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长”李豆罗的田园梦

合集下载

湖北省襄州区四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州区四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州区四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文,完各题。

①城市管理者创办大型文化活动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考量,当然其中也有民生的考量。

然而,大型文化活动在创办、设计,评估等一系列环节中如何强化民生意识,却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②考查如今众多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创办动因,我们发现,过多重视精英需求,过量强调经济效益,轻视民生需求,忽视百姓意愿的现象不乏其例。

这样的功利目的是大型文化活动的目标追求吗?必须承认,正如多元社会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群组成一样,我们的文化活动也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但我们还应承认,现代耗费巨资的大型文化活动往往是由政府创办,而政府代表的是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理由只为少数人服务,将一个牵动全城甚至打造城市标志的大型文化活动办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

民生意识是大型文化活动创办之本,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从第—届开始,“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就牢牢扎根在每一个操办者的脑海中,将艺术节办成万民同乐、百姓共享的文化大餐,正是艺术节所有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③现代大型文化活动不管是专业类的、综合类的,打的都是组合拳。

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总体结构上有演出、展览、群文、论坛、交易会、节中节六人板块,每年平均有近百个项目,品种繁多,样式丰富,风格迥异;而且一个板块,如演出中,就有芭蕾、交响、戏曲、话剧等多个艺术品种。

但不管有多少品种和多少项目,不管从总体设计到项目设计,自觉的民生意识都是设计的灵魂和源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1(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1(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题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乡野豆子①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

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

②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

豆子,对于每一个乡村人而言,都承载着那个时代难以忘怀的记忆。

至今,在我的脑海中,关于豆子的美丽画面仍历历在目。

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

收获之时,黄豆、绿豆、赤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③与豆子同时刻在记忆中的,还有那小小的乡村里氤氲着的温馨味道。

④记得,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那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飘散而去。

母亲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遣留的碎屑,于是各种豆子发出黄、绿、赤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她欣喜的目光里。

有了豆子的秋天,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

⑤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

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⑥儿时的乡村生活清苦,最奢侈的美食莫过于炸油果。

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

弄好的面团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

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

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

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到锅前,然后围在母亲身边,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

⑦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

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

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

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

待至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

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⑧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

父亲正困乏,焦渴难耐。

李连成:私人订制的“村级市长”

李连成:私人订制的“村级市长”

岁末年初,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订制》让各界议论不休,片中由范伟饰演的“镇级市”市长,更成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

事实上,早在《私人订制》上映前,一名来自河南农村的村支书便筹建起中国第一座“村级市”。

他本人,更是“市委书记”、“市长”一肩挑。

这名村支书就是李连成,由他“私人订制”的“城市”叫西辛庄。

质朴还是精明?坐落在豫北的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如今已全国知名。

全村年经济产值8亿元,所有村民都实现了免费医疗与教育。

这个仅有172户人家,人口720人的村庄,有20多家企业。

村民都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别墅,水费、有线电视费全免。

走进西辛庄村,村头有各种超市、饭店、宾馆、通讯营业厅。

村内的民生医院,由村民集资修建,面积2.6万平方米。

每个病房都有空调、暖气、卫生间,医院正有美国生产的16排螺旋CT 等先进设备。

“人家都要外出打工,俺村的年轻人,撵都撵不走。

”一个雾气未散的清晨,李连成一边在村里漫步,一边告诉廉政瞭望记者。

不仅村里年轻人不愿外出,邻村的不少年轻人也愿意到西辛庄工业园区工作,使园区的工人数达9000余名。

有人说,读懂李连成,就读懂了西辛庄。

廉政瞭望记者在西辛庄见到李连成后,感觉这名“市委书记”的行头颇具“土豪”特质——一双质地上乘却长期没擦拭的皮鞋,一件风衣,手上握着金黄色翻盖手机。

办公室里,李连成脱掉皮鞋,两脚盘坐在沙发上讲起村情。

他浓重的河南口音听着很费力。

据说他成全国典型后,濮阳县委还请人培训过他的普通话,不过效果看来有限。

2013年全国“两会”,中央领导来河南团参加讨论,李连成发言的开场白就是:“我不会说普通话,就用家乡话说了,请见谅。

”在座的省委书记、省长客串起翻译。

到李连成发言结束时,中央领导指着二人:“你们可是我见过的级别最高的翻译。

”除了质朴,李连成也有常人不及的精明。

上世纪80年代初,李连成凭着东挪西凑的钱,决定在家乡种大棚蔬菜,并从外地请来农技师,开出“年薪一万”的天价。

2025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讲解课件:专题二 文学性文本阅读之高考真题

2025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讲解课件:专题二 文学性文本阅读之高考真题

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 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 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 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 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地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 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 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 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 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 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 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 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 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 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 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 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 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

