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模拟题33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一、A1型题(本大题100小题.每题1.0分,共100.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下列有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B 慢淋绝大多数为T细胞性C 特殊体征为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D 感染是常见的死亡原因E 本病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慢淋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
第2题白血病中细胞遗传学改变往往与预后有关,预后较好的是A t(6;9)B t(9;22)C t(8;21)D t(1;22)E 染色体5q、7q缺失或单倍体【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具有t(6;9)、t(9;22)、t(1;22)、染色体5q、7q缺失或单倍体等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白血病,预后均很差。
第3题中和试验是利用下列原理建立起来的鉴定病毒和测定中和抗体的经典实验,该原理是A 抗原的破坏B 抗原亲和性C 特异性受体与病毒结合D 特异性抗体抑制病毒的感染力E 细胞膜的选择性【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中和试验是将病毒与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反应,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在细胞内培养和活的机体内不出现病变的试验。
第4题骨髓增生程度为100:1时,最有可能是A 急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 类白血病反应C 单纯红细胞性再障D 急性失血性贫血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5题下列疾病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正常,但杀菌功能显著降低的是A 慢性肉芽肿B 髓过氧化物酶缺乏症C G6PD缺乏症D Swachman综合征E 类白血病【正确答案】:A。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模拟题33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基础知识模拟题331. 人体组织内巨噬细胞来源于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答案:C[解答] 循环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是暂时的,3~6天后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巨噬细胞。
2. RDW增大说明红细胞A.体积大小不均一B.体积变小C.体积增大D.结构异常E.染色异常答案:A[解答]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当RDW 增大时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一。
3. 临床上称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上缺乏A.C抗原B.D抗原C.E抗原D.c抗原E.e抗原答案:B[解答] 习惯上将红细胞上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4.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是A.葡萄糖B.肌酐C.尿素D.尿酸E.磷酸盐答案:A[解答] 在肾近曲小管,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氨基酸、乳酸、肌酸等几乎能全部被重吸收;而肌酐则不能被重吸收;其他物质则被部分重吸收。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的3管脑脊液呈现下列何种变化A.第1管血性,后2管逐渐变浅,经离心后,上清液无色透明B.第1管血性,后2管逐渐变浅,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C.3管均为红色,经离心后,上清液均为无色透明D.3管均为红色,经离心后,上清液均呈淡红色或黄色E.第3只管血性,经离心后,上清液呈黄色答案:D[解答]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3管均为红色,各管间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蛛网膜下腔陈旧性出血,上清液呈黄色或淡红色。
如果是穿刺损伤所致出血,第1管血性,后2管逐渐变浅,离心后,上清液应是透明的。
6. 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起抗凝作用的B.是血液细胞计数分析的首选抗凝剂C.做血沉的抗凝剂最恰当D.可促进凝血活酶以及凝血酶形成E.是红细胞渗透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答案:E[解答] 肝素的抗凝机制为可加强抗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3试题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50,分数:100.00)1.进行血涂片显微镜形态学观察,最合适的观察区域是(分数:2.00)A.头部B.体部C.尾部D.两侧E.体尾交界处√解析:[解析] 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是最合适的观察区域。
2.SDS-Hb测定法血红蛋白最大的优点是(分数:2.00)A.呈色稳定B.操作简便C.准确性高D.精确性符合要求E.没有公害√解析:[解析] SDS-Hb测定血红蛋白法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
3.少儿生理性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分数:2.00)A.1~2天和1~2岁B.4~5天和2~3岁C.6~9天和4~5岁√D.7~14天和5~6岁E.10~15天和6~7岁解析:[解析]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其比例有两次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6~9天和4~5岁。
出生6~9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可达50%,4~5岁后逐渐恢复成人比例。
4.引起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高的原因,不包括(分数:2.00)A.红细胞碎片B.红细胞凝集C.双相性红细胞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巨幼细胞性贫血解析:[解析] RDW可反映红细胞体积不均一性的程度,当出现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集、双相性红细胞时可导致RDW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RDW增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DW 正常。
