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黄河流域是中国六大流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生态区域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及工业、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本体及其支流,总容量为98.4亿立方米,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呈现出年际差异性、分布不均匀性、水量变化大等特点。
在加上近年来人口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吃紧的情况正逐年加剧。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现状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黄河流域已经多年在进行水资源开发与规划。
最主要的水资源开发措施包括:1. 水库建设:黄河流域建设了许多水库,包括凤泉河水库、洛川水库、龙羊峡水库等,累计蓄水量达到1360亿立方米,水库的建设对于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人工降雨:在云量较高的山区,通过释放大量的气象探空气球,向云层中喷发爆炸性物质,形成“云量子”,从而改变云层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状态,诱发降雨。
3. 河道修整:通过河道修整,增加河床、河岸的稳定性,防止洪水和泥石灾害的发生,提高河流水系的自然保护能力。
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社会冲突等,因此对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应当采取全面、长远的规划和措施,以达到最大的社会利益。
水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既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 水资源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流域水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确保供应可靠的水源。
2. 水资源节约利用:通过建立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制度和政策,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新时期黄河水资源保护对策思考

新时期黄河水资源保护对策思考随着人口膨胀、经济发展和节水技术的发展,黄河流域人们日益提出的需求将把黄河水资源所处的状态逼到极限。
随着报道的报道,黄河水资源的保护引起了关注。
为了确保这一重要的水资源能够被妥善保护和管理,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是当务之急。
首先,黄河水资源保护需要建立分级管理以确保其水质和水量。
研究人员应合理制定并执行上、下游水利措施与标准,以确保黄河水资源分布恰当,且得以妥善保护。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水质和水量计量和实施,加强紧密地保护农业用水,实施优先取水原则,杜绝污染源的渗漏和侵占。
其次,应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规范社会行为促进黄河水资源保护。
社会各界应持续完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动员人们共同抵制违法行为,如排放污染和滥用水资源等,从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环境和文明的生活氛围。
再者,政府应积极投入资金建设水源保护工程,加大黄河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管理。
政府应投资大量资金建设的各种水源保护工程,改善黄河水资源的水质,预防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伤害,同时加强水资源有关部门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与评估,更好地把握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要完善法治保护黄河水资源。
政府应构建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行政监管部门,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对污染加重的企业和公民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约束,确保黄河水资源能够被正确的保护和管理。
总之,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实施也有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只有加强分级管理、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加大水源保护工程的投入和完善法治保护,才有可能全面确保黄河水资源的保护。
只有在上述所有因素都得以落到实处时,政府、科学家和公众可以从实际收获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黄河水资源保护。
对黄河治理若干问题的认识

1黄河下游河道整治黄委会对黄河下游河道整治进行了规划,认为黄河下游河道防洪安全关系着黄河下游平原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十分重要,目前黄河下游河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河槽淤积萎缩严重,主槽行洪能力降低,中等洪水漫滩,容易出现斜河、横河险情;堤防强度不足,部分大堤断面高度和宽度均不满足要求,还有獾狐洞穴等隐患,大堤溃决危险依然存在;黄河下游高村以上河段堤距5~10km,主流摆动多变,控导工程不配套,有的险工坝垛根石不足,新的整治工程尚少,且基础较浅,未经大水考验;黄河下游滩区和东平湖与北金堤滞洪区180多万人缺少安全设施,一旦滞洪,临时撤退转移有困难。
因此,黄委会初步规划,一要加高培厚大坝,二要加固险工坝垛,三要整治河槽,四要加固东平湖部分围堤,增设滞洪区安全设施,估计需要投资35亿元。
我认为黄河下游河道的整治关系着下游平原的安全,十分重要,目前防洪设施不配套,主流游荡摆动不定,很不安全,所以整治黄河下游河道是根治黄河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抓紧进行。
修建小浪底工程后,能提高黄河下游河道防洪标准,并减淤20年,但供水下泄将影响下游河道的冲淤状况,特别是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清水下泄,下游河势游荡变化,可能危及堤防。
如遇大洪水,要保证防洪安全。
所以国家计委批复小浪底工程设计时指出,“小浪底工程上马,决不能放松下游堤防的维修加固,……将不断提高防洪能力等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不能掉以轻心”,是十分正确的。
黄河下游河道来沙量,目前估计为年平均13.5亿t,需要进一步核实,还要估计丰沙年和少沙年的来沙量,以及小浪底水库各个时期调水调沙下泄水沙情况,拟定下游堤防加高培厚、险工加固、河道整治方案。
而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河势确定了险工位置及对险工和大堤的加固要求,各种来水来沙年和小浪底水库各个运用时期下泄水沙量又是不同的,情况十分复杂。
