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预习《骆驼祥子》第一章。

2. 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舍及其作品。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故事情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四、教学步骤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2、应培养的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引入:欣赏电影《骆驼祥子》片段,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行新课:1、了解作者: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小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子》一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4、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使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感受:(1)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

(2)全班一起交流阅读体验,结合“前置性作业2”进行,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名著导读课《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课《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课《骆驼祥子》教案一、教案背景《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

通过描述祥子这个骆驼似的小人物,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冷酷无情的一面。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以及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老舍的生平;2.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冷酷现象以及对人性的揭示;4. 学会提取小说中的经典语句,并进行思辨分析;5.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说反思社会现实,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通过PPT展示的方式,介绍《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老舍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对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节与人物介绍- 通过教师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导读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 引导学生思考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3. 社会现象与人性思考- 调查和讨论小说中揭示的社会冷酷现象,如剥削、贫困等。

- 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光明和黑暗,对小说中的人物行为进行思辨和评价。

4. 经典语句分析- 提取小说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读其中的意义。

- 引导学生分析语句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5. 社会问题思考- 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人性扭曲等。

- 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准确性理解;3. 学生对小说中社会问题和人性思考的分析能力;4. 学生对经典语句思辨分析的准确与独到性;5. 学生对社会问题思考的参与度和展示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 《骆驼祥子》电子版或纸质版;2. PPT演示文稿,包括作者介绍、小说背景和情节介绍;3. 讨论题和活动设计。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优质教案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优质教案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要情节。

2.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

3.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艺术欣赏力。

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圈点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

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

下面常用的圈点勾画符号简表,可供参考(圈点符号可依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设定):名称符号 用法说明 标序符号①、②、③…… 1、2、3…… 一、二、三…… 句子序号 自然段序号 结构段序号 注释符号【 】 需要注音或注释的字、词 段落符号段与段之间标画 层次符号︳ 段内分层次时用 要点符号中心句、关键句、论点句 要点符号…… 重要、精彩的词语 要点符号—— 有欣赏价值的佳句 要点符号 ? 表示不解或有异义的地方2.什么是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加简评等等。

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对作品内容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批注分类:“眉批”——批在书头上;“旁批”——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夹批”——批在字行的中间;“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二、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三、作品主要情节梳理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一身力气与诚实从乡下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

他马上用其中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一起)3.丢车: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小说的人物设定、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小说背景:民国时期的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人物关系:祥子、虎妞、曹先生、刘四爷等主要人物的关系和冲突。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祥子祥子的性格特点:坚韧、自尊、正直、善良。

祥子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祥子的人生经历: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了艰辛的奋斗和现实的打击。

2.2 虎妞虎妞的性格特点:泼辣、自私、心机重。

虎妞与祥子的关系:起初是主仆,后来发展成复杂的感情纠葛。

虎妞对祥子命运的影响:既有推动作用,也有阻碍作用。

2.3 其他人物曹先生:祥子的朋友,善良、有正义感,对祥子有一定影响。

刘四爷:祥子的雇主,残忍、自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剥削阶级。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祥子来城市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立志成为一名拉车夫。

祥子结识了虎妞,开始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3.2 祥子的奋斗祥子辛勤工作,积攒了一部分钱,买了辆车。

祥子和虎妞的生活陷入困境,虎妞决定卖掉车来解决经济问题。

3.3 祥子的奋斗祥子失去了车,但他并没有放弃,开始努力工作。

祥子结识了曹先生,得到了一些帮助和启发。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通过祥子的经历,探讨民国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困境。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个人奋斗的意义。

4.2 人性的善与恶通过虎妞和刘四爷等人物,探讨人性的善与恶。

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选择和行为。

第五章:阅读与思考5.1 思考题祥子的梦想最终为什么没有实现?这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虎妞对祥子的影响是什么?她是否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小说中,祥子与曹先生的关系有何意义?他们之间的友谊对你有何启示?5.2 阅读作业阅读《骆驼祥子》的相关评论或研究文章,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等。

