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PPT课件

14
示范引领 反思矫正
总值
亿元
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8.31万 21.3% 亿元
6
表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份
2005年 2010年 年均实 际增长
城镇居 民
农村居 民
10493 19109 9.7%
元
元
3255元 5919元 8.9%
(1)描述两个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
11
◆热点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彰显财政力量。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但是,当 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 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要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1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明确考点 把握考情】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税收与 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3)征税与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作用、依法 纳税
3
【重点梳理 体系构建】
个人收入 生产 的分配源自分配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效率 公平 :含义、意义、措施
交换 消费
国家收入 的分配
财政
收入:影响因素 支出:构成
示范引领 反思矫正
总值
亿元
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8.31万 21.3% 亿元
6
表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年份
2005年 2010年 年均实 际增长
城镇居 民
农村居 民
10493 19109 9.7%
元
元
3255元 5919元 8.9%
(1)描述两个表格所示经济信息。(6分)
√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⑤国家财政要加大对××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
11
◆热点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彰显财政力量。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但是,当 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 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 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要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1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明确考点 把握考情】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税收与 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3)征税与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种类、作用、依法 纳税
3
【重点梳理 体系构建】
个人收入 生产 的分配源自分配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效率 公平 :含义、意义、措施
交换 消费
国家收入 的分配
财政
收入:影响因素 支出:构成
高中政治选考复习《收入分配方式与社会公平》PPT课件

7.2 6.8 6.4 6.1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人均GDP 增速呈下滑之势,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速也呈下滑之势,联系 上下两栏数据趋势,可得出A项正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确。材料并未直接涉及劳动报酬,
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故B、D两项不选。材料也并未
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
考向二
C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
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不是直接原因,A项不选;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项不选;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C项正确;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D项 不选。
(3)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为例):
A 典题再巩固1 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8.1 8.0 7.4 6.3
人均GDP实际增速(%)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国家对脱贫攻坚投入资金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故②③符合题意。 财政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并不能决定资源配置,故①不选。题意与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无直接关系,故④不选。
大高考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 ×) 剖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效率、公平及二者关系 [要点精讲] (1)效率。①讲求效率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②为什么要注重 效率:效率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 提;注重效率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③怎样注重效率:坚持 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劳 动者获得的收入与劳动者的贡献挂钩;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 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表现(含义)
手段
处理
联系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
欺骗、隐瞒等
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
方式 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税务机关在追
缴税款的同时,违反税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பைடு நூலகம்
没有按时缴纳 要加收滞纳金 法规定,
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图示)
具体形式
表现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 按资本要素分配
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企业的管理人员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 按管理要素分配
参与分配的方式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典型例题]
小王的父亲在国企工作,月工资收入2 200元;小王在外企工
作,月工资收入2 6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月平均3 000元。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效率、公平及二者关系 [要点精讲] (1)效率。①讲求效率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②为什么要注重 效率:效率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 提;注重效率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③怎样注重效率:坚持 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劳 动者获得的收入与劳动者的贡献挂钩;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 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表现(含义)
手段
处理
联系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
欺骗、隐瞒等
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
方式 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税务机关在追
缴税款的同时,违反税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பைடு நூலகம்
没有按时缴纳 要加收滞纳金 法规定,
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图示)
具体形式
表现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 按资本要素分配
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企业的管理人员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 按管理要素分配
参与分配的方式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核心点三 核心点四
[典型例题]
小王的父亲在国企工作,月工资收入2 200元;小王在外企工
作,月工资收入2 6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月平均3 000元。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pt课件

