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测量复习题
时间的测量复习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时间的测量》A科学概念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指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3.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5.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B目标测试题一、填空题1.钟表以()()()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古代的水钟分为()(),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4.日晷是测量( )的工具。
5.我国现在统一使用的时间是()。
6.()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原理来计时工具。
7.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几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
时间以()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8.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称为水钟。
通常水钟有()和()型两种。
9.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人们制成了(),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0.()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
1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1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小时。
1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
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
14.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运转的。
15.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习题一】一.选择题1、(广东)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D)2、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B)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3、天文学上光年是(B)A.速度单位B.长度单位C.时间单位D.以上答案都不对4、(广州)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D)A.m B.cm C.nm D.mm5、(株洲)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C)A.5nm B.125px C.5dm D.5m6、(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500px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
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450px、500px和550px等型号。
“型号500px”指(A)A.锅身的直径是500px B.锅身的周长是500pxC.锅身的截面积是500px D.锅的容积是500px7、(四川)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D )A.光年B.岁月C.旭日D.小时8、(广东)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A.1.65m B.1.75m C.1.85m D.1.95m9、(淮安)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D )A.人正常体温是39.5℃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苏科物理课本的宽度约475px10、(盐城)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C)11、(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750px,分度值1mm D.量程375px,分度值0.5mm12、近年来,雾霾波及我国更多的省份,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5(C )A.厘米B.毫米C.微米D.纳米二、填空题13、(广西)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刻度尺__;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90__nm.14、(衡阳)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升国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8s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2m/sC.一个足球的直径约50cm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解: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8s,符合实际,故A正确。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B错误。
C、足球的直径约22cm,故C错误。
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错误。
故选:A。
总结: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心率大约为每分钟72次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C.人的正常体温为38℃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音强弱为90dB﹣100dB解:A、人的心率大约为每分钟72次,符合实际,故A正确;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0℃左右,故B错误;C、人的正常体温为37℃,故C错误;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音强弱为15dB﹣35dB,故D错误;故选:A。
总结: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一个摆钟从甲地拿到乙地,它的钟摆摆动加快了,则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及调准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摆长适当增长B.将摆长适当缩短C.将摆动的幅度增大D.将摆球的质量减小解:摆钟的摆动周期只与摆长有关,与摆球的质量和摆角无关,一个摆钟从甲地拿到乙地,它的钟摆摆动加快了,说明钟表的摆动周期短了,所以应该将表的摆长调长些。
故选:A。
总结:本题很好的将物理知识和生活现象结合,是常见的题型,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
4.如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其中时间间隔t1、t2、t3之间的关系是()A.t1=t2=t3B.t1<t2<t3C.t1>t2>t3D.以上都不对解:由于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每1秒钟内上下振动次数是一定的,那么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每打下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即纸带上相邻点间的时间相同,由于t1、t2、t3都是四个点之间的时间段,即所用的时间相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课后习题)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中学生一步的距离大约是70()A.mB.dmC.cmD.mm【答案】C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8848.86m=8848.86×100cm=8.84886×105cmB.50μm=50x109m=5×10-10mC.2.4×107nm=2.4×107×10-9nm=2.4×10-2mD.0.5h=50min=500s【答案】A3. 学习长度的测量以后,老师布置了测量物理课本长和宽的任务。
某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为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这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B.1dmC.1cmD.1mm【答案】D4. 下列事件中最接近1秒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B.人打一个哈欠C.人正常呼吸一次D.中学生从起跑到10m处【答案】A5.某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50.1mm、51.5mm、50.3mm、50.2mm、50.3mm,他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0.48mmB.50.5mmC.50.2mmD.50.225mm【答案】C 解析①51.5mm这个值的倒数第二位与其它值不一致,说明它是错误值,应先把错误值去掉再求平均值。
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6.物理课堂上,为了准确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同学们对误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 只要测量工具足够精确就不会产生给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数据方面的错误,细心就可以避免C. 再读数时,多估读几位也可以减小误差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是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cm。
(第7题图)(第8题图)【答案】B 3.40cm 解析①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初二物理时间的测量试题豆丁

初二物理时间的测量试题豆丁题目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物理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A. 秒
B. 分钟
C. 小时
D. 天
2. 以下哪个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
A. 量角器
B. 量尺
C. 秒表
D. 电子秤
3. 下列哪个是时间的基本单位?
