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需要的海警大型舰艇基本需求建模与分析
海警舰艇调研报告

海警舰艇调研报告海警舰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海警舰艇的性能、装备以及作战能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内容1.海警舰艇的性能与规模根据调研了解,海警舰艇是一种用于维护海上秩序、执法以及协助护航等任务的舰艇。
其性能包括航速、航程、续航能力、搭载船员数量和载重量等。
目前,我国海警舰艇规模庞大,各型号舰艇航速都在28节以上,航程多在1000海里以上,续航能力相对较强,搭载船员数量也较多,部分舰艇还具备火力打击能力。
2.海警舰艇的装备与作战能力跟传统的军舰相比,海警舰艇在装备上相对简单,但其卓越的作战能力足以维护我国海上安全。
主要装备包括雷达系统、航空通信装备、武器系统等。
此外,海警舰艇也经常搭载直升机用于侦察、监视以及追踪任务。
3.海警舰艇的应用现状海警舰艇广泛应用于海洋执法、渔业执法、环境保护、海上救援等领域。
比如,在我国南海地区,海警舰艇频繁执行巡逻执法任务,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同时也确保了海上安全和秩序。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国海警舰艇的规模庞大,性能强大,作战能力卓越,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海警舰艇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保障我国海上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非常重要。
四、建议1.提高海警舰艇的装备水平,加强装备更新和升级,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海上安全形势。
2.加强海警舰艇的作战训练,提升海警舰艇的作战能力,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作战效率。
3.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维护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海警舰艇在维护我国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海上安全形势,我们应该加强海警舰艇的装备发展和作战能力提升,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维护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
基于任务的k/n(G)系统舰船备件需求预测

基于任务的犽/狀(犌)系统舰船备件需求预测
刘海涛1, ,邵松世2,张志华2
关键词:舰船备件;任务后检修;事后维修;指数型备件;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E911;V125.7 文献标志码:A 犇犗犐:10.12305/j.issn.1001506X.2021.08.21
犜犪狊犽犫犪狊犲犱犱犲犿犪狀犱犳狅狉犲犮犪狊狋犻狀犵狅犳狑犪狉狊犺犻狆狊狆犪狉犲狊犳狅狉犽/狀(犌)狊狔狊狋犲犿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warshipspares;overhaulafterthetask;maintenanceafterwards;exponentialspares;demand forecast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言
舰船备件是确保舰船维修保障活动有效实施、遂行海 上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对于大型舰船,一方面由 于舰船海上任务时间长、装备运行强度高等原因,备件需求 涉及的种类多、数量大;另一方面由于海上补给困难,备件 需求还受到舰船自身携行能力、舰上维修条件因素等的影 响[12]。 因 此 ,在 深 入 分 析 舰 船 装 备 维 修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发 展适合于舰船装备的备件需求预测方法是当前舰船装备维
修保障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35]。 k/n(G)系统在舰船装备结构设计中有广泛应用,其备件
需求预测与资源配置问题受到很多学者关注[67]。文献[8]采 用有限源排队论获取备件短缺数的概率分布,并通过边际 分析算法确定k/n(G)结构系统的备件数量。文献[9]针对 舰船编队在航无补给的情况,建立了舰船出航期间设备冗 余和外场更换件冗余系统任务成功概率的评估模型,通过 瞬时可用度求出了任务成功概率。但上述方法均未考虑定 期维 修 对 备 件 需 求 的 影 响 。 文 献 [10]则 在 定 期 维 修 模 式
海警舰艇勤务指挥仿真实验设计

海警舰艇勤务指挥仿真实验设计冯明奎;杨玉峰;孙锐【摘要】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on effective means and assessment for tactical command training and research of China coast guard vessel.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al plan,a simulation training is done around the settled island of the East China Sea by designing practice scripts on the tactical command simulation system.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tactical command capacity.Finally,the evaluation and test results for the training are scheduled to form a closed-loop simulation process.%依托海警舰艇勤务指挥仿真系统,设计、编制了海警舰艇勤务指挥仿真实验训练项目,对海警舰艇勤务指挥想定,以及实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分析阶段的内容作出说明.以想定在东海某海域根据执勤预案实施舰艇勤务指挥仿真训练为例,通过综合性教学实践与训练,培养学员的海警舰艇勤务指挥能力.实验后对战术指挥结果进行评估和检验,形成完整的海警舰艇勤务指挥训练/实验环节.【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7(034)004【总页数】4页(P105-107,111)【关键词】舰艇勤务指挥;执勤预案;仿真实验【作者】冯明奎;杨玉峰;孙锐【作者单位】公安海警学院电子技术系,浙江宁波 315801;公安海警学院电子技术系,浙江宁波 315801;公安海警学院电子技术系,浙江宁波 315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E072;G642.4海警舰艇勤务指挥训练是在完成航海技能、部队训练、海警舰艇执勤战术、执法执勤指挥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教学实践与训练,培养学员的海警舰艇勤务指挥能力。
