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治疗
艾滋病治疗方法

艾滋病治疗方法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艾滋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善。
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支持疗法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抗病毒治疗的核心是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来抑制HIV的复制和繁殖,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延缓疾病的进展。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是“三联疗法”,即同时使用三种不同机制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这种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已经证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抗病毒治疗,支持疗法也是艾滋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支持疗法主要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
艾滋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此外,由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抗感染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心理支持方面,艾滋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因此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此外,预防措施也是艾滋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因此,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使用非法注射器、母婴传播的防治等。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男男性行为者、吸毒人群等,还应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降低他们感染HIV的风险。
综上所述,艾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支持疗法和预防措施。
这些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预防胜于治疗,只有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才能最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早日找到彻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让所有的患者都能够重获健康和幸福。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艾滋病,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虽然目前还无法彻底根治艾滋病,但已经有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面对众多的治疗选择,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艾滋病治疗的目标。
艾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下限以下,从而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二是重建和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CD4+T 淋巴细胞计数(简称 CD4 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乙肝、丙肝、结核病等)、药物过敏史、依从性等。
CD4 细胞计数是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D4 细胞计数低于 350 个/微升时,就应该开始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有艾滋病相关的症状,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即使 CD4 细胞计数高于 350 个/微升,也应尽早启动治疗。
病毒载量则反映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
高病毒载量通常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进展较快,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患有乙肝,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就需要考虑既能治疗艾滋病又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物。
药物过敏史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那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要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服药,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病毒耐药等问题。
因此,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会充分考虑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否简便,副作用是否患者能够耐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两大类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和融合抑制剂(FIs)等。
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和治疗

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和治疗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疾病。
自1980年代开始,艾滋病就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艾滋病的万全之策,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艾滋病毒的研究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病毒的研究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包裹着一个脂蛋白膜,含有两种不同的糖蛋白SP120和SP41。
艾滋病毒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对于病毒的生命周期,进入人体、复制、装配和释放等步骤有着深刻的认识。
但是,病毒的复杂性和可变性给科学家们的研究带来了难度。
新型药物的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本身的研究的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被发现。
目前,艾滋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和抗病毒治疗(AVT)两种方式。
在ART治疗中,通常使用三种不同种类的药物来同时攻击病毒的复制。
这些药物通常被称为“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者简称“HAART”。
HAART通常包括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
这种组合的效果可以将病毒水平降至不可检测的水平。
这意味着感染者可以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
AVT药物则用于支持ART治疗。
器官移植和新型治疗方法另外,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已经出现,其中包括将感染者的艾滋病病毒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消除,以及感染者进行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可以通过替换干细胞来消除病毒,但需要找到与患者配对的骨髓供体。
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病例。
结语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疾病。
目前,最好的方式是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例如使用安全套和规避身体液体交换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来帮助疾病的感染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它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一、治疗方案1.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它通过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组合,能有效地抑制HIV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根据疾病进展程度和患者的整体状况,ART治疗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2. 初始化治疗在初次确认艾滋病感染后,患者应尽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通常,初步治疗方案使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抗病毒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些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
3. 治疗监测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以评估ART治疗的有效性。
病毒载量是指血液中HIV病毒的数量,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是测量身体内特定免疫细胞的数量。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选择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HIV病毒的复制。
常见的NRTIs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巴卡韦(ABC)和替诺福韦(TDF)。
患者通常会根据个体情况,与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并选择合适的药物。
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止HIV逆转录酶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其中,培立地汀和噻替洛韦是最常用的NNRTIs药物。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
3. 蛋白酶抑制剂(PIs)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HIV复制的最后阶段,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里多韦和阿扎那韦是应用最广泛的PIs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腹泻和胃肠道症状,因此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
艾滋病患者的合理用药与护理指导

艾滋病患者的合理用药与护理指导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系统被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目前全球范围内,艾滋病已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艾滋病患者需要合理用药以控制病情,并且接受必要的护理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艾滋病患者的合理用药与护理进行探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该疾病。