A. 分钟
B. 秒
C. 小时
D. 天
4. 以下哪个是最长的时间单位?
A. 毫秒
B. 秒
C. 分钟
D. 小时
5. 下列哪个是最短的时间单位?
A. 毫秒
B. 秒
C. 分钟
D. 小时
题目二:填空题
1. 一个标准的秒表可以测量时间的精确度是______秒。
2. 一分钟等于______秒。
3. 一个小时等于______分钟。
4. 一天等于______小时。
5. 一个月通常有______天。
题目三:解答题
1. 请简要解释时间的测量原理。
2.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秒表来测量一个事件的持续时间。
注意: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时间的测量 练习题

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问题一
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 时间是如何被测量的?
2. 为什么我们需要测量时间?
3. 时间的测量单位有哪些?
4. 请举例说明不同时间单位的用途。
5. 如何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
问题二
回答以下问题:
1.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时区?
2. 为什么世界各地需要使用不同的时区?
3. 时区是如何确定的?
4. 在一个国家内部可能有多个时区吗?为什么?
5. 请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示例,说明时区的重要性。
问题三
回答以下问题:
1. 请解释什么是日光节约时间?
2. 日光节约时间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
3. 国家和地区在何时开始和结束日光节约时间?
4. 日光节约时间对能源消耗有何影响?
5. 你对日光节约时间的看法是什么?
问题四
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闰年?
2. 闰年是如何决定的?
3. 为什么需要有闰年?
4. 请列举一些过去或未来的闰年。
5. 闰年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问题五
回答以下问题:
1.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标准?
2. 全球统一的时间标准是什么?
3. 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与全球时间标准保持同步?
4. 为什么在科学实验和国际航行中需要严格遵循时间标准?
5. 全球时间标准对国际合作有何重要性?
希望以上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加深对时间的测量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资料第1课时间在流逝复习知识点: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数数等。
2.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心情焦急、烦燥或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慢)。
易错题: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A. 白天快、晚上慢B. 白天和晚上一样快C. 白天慢、晚上快答案:B。
第2课太阳钟复习知识点:1.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单位是(时)、(分)、(秒)。
2.古埃及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
(说明:但夏季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3.我国古代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
时辰对应的时间十二时辰图子23-1点丑1-3点寅3-5点卯5-7点辰(chén)7-9点巳(sì)9-11点午11-13点未13-15点申15-17点酉(yǒu)17-19点戌19-21点亥21-23点2.(日)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或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2.在滴漏实验中,滴漏的漏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漏水孔的大小)等有关。
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漏水孔大,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水流速度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流速度会变慢。
中考物理总复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专项训练题(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专项训练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做物理实验时,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其中有些是为了减小误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通规律。
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测量物距像距以及物和像大小C.“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关系”时,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D.“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时,多次改变物质的种类进行实验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0.6cm=10.6cm×10mm=106mmB.10.6cm=10.6×10=106mmC.10.6cm=10.6×0.01cm=0.106mD.10.6cm=10.6×0.01m=0.106m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翔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6s B.泡澡水的温度约为70℃C.完全浸泡在浴盆里排开水的体积大约是55dm3D.大拇指的长度约为5.5cm4.下列几个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小明午餐大约吃4㎏的米饭B.教室的高度大约为7mC.泉州市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5.下列对生活中常见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6℃D.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100g6.瓷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如图是小明手握青花瓷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瓷器的高度为()A.5cm B.10cm C.30cm D.50cm7.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8℃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一名中学生参加百米赛跑用时约为8s8.实验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实实验数据的读取也至关重要,图中读数正确的一项是A.物块质量为124.4gB.此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7ΩC.物体长为4.5cmD.温度计示数为25℃9.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小明同学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的体重为150N B.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33⨯1.010kg/mC.他的手掌宽度为25cm D.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20m/s10.校园生活,同学们并不陌生,下列有关说法最合理的是()A.操场篮球架上的篮圈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mB.此时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2C︒C.微机室内台式计算机的功率约为300WD.普通乒乓球拍的质量约为2kg二、填空题1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时间的测量》
A科学概念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指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3.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
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
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5.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B目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钟表以()()()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古代的水钟分为()(),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4.日晷是测量( )的工具。
