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时:64 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性质:职业通用技术课程考试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制定人:工程造价教研室批准人: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构件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构件的强度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校核、各类建筑结构构造要求及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构件进行强度计算、设计和演算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有关结构问题的一般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共64学时,其中讲授56课时、实训8课时。

(一)绪论内容:建筑力学与结构概述,建筑结构的概念和分类,建筑结构的功能,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地震的震级,地震的破坏作用及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要求: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掌握极限状态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建筑结构的抗震基本知识。

(二)建筑结构施工图内容:结构施工图的内容与作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要求:使学生了解了解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和图示方法,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有所认识。

(三)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内容:静力学简介,力的概念,静力学公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与力偶,约束与约束反力,结构计算简图。

要求:了解建筑力学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构件计算简图简化的方法。

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力学概念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且能正确地确定结构构件计算简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 教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 教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建筑力学与结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概述a. 建筑力学的定义和作用b. 结构的分类和特点c. 结构的力学基本原理2. 结构的力学分析a. 静力学基本原理和公式b. 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c. 结构的平衡条件和限制条件3. 结构的计算方法a. 结构的荷载计算b. 结构的内力计算c. 结构的变形计算4. 结构的设计原则a. 结构的安全性设计b. 结构的经济性设计c. 结构的美观性设计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建筑力学的基本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3. 介绍结构的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和限制条件。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讲解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结构受力分析练习。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讲解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和变形计算。

3.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结构计算的实例演练。

第四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讲解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设计、经济性设计和美观性设计。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些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框架。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例演练和设计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每节课结束时进行一些小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2017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2017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与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学科,其主要由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材料基础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高层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基础、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等部分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构造要求、施工图表示方法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学生以后正确计算结构工程量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静力学理论,能够计算简单结构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了解建筑工程基本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能对单筋矩形截面梁进行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

对建筑物中楼梯、楼(屋面)板、基础等构件的受力特点、构造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钢混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不同结构体系的基础知识。

(1)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力学知识,能够计算简单构件的内力,了解简单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效应变化情况,增强学生对建筑物结构体系的认识程度。

(2)通过学习各类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构造措施等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正确计算结构工程量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作风。

三、课程总体结构、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2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能快速画出物体受力分析图,能准确运用平面力系的静力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反力。

教学重点:1. 力、力矩、力偶等概念;2. 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3. 约束、约束反力的分析和受力图绘制;4. 列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出所有约束反力大小。

教学难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受力图的绘制;2. 列静力学平衡方程求出所有约束反力。

第一节静力学概述2学时一、结构和构件的概念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三、建筑力学的任务第二节静力学公理2学时一、力的基本概念二、静力学公理第三节力的投影1学时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二、合理投影定理三、解析法计算力系的合力第四节力矩和力偶1学时一、力矩二、力偶第五节物体的受力图4学时一、约束和约束反力二、物体的受力图第六节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4学时一、平面力系的简化二、平面力系的平衡作业辅导及习题课6学时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内力和变形的概念,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杆内力计算和受弯构件内力计算。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各类结构系统的力学分析方法。

3.能够进行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设计计算。

4.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1.1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力学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1.3结构受力分析和刚度计算1.4结构体系和构造系统第二章:杆系与平面刚架2.1温度变化引起的杆系变形和内力计算2.2杆系的静力学分析和平衡条件2.3刚架的组成和刚度计算2.4应力分析和弹性定理应用第三章:梁系3.1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2非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3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的刚度计算3.4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的绘制方法第四章:桁架与空间刚架4.1平面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2空间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3平面刚架与空间桁架的刚度计算4.4桁架与刚架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板系5.1平面板的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5.2薄壳结构的稳定性和固有振动频率计算5.3薄壳结构的应力分析和设计计算5.4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与施工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介绍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数学计算:通过演算题和作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思维。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结构力学测试和实验方法。

教材与参考书籍:主教材:。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11造价(1)、(2)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二、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让学生能计算基本建筑结构的力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实践中较为简单的结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基础上,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应变初步能力;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建筑结构各类规范对各种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进行设计,并具有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和解决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一)教学内容第0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论1.2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理解建筑的基本名词、基本理论2.2让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 教学重点:3.1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3.2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3.3钢结构的优点和缺点4. 教学难点: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的两个方面:①理论方面②材料方面③结构方面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讲解和实际生活情况说明。

第一章建筑力学预备知识1、教学内容:1.1 力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5力的合成与分解1.6力矩与力偶1.7平面力系的平衡1.8变形固体基本概念2.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对力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理解力是什么!能熟练的画出约束与约束反力,能通过平面力系计算基本的力学问题3. 教学重点:3.1 理解力的性质和投影、力矩的计算、力偶的概念受力图的画法和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3.2 理解力的概念、变形固体极其假设、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教案资料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教案资料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教案资料附件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03303)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1.1静力学基本公理1.2荷载及其分类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1.5力矩与力偶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第2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2内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2.3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2.4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2.5三铰拱的内力2.6截面的几何性质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3.7组合变形3.8压杆稳定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4.4刚度校核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8.3楼梯第10章地基与基础10.1土的工程性质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范围10.3浅基础设计10.4桩基础设计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是建筑经济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领会必要的力学概念, 掌握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了解常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能理解建筑工程中的一般结构问题;明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能识读结构施工图。