5.第一胎即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不合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ABO血型√B.Rh血型C.Kidd血型D.Lewis血型E.MN血型解析:[解析] ABO血型系统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第一胎即可发病。
而其他几个血型需要经过免疫刺激(输血或妊娠)才能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
6.粪便为果酱样,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少量白细胞,应注意查找(分数:2.00)A.巨噬细胞B.真菌C.癌细胞D.阿米巴滋养体√E.呈鱼群穿梭样运动活泼的弧菌解析:[解析]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性状为暗红色果酱样,红细胞多;粪便镜检到巨噬细胞最常见于急性痢疾;霍乱弧菌感染粪便性状为米泔水样。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1. 进行血涂片显微镜形态学观察,最合适的观察区域是A.头部B.体部C.尾部D.两侧E.体尾交界处答案:E[解答] 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是最合适的观察区域。
2. SDS-Hb测定法血红蛋白最大的优点是A.呈色稳定B.操作简便C.准确性高D.精确性符合要求E.没有公害答案:E[解答] SDS-Hb测定血红蛋白法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最大的优点是无公害。
3. 少儿生理性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A.1~2天和1~2岁B.4~5天和2~3岁C.6~9天和4~5岁D.7~14天和5~6岁E.10~15天和6~7岁答案:C[解答]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其比例有两次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6~9天和4~5岁。
出生6~9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可达50%,4~5岁后逐渐恢复成人比例。
4. 引起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高的原因,不包括A.红细胞碎片B.红细胞凝集C.双相性红细胞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D[解答] RDW可反映红细胞体积不均一性的程度,当出现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集、双相性红细胞时可导致RDW增高,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RDW增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RDW正常。
5. 第一胎即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不合最常见的是A.ABO血型B.Rh血型C.Kidd血型D.Lewis血型E.MN血型答案:A[解答] ABO血型系统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第一胎即可发病。
而其他几个血型需要经过免疫刺激(输血或妊娠)才能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
6. 粪便为果酱样,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少量白细胞,应注意查找A.巨噬细胞B.真菌C.癌细胞D.阿米巴滋养体E.呈鱼群穿梭样运动活泼的弧菌答案:D[解答]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性状为暗红色果酱样,红细胞多;粪便镜检到巨噬细胞最常见于急性痢疾;霍乱弧菌感染粪便性状为米泔水样。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1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1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______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脓细胞答案:C2. 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定性实验为______A.阳性B.弱阳性C.阴性或弱阳性D.中度阳性E.不定答案:C3. 患梗阻性黄疸时,粪胆素的含量______A.增加B.显著增加C.正常D.减少或无答案:D4. 妊娠实验测定的激素是______A.雌激素B.胎盘催乳素C.胎盘专一性蛋白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孕激素答案:D5. 尿中管型形成的机制和条件包括______A.尿蛋白和T-H蛋白浓度增高B.尿液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C.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D.ABC匀是E.ABC均不是答案:D6. 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______A.手背B.颈部C.足跟D.手指E.耳垂7. 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______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答案:B8. 不属于血红蛋白继发性增多的疾病是______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B.肺源性心脏病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某些肿瘤患者E.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答案:C9. 影响血涂片厚薄的因素有______A.血滴大小B.推片与载波片间的夹角C.推片速度D.血细胞比容E.以上都是答案:E1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______A.寄生虫病B.湿疹C.猩红热D.急性感染E.过敏反应答案:D11.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______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答案:D12. 高铁血红蛋白与氰(CN)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是通过什么反应______A.还原B.分解C.结合D.氧化E.溶解答案:C13. 网织红细胞是属于______A.成熟红细胞B.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C.退化红细胞D.异常红细胞E.变性红细胞答案:B14. 冷凝集的抗体主要是______A.IgMB.IgGC.IgAD.IgDE.IgE答案:A15. 血块收缩主要用于检测下列何种物质的功能______A.血管B.浆细胞C.血小板D.凝血酶E.因子Ⅷ答案:C16. 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正常、BT延长的疾病是______A.再生障碍性贫血B.β脂蛋白缺乏症C.血管性血友病E.血友病答案:C17. 目前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______A.PTB.APTTC.CTD.RTE.BT答案:B18. 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最简便的试验______A.