5.我国现在统一使用的时间是()。
6.()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原理来计时工具。
7.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几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
时间以()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8.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称为水钟。
通常水钟有()和()型两种。
9.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人们制成了(),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0.()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
1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1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小时。
1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的,随
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
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
14.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运转的。
15.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16.计时器的组成:()、()、()、()、()、()。
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
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等。
17.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的。
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摆绳的()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的()有关,摆越长,速度越()。
18.阳光下物体()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与()是根据()制成的()。
19.时间可以通过对()和()来测量,一些()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20.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21.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的距离。
22.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等的改进。
23.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水钟一般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
()2.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水钟、日晷、燃油钟和沙漏等来计时。
()4. 在做水的滴漏实验时,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5.摆长与摆幅不变,使摆锤的重量增加,不影响摆的次数。
()6.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
()7.半夜三更表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8. 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9.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0.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1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2.我们制作水钟时,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3.中午时,太阳的影子是最长的。
()14.古人制作水钟时,水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制作水钟时要尽量保持水量相同、滴孔要小于2毫米。
()15.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16.古代的水钟比现在的石英钟计时精确。
()17.在做水的滴漏实验时,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三、选择题
1.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
A.沙漏
B.日晷
C.机械摆钟
2.下列()不是利用太阳光影子的变化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A.圭表
B.浑天仪
C.日晷
3.古埃及人利用()来计时。
A.星座
B.水钟
C.机械钟
4.摆的快慢与()有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5.(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水钟
B.摆钟
C.沙漏
6.人类计时器的发展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A.日晷→水钟→摆钟
B.摆钟→日晷→水钟
C.水钟→摆钟→日晷
7.下列()不是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
A.盛水容器的
B.滴水的速度
C.当时的气温
8.摆的发现是意大利的科学家()
A.牛顿
B.伽利略
C.哥白尼
9.下列说法不正确是的()
A.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B.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无关
C.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0.单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与下列哪项有关()
A.摆角
B.摆重
C.摆长
11.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摆锤越重摆摆动时越快
B.摆角越大摆摆动时越快
C.改变摆长可以改变摆摆动时的速度
12.子夜是指()。
A.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B.晚上十二点
C.凌晨五点
13.摆的快慢与()有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14.远古时代,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A.年
B.季
C.天
15.在太阳下,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上午的影子慢慢变(),下午的影子慢慢变()。
A.短
B.长
C.居中
16.计时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
A.原子钟
B.日晷
C.石英钟
17.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日晷
B.滴漏
C.浑天仪
18.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测
19.远古时代,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A.年 B.季 C.天
四、实验题
1.下图是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结合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三个摆,摆摆动的快;摆摆动的慢。
②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原因是。
③摆线越长,摆动的越,越短,摆动的越快。
2.如图,这是同学们在进行摆的研究时所做的实验。
首先记录下摆A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后,不改变摆锤的重量,把绳长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如摆B),同样观察摆B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那么摆动次数多的是,这个现象说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摆绳越短摆动越。
A
B
3.下列表格是
某小组在探究
摆摆动的快慢
与摆长、摆角、
摆重三因素关系的相关数
据,是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中单一因素所得的数据。
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表下面的填空作业。
表1:摆重的研究
通过分析表1的实验数据, 我们发现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 无关。
表2:摆长的研究
通过分析表2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 。
表3:摆角的研究
通过分析表3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摆每分钟摆动的
次数与摆角的 无关。
五、简答题:
1.你如何制作一个太阳钟,并怎样计时?
2.30厘米的摆和20厘米的摆哪个摆动的速度快,为什么?
3.摆钟是怎样来计时的?
4.时间有快慢吗?为什么我们觉得有的时间过的很快,有的时间过的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