3.教学基本要求(1)平面力系和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是力学部分的重点, 教学中应讲练结合, 并安排适量的课外练习;(2)构造要求是结构部分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中应从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入手, 着重讲清内力分布与构造的关系, 以便学生理解, 切忌死记硬背;(3)抗震构造措施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讲授, 教学中应注意与非抗震构造的比较, 以利学生掌握;(4)结构施工图部分是本课程的落脚点, 应结合施工图讲解, 并应使学生识读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屋盖施工图各一套;(5)结构标准图是一个重要内容, 各教学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教学。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 即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在学习建筑力学时, 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

同时, 建筑力学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建筑结构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若前部分力学知识学不好, 将会给后部分的学习带来困难。

另外, 本课程又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基础, 并与之相配合, 利用识图和构造知识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同时又为《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 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职业基础课,其主要功能,一是为后续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材料、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二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工程造价奠定结构及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培养工程造价专业高技能人才重要主干专业课程,建筑类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包括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

通过学习,应能了解建筑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理解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能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并能处理建筑施工中的一般结构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单计算;2、掌握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性质;3、掌握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构造知识;4、了解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2、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具有对基本构件进行验算的能力;4、具有能够判定力学传递途径及危险截面的能力;5、掌握力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通过对建筑力学的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方式;2、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学习,能够对结构体系有大致的掌握,对结构的设计及计算过程有整体性的理解;3、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4、培养遵循设计规范而创新的能力,设计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综合性技术法律法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应用,处理遵守与创新能力的矛盾;5、培养学生能够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待综合性技术问题,能够采用多途径解决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大专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一)使学主掌握刚体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
(二)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及基本试验技术;
(三)掌握杆系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
(四)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

学习本课程还为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打下理论基础,为以后继续学习混凝土结构等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1)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建筑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3)建筑力学课程中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了解本课程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l—l 静力学基本概念
刚体、力的概念、力系、等效力系、平衡力系、力矩和力偶。

l—2 约束及约束反力
约束和约束反力及几种常见的约束类型。

l—3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单个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力的投影,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静定结构。

2.教学要求:
(1)了解刚体的概念及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

(2)理解力、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概念及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合力矩定理。

(3)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平面力偶系合成的计算。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1.教学内容:
2—1 平面体系基本概念
几何体系的组成,自由度和约束。

2—2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三刚片规则,两刚片规则,二元体规则,结构静定性与几何组成的关系。

2-3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教学要求:
(1)了解几何体系的组成。

(2)掌握二刚片规则,三刚片规则。

(3)能熟练分析体系是不是静定体系o
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1.教学内容:
3-1 内力和截面法。

几种常见内力,截面法求内力。

3-2 轴向拉杆的内力与内力图
轴向拉杆的轴力计算和轴力图。

3—3 梁的内力计算
平面弯曲梁,梁的内力计算,用截面法计算梁的内力规律及其应用
3-4 列内力方程和画梁的内力图
内力方程和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

3-5 简捷法画梁的内力图
剪力、弯矩、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使用简捷法画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3-6 叠加法画梁的弯矩图
3-7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
刚架的特点及类型,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3-8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
桁架的概述,结点法,截面法。

3-9 三铰拱的内力
2.教学要求:
(1)了解几种常见内力。

(2)掌握剪力图,弯矩图的画法。

(3)理解剪力、弯矩、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第四章:应力与强度
1.教学内容:
4-l 应力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4-2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塑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4-3 轴向拉杆的强度
4-4 截面的几何性质
截面形心,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惯性半径,静矩。

4-5 梁的正应力强度
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强度,提高梁抗弯能力的措施。

4-6 梁的剪应力强度
2.教学要求:
(1)掌握应力应变的概念。

(2)会计算截面的形心,惯性矩等几何性质。

(3)掌握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方式。

第五章:结构的变形计算
1.教学内容:
5-1 梁的变形及强度校核
5-2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单位荷载法,图乘法。

2.教学要求:
(1)了解梁的刚度校核方法。

(2)掌握单位荷载法和图乘法求位移的方法。

第六章:压杆稳定
1.教学内容:
6-l 压杆稳定的概念
6-2 细长压杆的欧拉公式
临界荷载、临界应力情况下的欧拉公式。

6-3 压杆的稳定计算
折减系数法和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2.教学要求:
(1)掌握不同条件的欧拉公式。

(2)掌握压杆的稳定计算方法。

第七章: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1.教学内容:
7-1 超静定结构概述
7-2 力法
力法计算的基本概念,力法计算的步骤及应用举例,结构的对称性利用。

7-3 位移法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等截面转角位移方程,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步骤及应用举例。

7-4 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及应用举例。

2.教学目的:
(1)理解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原理,基本思路。

(2)掌握一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计算,利用结构的对称性以简化力法计算及内力图的校核。

(3)掌握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4)掌握三种基本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及无侧移刚架的位移法计算方法。

第八章:建筑结构设计概论
1.教学内容:
8-1 建筑结构的分类
按材料分,按结构体系分。

8-2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结构的极限状态。

8-3建筑结构的荷载
包括荷载的分类及代表值,常见荷载,荷载组合等。

2.教学目的:
认识建筑结构的分类及设计方法。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1.教学内容:
9-1钢筋
钢筋的类别及力学性能,以及钢筋的选用。

9-2 混凝土
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

9-3钢筋和混凝土粘结
2.教学目的
认识钢筋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粘结。

四、学时分配建议(见附表)
附表《房屋建筑学》授课课时分配表
章节
讲课习题

实验其他


绪论 2 2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6 6
第二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
分析
4 4
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内里分析10 10 第四章应力与强度10 4 14 第五章结构的变形计算 4 4 第六章压杆稳定 4 4
第七章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计算
8 8
第八章建筑结构设计概论 4 4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
学性能
4 4
合计56 4 8 68
五、成绩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

评定成绩的标准应以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依据。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