亮来③洒到人家关着的窗玻璃上④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A. ④③①②B. ③①④②C. ④①③②D. ②①③④A.牛顿B.帕斯卡C.焦耳D.瓦特ABCD二、填空题。
(每小题12分,共12分)——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1.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参考答案:示例: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成熟三、按要求做题。
(每小题12分,共12分)1.诗句默写。
(1)《沁园春·雪》一词中描写想象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光中的《乡愁》中把故乡之思升华为家国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四、阅读理解。
(每小题19分,共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村庄里的草木诗经积雪草①年少时,觉得《诗经》里那些植物很遥远,仿佛远古生物打上了神秘的烙印。
有一日,我幡然醒悟,那些远古的草木,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草木自有草木的存在方式,草木自有草木的光彩芳华。
②“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诗经·王风·采葛》,说的是艾蒿。
在我的老家辽南,每到春季,漫山遍野到处都有这种野生植物。
它皮实、耐旱,从浅绿到深绿再到老绿,一路疯长。
这种野生植物,叶片上有细细的小绒毛,花不娇艳,形不妖娆,拙朴无华。
③老家人习惯把艾蒿晒半干,搓成草绳,待蚊虫猖獗肆虐的季节,只需把蒿绳点燃挂于门楣处,便可高枕无忧。
当然,艾蒿还有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谁家的老人孩子偶尔起疹,奇痒难耐时,用艾蒿煮水,淋浴擦身,便可解燃眉之急。
艾蒿,一种野生植物,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一直走到今天。
时光荏苒,路途遥遥,它依然郁郁葱葱,简直太神奇了。
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周南·桃夭》,说的是桃花。
桃树并不稀罕,村子里到处都有栽种。
房前屋后,井旁街边,这儿一棵,那儿一棵。
只要插得下脚的地方,都会种上桃树。
每年春天,四五月间,各处桃花竞相开放,就像村子里十七八岁大姑娘的脸色,粉嘟嘟的,娇艳水嫩,弹指可破。
这时节,远远地望着村子,会发现村庄被笼罩在一片烟霞之中,真是诗情画意,霞光烟影,白云深处有人家。
桃花的花期大约有半个月,之后花落籽实。
青桃有手指甲那么大时,花影喧闹的村庄重又归于寂静。
⑤“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说的是黄米。
黄米不是主粮,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小杂粮的一种,多种在山地,春种秋收,成熟后的籽粒叫黍子,脱壳之后,变成金灿灿的黄米。
⑥老家的山地上,大多种有谷子和黍子。
秋天,庄稼快成熟的季节,农人就会在田里插些稻草人,驱赶那些前来偷食的鸟雀。
大黄米一般不会拿来煮饭。
外祖父在世的时候,会用黄米酿酒,会把黄米碾成面做年糕,端午节会用黄米包粽子。
黄米煮饭不大好吃,但做酒做糕包粽子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包粽子,特别好吃,特别香,粒粒晶莹剔透,也算物尽其用。
⑦黍和粟是欧亚大陆最古老的谷物,一直到今天,我回到老家,仍然能在田间看到种植的黍子。
它们虽不是主要的农作物,却是不可或缺的物种。
⑧“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出自《诗经·周南·芣苢》,说的是车前草。
这种植物在我的老家叫马蹄草,叶片厚实,大小不一,小圆叶,抽穗,长茎,碎花,花落结籽,可入药。
之所以叫马蹄草,是因为它喜欢生于路边,马踏车碾,生命力顽强。
⑨记得我小时候,下午放学回家,不是上山拾柴就是去打猪草,挎着一个小小的柳条筐,和表姐结伴,一起把各种草叶采集到筐里。
自己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却在给家里的那头猪找口粮。
可笑吗?一点都不,我们出来打猪草就是为了从猪的口中省下一点粮食。
⑩《诗经》里的很多草木我的村庄都有,每一种都令我记忆深刻,它们曾像亲人一样生长在我的周遭,与我和谐相处。
那些花草树木听过我的忧思愁苦,分享过我的快乐喜悦。
自然神奇,万物有灵。
(文章有改动)1.为什么说《诗经》中那些远古的草木“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1)它皮实、耐旱,从浅绿到深绿再到老绿,一路疯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l4.文中多处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笔下的村庄里的草木与人们“和谐相处”。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不得照抄原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诗经·王风·采葛》中的艾蒿,能驱蚊止痒;②《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花,能增添村庄的诗情画意;③《诗经·王风·黍离》中的黄米,可以酿酒、做年糕、包粽子;④《诗经·周南·芣苢》中的车前草,可以用来喂猪。
2.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极为生动地写出了)桃树在村子里到处都有栽种的情况(桃树的密、多)。
3.(1)“疯”字写出艾蒿的生长速度之快,突出了它的“皮实”(生命力强)。
(2)“咕噜咕噜”是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作者肚子饿时的声音,突出作者的饥饿程度,引出下文打猪草的原因。
4.引出所写的植物,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5.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旧土宁新路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
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