要提出整治黄河下游河道的预可行性报告或初步设计,有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的充分论证,报送上级,经审查批准后,再请国家计委拨款实施。
浅议黄河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黄河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飞速发展,新时期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从黄河水资源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思路,对黄河水资源管理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行政管理;管理;黄河;可持续发展由于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水资源管理、水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水资源管理问题,可以分为工程体系问题和行政管理体系问题。
一、水资源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观念问题。
首先对管理落后的认识不足。
严格来讲,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尤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
其次对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
我们一直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对自然无休止地索取,人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二)行政体制问题。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纵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益,横向涉及水利、农业、建设和环保等部门的权益,重复管理现象严重,责任不明,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减弱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用水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三)管理职能问题。
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
如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
(四)在黄河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保障上,立法滞后,配套法规不健全。
由于黄河实行流域管理,黄河水利委员会只是水利部的派出机构,在制订有关法规、政策时,既无政府可靠,又无人大可依,所以在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对滞后并且难度很大,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强化水资源行政管理势在必行(一)搞好水资源行政管理应从强化法制入手。
山东黄河水资源管理经验与问题建议

山东黄河水资源管理经验与问题建议1999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在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黄河实现了连续14年不断流。
1999至2009年山东累计引黄河水631亿立方米,年均引水57.4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沿黄及相关地区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一、调度管理措施制订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分配给山东省的引水指标是70亿立方米。
2010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省水利厅和山东河务局联合印发了《山东境内黄河及所属支流水量分配暨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将70亿立方米引水指标细化到了山东黄河干、支流和14个市级行政区。
《方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初步划定,为对各市实施引黄总量控制奠定了基础,山东黄河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建章立制,规范水量调度工作程序和秩序。
山东河务局先后制定了《山东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山东黄河水量调度工作责任制》、《山东黄河水量调度督查办法》、《山东黄河水量调度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流域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受到了地方政府和沿黄群众的高度评价,成为其所属各级河务部门加强与地方联系的纽带。
2002年,山东河务局协助黄委为山东省调来了8亿立方米黄河水,山东省政府致信黄委表示感谢;2009年引黄为小清河补水,改善了小清河和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精心预测,严格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管理。
按照“用水户—县局—市局—省局”的顺序,逐级审核上报用水计划建议。
根据黄委下达的年度计划,结合各市取水许可和历年引水情况,精心预测,科学编制用水计划,严格实施用水计划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管理。
河道损失由1999年的32亿立方米降到了2009年的10.6亿立方米,下降了67%。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工程、科技手段,采取召开地市水利局长座谈会、向黄委争取引水指标、兼顾重旱轮流灌溉、实行抗旱例会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强化实时调度管理。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在历史上,无数人民在这里居住、开发、生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黄河流域是中国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流域之一,它的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意味着许多人的生命,农业和工业发展直接依赖于这个庞大的水资源库。
由于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谷物价格的不断上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管理的现状目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主要依据国家的水资源保护法以及有关水资源的政府文件来进行。