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B.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C.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cetin无反应D.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ⅧbE.血小板对ADP肾上腺素及AA,TXA2的聚集试验正常答案:A19. 下列哪一项检查结果不符合血小板无力症的诊断______A.出血时间延长B.血小板数减少C.血片上血小板无堆集状态D.血小板黏附率及聚集率减低E.聚丙烯凝胶电泳及单克隆抗体J15,SW21,证实缺乏GPⅧb/Ⅷa。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一、A1型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下列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厌氧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霍乱弧菌C 脆弱类杆菌D 伤寒沙门菌E 产气荚膜梭菌【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
由A型及少数C、D型长生肠毒素的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食物中毒,主要为食用污染的肉类食品引起。
第2题关于血红蛋白的构成,正确的是A 由亚铁血红素和原卟啉构成B 由亚铁血红素和铁原子构成C 由亚铁血红素和球蛋白构成D 由亚铁血红素和清蛋白构成E 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血红蛋白是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的结合蛋白质。
第3题RA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包括A IgM-RFB 抗CCP抗体C 抗角蛋白抗体D 抗核周因子E 抗ds-DNA抗体【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抗ds-DNA抗体为SLE的标志性抗体,特异性可达95%~100%,但敏感性仅为30%~50%。
主要用绿蝇短膜虫作为抗原基质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二、A型题(本大题97小题.每题1.0分,共97.0分。
)第1题下列叙述中,属于内毒素的是A 细胞内作用酶类B 膜作用酶类C 诱导性物质D 脂多糖E 细胞外酶【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胞死亡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
第2题关于免疫增殖性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仅T细胞异常增殖所致的病B 仅B细胞异常增殖所致的病C 仅巨噬细胞异常增殖所致的病D 仅粒细胞异常增殖所致的病。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32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32、1.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答案:E[解答]沉淀反应中,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含量大;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含量多。
抗原抗体在琼脂之内扩散速度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小的扩散快。
由于速度慢者扩散圈小,局部浓度大,形成的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2.患儿,4岁。
反复患呼吸道和胃肠疾病,医生疑是免疫缺陷病,拟进行进一步检查,下列检查项目临床意义解释错误的是A.T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细胞免疫缺陷B.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提示体液免疫缺陷C.白喉毒素试验阴性,提示体液免疫缺陷D.对植物血凝素的增殖反应缺如或降低提示细胞免疫缺陷病E.扁桃体发育不良或缺如,提示体液免疫缺陷答案:B[解答]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回型超敏反应,其发生和过程基本同细胞免疫应答,所以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提示细胞免疫缺陷。
3,流式细胞仪中检测侧向散射光信号的散射光检测器与激光束的夹角为A.10°B.20°C.30°D.60°E.90°答案:E[解答]流式细胞仪中侧向散射光信号是指与激光束正交90度方向的散射光信号,侧向散射光对细胞膜、胞质、核膜的折射率更为敏感,可提供有关细胞内精细结构和颗粒性质的信息。
4.用煮沸法杀菌,为提高沸点可加入A.1%〜2%氯化钾8.1%〜2%氯化镁C.1%〜2%氯化钠D.1%〜2%硫酸镁E.1%〜2%碳酸氢钠答案:E[解答]煮沸法主要用于一般外科器械、注射器食具等的消毒,若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至105%既可增强杀菌能力,又可防止金属器械生锈。
5.保存病毒的最佳方法是A.加抗生素处理B.置50%甘油盐水C/氐温冷冻真空干燥或-20〜-70回保存D.紫外线照射后,4回冰箱保存E.置80%甘油盐水答案:C[解答]病毒加热60回30min,多数病毒被灭活。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31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311. 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的最早阶段是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答案:D[解答] 在红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不断分化增殖,生成原红细胞,再历经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阶段,脱核而变成网织红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
红细胞在晚幼红细胞阶段已丧失分裂能力。
2. 白细胞中发现Auer小体可排除的疾病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答案:C[解答] 棒状小体(Auer body)是白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可出现在白血病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中,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则不出现,故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血红蛋白中蛋白质部分是A.亚铁血红素B.血红素C.球蛋白D.白蛋白E.珠蛋白答案:E[解答] 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
色素部分是亚铁血红素,蛋白质部分是珠蛋白。
4. 国家卫生部对抗-A、抗-B血清定型试剂质量标准要求是A.抗-A效价≥256;抗-B效价≥256B.抗-A效价≥256;抗-B效价≥128C.抗-A效价≥128;抗-B效价≥128D.抗-A效价≥128;抗-B效价≥64E.抗-A效价≥64;抗-B效价≥64答案:C[解答] 卫生部对抗-A、抗-B定型标准血清要求:抗-A、抗-B效价≥128,亲和力≤15秒,凝集素效价<1:4,必须具有检出A2、A2B的能力。