稻田里的中国梦稿子

稻田里的中国梦稿子

稻田里的中国梦哎,说起来咱那稻田啊,就像是大地母亲怀里的一块宝,绿油油的,闪着希望的光。

你瞧那稻田里的中国梦,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藏在咱们老百姓的心坎儿里,暖洋洋的,实打实的。

一、老李头的稻香梦先说说咱村的老李头吧,他这辈子就跟稻田杠上了。

每天天不亮,你就能看见他那佝偻的身影在田埂上晃悠,手里还拿着个旧草帽扇风。

老李头常说:“这稻田啊,就是我的命根子,也是我的中国梦。

”他梦想着,有朝一日,他的稻子能长得比天高,粒粒饱满,金黄得能照亮整个村子。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都闪着光,就像是看见了丰收的景象。

1.1 汗水浇灌希望老李头对稻田的照顾,那可是比对自己还上心。

除草、施肥、浇水,样样亲力亲为。

夏日炎炎,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滴,滴在稻田里,仿佛每一滴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说:“这汗水啊,是咱们农民的金种子,种下去就能长出好庄稼。

”1.2 传承与创新老李头还爱琢磨,他总想着怎么让稻田里的产量再高一点,品质再好一点。

于是,他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方法,引进新品种,还自学了科学种田的知识。

他说:“咱们不能守着老一套不放,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这稻田里的中国梦更加灿烂。

”二、小强的科技梦再来说说咱村的小强吧,他是个大学生,毕业后没留在城里,反而回到了家乡,搞起了农业科技。

他说:“我要用科技的力量,让咱村的稻田焕发新生。

”2.1 智能灌溉小强搞的第一项科技就是智能灌溉系统。

他根据稻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灌溉方案。

这下子,老李头再也不用顶着大太阳去浇水了,只要按按手机,水就能自动流到稻田里。

老李头看着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这科技啊,真是神奇!”2.2 病虫害预警小强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了病虫害预警系统。

只要稻田里有点风吹草动,他就能第一时间收到警报,然后采取措施。

这样一来,稻田的病虫害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升。

2.3 电商销售小强还帮乡亲们把稻子卖到了全国各地。

他搞起了电商平台,把咱村的稻子包装得漂漂亮亮的,还打上了“绿色、健康、有机”的标签。

卸任老支书的田园梦

卸任老支书的田园梦

用沼液 ,既养地 又无污 染 ,还 能防治病 了笑容 。1 9 9 5 年卸任后 ,他集 中精力 管
虫 害 ,对 人体安全 、营养 、健康 。老人 理 自己的果 园和耕地 的 同时 ,也没有 忘 说 ,沼液 喂的菜不 容易生 韭蛆 ,叶厚 、 他 为啥不 用农药 时 ,老人说 得很 干脆 : “ 如今农业 生产上 农药化肥 大量使 用 , 记 帮助别 人从事生 产。这些 年来 ,老 人 当地 的果树和蔬菜生产 。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尤 其 老伴 过 世 茎 粗 、油 绿 、亮丽 、卖相 好 。当笔者 问 指 导过牟 平等地甚活 捉
襟见 肘 。农
村联 产承包 责任 制后 ,
口感好 、卖相 好 、放心 吃 ,所 以受 到了 为改变 落后面貌 ,他做起 了 田园梦 ,带
很多市 民的欢迎 ,往往 是不到 天晌就 能 领村 民大力发展 红富士 苹果和大樱 桃种
全部 卖光 ,打道 回府 了。 植 ,如 今 村 民家 家 靠 果树 过 上 了好 生 据老 人介绍 ,他的 菜不打农 药 ,不 活 ,万元 户甚至 十万元户 比 比皆是 。说 用化肥 ,坚持使 用有机 肥料 ,追肥时使 起这些 ,老人心 里乐滋滋 的 ,脸上 挂满
菜 ,为食 品安全 出一份力 ……”说 到这 依 照农事季 节采用小 拱棚或露地 种植 黄
老 人又笑 了 , “ 下地 多劳动 还能锻 炼身 瓜 、芸豆 、辣椒 、韭 菜 、芹 菜、大葱 、
体 ,延年益 寿 ,为啥 不干 昵?”他就 是 水萝 b、大 白菜等时令 蔬菜。
现 年7 1 岁的松 山街道 办事处 上紫现 头村
在 栖 霞 市 万 家农 贸 市场里 , 经常 会 见 到 一 位 明 显 驼 背 的 老 大 爷 在 摆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