在抗战的八年中,他创作了《残雾》等剧本,并写了长篇小说《火葬》“四人帮”的摧残与陷害,含冤屈死。

老舍一生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旧社会(这里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课件或文字均可。

)(四)小说阅读指导1、关于开头的鉴赏。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交待书名和人物关系;祥子的最初定位(高等车夫);“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歌颂祥子的纯朴、勤劳);写对梦想的憧憬(为后文梦想破灭埋伏笔);买车后要拉的第一个客人绝不能是女的(?)……总之,要仔细阅读第一段。

(《骆驼祥子》东北师大出版社,下同)2、人物描写。

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能结合具体语段作简要分析。

《骆驼祥子》p3-p4:“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①(注释:①〔杀进腰〕把腰部勒得细一些。

)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②(注释:②〔一边儿〕即同样的。

)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作者及背景,梳理并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学习运用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

3.引领学生通过专题阅读深入解读文本,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激发学牛.对社会、人牛•的深入思考。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小说的作拧和主要内容。

2.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初步探讨专题阅读方法及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同学们还记得是谁的作品吗?(生:老舍)对,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老舍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而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

除了散文,他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小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去了解中国旧社会一个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去感受这位文学大家的魅力所在。

(板书文超)【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导入,能够拉近学生与本课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烟,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篁体了解《骆驼祥子》师:在进入本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自主阅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也现在请同学们自主展示你们的收获,让大家一起看看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先小姐内交流、展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球展示,师指导)可悲,是祥子再欢的人,但曲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3 .关于内容。

初步阅读了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就•起同颐梳理一下祥子的主要经历:日课件出示师小结:经过回顾学习,我们了解了4骆鸵祥子》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起三落的悲惨一生,反映J'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设计意图 1.本环节通过回顾同学们自主阅读所得,从小说的作者及写作方■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方面,大体了解小说《骆驼祥子》的原本情况。

既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能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小说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说打下基础。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感受小说中的人性光辉,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3)认识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1)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讲解《骆驼祥子》创作的背景和社会意义。

2. 第二课时:小说概况和人物介绍(1)概述小说的情节脉络。

(2)介绍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分析小说开头部分(1)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感受祥子的形象。

(2)分析开头部分在小说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中间部分(1)阅读小说中间部分,关注祥子的人生经历。

(2)分析中间部分对主题思想的阐述。

5. 第五课时:分析小说结尾部分(1)阅读小说结尾部分,思考祥子的命运。

(2)分析结尾部分在小说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剖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分析的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老舍简介和《骆驼祥子》的相关资料。

2. 小说《骆驼祥子》全文。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4. 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1 (新版)新
人教版
《骆驼祥子》
等。

在抗战的八年中,他创作了《残雾》等剧本,并写了长篇小说《火葬》
“四人帮”的摧残与陷害,含冤屈死。

老舍一生为我国新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旧社会
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反映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这里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课件或文字均可。


(四)小说阅读指导
1、关于开头的鉴赏。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交待书名和人物关系;祥子的最初定位(高等车夫);“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做个好鬼似的”(歌颂祥子的纯朴、勤劳);写对梦想的憧憬(为后文梦想破灭埋伏笔);买车后要拉的第一个客人绝不能是女的(?)……总之,要仔细阅读第一段。

(《骆驼祥子》东北师大出版社,下同)
2、人物描写。

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能结合具体语段作简要分析。

《骆驼祥子》p3-p4:“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①(注释:①〔杀进腰〕把腰部勒得细一些。

)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②(注释:②〔一边儿〕即同样的。

)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

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

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

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

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

”(这些文字是小说第一章的描写,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

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貌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

)P6:“……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明祥子的激动与自豪,他即将实现自己的梦想;农民的纯朴和迫不及待心理可见一斑。

这就是老舍这个“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


3、感悟体验。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如谈启示,谈看法,自由见解题等)
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