5. 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宜输注哪种成分血A.全血B.悬浮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D.少白细胞红细胞E.辐照红细胞答案:B[解答] 临床上需要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以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即可。
6. 消化道恶性肿瘤首选的筛检指标是A.大便隐血试验B.消化道内镜检查C.血清CEAD.血清CA199E.消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答案:A[解答]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检指标是大便隐血试验,如果试验阳性,进一步做消化道内镜、钡剂灌肠等其他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模拟题331. 某患者进行白细胞计数的数值为25×109/L,但在分类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有核红细胞数为25个,将白细胞数值进行校正,其正常数值为A.20×109/LB.15×109/LC.10×109/LD.8×109/LE.6×109/L答案:A[解答] 由于有核红细胞会干扰白细胞计数,故需要对白细胞计数值进行校正。
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Y),式中Y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时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
2. 不属于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的指标为A.精密度B.准确性C.可比性D.灵敏度E.线性范围答案:D[解答]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可比性、准确性、总重复性、精密度、线性范围。
3. 血细胞分析仪光散射法鉴别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原理为A.血小板与红细胞大小不等B.试剂破坏红细胞,只留下血小板进行计数C.血小板与红细胞表面抗原不同D.血小板与红细胞折射指数不同E.血小板与红细胞对光亮度吸收率不同答案:D[解答] 血细胞分析仪光散射法对血小板测定原理为血小板与红细胞所含物质不同,故其对激光的折射指数不同,红细胞折射指数大于血小板,故即使出现红细胞与血小板体积相同、电阻抗法无法区分时,可利用其折射指数不同的原理将其区分。
4. 重度核左移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杆状核中性粒细胞的比值A.>1%B.>5%C.>10%D.>15%E.>25%答案:E[解答]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在仅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仅有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时称轻度左移;在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增多(>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时称中度左移;在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增多(>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重度左移。
5. 男性患者,25岁。
血液分析测定结果:MCV为70fl,MCH为24pg,MCHC为342g/L,血红蛋白浓度为60g/L,该患者贫血种类属于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大细胞性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E.检查结果正常答案:C[解答] 本病例中血红蛋白浓度为60g/L,低于参考范围,故可判断为贫血。
MCV 为70fl,MCH为24pg,均低于参考范围,MCHC为342g/L,属于正常范围,故判断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6. 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均产生凝集,其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选为阴性,根据ABO血型系统的独特性质判断该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存在情况A.存在抗AB.存在抗BC.存在抗HD.同时存在抗A、抗BE.不存在血型抗体答案:E[解答] ABO血型系统的独特性质是血清中常存在反映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必然缺乏相应的抗原。
红细胞与抗A、抗B均产生凝集则红细胞上有A抗原和B抗原,则血清中没有相应抗体。
7. 男性患儿,2岁。
因急性腹泻3小时来门诊求治。
便常规示: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0~25个/HP,巨噬细胞5~8个/HP。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溃疡性结肠炎B.急性细菌性痢疾C.急性阿米巴痢疾D.上消化道出血E.肠易激综合征答案:B[解答] 患儿急性起病,粪便中含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
8. 下列关于宫颈脱落细胞学叙述不正确的是A.萎缩性细胞改变也可出现在中青年B.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宫颈癌的95%C.脱落细胞中找到挖空细胞,应做活检或进行HPV分型D.宫颈癌常见为角化型E.滴虫感染时,脱落细胞学涂片中常有多量黏液和中性粒细胞,有“污秽”感答案:D[解答] 萎缩性细胞改变与体内激素水平相关,与年龄无关,也可出现在中青年;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腺癌发病率相对低一些;脱落细胞中找到挖空细胞,应做活检或进行HPV分型,以确定是高危型或低危型;宫颈癌以非角化型为最常见;滴虫感染时,脱落细胞学涂片中常有多量黏液和中性粒细胞,有“污秽”感。
9. 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C.通常比红细胞稍大D.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E.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答案:B[解答] 网织红细胞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形成呈深染的颗粒状或网状结构。
10. 关于血细胞比容,哪个是错误的A.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占容积的百分比B.用温氏法测比容偏高,是由于仍存在3%的残存血浆量C.毛细管高速离心法的正确性在于不存在残存血浆量D.血细胞比容是一项相对值E.温氏法测定时,用水平离心机以2264g离心30分钟答案:C[解答] 毛细管高速离心法,采用高速离心,细胞间残存血浆较温氏法少。