一、药物治疗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ART药物主要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四类。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免疫指标,以调整用药方案。
2. 防OIs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容易受到损害,从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OIs)。
针对不同的机会性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检查病情并及时就医。
3. 副作用管理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遇到副作用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患者可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新鲜蔬果,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心情,有助于缓解副作用。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1. 营养均衡艾滋病患者应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增强免疫力。
避免高油脂、高盐、高糖的食物,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
2. 合理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对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缓解压力等都有益处。
艾滋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感染。
3. 心理支持艾滋病患者要面对病痛和心理压力,需要积极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1. 高效洗手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类细菌病毒。
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勤洗手,防止病菌传播。
2. 忌烟限酒艾滋病患者应避免吸烟和大量饮酒,以保护肺部和肝脏功能,避免进一步损害健康。
试论艾滋病的治疗方向

试论艾滋病的治疗方向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的疾病,目前仍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艾滋病的治疗方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本文将试论艾滋病的治疗方向,并分析当前的主流治疗手段以及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目前,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两种方向。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来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延缓疾病的发展。
这种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使得许多艾滋病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可以达到近乎正常人的寿命。
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的负担。
除了药物治疗,疫苗研发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虽然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个方向仍然是未来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果能够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将能够在预防新感染的也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一种手段。
除了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向正在不断地被探索和发展。
比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治疗艾滋病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结构,使其对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增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也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新的治疗手段都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即使有了这么多治疗方向,艾滋病的治疗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艾滋病病毒本身的变异性很大,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很难保证;目前的治疗手段往往需要长期的药物使用,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负担,也经常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相关的治疗费用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这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患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大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尤其是在药物开发和疫苗研究方面。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然而,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并对其原理、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及其副作用进行介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原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从而减少病毒数量,保护免疫系统,并避免疾病的进展。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耐药性。
常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于病毒转录复制的过程,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直接抑制逆转录酶来抑制病毒复制,而蛋白酶抑制剂则抑制病毒的后续组装和成熟。
常用的ART药物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洛匹那韦等。
2.整合酶抑制剂(INSTI):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整合酶来阻断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
药物瑞德西韦是一种常用的整合酶抑制剂。
R5拮抗剂:CCR5拮抗剂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上的CCR5受体来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药物马维替尼是一种常用的CCR5拮抗剂。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通常,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是由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使用构成的。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示例:1.齐多夫定:每日一次口服,剂量为600毫克。
2.拉米夫定:每日一次口服,剂量为300毫克。
3.洛匹那韦:每日两次口服,剂量为800/100毫克。
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在艾滋病患者中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1.消化道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疲劳、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治疗方案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的艾滋病感染者。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的治疗方案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艾滋病治疗方案。
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当前治疗艾滋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少病毒在人体内的数量。
ART 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常情况下,ART治疗方案是由多种抗病毒药物组合而成,这种组合被称为高度活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
2.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孕妇感染HIV病毒并将其传递给胎儿或婴儿的过程。
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
孕妇在妊娠期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减少病毒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
另外,采用剖腹产和喂养配方奶粉等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
3.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ART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寻找新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有可能修复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帮助其摆脱艾滋病的侵害。
此外,针对HIV复制和传播的新型药物也在研发中。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有望进一步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治愈的机会。
4. 心理支持艾滋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给予艾滋病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也是治疗方案中的重要部分。
心理咨询、专业心理治疗、艾滋病患者支持小组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艾滋病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心理支持。
这些方案的目标是减少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降低传播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艾滋病治疗方案将会更加完善,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的治疗
1.治疗HIV/AIDS为何要联合治疗?
2.抗HIV药物的种类:
3.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4.2001年文献资料提出的治疗方案
5.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6.HIV/AIDS抗病毒治疗换药指征
7.艾滋病的免疫调节治疗
8.机会性感染治疗
(1)治疗HIV/AIDS为何要联合治疗?
