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风骚.sāo 逊.色xùn 怅惘.wǎng 红妆素.裹shùB 凝.望níng 娉.婷pīng 摇曳.yè抑.扬顿挫yèC 隐.逸yìng 山塬.yuán 恣.情zī脍.炙人口kuàiD 腼腆.tiàn 竞.争jìng 招徕.lái 姹.C hà紫嫣红2、(2分)下面诗句的朗读重音标注不当的一项是()A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B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C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D .连羽毛..里面...也腐烂在土地3、(2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D .2017年12月14日的微信朋友圈被“乡愁”刷屏了.这一天,以《乡愁》一诗闻名于世的余光中先生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4、(2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C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D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5、(2分)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B .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C .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D .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6、(12分)诗句默写.(1)《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爱这土地》中书写诗人愿为祖国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乡愁》中表达诗人对母亲怀念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5)穆旦的《我看》一诗中比喻生命“生命的飞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8分)(一)阅读诗歌《沁园春·雪》完成7~11题.(12分)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7.词中“风骚”原指《_______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___》.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下阕则主要是____________.(4分)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9.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A .夸张、排比、比喻B .夸张、比喻、拟人C .比喻、对偶、拟人D .比喻、夸张、借代10.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分)11.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阅读《我遥望》完成12~14题.(10分)我遥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选自《中国诗歌库》)12.“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13.本诗共两节,说说它们的大意.(3分)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A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是指政治上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B .诗的第1节是说年轻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遥望六十岁,仿佛非常遥远.C .诗的第2节是说到了六十岁的港口,回首一望,觉得时间过得很快.D .这首诗通过时间转换为空间的巧妙构思,告诫人们年华易逝,唤起人们成就学业、事业的紧迫感.(三)阅读《旧土》完成15~19题.(11分)旧土宁新路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黃,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有删改) 15.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2分)16.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3分)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18.请对第⑧段“这老田里的泥土……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做简要品析.(3分)19.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3分)(四)阅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完成20~26题.(10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夜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1937年12月28日,夜间.20.诗歌选取了哪几类人做描写对象,来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土地上的人民蒙受苦难的呢?(3分)21.诗中多次出现“风”“雪”“雪夜”等,请分析其作用.(2分)22.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3.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2分)24.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提示: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分析)(3分)三、写作(50分)25.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晒”原本是在阳光下曝干或取暖的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晒”的含义也逐渐演变成炫耀、展示、分享、公开等意义.泛指将自己的罕有物或特殊技能、特别场景、特殊心情等展现给别人的行为,与人分享,任人评说.“晒”字可以说是现在最流行的一个网络用语了.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当下多数人的生活状态,那么非一个“晒”字莫属.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老,晒小……真是无所不“晒”.其实古代人早就有这个爱好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短短81个字,不但晒自己的房子如何超凡脱俗,还晒出了自己的朋友圈,结交的高雅朋友,更晒出了自己的生活情调.唐代诗圣杜甫一次在吃了美味的鲂鱼后,晒出了《观打鱼歌》:“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宋代苏轼吃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后,即兴题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经他这么一晒,老妇人的环饼香飘万里,赚了不少的钱.请你把你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给大家晒一晒.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与解析1、D 、2、C 、3、A4、B5、D6、略7.诗经离骚描写、抒情议论、抒情8.C 9.C10.作者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分别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思,批评得就更严厉一些.1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12.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年华的无限追念之情.13.第1节是写年轻时遥望生命的未来,第2节是写年老时追念逝去的年华.14.A15.“我”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体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担心父亲盖屋只是为了自己住,不顾及儿孙.