11. 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A.变异百分率评价法B.两差比值评价法C.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D.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E.常规考核标准答案:B[解答] 两差比值评价法同一标本在短时间内重复2次测定之差与2次细胞计数标准差的比值。
12. 原始红细胞的形态特点A.核染色质呈细沙样B.胞浆量少呈水彩蓝透明天蓝色C.核形不规则,有扭曲折叠现象D.胞浆量少,有油画蓝感,且胞浆边缘常有瘤状突起E.染色质呈疏松网状答案:D[解答] 15~25m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
胞核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质为紫红色、颗粒状,核仁1~3个,大小不一,淡蓝色,边界不清楚,胞质少,深蓝不透明,有油画蓝感,核周形成淡染区,胞质中无颗粒。
13. 溶血性贫血,检查结果减低的项目是A.异型红细胞B.血清间接胆红素C.血清结合珠蛋白D.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E.血清游离血红蛋白答案:C[解答] 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破坏后,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而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14. 人体缺铁时,最早表现为A.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B.血清铁减低C.血清铁蛋白减低D.MCV减小E.MCH减低答案:C[解答] 铁蛋白是体内的储存铁,人体缺铁时储存铁首先减少,然后才是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增高,而MCV和MCH减低是典型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早期变化不大。
15. 区别再障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最佳实验是A.酸溶血实验B.抗人球蛋白实验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骨髓铁染色E.过氧化物酶染色答案:A[解答] 酸溶血实验阳性主要见于PNH,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严重时可呈阳性。
16.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老年人B.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白细胞计数增高D.骨髓中见到大量幼稚淋巴细胞E.多数为B细胞答案:D[解答]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但却是一组免疫学不成熟、功能不全的细胞。
绝大多数为B细胞,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年男性,起病缓慢。
约10%~20%的患者可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淋巴细胞≥60%,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少见。
17. 提示溶栓后再栓塞的TAT检测范围是A.<6μg/LB.<10μg/LC.<20μg/LD.<10~20μg/LE.<20~40μg/L答案:E[解答] 在溶栓开始的120分钟内,血浆TAT小于6μg/L时,在鉴别血管持续开通和未通溶栓治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93.3%,故TAT可作为观察溶栓治疗疗效的指标。
18. 可使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假性减低需用其他方法核实的临床情况是A.糖尿病B.DICC.急性感染D.标本中存在肝素E.妊娠答案:D[解答] Clauss法测定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功能,是通过血液凝固时间来判断的。
如果血液标本中有肝素的存在,无疑会影响检测结果。
所以需要用其他方法来核实,如采用免疫学方法或化学法。
19. 针对PT监测口服抗凝剂用量存在的缺点,可选择检测A.APTTB.F1+2C.Hep testD.TATE.计算INR答案:B[解答] PT是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测指标。
但是在口服抗凝剂的起始阶段,首先是半衰期短的因子Ⅶ活性迅速减低,随后才是因子X和因子Ⅶ的活性减低。
因此,当PT开始延长时,仅反映因子Ⅶ活性减低,而不能全面反映其他因子的活性。
这也就意味着尽管PT检测值在有效范围内,患者也不一定达到足够的抗凝目的。
另外,应用小剂量口服抗凝剂时,PT也不够敏感,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检测F1+2,使其稳定在0.1~1.5nmol/L之间。
20. 白细胞裂孔现象是指A.原始细胞形态有裂孔B.较成熟的中间细胞缺如C.原始细胞的细胞核有明显凹陷D.成熟粒细胞缺如E.增生低下,但原始细胞仍≥30%答案:B[解答] 白血病裂孔象是指骨髓中较成熟的中间细胞缺如,但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
这种现象主要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1. 甲胎蛋白(AFP)是标志物之一A.原发性肝癌B.多发性骨髓瘤C.肺癌D.子宫内膜癌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解答] 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22. 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特点是A.AB↑B.AB<SBC.BE正值增大D.PaCO2↑E.BB↑答案:B[解答] 当代谢性酸中毒时:SB、AB、BB均降低,AB<SB,BE负值增大。
23. 血清淀粉酶测定主要用于何种疾病的诊断A.流行性腮腺炎B.急性胰腺炎C.急性阑尾炎D.肠梗阻E.肾功能障碍答案:B[解答] 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2~12h开始升高,12~72h达峰值,3~4天后恢复正常。
24. 患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升高的肌酸肌酶同工酶是A.CK-MBB.CK-BBC.CK-MMD.CK答案:A[解答] 通常血浆中的CK-MB来自心肌CK-MB,用于胸痛发作3小时后诊断AMI 阳性率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到80%。
25. 血气分析标本不能及时测定时应保存在冰中,这是为了A.防止糖酵解B.防止血液浓缩C.防止溶血D.防止CO↓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解答] 糖酵解是指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因为细胞代谢仍在进行,为了防止细胞在胞浆中分解葡萄糖,使血糖降低,所以当标本不能及时测定时应保存在冰中。
26. 试述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法,脂蛋白密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IDL>VIDL>CM>HDLB.HDL>LDL>VLDL>CMC.VLDL>LDL>HDL>CMD.CM>VLDL>LDL>CM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B[解答] 本题考查脂蛋白的生理生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