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杨沛东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学习任务一】
根据日常积累或借助网络,搜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并在学案上写出它们的意思,分类概括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学习任务二】
如何看待在写作中使用网络用语呢?请你就网络用语在学习、生活中究竟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提出建议。
【学习任务三】
修改自己的调查问卷。
【学习任务四】
请分析下面两张数据图,写下你的发现和问题。
图一不同群体花费在电子阅读图二各类读物在电子阅读中的占比和纸质阅读上的时长
【学习任务五】
阅读《太可怕了!死亡率100%!很多人家里都有!》
1.拟写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导学案: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第20课《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解说的事理,并能联系自身的学习实践作深入的思考。
2.了解中美科技发展及教育哲学上的差异。
3.培养创新精神。
第二课时
【探究案】
1.细读课文3—9段,找出能概括说明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的语句。
2.细读10---13段,讨论“科”与“技”哪一个更重要?二者有什么关系?
3.细读14—17段,讨论概括: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有什么差异?在文中画出相应语句。
4.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那一种?说说理由。
【品味经典】
1.旧事物是一切新事物的源泉。
-----(俄)别林斯基2.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
-----(法)罗曼罗兰3.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八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英)牛顿4.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之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美)马克吐温5.科学地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美)杜威6.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邓小平。
九年级语文下册17公输学案学案新人教版

第17课公输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文经常使用的实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点。
2.了解墨子及主其非攻张。
3.体会墨子精湛的劝说艺术。
4.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琢磨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材助读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要紧的高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进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进展时期,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进展时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进展时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创建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是先秦墨家高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门生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式进行论政,逻辑周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奇中的能工巧匠。
此刻,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开山祖师,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但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很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此刻还用)和其他攻城武器,是一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另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绩。
鲁班对人类的奉献能够说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预习案一、填空题1.《公输》选自《》。
墨子名,相传为时期国人,是学派的开创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在本文中就有明显表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new)

孔孟论学习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语文

景泰四中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编写者:谢斌李莉王明娟杨云霞魏晓琴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1.自主学习并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了解有关作者、文体、文化常识。
2.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老师指导体会美好的童趣、童心、童真,理解并感受不同作者对童年往事的相同或不同亲切怀念之情。
感受不同作者对童心的赞美,对孩子心愿的珍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3.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比较几篇课文在表现童心童趣时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4.体会并学习几篇课文生动风趣的表达、准确传神的语言。
5.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一桩童年趣事、秘密,进行片段或写作练习。
第二单元1.自主学习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并掌握诗、词、曲的有关知识和本单元重要诗人、作家的简要介绍。
2.熟读本单元诗词,能背诵并默写。
在反复诵读基础上,领会品味诗词意境。
3.在老师的指导下鉴赏诗歌,品味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4. 尝试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捕捉自己对秋的独特感受,写写你“心中的秋”。
5.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第三单元1.自主学习并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了解有关作者、文体、文化常识。
2.通过朗读先自主学习,然后合作探究,感受不同作者文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或相同的母爱、父爱的朴实无华、伟大感人。
3.合作探究,理解文中“笨拙”的举动、“小气”的现象中所表达出来的父爱和母爱。
4.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习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修辞手法的巧妙。
5.作家笔下的母爱、父爱故事各不一样,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身感悟到的至爱亲情。
第四单元1.自主学习并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了解寓言、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的趣味性、寓意对人的一些触动、以动物育人等等。
2.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老师指导理解寓言、民间故事中寄寓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迪,指导自己的生活。
3.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比较几篇课文在主题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9《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doc

学生学法
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B )
A.胆怯(què)发酵(jiào)伎俩匿名
B.聘用(pìn)弥补(mí)褶皱嗤笑
C.趋势(qǖ)挠头(náoFra bibliotek称职载体D.履次(lǚ)竞争(jìng)修葺祈祷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晶心科技总经理林志明表示,感测装置的使用与日俱增,这些装置具有高效能、小面积和低功耗的优点。
“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些,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我国当前国情来讲,鉴于传统教育方式影响较大,迎接挑战的需要,我国尤其需要高水平的原始性创新,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围绕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也应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二者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小组讨论:
1、探究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举例说明整篇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第一部分:(1-9),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事物的原因。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2),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展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二层:(3-9),分析出现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作用:具体、准确有力地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6.(福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1)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解读教材: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
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发现、理解作者对北大的评价;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4、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
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熟记字词书写:呜咽安恬涉足凝重尘缘校徽沉淀絮语犀利撷取徜徉惆怅穹窿白驹过隙迸溅积攒弹指怪癖抽屉不系之舟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际遇:(2)尘缘:(3)穹隆:(4)呜咽:(5)迷离:(6)涉足:(7)徜徉:(8)絮语:(9)犀利:(10)古朴:(11)凝重:(12)安恬:(13)撷取:(14)惆怅:(15)沉淀:(16)似曾相识:(17)白驹过隙:(18)茫然若失:(19)谈笑风生: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2、作者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呢?3、北大图书馆对作者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作者对“北大的人”喜欢的是什么?5、从文章的题目来看,其中“际遇“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它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因素?“十三岁的际遇”具体指什么内容?6、从文中勾画出能表现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九年语文下17-24课导学案

芷江侗族自治县罗旧镇中学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课题 17 公输编写时间4月10 日主备黄建文审核肖飞杨宝莲课时3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3、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语言积淀。
2、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学法指导: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知识链接】1、《墨子》及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名,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春秋战国之际学派的创始人。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
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
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公输,名,也作·“”或“”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等生训练卷
1.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求AC的长是多少?
2.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S1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S2,S3,…,S n(n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S8=______,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S n=______.
3.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8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
A
B
C
D
4.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BC :CA=3:4:5,且周长为36,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B 点以每秒1cm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沿BC 边向点C 以每秒2cm 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问过3秒时,△BPQ 的面积为多少?
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BC CD DA =2:2:3:1,且∠B =90°,求DAB 的度数.
6.如图,△ABC 中,AB =15 cm , AC =24 cm ,∠A =60°.求BC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