这些法律和规定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相应的依据,然而由于黄河流域较为广阔,所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大,并且管理需要涉及到各个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众多单位和个人,因此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效果有时不尽如人意。
在基础设施方面,黄河流域有一些大规模的引水工程。
例如,有着“东方神钩”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山东配水工程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使得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例如由于口径的大小不均,则结垢、沉淀、水流过慢等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水资源开发所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时有发生,例如由于水污染导致渔业资源衰减、河道垃圾排放等现象偶尔发生。
优化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优化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有许多门路。
首先,在现有的基础设施方面,对口径大小不均的管道和设备进行调整更新,同时改善维护水平,做到各个环节无漏洞。
此外,也可以考虑通过法规和政策,规范各地的用水行为,譬如限制非法取水、扶持节水型农业等。
另外,还可鼓励技术创新,研发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新型技术,提高各項行业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技术角度上,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得到了快速增长和推广。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的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水资源区。
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保护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源之一。
在黄河流域,农业是主要的水资源利用领域。
黄河流域的农业面积广阔,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
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频繁发生旱灾,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过量的农业用水、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缺乏科学管理等因素导致了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大量的开发。
然而,这种开发方式却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农业用水过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许多农民过度灌溉,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导致了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水logging。
另一方面,工业和城市用水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其次,应推广节水技术和灌溉方式。
引导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同时,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推广节水措施,降低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消耗。
第三,应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
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应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鼓励生态保护,保护黄河上游的湿地和森林,维持黄河的生态平衡。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保证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好宝贵的水资源。
河南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水利杂志》河南省自50年代开始引黄以来,黄河水已成为沿黄地区供水的支柱水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河南黄河水资源概况河南省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466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0.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7.4亿m3,地下水资源量34.4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21.4亿m3。
河南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引水量为35亿m3。
近3年由于受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的限制,年引水在28亿m3左右。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黄河多年平均来水580亿m3,冲沙需水200亿m3,可供利用水只有370亿m3。
1983年沿黄各省、自治区就提出2000年需水量747亿m3,超出黄河可供水量一倍以上,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花园口站年平均来水量减少190多亿m3,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用水浪费严重河南引黄灌区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发展于70年代。
由于灌区发展迅速,投资不足,灌区是因陋就简而形成的,工程标准低,配套工程差,渠道衬砌少,且年久失修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得引黄沿途渗漏量很大。
同时,大部分农田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耗水定额较高,亩次毛灌水定额仍在100m3以上,有些灌区仍是大水漫灌,节水灌溉所占比重较少。
工业用水也存在浪费问题,一些城市万元产值耗水量比先进国家高出3~4倍,重复利用率低。
城市生活用水也同样存在浪费现象。
3.依法管水的力度有待提高在干旱季节或者中上游来水偏少,不能满足下游需求时,少数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常以行政手段干涉黄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常管理,使黄河水资源的用水计划不能认真贯彻执行,水量调度方案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