针对HIV的治疗研究亦经过了多个阶段,80年代首先开始使用的单一核
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齐多夫定,病毒复制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但是几乎100%的服药者在治疗12周出现病毒水平反弹。
1994年蛋白酶
抑制剂经过4~5年研究而逐步推向临床,可以使HIV感染者体内病毒
数量快速而持续下降。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行之有效是联合疗法,
这种合理且有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之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目前,只要是抗HIV临床治疗已不主张任何药物的单独使用。
(2)抗HIV药物的种类: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①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
或ZDV);②地丹诺辛didanosine(ddl、Videx);③扎西他滨
Zalcitabine(ddc);④司他夫定Stavudine(d4T);⑤拉米夫定
Lamivudine(3TC);⑥阿巴卡韦abacavir(1592U89Ziagen)。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①奈韦拉平nevirapine;②
地拉韦啶delavird;③依非韦伦efavirene。
(3)蛋白酶抑制剂:①沙奎那韦saguinavir;②茚地那韦indinavir;
③利托那韦ritonavir;④奈非那韦nelfinavirr;⑤安普那韦
amprenavir。
(3)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何时开始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
早期
治疗的益处和危险性分述如下:
(1)潜在的益处
①及早控制病毒复制和变异,明显降低体内病毒载量。
②防止免疫损伤的进展;有利于维持或重建正常的免疫功能。
③推迟AIDS的发展,从而延长寿命。
④减少由于复制过程中病毒选择生长而产生耐药突变株的危险。
(2)潜在的危险性
①由于长期用药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影响生活质
量。
②早期发生耐药现象,并导致将来用药受限。
③尚不清楚长期用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④因药价昂贵长期用药不胜负荷。
(4)2001年文献资料提出的治疗方案:
(1)患者血液中的T辅助细胞(CD4+T淋巴细胞)降低到<350/mm3时开
始治疗;
(2)或者病毒载量达到30000或50000拷贝/毫升时开始治疗。
(5)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6.HIV/AIDS抗病毒治疗换药指征:
①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4—8周后,血浆中病毒载量不比原水平降低10倍以上。
②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没有达到“测不出”的水平。
③血浆中病毒载量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所下降或达到“测不出”的水平后又
出现上升。
④CD4细胞持续性减少。
⑤临床症状反复或加重。
7.艾滋病的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白细胞介素-2可使HIV感染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8.机会性感染治疗
(1)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复方新诺明(SMZ加TMP)每日SMZ100mg/kg,TMP20 mg/kg分4次口服,共14天。
戊烷脒,轻症可用600mg加盐水6ml吸入治疗,每天
1次,共21次,重症可静脉滴注,4 mg/kg,每天1次,21天为1疗程。
(2)鹅口疮:氟康唑,50~100mg/d,口服1~2周或伊曲康唑2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1~2周。
或用制霉菌素。
(3)念珠菌性食道炎:二性霉素B,0.6 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酮康唑400mg 每12小时1次口服,7~10天。
或用伊曲康唑1次200mg,每日2次,连服1~2周,或氟康唑、首剂200mg,以后每天100mg,口服1~2周。
(4)隐球菌膜炎:二性霉素B单用或与氟胞嘧啶合用。
二性霉素B0.4 mg/kg,每天1次,静肪滴注,连续42天。
氟胞嘧啶150 mg/kg,每小时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连续42天。
(5)弓形体病:乙胺嘧啶(首剂75mg,以后25mg每日1次)与磺胺嘧啶(SD)同时服用,成人4~6g,分成3~4次服用,连服28天。
(6)皮肤粘膜单纯疱疹:阿昔洛韦15 mg/kg,每8小时1次口服或静脉注射,连用7天。
(7)播散性带状疱疹:阿昔洛韦30 mg/kg,每8小时1次,静脉注射,连用7天。
(8)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10 mg/kg,每小时1次,连用21天。
(90结核杆菌感染:异烟肼300mg,每日1次,连服9个月。
利福平600mg,每日1次,乙胺丁醇15 mg/kg,每日1次口服。
(10)鸟分支杆菌感染:环丙氟哌酸250~750mg每日2次口服,乙胺丁醇每日15 mg/kg,口服,利福平每日600 mg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