现代船舶设计的建模与计算技术研究

现代船舶设计的建模与计算技术研究引言:船舶设计建模与计算技术研究是船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船舶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建模与计算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现代船舶设计的建模与计算技术研究的方法和应用。
一、船舶设计建模技术1.参数化设计技术参数化设计技术是指通过建立参数模型,通过改变参数的数值来实现不同方案的设计。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灵活性。
船舶设计中,常用的参数包括船体长度、宽度、吃水深度、船体适航性等。
通过改变这些参数的数值,可以得到不同类型和性能的船舶设计方案。
2.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建模技术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物理对象转换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船舶设计中,常用的数字化建模技术包括三维模型、曲面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船体的结构和性能。
3.相关性分析技术相关性分析技术是指通过量化分析不同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找出对船舶性能最为敏感的设计参数。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灵敏度分析和优化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准确地预测和优化船舶的性能。
二、船舶设计计算技术1.流体力学计算技术流体力学计算技术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模拟船舶在水中的运动和流体力学特性。
常用的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包括湍流模拟、颗粒流动模拟和多相流动模拟等。
通过这些方法,设计师可以准确地计算船舶的阻力、推进力和船体的稳性等性能参数。
2.结构力学计算技术结构力学计算技术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模拟船舶结构的应力、变形和疲劳性能。
常用的结构力学计算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边界元方法和离散元方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设计师可以评估船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进行结构优化。
3.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是指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构建船舶模型的制造方法。
常用的增材制造技术包括3D打印、激光熔化和电子束熔化等。
通过这些技术,设计师可以快速制造船舶模型,并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
基于任务剖面的舰船任务流程建模与仿真

s p ra i t n i e n e e r h, fe iso r fl s r d fn d a d p i a y miso s p tfr r a u pot b l y e gne r g r s a c at rm s i n p o e i e e e n rm r s in i u o wa d, i i i i
EXTEND , n p r p rs al c t n o u m a ie a ia in i as d c ran wi q i me tf iu e a d s a e a l a i f s b rn n v g t s lo ma e e t i t e u p n al r t o o o h
( . e at n fMa a e n ce c , v l iest fE gn eig, u a 3 0 3, hn ; 1D pr me t n g me tS in e Na a v ri o n ie r o Un y n W h n 4 0 3 C ia
2 D pr et f aa Aci c r adO enE g er gN v n esyo n n r gWua 303C ia . eam n o vl r t t e n ca ni e n , aa U i r t f E g ei , hn403 ,hn ) t N h eu n i l v i i n
并 结 合 设 备 失 效 率 进 一 步 确 定 了 随 艇 备 件 的 携 带 量 。 仿 真 结 果 证 明 了 该 方 法 的 可 行 性 和 有 效 性 , 舰 船 任 务 可 靠 为
中国海警船模型制作说明书

中国海警船模型制作说明书摘要:一、前言二、中国海警船模型制作说明书概述三、制作材料与工具四、制作步骤1.准备阶段2.制作船体3.制作船帆4.制作船桅5.组装模型五、完成与展示六、注意事项正文:【前言】中国海警船模型制作说明书旨在指导大家制作一款精美的中国海警船模型。
本说明书将从制作材料与工具、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大家顺利完成制作。
【一、中国海警船模型制作说明书概述】本说明书旨在指导大家制作中国海警船模型,适用于模型制作爱好者及初学者。
通过本说明书,您可以了解制作过程中的详细步骤和相关技巧,让您轻松完成一款具有收藏价值的中国海警船模型。
【二、制作材料与工具】1.材料:塑料板、木板、塑料棒、胶水、颜料等。
2.工具:剪刀、尺子、胶枪、刻刀、刷子等。
【三、制作步骤】1.准备阶段a.熟悉模型制作流程,了解各部件结构。
b.准备所需材料与工具。
c.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整洁。