更有甚者,个别地方有关部门未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擅自开采黄河水资源。
4.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近10多年来,随着黄河两岸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和生活废污水逐年增加,由于流域水污染防治严重滞后,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等原因,大量的废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黄河,使下游水污染明显加重,水质呈恶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 流域的水资源十分紧缺 , 这是不争的事实 。 如 何才能使 计 收水费 , 建 立一套 比较完备 的水 价体系 和水资源管理 、 调度、
的发展 , 充分考虑工业发展 布局 。
时间长达2 2 6 d i 1 9 9 8 年自1 月1 日开始断流。 累计断流1 4 2 < 1 0 。 1 9 9 7
年 断流又是 主汛期无 水断流 、 首次断 流 、 断 流天数 、 断流长 度均 创历史之最 , 给下游沿黄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 了严重 的影 响。
以下特点 : ①断流时间逐年提前; ②断流时 间增加; ③年 内断流次 数增多;④断流河段由下 向上发展。 1 9 8 7 — 1 9 9 8 年利津站首次 出
现跨年 度断流 。1 9 9 7 年从 2 月7 日断流到1 2 月3 1 日, 共断 流1 3 次,
高单位和水生产效益 , 做好工业 用水平衡分析 , 限制 高耗水企业
需 矛盾 , 提高对有限 二、 黄河水 资 源开发利用 中存在 的 问题
( 一) 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 水利用率低 有限的水资 源发挥其最大 的效益 .这是摆在利用 率低 , 水浪 费现象仍然 比较严 重, 多少年灌溉 制度没有丝毫改进 , 取 用水计划不合 理 , 大 水漫 灌, 多取少 用 , 不计成本 , 不讲效益 。 下游引黄灌区工程设施不配
理论前 沿 2 0 1 4 年第1 2 期
黄河水 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的若 干思考
马 小战
( 焦作河务局 ,河南 焦作 4 5 4 9 5 0 )
[ 摘 要】 水是重要的自 然资源。 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以及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剖析, 提出了强化取水许
可监督管理、 节约 用水、 计划 用水的建议 。 [ 关键词] 黄河 ; 水资源 ; 开发利用 ; 措施
水是重要 的 自然资源 。人类生活和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 开 严重地违背 了价 值规律 ,很大程度 上是造成 水资源严重浪费 的 水。 随着我 国人 1 2 1 的增长 和经济的发展 , 水的问题 日益为人们所 重视 , 如何 进行水 资源管理 , 已引起全社会的关 注。 黄河 水资源 的认 识 , 增强对黄河水 的忧患意识 、 法 律意识 、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的基础工作 ,对黄 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具
有重要意义 。
( 二) 强化取水许 可监督管理
取水许可制度是 冰法》 规定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 , 是水 资源 管理 的核心 。 要进一步做好取水许可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 , 强化
取水许可监督 管理 , 大力开展计 划用水 、 节 约用水等工 作 , 搞好
是取水许可监督管理 的重要环节 , 是建立计划用水 、 节约用水 和
商 品意识 , 要树立全局观念 , 使有 限的黄河水资 源更好 地为沿黄
地 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
一
、
黄 河水 资源现状
( 一) 黄河水供需矛盾突出
黄河流域大部属于干旱 、 半干旱地 区, 降雨少 , 水资 源贫乏 。 黄河多年平均径 流量为5 5 8 . 0 亿立方米 .居全 国七大江河 的第 四 位, 可供利用水量为3 7 0 亿立方米。
近年来 , 由于黄河流域降雨偏少 , 径 流量较小 , 为连 续枯水 年, 总量更少 , 随着 黄河 上、 中游省( 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 逐年增 多。 年 耗水 量 已 由5 0 年代 的 1 0 0 多亿 立方米增 加  ̄ l l 9 0 年 代 的3 0 0 多亿立 方 米, 黄河水 资源 已不能满足 E l 益增长 的需水要求。 ( -) 黄河断流情况 严重 黄河水 资源供需 日益加剧 , 突 出表现为下游频繁断流现象 。 进入9 0 年代 , 黄河下游河道连 年发生断流 , 且愈 演愈烈 , 并 出现
主要 原 因 。
三、 今后 应该 采取 的措施 ( 一) 坚持取水许可年度审验制度 目前 , 黄河水资源 的管理按照 国家取水许 可制 度 , 已有 法可 依, 有章 可循 。取水许 可制度是 我国水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 是 国家加强水 资源宏观管 理 , 促进 全社 会计划用水 、 节 约用水 , 实 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重大战略措施 。取水许 可年度 审验制度
讲, 水费偏低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因此 , 必须依靠经
济手 段 , 促使 节约用水 , 努力 发展节水农 业 , 提高工 业用水重 复 利用率 ; 应按供水成本计 收水费 。 对 超额用水 的单位 要按 累进 制 利用 的法规体系 ,使有 限的黄河 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 足国民经
济各 部门的需要 。
( 三) 提高水价 , 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水利用调度协调机制 . 协调上 、 下游左 右岸各方 面 需水矛盾 。 加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 的管理方式 , 合理 调
黄 河下游的频繁断流已引起党和国家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 度利用水资源 。开展水成本分析 , 促进水价改革 , 通过提高用水 视 和全 社会 的广泛关注 ,要求实现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 的呼声 价格这一经济杠 杆调节需水要求 , 限制引用水过快发展 。目前 黄 也 越来越高 。因此 , 加强 黄河水资源管理与 保护 , 缓解水 资源供 河水 如此低 的水 费 , 是发挥不了经济杠杆作用 的 , 从某种程度 上
节水 工作 , 推广高新技术应用 , 提高水利用率 。农业要加 强灌溉 渠系配套建设 及 田间灌溉管理 , 减少 渠系渗漏蒸发 , 推 广畦 田灌 溉、 波涌灌溉 、 井渠结合灌溉 、 膜 上灌 溉 、 低压管道 喷灌 、 微灌 、 滴
灌等节水技术 , 发 展和兴办节水 园 区 , 限 制大 田漫灌 , 杜绝铺张 浪费 , 逐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工业要 提倡水循环重复利用 ,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