(意思接近即可)16.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17.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从“喝”“唤醒”“醒着”“灵性”等词中任选一个赏析即可.1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耕种的土地喻为母亲,将正在抽芽的小麦喻为孩子,说明了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19.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的,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的重要因素之一.20有北方赶着马车的农夫(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21.以风、雪、雪夜等自然意象渲染氛围,苍茫而悲凉.22.“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23.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24.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使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另外,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意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诗展开的,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25、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妖娆折.腰(shé)红装素裹B . 风骚娉.婷(pīn)冠冕堂皇C . 邮票摇曳.(yè)粱间呢喃D . 飘逸忧戚.(qī)惟余莽莽2.给下列语句划分朗读节奏.(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 .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D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4.根据积累默写.(1)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表现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3)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议论、抒情水乳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照,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B . 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大陆的无尽思念.C . 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D .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在形式上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6.下列对书法作品《沁园春》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大气磅礴B . 流畅奔放C . 龙飞凤舞D . 端正秀丽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激起了老百姓对诗词的热爱,激活了大家对儿时背的诗歌的记忆,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非常重要.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该节目主持人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开展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材料三:复旦大学某教授认为,“传”与“承”要分开来看.所谓“传”,是指将现有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但传统文化的内容并非百分之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通过“承”来有所选择,去糟粕、取精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不少于50字.(3)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标志,请结合文字和图案具体介绍该标志的特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倶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 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阕写的是______,下阕写的是______,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9.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0. 简要说说这首诗的主题.11. 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12. 阅读诗的第一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读诗的第三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13. 试分析“一瓢”“一张”“一片”“一朵”等词语的准确性.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代才女林徽因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母亲何雪媛没有文化,林徽因的启蒙教育落在同住一起的大姑母身上.1916年,林徽因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该校教风谨严而得法,原本聪慧的林徽因受到了良好培育,日后出色的英语即起步于此,并早早萌生了文化意识.1920年春天,林长民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特意携林徽因同行,旅居伦敦一年有半.林长民行前明确告知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要汝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在伦敦,林徽因确立了献身建筑科学的志愿.父亲的房东是位女建筑师,林徽因从她那里领悟到了建筑的魅力.林徽因的艺术气质和文学才华,使她以诗人的眼睛发现,坚硬冰冷的建筑物中蕴含着“诗意”和“画意”,她提出了一个建筑学概念“建筑意”,将建筑学研究注入了人文的色彩,这是林徽因在建筑学方面独特的重要建树.1928年,新婚不久的林徽因、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创建了当时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建筑学系.在生下儿子从诫后,她力争要与梁思成同行外出考察,在五六年时间里,林徽因的足迹遍及六七个省份.最为辉煌的一次考察,要数五台山木结构佛光寺的发现.日本人曾扬言,中国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已不复存在,要看这样的建筑只有去日本的奈良.林徽因和梁思成立志要找到中国唐代的木结构建筑.1937年初夏,梁思成、林徽因向五台山进发,山路狭窄崎岖,他们只好骑着骡子慢慢前行.后来连骡子也不肯走的时候,只得下来牵着它继续前行.步履蹒跚地走了两天,他们在黄昏中突然望见了夕阳下金光四射的宏伟殿宇,再近看翘起的飞檐,硕大的斗拱,还有柱头、门窗,处处都像唐朝工匠的高超手艺.野外考察古建筑的生活异常艰苦,常常要担心断餐,行路要靠原始的大车和毛驴.而林徽因,一个身患肺结核的弱女子,却和男人一样,餐风宿雨,爬梁上柱,这显示出她的坚忍、刚毅以及对理想的执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是林徽因事业上的又一辉煌成就.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全体起立通过了国徽图案决议.在这庄严时刻,受邀出席大会的林徽因泪花簌簌.(节选自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有改动)1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 . 林长民携女同行可谓用心良苦,不仅希望她能拓宽视野,还希望她能増强改良社会的责任感.B . 伦敦之行让林徽因领悟了建筑的魅力,确立了献身建筑科学的志愿,也成就了她的艺术气质.C . 