2.制作船体a.按照图纸,裁剪出船体的各个部件。
b.用胶水粘合船体部件,待干燥后加固。
c.打磨船体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3.制作船帆a.按照图纸,裁剪出船帆的形状。
b.用颜料上色,晾干后涂上透明保护漆。
c.将船帆与船体组装。
4.制作船桅a.按照图纸,裁剪出船桅的形状。
b.用胶水粘合船桅部件,待干燥后加固。
c.涂上颜料,晾干后涂上保护漆。
5.组装模型a.将船体、船帆、船桅等部件组装在一起。
b.检查模型是否完整、牢固。
c.如有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四、完成与展示】在完成所有制作步骤后,您可以欣赏到一款精美的中国海警船模型。
通过本说明书,您可以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技巧,打造独具特色的收藏品。
【五、注意事项】1.在制作过程中,请确保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2.颜料、胶水等材料请存放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3.制作过程中,请遵循说明书要求,避免随意修改。
4.如有疑问,请随时查阅本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相信您已经掌握了中国海警船模型的制作方法。
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设计

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设计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上安全成为了一个焦点,海警的作用也不断得到提高。
但是在海上遇到突发事件,如船只故障失灵、漏水沉没、船员生病或遭遇海盗等,就需要海警实施海上救援行动。
而海警在救援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复杂情况和危险因素,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备受信赖的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
本文将介绍针对这个需求所设计的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含了救援行动的前期调查、船员救援、施救手段选择等流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救援情形,给出合适的应对方案。
下面将从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实现、应用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设计任务本系统的主要设计任务是为海警在海上救援中提供指导和支持,以更加高效、快速地救援被困船员和解决紧急事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系统将包括以下功能:1. 前期船舶信息调查:对于救援目标施救前的调查,包括船舶基本信息、人员情况、故障原因等。
2. 施救手段选择:当接到救援请求,系统会根据船舶的情况、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救手段,包括派遣救援船舶、搜救直升机、调配救援器材等。
3. 通讯指挥:海警指挥中心与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调度,包括一些紧急情况下的联络方法。
4. 人员救援:根据实际情况,系统会指导救援队伍的人员进行有效的船员救援,包括救生筏、救生衣的使用指导、船员急救措施等。
二、技术实现本系统的技术实现将包括以下方面:1. 数据库:系统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海上突发事件大数据库,以存储船舶信息、救援手段选择、救援队伍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记录。
2. 技术应用:采用响应式设计,能够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运行,方便海警指挥中心人员的使用。
3. 排期算法:系统引入排期算法,必要时能够在不影响行动效率的情况下安排任务执行时间。
4. 模拟软件:系统能够根据输入的船舶信息和救援情况进行模拟,为实际行动提供可靠的指导。
5. 灵活性:系统设计能够在不同的救援情况下自适应调整,以保证最佳的行动效率。
三、应用需求1. 必须对船舶信息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分类和建档,并能够实施复杂的信息查询和统计。
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设计

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设计随着我国海上经济和渔业的不断发展,海上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加。
因此,加强海警队伍的建设和提高海警队员的应急救援能力更加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款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设计。
一、系统概述海警海上救援模拟系统是一种能够模拟海上事件的计算机软件,在模拟的过程中,系统能够生成真实的海上环境,模拟各种天气条件、海况以及海上安全事件,通过海警队员在环境中的反应实现应急救援技巧的训练。
二、系统技术1、Unity3D游戏引擎Unity3D是一种跨平台的游戏引擎,可以在Windows、iOS、Android、Linux等各种平台上运行游戏。
系统利用Unity3D开发3D图形界面,实现用户的交互,增强用户的沉浸感。
2、Kotlin后端语言Kotlin是一种基于Java的静态类型编程语言,它的语法与Java十分相似,但比Java 更加简洁、强大、安全和可靠。
系统利用Kotlin开发后端,实现与硬件设备的通信和一些海警业务的逻辑处理。
3、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声音和其它感官输入技术的交互式三维环境,可以将用户带入一个仿真的环境中。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海上环境,让海警队员暴露在这种环境下,更加准确地训练应急救援技巧。
三、系统功能1、生成海上环境系统能够生成各种海上环境,包括各种天气条件和海况,例如风力、浪高、海流等,从而真实地模拟海上情况。
2、模拟海上安全事件系统能够模拟各种海上安全事件,例如船只倾覆、火灾、事故等,以训练海警队员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