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

”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9年11月24日)材料二:资料社科院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材料三: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lI”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45亿元。

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 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

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

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

诗歌:稻田里的中国梦

诗歌:稻田里的中国梦

诗歌:稻田里的中国梦他,是田间的诗人,
梦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却说,他只是个喜欢做梦的农民。

禾下乘凉梦,
十里稻花香。

这些稻子都有十几个稻穗,
粒粒饱满,
这是一个叫袁隆平的科学家,
他研究出来的高产杂交水稻。

袁隆平爷爷:
我记得您有一个禾下乘凉梦。

禾下乘凉梦,那是什么?
爷爷,您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
长得像高粱一样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人们都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
您用一生的奔忙
换来了满地芬芳,
换来了天下富足。

禾下乘凉,
爷爷,你真了不起,
禾下乘凉,我们接棒。

小朋友们要注意,
吃饭不要掉饭粒,
一粒米饭,一滴汗,
粮食来的不容易。

袁隆平爷爷,
我们会谨记您的教诲,
丰年不忘饥苦,
富岁当思节约。

我们曾有幸与您相遇,
在饭桌,在中国。

我们会永远记得,
那个让所有人,
远离饥饿的中华拓荒人,希望天堂满满都是稻花香,爷爷您放心,
我们永不忘记,
这稻田里的中国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市长”李豆罗的田园梦
和李豆罗“认识”,很偶然。

5月的一天,微信朋友圈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转发了一段视频,并配有她的评语:这是我们江西人的骄傲。

出于好奇,点击进去。

视频中,一位老人正登台表演,劝募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

老人名叫李豆罗,69岁,是南昌市原市长。

休政归田
李豆罗的家在西湖李家,这是进贤县前坊镇下属的自然村。

村里有李、黄、胡、万四姓,共2000多村民,95%以上属李姓。

600多年前,他们祖先在这个滨湖丘陵的村庄里,世代以农耕为生。

人均耕地仅一亩多。

现在,很多人对这些历史不感兴趣,他们津津乐道的是:2010年1月22日,李豆罗最后以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身份做完报告后,旋即回到家乡犁田。

这时,距离他上午做完报告,只有4个小时。

很多人做不到这点,特别是领导干部。

他们即便退休了,仍争取到官方协会谋一官半职。

否则,―下子没人请示汇报,
内心空空的。

李豆罗不是这样的人,他说,退出官场后,他做到了“四不”:脑子不想,耳朵不听,眼睛不看,嘴巴不说。

甚至,南昌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他都不去看了,看到就换台。

他说:“电视上面都是熟悉的人和事,忍不住去想一些问题,所以干脆不看。

”晚上,他主要陪孙女看动画片。

白天,则要忙于新农村建设。

李豆罗的新农村建设,是一场让传统回家的建构,他要让传统的礼仪和文化回归。

这有别于很多地方大力提倡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他带领村民走的“新三化”,即“山水化、田园化、农耕文化”。

2006年,还在官场时,李豆罗就已推动这事。

不过,当时忙,他主要通过电话遥控的方式,让村干部贯彻实施。

李豆罗喜欢琢磨事,而且讲话都是一套套的。

他还喜欢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来总结。

一次,他回村发表动员讲话,回应西湖李家要打造怎样的新农村时说:“我们新农村的宗旨是:传承中华文化,恢复古村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天下。


老百姓未必听得懂,但他们认为,市长见多识广,跟着走应该就对了。

问题是,如何下手?
李豆罗和村民一次次描绘西湖李家新农村的特色,就是做出“红石路、马头墙、碧绿水、满村树”的调调来。

这时,
一些人似懂非懂。

后来,李豆罗干脆把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给打印出来,钉到村中祠堂的墙壁上。

看着这首词所描绘的“……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村民明白村里就是要打造这样一张“秦观图”。

问题是谁来干?和很多农村一样,村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了。

李豆罗将目光锁定在西湖李家籍的公务员身上,特别是退休的公务员。

他寻思着:一来,这些人素质高,能很好理解自己;二来,这些人经济有保障,可全身心扑到家乡建设上。

这样,西湖李家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团队,除了李豆罗和他夫人,还有进贤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黄华明、进贤县卫生局办公室原主任李旺根,以及前坊镇副镇长、西湖李家村支书李新华等人。