林徽因的艺术气质和文学才华,使她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建筑物中不为常人所知的美.D . 林徽因虽是梁思成的妻子,但在建筑事业上她并不依赖于他,而是坚忍、执着地与他一起求索.E. 林徽因、梁思成对五台山木结构佛光寺的考察历尽艰辛,其动力源于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15. 从文中看,林徽因在建筑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16. 根据文章内容,请探究林徽因取得建筑学多方面成就的原因.三、写作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注意书写.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妖娆折.腰(shé)红装素裹B . 风骚娉.婷(pīn)冠冕堂皇C . 邮票摇曳.(yè)粱间呢喃D . 飘逸忧戚.(qī)惟余莽莽【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 .折腰(shé)-(zhé); B .娉婷(pīn)-(pīng); C .粱间呢喃-梁间呢喃; D .正确.据此,答案为D .2.给下列语句划分朗读节奏.(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答案】(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现代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划分现代诗歌的节奏:可以根据词或词组划分.一般来说,一个单个的词或一组紧密相连的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一组紧密相连”,就是不能拆开来读,如果拆开来读就显得不连贯,缺乏诗歌的韵律.还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的“相对独立”是指在诗歌中,可以单独拿出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据此,这两句诗的正确节奏划分为:(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现代诗歌节奏的划分,相对来说比较灵活,但要符合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的表达需要,不能出现意义或结构不完整的情况.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 .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D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与使用.A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 句是描写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D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C .4.根据积累默写.(1)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表现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3)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答案】(1). (1)一湾浅浅的海峡(2). (2)欲与天公试比高(3). (3)乡书何处达(4). 归雁洛阳边(5). 日暮乡关何处是(6). 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海峡、归雁、暮”等字词容易写错.【点睛】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议论、抒情水乳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照,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B . 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大陆的无尽思念.C . 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D .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在形式上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C .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炽热的爱国情怀.据此,C 项所说的“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6.下列对书法作品《沁园春》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大气磅礴B . 流畅奔放C . 龙飞凤舞D . 端正秀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欣赏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雪》章法天成,行笔用墨,极为精熟,有重有轻,字又奇大奇小,带有很强的节奏感,具有震人魂魄的艺术力量.所以,用“端正秀丽”形容不恰当.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激起了老百姓对诗词的热爱,激活了大家对儿时背的诗歌的记忆,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非常重要.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该节目主持人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开展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材料三:复旦大学某教授认为,“传”与“承”要分开来看.所谓“传”,是指将现有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但传统文化的内容并非百分之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通过“承”来有所选择,去糟粕、取精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不少于50字.(3)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标志,请结合文字和图案具体介绍该标志的特点.【答案】(1)《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出版,节目主持人邀请读者加入诗词狂欢.(2)示例: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历史悠久,不同时代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我们要选择其中能为我们现代生活服务的内容来传承.(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3)示例:《中国诗词大会》的标志由汉字和图案两部分组成.主体是竖向排列的“中国诗词大会”六个书法大字,既一目了然地点明了节目名称,又错落有致地体现了艺术之美.其中“中”字做了变形处理,如一个展开的卷轴,又如一位衣襟飞扬的古人,与标志右上角的弯月、祥云等元素遥相辉映,整个画面意境深远,突出了中国诗词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本题作答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和“该节目主持人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两个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进行概括作答.(2)考查对问题的看法及表达.作答本题要简意赅地表述自己对“传承”传统文化所持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题目的相关要求,结合自己的认知,写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确,尽量有文采.只要切合文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3)考查会徽标志所蕴含的意义的理解.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本题要抓住标志上的文字“中国诗词大会”几个文字的特点和意义及图案“月亮”“祥云”蕴含的意义分析标志的特点作答.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倶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 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阕写的是______,下阕写的是______,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9.