3、反应海警队员系统能够根据海警队员在环境中的反应,实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以对海警队员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4、提供提示和建议系统能够及时提供提示和建议,指导海警队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增强其训练效果和实际应对能力。
四、系统优势1、提高训练效果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系统能够将海警队员暴露在真实的海上环境中,增强训练的真实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应急救援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任务需要的海警大型舰艇基本需求建模与分析赵伟东,彭 颖(公安海警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1)摘要: 以线性和非线性需求结合方式建立了以满足任务需要为条件的海警大型舰艇基本需求组合模型,预测计算了多个样本国海警大型舰艇基本需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有一定的实用性。
据此对中国海警大型舰艇基本需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对中国海警大型舰艇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需要;海警;大型舰艇;建模;分析中图分类号:TN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 – 7649(2017)11 – 0183 – 06 doi:10.3404/j.issn.1672 – 7649.2017.11.035Basic requirem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for large patrol shipsof coast guard based on the mission needZHAO Wei-dong, PENG Ying(China Maritime Police Academy, Ningbo 315801, China)Abstract: Combination model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large patrol ships (LPSs) of coast guard is established with linear and nonlinear methods based on the mission, and the number of basic requirement of LPSs of several samples were foreca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practical. In view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obtains a result about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hina Coast Guard (CCG), and this maybe useful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CG's LPSs.Key words: mission need;coast guard;large patrol ship;modeling;analysis0 引 言2013年中国海警队伍的初步整合,不仅初步解决了中国海上维权执法力量分散布局、海上执法整体效率低下的现实,而且也有效聚合了中国海警队伍的舰艇装备实力,形成了可以统筹使用的海上执法力量,这对有效维护国家海上权益、确保海上安全稳定、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舰艇实力需求(尤其是1 000 t以上的大型执法舰艇)什么是“够”、什么是“不够”的问题上,仍然有不少分歧。
从有效完成海上维权执法任务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多多益善;但从效费比出发,还有一个“度”的问题。
也就是海警舰艇的数量不可能无限膨胀,太多则经济负担过重、有可能造成政府公共资源的浪费;太少则捉襟见肘、难以完成现实的维权执法任务。
本文从满足任务需要出发,探讨海警大型舰艇装备基本数量合理需求问题,为大型舰艇建造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 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海警大型舰艇装备数量需求的因素有多种,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沿海治安环境因素、法定任务因素等。
从满足任务需求角度考虑,则涉及法定任务数量的多少、任务范围的大小、舰艇装备技术性能与舰艇排水量分布比例、任务海区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
1.1 法定任务面积、数量和强度海警的法定任务是决定海警舰艇装备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是任务数量多,原则上需要参与执法执勤的舰艇数量就多,舰艇数量需求就大;任务少,则正好相反。
二是任务范围面积大、纵深远,原则上需要参与执法执勤的大型舰艇数量就多,对大型舰艇的数量需求就多;任务范围小、纵深近,则对大型舰艇第39 卷 第 11 期舰 船 科 学 技 术Vol. 39, No. 11 2017 年 11 月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 , 2017收稿日期: 2016 – 12 – 21;修回日期: 2017 – 02 – 09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项目(DIA150308)作者简介: 赵伟东(1965 – ),男,教授,主要从事海警建设与发展、海警舰艇装备、海上执法等研究工作。
的需求数量就少。
三是如果存在海上争议区且为双方争议热点,则任务强度就大,那么对舰艇的数量需求也会明显上升;反之,则趋于能维持正常执法执勤的理性需求。
因此,单从任务角度看,需要重点考虑任务面积、任务数量和任务强度等因素。