二轮·政治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二轮·政治
高考导航
核心整合
热点透析
二轮·政治
高考导航
真题再现
考点1 分配制度
明考向
紧扣高考脉搏
1.(2014年天津文综,1,4分)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
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 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
314 045
340 903
401 513
473 104
519 322
1.47
1.70
1.76
1.84
1.97
二轮·政治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 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
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 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
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面对区域收入差距 ,需加强扶
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故②正确。面对行业收入差距,需禁止
非法垄断和非法竞争行为,故③正确。劳动报酬来自初次分配,故 排除①。城乡公共服务只能均等化 ,不能平均化,排除④。
二轮·政治
2.(2013年重庆文综,13(1)(2)(3),14分,节选)党的十八大报
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二轮·政治
高考导航
核心整合
热点透析
二轮·政治
高考导航
真题再现
考点1 分配制度
明考向
紧扣高考脉搏
1.(2014年天津文综,1,4分)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
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 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
314 045
340 903
401 513
473 104
519 322
1.47
1.70
1.76
1.84
1.97
二轮·政治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 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
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 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
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面对区域收入差距 ,需加强扶
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故②正确。面对行业收入差距,需禁止
非法垄断和非法竞争行为,故③正确。劳动报酬来自初次分配,故 排除①。城乡公共服务只能均等化 ,不能平均化,排除④。
二轮·政治
2.(2013年重庆文综,13(1)(2)(3),14分,节选)党的十八大报
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0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5.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状况及其主要表现 (1)状况: 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中国大陆 2010 年基尼系数超过 0.5,贫富差距悬殊。
低于 0.2 0.2~0.3 0.3~0.4 0.4~0.5 0.5 以上 收入绝对平均 收入比较平均 收入相对合理 收入差距较大 收入差距悬殊
拓展延伸(1)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的 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而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因为按 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2)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在 我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但在私 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则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缩小收入Biblioteka 距知识整合维护社会公平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与 意义
①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各种要 素的优化组合 ,尊重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 性和各种要素拥有者的积极性 ①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激励劳动者学习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有利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 保障劳 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 让一切 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人民群众
高中政治 二轮复习专题课件:专题3 3.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
提示:× 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3. 增值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 税源广且便于征收。 ( (2012· 大纲卷,25①③)
)
提示:× 营业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 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
4.上调烟草消费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 (2015· 江苏卷,8②)
3.税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作用 表现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如 调节经 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以实 济 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通过调节税收,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提高烟酒消费税等, 引导消 可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 费 消费 维护社 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 会公平 会公平 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 引导转 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 变方式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2017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强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 减不增,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 3500 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 2000 亿 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其合理的 传导顺序是( ) ①投资需求释放 ②更多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③缓解经 济下行压力 ④自主创业积极性提高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解析:对小微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让更多小微 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提高自主创业积极性,进而增加投资需求,缓 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故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②→④→①→③。 答案:A
解析:“一次总付原则”强调对消费者的购买力征税要比对特 定商品征税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为实现社会公平,对高收 入群体超过规定限额的收入进行征税符合 “ 一次总付原则 ”的要 求, ①符合题意。 ②涉及的是对特定的商品征税, 不符合题目要求。 为拉动内需,对基本生活较为困难的农民进行直接收入补贴符合 “一次总付原则”的要求, ③符合题意。 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答案:A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共100页)

高考命题·突破
【解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报酬比重,促进 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进而削弱其竞争力。①④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宏观调控,②排除; ③中的“抵消”说法错误。
高考命题·突破
小专题2 财政收支与财政作用
核心考点
考情概览
考查角度
试题类型
命题方向
财政收入的来源 财政收入
核心考点 考情概览
考查角度
试题类型
命题方向
提高效率、 近三年 促进公平 未涉及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立足收入分配问题,
选择题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具体考查维护收入分
非选择题
维护社会公平
配公平的措施
高考命题·突破
■真题研析
1.[2019•江苏卷] 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 众医疗负担,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2019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给 予增值税优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 明( C ) 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我国 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 ④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考命题·突破
①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 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 善医疗公共服务→降低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公平的教育→增强低收入者获取收入能力→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0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优质课件(共51张PPT)

清除盲点
疑点排查
1.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2016·浙江卷,25D)
2.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2014·广东卷,26④)
3.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2014·广东卷,26①)
4.各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2016·天津卷,6A)
分配
分配 制度
生产力决定
原 因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与我 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分配
分配 方式
地位
我国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
按
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劳 分
依据
劳动(质、量)。不是各生产要素
易错点2 对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区分不清 提醒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 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方式分为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工资、 奖金、津贴等)、按要素分配(主要有资本要素、劳动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
真题感悟
1.(2012·全国卷,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
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二)国家收入的分配
分配
税收及 特征
含义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
税
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收
本质
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及 特
种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