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答案】8. (1). 北国雪景(2). 评说历史(英雄)9.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象;同时,“舞”“驰”两字义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据此填写作答.【9题详解】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表达的角度看,又采用化静为动的写法.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0. 简要说说这首诗的主题.11. 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12. 阅读诗的第一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读诗的第三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13. 试分析“一瓢”“一张”“一片”“一朵”等词语的准确性.【答案】10. 抒发思念故乡之情.11. 意象有“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这些意象都是思乡的代表,是故乡的象征,是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载体.12. (1). 举杯销愁愁更愁(2). 家书抵万金13. 这些词语均言量之小,从而突出思乡情之深,因为只需要有一点点就能解思乡之情.同时,它们与各自所带的宾语中心语搭配得十分恰当.【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一节由“长江水”联想到“酒”,由“酒”联想到“醉酒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乡愁的滋味”;其余三节分别由“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引发联想,思路扩展与第一节类似.这些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厚重、悠远绵长.据此可知,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的思念故乡之情.【1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诗歌共四节,分别选取了“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个意象,这些意象都与表达“乡愁”密切相关,是作者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载体.据此理解作答.【12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一节诗由“长江水”这个意象让人联想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句诗.第三节诗由“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可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据此填写作答.【13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但作者正是运用“一瓢”“一张”“一片”“一朵”这些词语,极言量之小,从而更突出思乡之情的深.据此理解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代才女林徽因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母亲何雪媛没有文化,林徽因的启蒙教育落在同住一起的大姑母身上.1916年,林徽因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该校教风谨严而得法,原本聪慧的林徽因受到了良好培育,日后出色的英语即起步于此,并早早萌生了文化意识.1920年春天,林长民赴欧洲考察西方宪制,特意携林徽因同行,旅居伦敦一年有半.林长民行前明确告知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要汝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在伦敦,林徽因确立了献身建筑科学的志愿.父亲的房东是位女建筑师,林徽因从她那里领悟到了建筑的魅力.林徽因的艺术气质和文学才华,使她以诗人的眼睛发现,坚硬冰冷的建筑物中蕴含着“诗意”和“画意”,她提出了一个建筑学概念“建筑意”,将建筑学研究注入了人文的色彩,这是林徽因在建筑学方面独特的重要建树.1928年,新婚不久的林徽因、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创建了当时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建筑学系.在生下儿子从诫后,她力争要与梁思成同行外出考察,在五六年时间里,林徽因的足迹遍及六七个省份.最为辉煌的一次考察,要数五台山木结构佛光寺的发现.日本人曾扬言,中国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已不复存在,要看这样的建筑只有去日本的奈良.林徽因和梁思成立志要找到中国唐代的木结构建筑.1937年初夏,梁思成、林徽因向五台山进发,山路狭窄崎岖,他们只好骑着骡子慢慢前行.后来连骡子也不肯走的时候,只得下来牵着它继续前行.步履蹒跚地走了两天,他们在黄昏中突然望见了夕阳下金光四射的宏伟殿宇,再近看翘起的飞檐,硕大的斗拱,还有柱头、门窗,处处都像唐朝工匠的高超手艺.野外考察古建筑的生活异常艰苦,常常要担心断餐,行路要靠原始的大车和毛驴.而林徽因,一个身患肺结核的弱女子,却和男人一样,餐风宿雨,爬梁上柱,这显示出她的坚忍、刚毅以及对理想的执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是林徽因事业上的又一辉煌成就.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全体起立通过了国徽图案决议.在这庄严时刻,受邀出席大会的林徽因泪花簌簌.(节选自陈学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有改动)1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 . 林长民携女同行可谓用心良苦,不仅希望她能拓宽视野,还希望她能増强改良社会的责任感.B . 伦敦之行让林徽因领悟了建筑的魅力,确立了献身建筑科学的志愿,也成就了她的艺术气质.C . 林徽因的艺术气质和文学才华,使她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建筑物中不为常人所知的美.D . 林徽因虽是梁思成的妻子,但在建筑事业上她并不依赖于他,而是坚忍、执着地与他一起求索.E. 林徽因、梁思成对五台山木结构佛光寺的考察历尽艰辛,其动力源于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15. 从文中看,林徽因在建筑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16. 根据文章内容,请探究林徽因取得建筑学多方面成就的原因.【答案】14. B E 15. (1)提出了一个建筑学概念“建筑意”;(2)与梁思成共同创建了当时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建筑学系;(3)找到了中国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推翻了日本人的论断;(4)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6. (1)良好的教育:大姑母的启蒙教育,培华女子中学谨严而得法的培育.(2)开阔的视野:旅居伦敦,。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枉然(wānɡ)鲜妍(yán)娉婷(pīng)成吉思汗(hán)B.冠冕(miǎn)风骚(sāo)呢喃(nán)分外妖娆(ráo)C.丰润(rùn)嘶哑(sī)折腰(shé)红装素裹(ɡuǒ)D.摇曳(yè)缥逸(yì)忧戚(qī)一代天骄(jiāo)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C.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D.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后)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把“市教育局”调到“为了”前)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在“取得”前加上“能否”)4.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在山头侵占一寸寸土地,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