这些老干部尽管家在县城,但落叶归根是共同心愿,他们希望发挥余热,把家乡建设好。

深具号召力的李豆罗,刚好可以把他们这种心愿凝结起来,演变成行动。

改变的代价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铺路、装饰房屋外墙这么简单,它还涉及对村民传统行为习惯的冲击,一开始就伴随着不适应,也遭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反对。

拆掉各家各户牛棚后,为方便群众关牛,李豆罗在村子
四周建了4个牛棚场。

和以前相比,人畜分开居住,人居环境自然好很多,村里也变得干净了。

但关牛、喂牛,没有过去那么方便了。

村里修路时,一些地方设置了台阶,看起来更整齐、美观、防滑,但老百姓要干农活,有时候,他们拉着板车通过,就不大方便了,所以他们也有一些意见。

加上早期,村里没路灯,新修的路,村民还不熟悉,摸不准哪些地方上下台阶,因此会滑倒,这引发个别村民不满。

不过,坦白讲,路比以前好走多了,只是村民的习惯需要磨合期。

另一种习惯是,随手扔垃圾,如今规定到统一的地方去倒,村民也感觉不方便了。

“过去是自选动作,如今是规范动作,一辈子的习惯,村民很难―下子适应。

”李豆罗说,“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问题,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2010年退休后,李豆罗就在村里居住,他们夫妻住在村边林场的一间公房里。

白天,李豆罗会会朋友,找人捐助,或开着他那部破车,四处巡查工地。

李豆罗还有更大的梦想,他要在西湖李家打造一座农博馆,里面设有米铺、茶铺、匠铺等等,以此展示农耕文化。

他说,他要把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都浓缩在这座农博馆里。

这需要很多资金,所以,李豆罗常调侃自己,“我成了南昌最大的乞丐了”。

辛劳付出的,还有他那支由老干部、村干部组成的团队。

前几年,刚起步时,他们没日没夜在村里种树、除草、请人翻修村里的老房子。

长期以来,他们和家人两地分居,逢年过节,村里搞活动,也没办法回家团聚。

即便这样,村民们也不一定都感激他们。

钱多嘴杂
不感激,和“一定搞了很多钱”的猜疑有关。

搞新农村建设前,李豆罗就嘱咐黄华明管好钱,不能出乱子,“否则是要倒霉的”。

为此,黄华明想了一周,没睡好。

最后,他建议:一、所有资金不能进西湖李家。

二、西湖李家不设会计。

让镇财政所管账,信用社管钱。

其中财政所所长当李家的会计,财政所会计当李家的出纳。

募捐到的钱,账到镇财政所,现金到信用社。

李豆罗批准了这一方案。

支付工程款的流程是,黄华明等人签字――前坊镇镇长签字――镇财政所开转账支票――当事人拿支票去信用社
提现金。

这样,除了当事人,没人能碰到钱。

西湖李家的钱,不是一个人就能拿到的。

“你不这样做,别人会说你拿了钱。

”黄华明说,“前几年,很多人以为我们搞了钱,但清楚流程后,就都不说话了。


新农村建设中,为避嫌,西湖李家的人可以打工,但不可包工程。

这也得罪一些村民。

不过,村民打工是有钱拿的,
但这帮老干部――包括李豆罗和他夫人,是白打工的,没领村里的钱。

即便这样,还是有村民和李豆罗说:“老板,搞了这么多钱回来,如果分给大家(不搞建设)的话,都发财了。


李旺根听后,摇摇头。

李豆罗早年在进贤县委做书记时,村里的小孩读书交不起学费的,他都会给校长打电话申请缓交;有人生病住院了,他再忙也会到病床前站一会,所以深得民心。

不过,如今的李豆罗却说:“回到村子以前,没几个人说我坏话。

回到村子以后,没几个人说我好话。


村里有家饭店,外面的人来吃饭了,看着端菜上来的中年妇女,会问一句:“这饭店是李豆罗的老婆开的吗?”有的会问:“这些房子都是李豆罗的吗?”
他们问到的这位中年妇女,就是李豆罗的夫人胡桂莲。

胡桂莲告诉《南风窗》记者,有时挺气的,但还是憋住解释说:“饭店是村集体的,收入都入账。

这些房子也是集体的公房。

李豆罗只有60平的祖屋,算是村里最小的了。

”可是别人不相信。

胡桂莲有时也很郁闷,甚至会对李豆罗发脾气,但李豆罗总安慰她说:“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感觉他就像神一样保护我,从来不生我的气。

”说这话时,胡桂莲像一个还处在恋爱中的女孩一样。

不过,人心确实变了,现在似乎做什么事都难,做好事也是如此。

更多的时候,解释,已没有了意义。

(摘自《南风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