1)任务面积自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后,加入《公约》的沿海国就有了:对内水和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对移民、海关、财政和卫生等事项的管制权;对200 nmile 专属经济区和一般情况下200 nmile 大陆架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海洋污染、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人工设施建造的管辖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50 nmile 或2 500m 等深线加100 nmile 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本文暂不考虑一国内部享有独立海上执法权限的地区)海警的任务范围实际上已扩展到200 nmile 专属经济区并在相关法规、文献中得到明确[1]。
因此可以认为,200 nmile 专属经济区范围是海警的基本任务需求范围,又鉴于可达该范围执法的适航舰艇一般为千吨级以上的大型舰艇,所以该范围的大小成为决定大型舰艇基本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2 – 4]。
2)任务数量目前,世界各国海警基本上都是为应对海上事务而专门设立的一个机构,该机构所承担的任务、担当的角色在不同的国家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最主要、最通行的任务基本都是海上执法、海洋维权和海上边界控制。
此外,海警还可能担负港口安保、海上防御、近海巡逻等安全保卫任务。
海警队伍的多任务特点,决定了海警执法舰艇的多任务属性,这就为单一舰艇任务的模块化区分奠定了基础(见表1)[5]。
由于一艘舰艇既可以执行单一任务模块,又可以执行多项任务模块,其中除了个别专业装备外,只是对舰艇人员的执法业务技能要求不同,因此可认为,模块化任务数量的多少对舰艇基本需求数量的影响不大,所以本文暂不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3)任务强度若将各任务模块的任务量大小(或任务繁重程度)表述为任务强度,显然任务强度是舰艇基本需求数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各国海警任务模块的强度大小难以准确界定,所以本文假定对于同一任务模块,各国海警并无轻重之分,对于超出该假定条件的任务强度采用“热区”(或“热点”)进行处理。
例如,对于海上维权,如果两国在海上没有领土争议,则两国在该模块的任务强度与其他国家相同,所需舰艇基本数量只可维持正常巡逻即可,也就是与任务面积强相关。
但如果两国存在领土争议,则需要增派巡逻舰艇、加大巡护力度,以彰显两国在争议海区的海洋权益。
故本文把两国间海上存在争议(包括敌对状态、领土争议、专属经济区重叠等引起的渔业纠纷等)且争议激烈的地区定义为一个热区,记数为1;若两国间的争议区有多个且不重叠,则热区分别计数并作求和处理。
每一热区都有不同的斗争激烈程度,而斗争激烈程度与任务强度直接相关。
存在热区且斗争越激烈,则任务强度就越大,需要的舰艇数量就越多,否则相反。
因此,任务强度也是影响舰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此外,对于热区,尚有持续时间长短之分。
若持续时间短,对舰艇需求数量的影响不大,因为可以通过临时调用其他无争议海区的舰艇来加强争议海区的实力来解决。
但是若持续时间长,则需要作长远打算,故对舰艇需求数量产生正向影响。
目前各国的海上维权实践大多表明,海上热区的解决并非一日之功。
既然存在热区,一般均需长时间的博弈方可能达成妥协方案,因此可以认为一般不用考虑其持续时间的长短。
1.2 以排水量区分的舰艇数量分布与舰艇装备技术性能1)以排水量区分的舰艇数量分布若将千吨以上排水量的海警舰艇均称为大型舰艇,则大型舰艇有1 000 吨级、3 000 吨级、5 000 吨级甚至万吨级之分。
虽然千吨级以上的大型舰艇均可满表 1 海警大型舰艇任务的模块化区分Tab. 1 Modular distinction of LPS’s tasks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挪威越南中国巡护边界●●●●●●●●●海上治安●●●●●●●●●海上搜救●●●●●●●渔业执法●●●●●●●●●灾害应对●●●●污染防控●●●●●●●国防战备●●●●●●●●●交通安全●●●●●●港口安保●船舶安检●●●●●●破冰行动●海洋科考●●· 184 ·舰 船 科 学 技 术第 39 卷足巡航200 nmile 专属经济区的能力,但是不同的排水量级别,显然巡航执法能力不一样,而且级差越大性能区别也越大,因此在舰艇数量需求上还要考虑按排水量分布的合理性问题。
由于该问题涉及的因素更多,所以本文暂假定各国大型舰艇按排水量区分的舰艇数量分布都合理且一致。
2)同级排水量舰艇的性能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建造标准、政策法规等各不相同,所以即使是同级排水量的大型舰艇,其性能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不能简单地以舰艇吨位数衡量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原因之一。
海军实力评估如此,海警实力评估也如此。
为方便建立模型,本文暂假定各国同级排水量舰艇的性能基本一致,且不将执行消防、助航、破冰等专项特殊任务的大型舰艇考虑在内。
1.3 其他影响因素1)海上态势感知能力海上态势感知能力是一个国家对海洋实施全方位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这一能力的具体体现就是海上信息的实时掌控、海上态势演变的实时估判和海上执法力量的及时到达与处置。
因此,有没有强大的海上态势感知能力对舰艇的数量需求影响明显。
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具备强大海上信息态势感知能力的一方(比如装备有覆盖全海域的海洋巡逻监视飞机),即可全时空、全时域掌控海上发生的事件,进而更有针对性地选派舰艇或飞机进行巡逻,因此其对舰艇的数量需求可以更少,反之则需求数量更多。
为方便模型建立,本文暂不考虑此因素的影响。
2)联合协同执法能力海上执法力量体系是一个由海警系统、海军系统和其他涉海力量共同组成的、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协同行动的统一整体。
即使在海警力量体系内部,也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由大型舰艇、舰载工作艇、舰载直升机、海上巡逻监视飞机等组成的海空一体化联合协同执法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执法舰艇(包括工作艇)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执法载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