油菜花田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它是那么灿烂亮丽。

试想,若是没有阳光,只是看着这片花海都有仰天接受阳光的冲动吧。

它是那么繁茂,整个天空都为之丰盈;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似乎都失去了色彩。

A.文中加点的“在”是介词,“侵占”是动词,“满山遍野”是并列式短语。

B.“油菜花田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油菜花田是花海”。

C.“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

”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D.“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似乎都失去了色彩。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3题略4、①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②传递:一个接一个送过去。

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生物标,它的总特征是多功能。

6、①准确看清周围事物②特快地指示机器人作出反应③安装费用较低7、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突出其能特快地指示机器人作出反应的优异功能。

8、略9、略10、雪山向日葵不是围着太阳旋转的。

(或: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11、不能,如果删去这些内容,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雪山向日葵不围着太阳旋转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写了各种猜测,又加以否定,证明不围着太阳旋转是雪山向日葵独有的特性。

(或:写这些猜测是作者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突出雪山向日葵的特性。

)12、颂扬了不盲从,不谄媚,团结向上,始终如一,坚持自我的精神。

13、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托物咏怀)14、略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1、chì,yì,jǔ,bǐng,zhàn,chuî2、冥苦,辩,锲,彬彬3、(1)对话(2)外貌(3)心理(4)环境(5)动作4、(1)A、D(2)A、C5、(1)海内存知已(2)无可奈何花落去(3)思而不学则殆(4)千树万树梨花开(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1)《西游记》吴承恩(2)武松景阳岗打虎(任意一位都可)7、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答案可以多种多样)二、阅读训练8、yān cáo ǎi lāo9、(1)中考成绩难以预料(2)对最喜欢的女孩难以表达(3)父母不在身边照料10、不想读书,不想看报,不想看电视,同学们活动“我”不参加,沉默不语,独来独往。

11、观察“我”,以肯定“我”的身份、动机,进一步决定自己的做法。

12、老人看出我的自闭,一贯的善良告诉他,治好我的自闭胜过问我的成绩。

13、围绕“感激、留恋、怀念、敬爱”等回答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以下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

改写:以下一组词语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2.以下词语说明中,有错误的一组是()答案:D。

改写:以下一组词语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3.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D。

改写: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最适当的一项是……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利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B。

改写:以下句子中使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拍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D。

改写:下面的诗句朗诵节拍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6.依照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B。

改写: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入适当的一项与上下文衔接。

12.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文章应该是这样的:XXX,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XXX家里的鼠被捕得差不多了。

XXX每天去市场买肉喂狸狌。

狸狌生了孩子,孙子,因为吃肉,它们不知道世上还有老鼠。

但是饥饿时,它们还是会嗥叫。

XXX家里有老鼠,就向XXX借了只狸狌。

狸狌看到老鼠,它的双耳竖起,眼睛像漆一样突出,鬃毛直立,觉得老鼠很奇怪,沿着老鼠走却不敢下嘴。

士很生气,把XXX推了下去。

XXX非常害怕,大声嗥叫。

过了一会儿,老鼠没有其他技巧,只好咬狸狌的脚,XXX慌乱地跳了起来。

13.改写后的第一段话:XXX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他除了喜欢养狸狌之外,对其他物品都没有什么喜好。

XXX是一种擅长捕捉老鼠和野兽的动物,XXX家里的老鼠被XXX捉得差不多了。

XXX每天都会去市场买肉来喂养XXX,使它们不会饿肚子。

XXX生了孩子和孙子,由于吃肉的缘故,它们不知道世上还有老鼠。

但是当它们感到饥饿时,仍然会发出嗥叫声。

14.改写后的第二段话:XXX家里有老鼠,于是向XXX借了一只狸狌。

狸狌看到老鼠时,它的双耳竖起,眼睛像漆一样突出,鬃毛直立,觉得老鼠很奇怪,沿着老鼠走却不敢下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鲜妍.(yán) 娉.婷(pīng) 妖娆.(ráo) 凝.望(nínɡ)B. 喑.哑(àn) 枉.然(wǎnɡ) 襁.褓(qiánɡ) 摇曳.(yè)C. 呢喃.(nán) 飘逸.(yì) 鲜妍.(yán) 留滞.(zhì)D. 天骄.(jiāo) 遐.想(xiá) 栖.息(qī) 莽莽.(mǎng)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2分)A. 妖娆..:鞠躬,倾倒。

..(ráo):娇艳美好。

折腰留滞..(qiǎnɡ bǎo)..: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B.田圃..:束缚,强力限制。

..(fǔ):田地。

禁锢丝缕..(nínɡ wànɡ)..(lǚ):丝线。

凝望C.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喧嚷..(xuán):大声喊。

冻僵.(jián)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D.颤抖..:枯黄焦黄。

..(zhàn dǒu) 干枯微漾....: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yànɡ):微波荡漾。

唯余莽莽3.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4.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

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__________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5.下列各句不是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2分)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第一单元练习(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单()于( )二、解释下列词语惟余莽莽:红装素裹:折腰:风骚:风流人物:三、文常填空词,又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

《沁园春雪》中是词牌名;是这首词的题目。

四、默写1.《沁园春雪》中“,,。

”三句运用想象,虚写出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2.《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作用的两句是:“,。

”3.《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主旨句是:“,。

”4.同写雪景,各具特色。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五、积累运用1.古人常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你知道除此之外,“国家”还有哪些代称吗?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14个字。

本报上海讯昨天,连战在上海全面展开了其被外界称为“经贸之旅”的行程。

上海生活着50万来自台湾的同胞,占到了台胞在大陆总数的一半,上海也由此成为两岸经贸关系最为敏感的地带。

因此,连战选择上海作为此次大陆之行的最后一站,被普遍认为是寄托了连战对未来两岸关系的期待与希望。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

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

这使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及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合计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妖娆.(ráo)折.腰(shé)可汗.(hán) 娉.婷(pīnɡ)B .分.外(fèn) 风骚.(sāo)鲜妍.(yàn) 莽.莽(mǎnɡ)C .稍逊.(xùn) 摇曳.(yè)冠.冕(ɡuān) 枉.然(wǎnɡ)D .红晕.(yùn) 呢喃.(nán)黎.明(lí) 丰润.(y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邮票折腰天娇喉咙B .妖饶滔滔嘶哑黎明C .凝望鲜研漫游海峡D .坟墓呢喃飘逸忧戚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 .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 .你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貌,妩媚得体的举止,优雅大方的谈吐,令我刮目相看....。

D .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A .②①⑤④③B .⑤②④①③C .②⑤①④③D .③⑤②④①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隆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稍逊.(xùn) 分.外(fèn)风骚.(sāo) 济慈.(cí) B.喑.哑(ān) 丝缕.(1ǚ) 襁褓
..(qiánɡ bǎo) 折.腰(zhé) C.闪烁.(shuò)颤.抖(chàn)凝.望(nínɡ)留滞.(zhì)
D.静谧.(mì) 遐.想(xiá) 栖.息(qī)角.落(ji ǎo)
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2分)A.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
..(qiǎnɡ bǎo)B.田圃.(fǔ):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丝缕.(lǚ):丝线。

凝望
..(nínɡ wàn ɡ)
C.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喧.嚷(xuán):大声喊。

冻僵.(jián)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D.颤抖
..(chán dóu)。

枯黄:干枯焦黄。

微漾.(yànɡ):微波荡漾。

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3、下列诗句与原作完全一致的是( )(2分)
A.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B.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C.小燕子见了我就笑斜了翅膀啊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盛装。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

(4分)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 ( )
5、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7、填空。

(4分)
(1)《雨说》这首诗借_______ 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________,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2)<蝈蝈与蛐蛐>这首诗仅仅勾勒了________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